学术投稿

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干预观察

吴丽英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 护理干预,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护理对象,对照组、实验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给氧、引流、叩击与雾化吸入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胸片改善程度与体温变化.结果:实验组胸片改善程度与体温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80%,对照组48.8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期间实施雾化吸入、给氧、引流及叩击等护理干预能缩短患儿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确定:伤后昏迷6小时以上或再次昏迷者为重型颅脑损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病情极其危重,多伴有昏迷、舌后坠、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痰液易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和缺氧,气管切开能够支持呼吸,改善通气和氧合,帮助患者度过急性呼吸道阻塞,减轻脑水肿,降低肺部并发症,应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其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如护理不当,不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引起患者的原发病加重,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经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术后改善了缺氧和呼吸道阻塞的症状,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张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有效的胃肠减压及各种支持疗法,仍未解除梗阻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病人肠梗阻得到了解除,康复出院.结论:预防术后过渡粘连的产生,需要手术轻柔,尽量减少对腹腔的污染,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是保证康复的必备条件.

    作者:米拉;陈雯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选择与术后护理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开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越来越多,所谓胆囊微创手术,是通过腹壁微小创口,使用微创器械,利用腹腔内窥镜,腹腔内照明和电子摄像系统,在体内完成胆囊切除,因为其创伤小而被患者所接受.但临床上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适应症选择很重要以及对术后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影响到手术成败与否,对患者术后的早期恢复有巨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辉;田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几组极易混淆中药饮片的区别应用

    临床应用中,常常发现有将白附片误开成白附子,山茱萸误开成吴茱萸,或是油麻和火麻、云故纸与破故纸、刺蒺藜与沙苑蒺藜、桑螵蛸与海螵蛸等不分的情况.而实际上这几组药物名称虽然相近,但来源、功效及临床应用均不相同,应区别应用,现介绍如下:1 白附片与白附子白附片仅为附子的一种商品规格,附子来源于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侧根(子根)的加工品[1].附子的商品规格比较多,根据其加工方法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3]:

    作者:熊鹏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探讨健康教育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2月在潍坊市市直机关医院就诊的212例住院及门诊随访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3个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分析健康教育与其相互关系.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伦雪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1:1对照研究方法,共入选82例患者,试验组为尤瑞克林与巴曲醇联合治疗,对照组为抗血NI板等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14天试验组及对照组NIHSS评分为4.64±2.28及8.27±3 32(P<0.01).试验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5%VS61.0%,P<0.05).试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面色潮红伴腹泻症状,减慢输液速度、对症后好转.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巴曲酶治疗脑梗死比常规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洪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参杞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12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患高脂血症人数不断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血脂异常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更是是引发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我院依据中药的现代研究,研制了参杞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病人120例,男性57例,女性63例;年龄(51.2 3±5.42)岁.所选病例近2个月均未用过调脂药.

    作者:宋春莲;刘玮;董德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某地区城市与农村居民血糖检测水平调查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某地区城市与农村居民血糖检测水平及影响因索.方法: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842名城市与农村居民血糖检测水平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城市与农村居民空腹血糖检测水平大体较好,均在参考值范围内.农村居民血糖检测水平高于城市居民,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农村居民服糖后2h血糖检测水平明显比城市居民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城市与农村,男性空腹血糖和服糖后2h血糖均高于女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城市与农村居民血糖检测水平有差别,根据城市与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经济条件、生活条件、教育方式、依从性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与农村居民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的健康教育,对预防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及居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富伟;陈秀敏;郭风涛;孙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视ICU患者口腔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大大地推动了ICU护理工作的进一步提高,ICU患者的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存活.作为ICU的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更新知识,提高各项护理工作技术水平,减少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发现ICU患者的口腔护理很重要,尤其是口腔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促进重危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我们护理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08例ERCP术后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总结实施ERCP及相关技术的术后护理及观察要点.方法:对108例实施ERCP及相关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并总结术后护理观察要点及早期发现并发症的经验.结果:对接受ERCP及相关治疗的患者,有重点的进行术后护理,可以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和及早发现可能的并发症.结论:改善ERCP术后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力保障.

    作者:孙桂华;沈洁;闫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08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以及心率、PR间期情况.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1%(53/54)、3.7%(2/54)与对照组87.0%(47/54)、11.1%(6/54)比较(P<0.05).此外,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和PR间期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和PR间期比较(P<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率等情况,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胡芳;彭泽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加强产前教育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1~2012.1之间的100例初产妇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产前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则在产前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32.0%,新生儿窒息率为4.0%;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58.0%,新生儿窒息率为10.0%,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前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对于自然分娩的顺应性,避免新生儿窒息等剖宫产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红波;李红;谢少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莫西沙星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2009年10月到2012年4月在我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治130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用药时间为8d,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结果:四组药物在治疗恙虫病的退热效果上均无差异,四组在呼吸系统出现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心血管系统出现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恙虫病的患者需要及时、足疗程治疗.四组药物均是恙虫病治疗的有效药物,均能通过宿主的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内杀死恙虫病东方体.

    作者:赵波;刘海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的围产期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89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围产期的护理.结果:89例ICP病人中,阴道分娩21例,剖宫产分娩68例,自然早产4例,干预早产(因胎儿宫内窘迫)13例,诊断胎儿宫内窘迫8例,羊水污染42例(Ⅰ°~Ⅲ°),新生儿窒息12例.结论:通过加强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的护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医护间的积极配合,真诚地护患交流和支持,使早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得到了明显降低.

    作者:庞琼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在就诊后,参加DM教育课程、掌握DM护理技巧、药物治疗、坚持运动、定期检测血糖、饮食控制的依从性,均较就诊前显著提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对糖尿病实施糖尿病专科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杜纪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通过讨论围绝经期的概念,正确了解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合理治疗让更多的围绝经期妇女安全渡过这一过渡生理阶段.

    作者:海其古丽·提力瓦地;热依木·居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对愈后的影响

    目的:旨在说明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预后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患者(缺血性)48小时即进行康复训练与病程在1个月以后进行康复训练的脑卒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有效率95%,后者有效率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开展的越早,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预后也就越好.

    作者:李春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例肾上腺肿瘤伴副肿瘤性天疱疮及重症肌无力的护理

    Casfleman病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少见的淋巴增生异常性病,可发展为淋巴瘤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副肿瘤天疱疮(PNP)[1].副肿瘤性天疱疮是一种伴发肿瘤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严重疼痛性粘膜糜烂(特别是口腔黏膜的糜烂)和多形性的皮损,死亡率高达80%[2].重症肌无力(别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假麻痹性重症肌无力,肌痿,肉痿)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大特点是肌肉呈异常疲惫性肌无力,休息后症状明显好转,无严重肌萎缩及电变性反应,可出现在全身的一切肌肉[3].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副肿瘤性天疱疮合并肿瘤以Castleman瘤、淋巴瘤为多见,而同时合并肾上腺及重症肌无力者尚属罕见.2012年8月,本院收治1例肾上腺肿瘤伴副肿瘤性天疱疮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经皮肤科,神经科及泌尿外科联合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治愈,现将护理心得报告如下:

    作者:胡文熠;郑小红;郑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DCA循环在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目的:探究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开始在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总结分析应用后(2013年)与未应用时(2010年)的效果.结果:2013年我院州级以上课题立项数、课题验收数、课题成果登记数、成果获奖数明显多于2010年.结论: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明显增加我院州级以上课题立项数、课题验收数、课题成果登记数、成果获奖敷,值得借鉴.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ad术前访视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iPad访视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8例择期需全麻手术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iPad,配合专业知识的讲说对患者进行手术相关知识的宣教,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语言交流和卡片进行访视宣教.两组患者访视后及次日进入手术室后均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AI);访视后手术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评分;术后三天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经访视后当日和次日进入手术室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访视后除术前准备和体位摆放以外的手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iPad术前访视能明显降低全麻手术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缓解患者次日进入手术室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

    作者:孙冬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