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管护师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探究

冯晓瑞;刘清元;周梅林

关键词:主管护师, 手术室, 护理质量控制, 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主管护师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主管护师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结果:主管护师能够促进制定并完善手术室护理规章制度以及质量标准,促进院感监测工作,促进手术器械以及相关仪器的保养与管理工作,促进敷科制作以及相关物品的准备工作,促进术前、术后访视工作的正常进行,开展手术室护理知识培训,有效提高护理水平;结论:主管护师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PBL教学法在内科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PBL(问题式)学习教学法在护理技能操作的过程中具有的价值和具体应用方法.方法:对护理学院2011年入学的52名护理学员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人.对观察组学员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后对两组学员的技能把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进行教学之后,观察组学员内科临床护理技能的操作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学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员采取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在临床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靳瑜;吴巧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蚓激酶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蚓激酶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蚓激酶和氟伐他汀钠,分别于治疗后7天、30天、90天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疗效评定.治疗前及治疗后行血脂检测.结果:治疗后7天、30天和90天治疗组与对照组ADL评分差异有显著性,且治疗后90天治疗组血脂低于对照组.结论:蚓激酶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作者:邱红;谢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探析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对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口腔颌面骨折患者9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可吸收的内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紧固内固定系统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感染情况.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研究组的感染率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显著,并且发生感染的几率较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例COPD患者进行持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交替鼻导管吸氧,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等治疗,根据病情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拟出护理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细致周到的护理结果1例经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及呼吸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芳;李琼;王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有效地消除了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使患者在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检查.结论: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患者检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子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补肾益气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月经周期延长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月经周期延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8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表现为月经后期或闭经属于肾气虚证的患者.方选大补元煎加减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1.58%.结论:采用补肾益气法以大补元煎加减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月经周期延长疗效较好,可予以推广.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DC-CIK细胞治疗148例老年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DC-CIK联合培养治疗不能手术、不能化疗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观察148例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的肿瘤标记物、免疫指标和KPS评分的变化. 结果:DC-CIK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EA和CA125降低,CD3+、CD4+、CD8+的指标都有显著提高(P<0.05),KPS评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DC-CIK细胞治疗不能手术、化疗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疗效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耿奇;李秀萍;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与经腹肌瘤切除术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与经腹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具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及传统手术组各31例,分别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及经腹肌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总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长(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较传统手术组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有3例出现双肩酸痛,5例出现腹胀,传统手术组4例患者出现切口硬结红肿,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低、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的特点,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爱芳;杨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硒改善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糖水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硒对葡萄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方法:64例IG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强化糖尿病饮食管理和口服硒酵母片(含硒150ug/d);对照组:只进行糖尿病饮食管理;每两周测定一次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血糖(PBG),治疗前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结果:64例IGT患者观察时间2个月,治疗组的FPG、PB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有下降,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硒对IGT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有一定疗效作用.

    作者:陈红;龚茜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7~74岁,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口服,每天3次,连续4周.结果: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总有效率92%;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0%,治疗后可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降血压,改善冠脉循环,改善心功能效果显著,未引起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是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苾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发骨与关节损伤的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多发骨与关节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抽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配患者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包含: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常规护理、饮食干预和病发症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后除1人存在复发状况,40例患者全部健康出院,两组住院时间均为(36±42.5)d.结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下实施全面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李翠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室外来骨科器械的管理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对外来手术器械及手术跟台人员的管理方法,以保证病人的安全.方法:制定外来手术器械及器械护士的管理制度,由设备科、手术医生,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护士共同对外来器械在术前、术中、术后实行规范化管理.结果:外来器械的准入、清点、清洗、灭菌质量都得到保证,外来器械的质量有了监督和追溯性,保证了医疗安全.结论:对外来手术器械和外来器械护士实行规范化管理,是保证病人手术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行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方法:对我院门诊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260例婴幼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婴幼儿辅食添加情况直接相关.结论:针对引起发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是关键.

    作者:李绍华;石克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人的麻醉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围术期安全合理的麻醉管理非常重要.

    作者:邢涛;王新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对愈后的影响

    目的:旨在说明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预后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患者(缺血性)48小时即进行康复训练与病程在1个月以后进行康复训练的脑卒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有效率95%,后者有效率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开展的越早,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预后也就越好.

    作者:李春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醋酸曲安奈德与2%利多卡因封闭治疗OLP的临床观察

    口腔扁平苔癣(OLP)是口腔粘膜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患病率约为0.51%,中年女性多见.表现为左右对称,粟粒大小的白色或灰白色丘疹组成的线条,线条间为充血,糜烂,溃疡面,基底层液化变性,固有层大量淋巴细胞带状浸润.由于OLP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临床上仍主要用局部治疗.笔者在工作中采用醋酸曲安奈德联合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OLP.报告如下:

    作者:李翠芹;付松立;何素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在乳腺健康检查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护士如何指导鼓励广大女性朋友重视乳腺的健康,通过定期体检能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制订综合防治措施,及早发现病变,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给予乳腺疾病患者积极支持性的护理,能够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达到佳病后治疗状态,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王泽珕;何平;单蜀静;邹正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药物双硫仑反应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双硫仑反应的常见药物、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对46例药物双硫仑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药物双硫仑反应,是由于应用某些药物(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呋喃类等)后,使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使用含有酒精的饮品后使用此类药物而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毒性反应.临床表现为颜面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全身皮肤潮红、出汗、头痛、腹痛、胸闷、胸痛、心悸、心率增快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若诊治及时,预后良好.结论:药物双硫仑样反应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可减少误诊、误治.饮酒史、用药史及临床表现是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率的关键.加强用药宣教是预防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余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05例小儿肺炎克雷伯菌性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克雷伯菌性肺炎的疾病特点,感染率和耐药特点等,为治疗该疾病选择抗菌药物方面提供较好的指导和理论依据.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感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的痰标本中筛选分离出105株克雷伯菌进行检测,对其药敏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均对各种药物的敏感率不同.亚胺培南敏感率高,舒巴坦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其次.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约为三分之一.多次使用抗菌药物产ESBL检出率比初次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检出率高很多,其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克雷伯菌性肺炎的治疗药物选择哌拉西林、舒巴坦和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疗效较佳,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于治疗克雷伯菌性肺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疗效佳.

    作者:唐岳军;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桐君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桐君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桐君街道社区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知识知晓情况及血糖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饮食、治疗及运动方面的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有效的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雷云;盛旭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