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急诊注射室晕针与过敏性休克的观察比较及护理

滕爱华

关键词:门急诊, 门诊注射室, 晕针, 过敏性休克, 观察比较, 血压下降, 意识障碍, 呼吸困难, 呼吸心跳骤停, 心率减慢, 抢救时机, 临床意义, 临床表现, 共同特点, 恶心呕吐, 处置措施, 抽搐, 病例资料, 一过性, 误诊
摘要:晕针与过敏性休克是门急诊注射室常见的导致病人晕倒的主要原因,两者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共同特点为血压下降,伴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主要区别在于晕针发生时血压下降常伴有心率减慢、恶心呕吐、少数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数分钟内即可恢得,一般不发生呼吸困难、抽搐等;过敏性休克者血压下降常伴有心率、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呼吸心跳骤停等.如将过敏性休克误诊为晕针进行处理则可能延误抢救时机,因此及时正确判断晕针和过敏性休克并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置措施在门急诊注射室的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结合我院门诊注射室的一组病例资料探讨晕针与过敏性休克的区别及护理.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3年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术,对照组患者50例,行全麻术,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以及心率等变化,在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率以及血压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更稳定(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4.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均非常可靠,但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优于全麻.

    作者:张俊秾;杨伯炜;杨国栋;郭平;刘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淀粉样血管病与磁敏感加权成像

    大脑淀粉样血管病是一种血管性疾病,复发性出血脑中风是其常见的血管并发病变.然而近25%的患者不显示微小出血的改变.我们用一种性的成像方法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SWI是另一种被提倡的序列,对于检测颅内微小出血非常敏感.分析表明SWI比较传统的T2★加权梯度回波的方法更敏感,更多的检测出微小出血灶.

    作者:熊丽琴;王亚瑟;冯金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院校医学生呼吸道管理带教的经验介绍

    探讨中医院校轮科学生在麻醉科学习呼吸道管理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宣教、观摩、模型演练、实体操作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心理上、理论上、实践上渡过了一个艰难的临床实习阶段,使其临床理念、实践技能上取得突破性进步.

    作者:王培宗;魏涧琦;黎玉辉;马武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后马蹄形肛瘘63例手术治疗和疗效观察

    在肛肠疾病中,后马蹄形肛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多年的治疗中,一次性切开肛瘘瘘道留皮桥术治疗后马蹄形肛瘘手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采用典型后马蹄形肛瘘病例63例,男患53例,女10例,年龄18~70岁.病程5年内的病例为40例,5年以上20年以内的病例为21例,20年以上的病例为2例.2 治疗方法:2.1 术前准备:术前清洁灌肠取左侧卧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骶管麻醉.2.2 细心确定内口:用亚甲蓝和双氧水混合液从外口加压注射.观察肛内6时位出现蓝液确定瘘管内口.

    作者:安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析研究下肢血管病变时多层螺旋CT血管的成像结果

    目的:对于多层螺旋CT诊断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搜集整理了2013年5月至9月间我院收治的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共32例,其中包括静脉病变患者9例,动脉病变患者23例,统一对其进行1.5mm准直和0.75mm层厚扫描的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并对其造影成像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16层螺旋CT扫描,CTA对于23例患者病变的具体位置、大小以及血管内壁的钙化程度均能够清晰显示出来.而对于CTV的扫描结果则是4例患者显示正常,剩余5例患者下肢静脉出现栓塞的症状.结论:多层螺旋CT在下肢血管成像中能够将其病变的具体症状直观立体的显现出来,能够为下肢血管病变的诊疗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大力推广.

    作者:刘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的围产期护理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89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围产期的护理.结果:89例ICP病人中,阴道分娩21例,剖宫产分娩68例,自然早产4例,干预早产(因胎儿宫内窘迫)13例,诊断胎儿宫内窘迫8例,羊水污染42例(Ⅰ°~Ⅲ°),新生儿窒息12例.结论:通过加强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的护理,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医护间的积极配合,真诚地护患交流和支持,使早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得到了明显降低.

    作者:庞琼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长期留置导尿管常见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泌尿系统长期留置管后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枣庄市立医院近5年小儿泌尿系统长期留置管感染标本分离的750株致病菌,按纸片扩散法及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菌占53.60%,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5.20%,真菌占11.20%.结论:在临床用药中应重视细菌耐药菌株的变迁,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张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PACS系统建设几点体会

    本文从PACS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优点出发,同向对比国内一二级医院PACS建设的现状,结合实践,着重提出了在基层医院PACS的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慎重思考的几个问题.

    作者:祖军;朱育松;宗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78例护理方法与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探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与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78例进行肝胆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的护理与预防;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与预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6.15%;治疗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5.38%,两者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讨论:对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一定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与预防对预防肺部感染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臭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局部及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与臭氧、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发现其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臭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治疗肩周炎能显著缓解疼痛、提高其治疗疗效.

    作者:张华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66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0月我科住院的21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长期卧床、高龄、气道侵入性操作以及原有基础疾病等因素是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环境管理、气道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注意增加营养,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治疗基础疾病等是防治院内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付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对人流术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人流术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0月份到2013年10月份收治的128例人流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经护理后,发现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13.92±2.88)分,与对照组的(18.02±3.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流术患者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谢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的护理

    1 病例资料患者,男,15岁,藏族,患者因乏力、午后持续高热、盗汗、气喘咳痰、少量咯血,精神差5天入院.2 对症处理高热;物理降温,遵医嘱药物降温,温水擦浴,39摄氏度以上每4小时测体温1次,39摄氏度以下每天测4次;药物降温后半小时测体温.冷水擦浴:可使皮肤迅速降温,但频繁使用反而会妨碍散热.也可用冰袋或凉水浸湿毛巾冷敷,一般于前额或颈旁、腹股沟、腋下等处,每隔5min左右更换1次.温水擦浴:水的温度以32摄氏度~34摄氏度为宜,可使周身血管扩张,有利于散热.酒精擦浴:用25%-35%乙醇100-200ml,温度27-37摄氏度,将浸有乙醇的两块小毛巾交替以离心的方向拍拭上臂外侧至手背,再自侧胸经腋窝沿上臂内侧至手掌、腹股沟、腘窝等血管丰富处.拍拭毕,用大毛巾拭干皮肤.同法拍拭对侧,每拭侧各拍3min.

    作者:马博文;齐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对技能干预对COPD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探讨应对技能干预对COPD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将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应对技能干预.两组均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价患者的应对方式.结果:COPD患者较少采用面对、回避的应对方式;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面对的应对方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对技能干预能改善COPD患者的应对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英;范丽红;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预防接种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减少预防接种纠纷的发生,确保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方法:在接种流程环节中找到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减少和避免预防接种纠纷的发生,确保免疫规划工作正常实施.结论:加强预防接种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预防接种操作规程,才能保证预防接种安全,减少预防接种纠纷的发生.

    作者:赵东丽;赵夏钗;吴月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急救护理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资料.结果:通过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以及后续康复治疗,102例病情好转且稳定,占94.4%,6例因脑干出血形成脑疝死亡,占5. 6%.结论:快速、有效的现场救护,安全转运以及院内的后续治疗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邢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有关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1年12月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2年10月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2组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及处理效果分析

    目的:对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及处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3年6月在产科住院治疗的胎膜早破的60例孕妇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6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孕妇采取胎膜早破的处理措施.观察两组孕妇出现难产的例数、导致难产的原因和胎膜早破处理后的效果.结果:保胎失败并进行终止妊娠术的6例,保胎成功54例;研究组孕妇的难产率为43.3%,对照组孕妇的难产率为23.3%;两组孕妇由头盆不称、胎儿窘迫所引起的难产例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由先露未衔接引起的难产例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和难产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做好孕妇产前的教育可预防出现胎膜早破,而出现胎膜早破后,需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出现难产.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在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需求”为导向,集防、治、保健、康复、计划生育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基层卫生服务.中医的全科医学、治未病、对慢性病的独特临床疗效、康复卫生服务防治手段的不可替代性、“冬病夏治”之特色、创新的经营理念等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显示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值得深入整理、挖掘.

    作者:曹向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9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运用欣母沛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运用数字单双号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产妇,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添加欣母沛来配合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运用欣母沛来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备操作便捷、安全系数高、疗效显著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新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