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道疾病误诊为缺铁性贫血2例临床分析

张静;王淑红

关键词:消化道疾病, 误诊,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复查, 美克尔憩室, 患儿, 血常规, 纤维组织增生, 腹痛, 骨髓细胞学检查, 治疗, 诊断, 饮食, 阴性, 维生素, 腹腔镜探查术, 腹部, 低色素性贫血, 便血, 异位胃粘膜
摘要:1 临床资料:病例一、患儿男4岁1月,2013年3月6日因“面色苍白半月,发现血红蛋白低1天”收住我院.于入院前半月有阵发性腹痛、呕吐,无发热、腹泻,家长未予诊治即自行缓解.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7.55×109/L、 RBC2.7×1012/L、L34.24%、N58.5%、HB40g/L、MCV53.6fl、MCH14.6pg、MCHC272g/L、PLT320×109/L,家长为进一步就诊来我院,以“重度贫血”收入我科.入院后查体:T 36.0℃P 120次/分R27次份W16kg BP80/50mmhg神志清,精神一般,全身皮肤粘膜、眼睑、口唇、甲床苍白,无黄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呼吸平稳,咽部无充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四肢活动自如.复查血常规:WBC9.68×109/L、RBC2.64×1012/L、L41.2 %、N53.5%、HB41g/L、MCV53.8fl、MCH15.5pg、MCHC289g/L、PLT319×109/,网织红细胞1.2 %,外周血符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生化各项未见异常,CRP正常;尿常规正常,便常规正常、潜血阴性;腹部B超:脾大小80×26mm,肝脏形态未见异常:胸腹立位片未见异常;G-6-PD回报正常;coombs实验阴性;贫血三项:维生素B12及叶酸正常,铁蛋白:1.52ng/ml(参考值11~32ng/ml);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增生性贫血,铁染色(-).患儿平日有偏食情况,不喜食肉、蛋类,无异嗜情况,未发现便血、血尿,无家族遗传病史,故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重度),给予红细胞悬液(5-10ml/kg.次)输注2次,HB升至77g/1,面色及饮食好转,院外继续巩固治疗.出院后患儿口服力蜚能胶囊(75mgqd)、维生素C片并加强营养等治疗近1个月,期间息儿饮食尚可,本地复查HB82g/l.至2013年4月15日在家患儿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上腹痛,面色苍白,排暗红色大便2次、量中,排便后腹痛有所缓解,尿色正常,急来我院就诊并收住院.入院后复查血色素43g/L,溶血全套、肝功正常,3次大便潜血均为阴性,予输血、止血对症治疗2天,复查HB92g/.同时请儿外科会诊,考虑:消化道出血:肠憩室?,完善ECT提示:1)异位胃粘膜显像未见明显异常,2)腹部可见少量放射性分布浓聚影,考虑肠炎;复查腹部B示:脐旁偏右侧以囊为主的混合性回声团.诊断为便血待查:美克尔憩室?,并转入儿外科进行腹腔镜探查术、小肠憩室切除术,术程顺利.病理报告:(小肠)肠正常结构存在,浆膜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脂肪组织增生,倾向纤维瘤病.综上,诊断为美克尔憩室(纤维增生),一周后病愈出院.出院后3个月复诊,患儿一般情况可,饮食可,无呕吐、腹痛、便血,复查血常规:WBC6.8×109/L、RBC3.6×1012/L、L48.2%、N43%、HB121g/L、PLT319×109/L,MCV、MCH、MCH正常.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单波长测定医院制剂复方替硝唑含漱液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替硝唑含漱液中替硝唑与醋酸氯己定的含量.方法:用Hpyersil C18(250mm×4.6mm,5u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M磷酸二氢钠溶液(28:72),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结果:替硝唑与醋酸氯己定线性范围分别为40.09~320.72mg·L-1(r=0.9999),40.29 ~ 322.32mg·L-1(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4%,99.82%;RSD分别为0.71%,1.00%(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替硝唑含漱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潘涛;欧阳波;王秀梅;田霞;黄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目的:探讨医学模式的改变,为透析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保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组织学习,转变观念;加强护理管理;开展专科特色的优质服务项目结果:提升了护士自身价值,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在血液透析室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能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保障,提高病人、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杜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74例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7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对阴道超声所显示的异位妊娠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共检出来破裂型、早期流产型、破裂型、陈旧型4种异位妊娠类型.结论:应用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进行检查,其对各种类型异位妊娠诊断均具有较高准确性,是异位妊娠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孙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文关怀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我院优质护理工作的推广,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是把对人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思想是以人为本,是科学加艺术层面之上的护理文化,一种充满人性关爱和艺术特质的护理人文思想和理念[1].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射频手术治疗患者80例,本研究将人文关怀应用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水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骨折患者并发症和预防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由于老年人抵抗力降低,各类器官功能减退,多有营养不良,容易发生各种疾病,骨折就是其常见病多发病,不论是骨折早期,还是晚期,骨折后都会出现许多并发症,结果给病人带来十分严重的痛苦,通过掌握老年骨折并发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处置,及时地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ICU护士压力状况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事业也日趋进步.21世纪的到来,不仅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1].护士作为医疗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护士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突出.在护士中,ICU护士在工作中会参加急救等,由于学科特点决定ICU是一个高度紧张环境,要求ICU护士素质高、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以及急救药品的使用,风险性会增大,相应的压力也会增大,要想改变ICU护士的这种高压力现状,必须寻找有关压力的来源.根据相关压力的来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ICU护士的压力,使ICU护士在护理岗位充分发挥其能力.下面对ICU护士压力状况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李傲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某地区城市与农村居民血糖检测水平调查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某地区城市与农村居民血糖检测水平及影响因索.方法: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842名城市与农村居民血糖检测水平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城市与农村居民空腹血糖检测水平大体较好,均在参考值范围内.农村居民血糖检测水平高于城市居民,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农村居民服糖后2h血糖检测水平明显比城市居民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城市与农村,男性空腹血糖和服糖后2h血糖均高于女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城市与农村居民血糖检测水平有差别,根据城市与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经济条件、生活条件、教育方式、依从性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与农村居民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的健康教育,对预防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及居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富伟;陈秀敏;郭风涛;孙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肩痛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肩痛发生的医源性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4年1月,对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共46例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进行随访分析.结果:术后9例患者出现肩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6例内固定物取出后疼痛渐消失并逐渐康复.3例内固定取出后仍残留有疼痛,经理疗后缓解.结论:肩痛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全面的检查防止漏诊;术中精确的手术设计:正确使用锁骨钩钢板及恰当的手术方式;术后合理的患肢固定及功能锻炼,及早内固定物拆除是防治术后肩痛的关键.

    作者:夏志宏;邵建康;朱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诊疗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疗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5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30例患者中出现急性左心衰13例,心源性休克7例(其中死亡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 10例;经临床救治有23例治愈,5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死率较高,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能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研究和借鉴.

    作者:才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职高专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医学生实践教学面临越来越困难的局面.现就如何加强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提出一些改革措施,探索高职高专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作者:杜晓宣;李艳;崔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介绍一种简易移动式烧伤浸浴缸

    烧伤浸浴又称水疗,大面积烧伤脱痂期间创面伴有感染及疤痕增生期时常用浸浴疗法[1],是烧伤创面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是可以减少创面细菌与毒素,控制感染,同时使痂皮或焦痂软化,促进分离便于引流痂下积脓[2],因而烧伤浸浴比较广泛的在临床使用.现行全身浸浴设备有烧伤专用水浪式浸浴池,其次为普通浴缸,局部浸浴用能盛入肢体的浴盆等容器.由于水浪式浸浴池价格高,普通基层医院使用受限,普通浴缸固定又受制于使用场地,我科于2009年自行设计了一种简易移动式烧伤浸浴池,在临床使用近2500余人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光喜;唐文玲;史方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54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止咳、化痰、吸氧、纠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紊乱、抗生素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并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27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27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血糖、血脂代谢及肝肾功能的影响,了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内在关系.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以来建立的家庭健康档案中服药依从性好的40例慢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为观察组,单纯的2型糖尿病未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压、胆固醇、血肌酐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出现的肥胖、血脂代谢异常及肝功能障碍的风险高于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陈莉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核苷类似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早期HBeAg变化对疗效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三种核苷类似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早期HBeAg变化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的66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前、12周、24周、52周、72周、104周检测HBeAg、HBV DNA定量,观察三种药物治疗过程中早期HBeAg变化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12周、24周HBeAg下降的患者72周、104周出现耐药的风险明显下降,替比夫定治疗组与拉米夫定组相似,恩替卡韦治疗组104周内未出现耐药病例.三组发生HBeAg血清学转变的病例在12周、24周HBeAg定量较基线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可以把早期HBeAg定量的下降作为预测远期疗效的指标,对于HBeAg变化不明显者可以提前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应答率,减少耐药病例的发生.

    作者:李勤英;董泽芳;王真;王秋领;郭宝爱;王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氯杀螨醇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三氯杀螨醇是常用的有机氯杀螨剂,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对三氯杀螨醇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应用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上的价值

    目的:探讨并分析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联合应用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我院通过手术病理所证实的100例共160个乳腺良恶性病患的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的检查结果,同时分别实施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基于此联合两种方式再次实施诊断,比较超声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160个乳腺病变中有77个为恶性,有83个为良性,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以及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敏感性分别是71.4%、64.9%、90.9%;特性性分别是78.3%、72.3%、95.2%;诊断准确性分别是90.6%、81.3%、96.9%,相对于单独应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而言,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不管是敏感性、准确性,还是特异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上联合应用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可提高鉴别能力,增强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安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人的麻醉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围术期安全合理的麻醉管理非常重要.

    作者:邢涛;王新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将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应用于大面积创伤、开放性骨折、皮肤软组织缺损、骨髓炎等骨科病人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病例中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取代传统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及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引流效果改善明显,愈后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应用VSD能够明显改善引流效果,刺激创面肉芽组织新生,改善微循环.VSD在治疗局部伤口不愈合、浅表皮肤溃疡缺损、骨髓炎中可免除患者换药的痛苦,能有效防控创面感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较少局部水肿,有利于创面的修复,并可大大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转变传统换药,引流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吴妙娟;石静;江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房纤颤患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性特点的初步分析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AF是10%的全部脑梗死的病因以及全部心源性脑梗死(cardioembolic strokes,CES)中50%患者的病因.但并非AF患者发生的急性脑梗死皆是CES.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也可合并出现AF.通过一些临床特点与影像学检查可对CES的诊断提供参考.不论是CIS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AF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皆较差.

    作者:宁海波;路雅宁;林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的体会

    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是对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这两种先天性代谢性疾病进行的筛查.通过筛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防止儿童因疾病带来的智力障碍、身材矮小、容貌丑陋、甚至死亡的不可逆的后果.足跟采血是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的常规方法,在尽可能减少新生儿痛苦的前提下,一次性采集成功,并收集到合格的标本室其中的周瑶的环节.临床上由于新生儿足底血运不丰富,采血时机、体位、部位及方法不当,就会造成采血困难,采血量不足,及反复穿刺给新生儿带来极大的痛苦及其家属的严重不满,从而影响护患关系.我科自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以来,为了提高一次性成功的采血率,确保血片质量,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霞;朱家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