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的体会

李霞;朱家银

关键词:新生儿, 疾病筛查, 足跟采血, 甲状腺功能减低, 血标本采集, 代谢性疾病, 苯丙酮尿症, 智力障碍, 身材矮小, 护患关系, 方法不当, 反复穿刺, 常规方法, 采血时机, 早治疗, 早诊断, 先天性, 采血量, 足底, 综述
摘要: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是对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这两种先天性代谢性疾病进行的筛查.通过筛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防止儿童因疾病带来的智力障碍、身材矮小、容貌丑陋、甚至死亡的不可逆的后果.足跟采血是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的常规方法,在尽可能减少新生儿痛苦的前提下,一次性采集成功,并收集到合格的标本室其中的周瑶的环节.临床上由于新生儿足底血运不丰富,采血时机、体位、部位及方法不当,就会造成采血困难,采血量不足,及反复穿刺给新生儿带来极大的痛苦及其家属的严重不满,从而影响护患关系.我科自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以来,为了提高一次性成功的采血率,确保血片质量,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4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1月间,行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42眼的临床治疗,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眼压稳定在(15.25±1.35) mmHg,术后随访末次矫正视力,42眼中,38眼视力提高超过0.05,其中视力提高<0.05者有2眼为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所致,2眼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术后30眼出现不同程度角膜水肿、内皮皱褶等,6眼出现虹膜后粘连、晶体前囊膜渗出等,3眼出现后囊膜混浊,积极治疗后好转,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周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012年某地区居民死因及死因顺位分析

    目的:通过对2012年某地区生命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当地居民主要死亡因素和死因构成情况等统计指标,为该区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向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通过“国家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数据转换工具”将“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的网报数据转入到“死亡医学登记系统DeathReg2005”计算得出.分析2012年死因监测1656例死亡报告,使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DeathReg2005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死因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害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与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其粗死亡率分别为147.12/10万、139.27/10万、71.47/10万、19.37/10万、10.73/10万、10.73/10万;男性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其粗死亡率分别为178.66/10万、77.54/10万、63.92/10万、53.96/10万、25.15/10万.女性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其粗死亡率分别为97.32/10万、93.66/10万、79.01/10万、49.18/10万、14.13/10万.2012年该区居民首位死因为肿瘤,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张苏萍;马亚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院校医学生呼吸道管理带教的经验介绍

    探讨中医院校轮科学生在麻醉科学习呼吸道管理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宣教、观摩、模型演练、实体操作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心理上、理论上、实践上渡过了一个艰难的临床实习阶段,使其临床理念、实践技能上取得突破性进步.

    作者:王培宗;魏涧琦;黎玉辉;马武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ad术前访视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iPad访视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8例择期需全麻手术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iPad,配合专业知识的讲说对患者进行手术相关知识的宣教,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语言交流和卡片进行访视宣教.两组患者访视后及次日进入手术室后均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AI);访视后手术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评分;术后三天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经访视后当日和次日进入手术室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访视后除术前准备和体位摆放以外的手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iPad术前访视能明显降低全麻手术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缓解患者次日进入手术室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

    作者:孙冬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plan-do-check-action cycle,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临床护生实习带教过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对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方法带教,实验组按PDCA循环管理方法执行带教,比较两种带教方法的带教效果.结果: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及临床实际能力考核成绩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临床带教中具有前瞻性和较好实用性,能较快及较大程度提升各方面工作能力,同时提升带教老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病区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陈伍妹;李映奇;陈婵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预防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综合干预

    目的:对入住I C U382例重症监护病房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病人给予综合干预预防对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 I)发生.方法:综合干预措施包括穿刺部位选择、无菌原则、穿刺部位固定、敷贴选择与更换、输液装置的更换、导管接头的护理、保持导管通畅以及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等.结果:2例病人发生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55%.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感染被控制,未对病人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吴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婴儿肛周脓肿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切开排脓法对婴儿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对46例婴儿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术,观察其疗效.结果:46例患儿43例痊愈,2例基本痊愈,随访3个月,痊愈.结论:切开排脓法是治疗婴儿脓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丁雅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的护理及治疗的探讨

    探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采用优质护理及特殊药物治疗,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使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实施优质专科护理,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作者:胡四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社区老年人的居家护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也明显的延长,从而老年人口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集医疗、卫生、保健、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康复于一体的综合卫生机构,在社区,老年人作为社区的特殊人群,在社区护理需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这一人群在不断增加,老年人在社区医疗服务及疾病防治方面包括社会角色、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医疗服务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医疗模式已由过去的单一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在城市广大的社区中,有很多的老年人虽然岁数挺高,但是其身体状况良好,或者有慢性疾病但没有明显的功能障碍,老年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也增高,希望能得到方便、经济、快捷的社区卫生服务以满足健康需求.如何加强老年人护理与保健成了我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作者:瞿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镜碎石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镜碎石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l2月-2012年12月收住泌尿外科的240例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缩短了输尿管结石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湘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稳心颗粒治疗非器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非器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非器质性心律失常患者3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0例患者给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180例给予普罗帕酮(心律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定:W组临床症状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0%和94.0%,明显高于A组的53.9%和77.8%;W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1.5%高于A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组心电图显效率为60.0%,与A组的5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显著改善非器质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无致心律失常作用,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粟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对早期未破型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未破型宫外孕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术前超声检查并经术后及病理证实的21例早期未破型宫外孕资料.结果:21例病例中右侧输卵管妊娠10例,左侧输卵管妊娠11例,根据声像图特点分为输卵管环型10例;胎心胎囊型3例;非特异性包块型8例.结论:经阴道超声分辨率高,就诊的大部分异位妊娠可在发生大量内出血前得到诊断,对患者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爱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门诊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门诊老年人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8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老年人,为老年人行输液护理干预,并分析其主要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在穿刺之前,需要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对穿刺血管进行正确选择,将疼痛感降至低,护理人员需准备好物品,明确输液步骤,患者在输液期间,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对输液反应进行处理,拔针后,需暂时按压,本组研究的68例经过有效的护理后,均顺利完成输液.结论:对老年输液患者进行适度护理,确保成功穿刺,患者也能够顺利完成输液.

    作者:秦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验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医学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近年来,自动化的血液分析仪在我国已相当普及.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检验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检验的精密度和准确性.但是,他们毕竟不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如核的形状、染色质的粗细、有无核仁、胞浆着色性、浆内颗粒性质有无内含物等,这些区分和鉴定异常细胞的重要指标仪器是无法提供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儿科疾病的诊断更为重要.

    作者:张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会阴部烫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小儿会阴部烫伤的护理效果.方法:提供全程、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减少疼痛,尽量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创面早期愈合.结果:58名患儿在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愈合时间浅二度为7-10天,深二度为14-20天,预期愈合率100%,浅Ⅱ度以下烧伤创面未出现感染及遗留疤痕.结论: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责任制护理服务,家属积极参与到治疗过程中,加快创面愈合,减轻患儿痛苦,改善医患关系.

    作者:吴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物理性损害对ICU护士的影响与干预措施

    随着医疗的改革与发展,护士的职业危害也逐渐被关注.文章对ICU护士物理性危害的影响因素包括噪音污染、机械性损伤利器损害、电离辐射进行阐述并对其预防对策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彩虹;李俊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相关的迷走神经反射40例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技术在我国历经3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一项重要方法和手段.冠状动脉介入术在挽救众多冠心病患者生命的同时,在其操作过程中和术后亦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中,迷走神经反射即是一个较为多见并危险的并发症,一旦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严重后果.现对我科自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术以来发生的4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相关的迷走神经反射病例进行回顾,现分析如下.

    作者:叶承刚;陈开;詹美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探讨健康教育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2月在潍坊市市直机关医院就诊的212例住院及门诊随访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3个月后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分析健康教育与其相互关系.结果:试验组健康教育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伦雪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四维彩超诊断胎儿脐膨出1例

    1 资料孕妇,27周,孕1产1,首次来本院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单胎,头位,胎儿腹腔空虚,前腹壁中线处皮肤强回声连续性中断,脐带与腹壁插入处可见一向外膨出包块,大小约5.6cm×5.2cm,包块和脐孔相连,内查见肝脏、大部分胃泡及肠管,见图1.超声提示:宫内单活胎,胎儿发育异常,考虑脐膨出.引产出一男婴,经证明为脐膨出,膨出物为肝脏、胃泡及肠管,包块位于脐带上方,见图2.

    作者:张娜;王东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32例窒息新生儿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参考,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改善和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方法:以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儿为病例组、共132例,以同期在该院出生的无窒息史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共200例.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4.84、P< 0.05),其中阴道助产与自然分娩比较:OR=4.35、P< 0.05,阴道助产与剖宫产比较:OR=3.23、P< 0.05,而剖宫产与自然分娩比较:OR=0.74、P> 0.05.2.病例组与对照组孕母胎盘异常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26.64、OR=6.08,P< 0.05).3.病例组与对照组孕母脐带异常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7、OR=2.66,P< 0.05).结论:孕母阴道助产、胎盘异常、脐带异常可能是新生儿发生窒息的相关因素.

    作者:刘霄岩;张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