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体会

陈边强;张新有;董继云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 手术时机, 手术技巧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普外科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52例因急性胆囊炎就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所选取病例49例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其中47例(包括3例非结石性胆囊炎)完成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例因Mirrizzi综合征Ⅱ型行开腹治疗;4例因胆囊三角致密粘连无法分离中专开腹;(1989年Csendes等根据有否胆囊胆管瘘及内瘘造成胆管壁损伤的程度分4型:Ⅰ型为胆囊管或颈结石嵌顿压迫肝总管,又叫Mirizzi综合征原型;Ⅱ型为胆囊胆管瘘形成,瘘管口径<胆总管周径的1/3;Ⅲ型为胆囊胆管瘘形成,瘘管口径>胆总管周径的2/3;Ⅳ型为胆囊胆管瘘完全破坏了胆总管壁)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术前细致斟酌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掌握好手术技巧,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农村初中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

    目的:分析某初中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探索流感疫情的防控措施,以便更好地及时处理同类疫情.方法: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概述、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防治措施.结果:经调查,认定该起疫情为普通流感在学校内的爆发流行,通过实施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本次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早发现、早报告是控制疫情大爆发的关键,流感的早隔离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

    作者:施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某火力发电厂职业健康管理现状与分析

    目的: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法:通过某火力发电厂15年职业健康监护的情况,客观的分析了企业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企业如何预防职业病的工作经验.结果:劳动者具有自我防护意识,用人单位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才能切实保护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结论: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职业病防治意识,增强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意识,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作者:陆东月;甄新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梗塞患者康复阶段的临床护理方式探讨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康复阶段的护理.方法:以2011年-2013年我科收治的脑梗塞患者67例为对象进行研究,给予心理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等.结果:治愈16例,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9.5%.患者均未出现关节萎缩、肌肉萎缩等情况.结论:加强脑梗塞患者康复阶段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

    作者:代计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的护理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的护理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51例肾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无水酒精的方法治疗,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本组51例肾囊肿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治疗与护理,显效率为90.20% (46/51),总有效率为100% (51/51).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性小,安全度高,不易复发、恢复快等优点,配合有效的护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新的社会环境下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总结分析多年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制定应对措施.结果:护患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医疗收费、服务态度、业务素质、社会环境、沟通障碍.结论:在新的形势下护患双方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至关重要.良好的护患交流,不仅有助于护士收集和评估患者的相关资料,还能够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提高护理的整体质量.

    作者:杨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后再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后再出血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83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后33例再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存活25例,家属放弃二次手术治疗自动出院6例(后证实死亡),死亡2例,存活率75.8%,出院6个月随访,按生活能力测定(ADL),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3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9例;Ⅲ级:需人帮助,可扶柺行走9例;;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3例;V级:植物生存状态1例.结论:及时发现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后再出血先兆,并给于恰当的治疗及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建华;黄春刚;张国栋;张术红;刘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防治体会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剖宫产手术常用的麻醉法,剖宫产术中若发生低血压,不仅会给产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危及母婴生命安全.静脉输液是硬膜外阻滞剖宫术中预防和纠正低血压的有效措施.而合理的补液既可有效地预防低血压,又可保证母婴安全.我院实行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手术的21例产妇,通过观察笔者认为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简称林格氏液)在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术中是有效的预防和纠正低血压的液体之一.

    作者:胡正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瘤手术观察

    甲状腺瘤手术的麻醉,对于病情比较简单的病例,常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颈丛阻滞常存在阻滞不完善的特点,常发生血压高,心率快等不良反应.如何改善麻醉效果是我们麻醉医师关注的问题.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合成的强阿片类镇痛药,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等优点.本文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颈丛阻滞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行甲状腺瘤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为20-50岁,56例女性,4例男性.一般情况良好,均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患.心肺功能良好.无气管受压的情况.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各组包含2例男性):A组:小剂量舒芬太尼4微克静脉入壶复合颈丛阻滞.B组:单纯颈丛阻滞.

    作者:王树青;裴进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产护理中孕期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孕期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4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行系统的孕期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达75.7%,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51.4%,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平均产程为(6.5±1.6)h,未发生新生儿窒息,对照组产程为(8.4±2.0)h,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3%,研究组产妇生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产妇行孕期健康教育可以切实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扩大产妇的知识面,进而有助于提升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减少围产期并发症,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作者:杨学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96例骨科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于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或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自我院骨科2010年-2012年收治的96例老年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死亡进行统计.结果:术后患者死亡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23例,占总数的24%.结论:通过正确评估患者耐手术风险的能力及手术可能造成的影响,积极调整患者的身体状况或者改变手术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

    作者:许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面神经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面神经炎经综合治疗同时予实施充分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面神经炎患者38例,以综合治疗的同时注意心理护理并积极指导患者进行瘫痪面肌锻炼.结果:38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及后遗症减少,面部功能康复时间缩短,从而缩短住院时间.结论:面神经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配合充分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面部功能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林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联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肾功能衰竭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4例(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和对照组44例(腹膜透析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在Cr(肌酐)、BUN(尿素氮)、血糖、血钾、白蛋白、血红蛋白、甲状旁腺素等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透析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为15.91%,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为29.55%;结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联合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症的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肾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对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72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并选择同期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72例(72眼)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术后裸眼视力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眼部视力、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比较(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具有前房波动小、不塌陷等特点,用于治疗白内障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傅情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青岛市成人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320例结果分析

    青岛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洋性调节气候,变态反应性疾病在我院门诊就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过敏原的种类及分布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对呼吸科就诊病人中考虑存在过敏因素的哮喘和咳嗽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旨在进一步了解本地区患者过敏原特点,以便在防治该类疾病时更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5月15日至2013年7月19日在我院就诊的青岛市疑似存在过敏因素的患者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320例.其中男197例,女123例,年龄4-88岁,平均(57.2±30.8)岁.

    作者:王琳;薛梅;纪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痔疮患者采用吻合器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痔疮患者采用吻合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60名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实施吻合器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经吻合器治疗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35例,占总数的58.33%,有效20例,占总数的33.33%,无效5例,占总数的8.33%,总有效率为91.67%;有7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尿潴留,2例出血,2例肛周感染和1例排便困难,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结论:痔疮患者采用吻合器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自拟止痛汤治疗急性痛风1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止痛汤对急性痛风的疗效,分析其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993-2002年收治的急性痛风患者244例,将其分为治疗组(自拟止痛汤治疗组)148例和对照组(常规秋水仙碱治疗组)96例,治疗一疗程后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6%.结论:自拟止痛汤治疗急性痛风针对性强,能有效缓解痛风的急性发作,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反应,且效果优于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王纪云;姜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推广盆底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评估健康教育对推广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作用,强化女性对盆底功能康复必要性的认识,提高盆底康复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在我院体检未接受健康教育的570例为观察组,2013年在我院体检接受健康教育的64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盆底康复知识的知晓率,观察组56例,占体检人数的9.82%(56/570),对照组613例,占体检人数的95.78%(613/640).两者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受测试后,观察组有症状人数226例,其中愿意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的31例,占13.71%率,对照组有症状人数302例,其中愿意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的102例,占33.77%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盆底康复作为一种新技术引进,人们缺乏对该技术认识,应该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女性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房纤颤患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性特点的初步分析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AF是10%的全部脑梗死的病因以及全部心源性脑梗死(cardioembolic strokes,CES)中50%患者的病因.但并非AF患者发生的急性脑梗死皆是CES.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也可合并出现AF.通过一些临床特点与影像学检查可对CES的诊断提供参考.不论是CIS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AF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皆较差.

    作者:宁海波;路雅宁;林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碘伏加电吹风预防血液病患儿肛周感染的护理

    目的:探讨使用碘伏加电吹风预防血液病患儿肛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8例血液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在每晚及大便后清洁肛周并温水坐浴的常规护理后,使用碘伏擦拭消毒加电吹风吹肛周.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预防肛周感染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肛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碘伏加电吹风可以有效预防血液病患儿肛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定预防硬膜外麻醉后寒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后寒颤的影响.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时间不少于10min,后改为0.4μg.kg-kh-1.C组输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患者寒颤反应的变化情况和恶心、呕吐、SPO2下降、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D组寒颤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从围术期患者镇静方面比较,D组明显优于C组,但均未发生深度镇静(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硬膜外麻醉后寒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程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