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建华
计划生育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开展,也是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顺应我国新形势的人口变化发展,需要进行计划生育护理服务和技术工作的改进.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计划生育护理工作展开如下论述,旨在响应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郭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气管切开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操作之一,其对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气管切开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可使各项操作顺利进展,提高气管切开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本文将对气管切开护理的新进展作一综述阐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余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病例一、患儿男4岁1月,2013年3月6日因“面色苍白半月,发现血红蛋白低1天”收住我院.于入院前半月有阵发性腹痛、呕吐,无发热、腹泻,家长未予诊治即自行缓解.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7.55×109/L、 RBC2.7×1012/L、L34.24%、N58.5%、HB40g/L、MCV53.6fl、MCH14.6pg、MCHC272g/L、PLT320×109/L,家长为进一步就诊来我院,以“重度贫血”收入我科.入院后查体:T 36.0℃P 120次/分R27次份W16kg BP80/50mmhg神志清,精神一般,全身皮肤粘膜、眼睑、口唇、甲床苍白,无黄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呼吸平稳,咽部无充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四肢活动自如.复查血常规:WBC9.68×109/L、RBC2.64×1012/L、L41.2 %、N53.5%、HB41g/L、MCV53.8fl、MCH15.5pg、MCHC289g/L、PLT319×109/,网织红细胞1.2 %,外周血符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生化各项未见异常,CRP正常;尿常规正常,便常规正常、潜血阴性;腹部B超:脾大小80×26mm,肝脏形态未见异常:胸腹立位片未见异常;G-6-PD回报正常;coombs实验阴性;贫血三项:维生素B12及叶酸正常,铁蛋白:1.52ng/ml(参考值11~32ng/ml);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增生性贫血,铁染色(-).患儿平日有偏食情况,不喜食肉、蛋类,无异嗜情况,未发现便血、血尿,无家族遗传病史,故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重度),给予红细胞悬液(5-10ml/kg.次)输注2次,HB升至77g/1,面色及饮食好转,院外继续巩固治疗.出院后患儿口服力蜚能胶囊(75mgqd)、维生素C片并加强营养等治疗近1个月,期间息儿饮食尚可,本地复查HB82g/l.至2013年4月15日在家患儿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上腹痛,面色苍白,排暗红色大便2次、量中,排便后腹痛有所缓解,尿色正常,急来我院就诊并收住院.入院后复查血色素43g/L,溶血全套、肝功正常,3次大便潜血均为阴性,予输血、止血对症治疗2天,复查HB92g/.同时请儿外科会诊,考虑:消化道出血:肠憩室?,完善ECT提示:1)异位胃粘膜显像未见明显异常,2)腹部可见少量放射性分布浓聚影,考虑肠炎;复查腹部B示:脐旁偏右侧以囊为主的混合性回声团.诊断为便血待查:美克尔憩室?,并转入儿外科进行腹腔镜探查术、小肠憩室切除术,术程顺利.病理报告:(小肠)肠正常结构存在,浆膜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细胞浸润,脂肪组织增生,倾向纤维瘤病.综上,诊断为美克尔憩室(纤维增生),一周后病愈出院.出院后3个月复诊,患儿一般情况可,饮食可,无呕吐、腹痛、便血,复查血常规:WBC6.8×109/L、RBC3.6×1012/L、L48.2%、N43%、HB121g/L、PLT319×109/L,MCV、MCH、MCH正常.
作者:张静;王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外科收治的4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均行甲状腺切除术.观察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15例;一侧次全切除而另一侧部分切除30例.12例术后现声音嘶哑状,其中10例术后2个月恢复,2个月后仍未很好恢复2例,考虑为喉上神经损伤;1例术后48 h内现不同程度低钙血症,口周及四肢趾端麻木.45例患者术后均口服L2T4,随访发现切口均愈合,无明显瘢痕,复发6例,复发率13.3%.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主要手术方式仍以腺叶次全或大部分切除为主.
作者:闫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临床分析腹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治疗的9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利尿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置管持续腹腔引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仅为83.7%,二者之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置管持续腹腔引流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不但能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包青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入住I C U382例重症监护病房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病人给予综合干预预防对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 I)发生.方法:综合干预措施包括穿刺部位选择、无菌原则、穿刺部位固定、敷贴选择与更换、输液装置的更换、导管接头的护理、保持导管通畅以及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等.结果:2例病人发生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55%.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感染被控制,未对病人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吴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四妙丸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有效.
作者:曾叶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起源部位的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上的差异.方法:151例解放军总医院住院行导管射频消融的患者,男性80例,女性71例,年龄10-81岁(44.2±14.9)岁.结果:RVOT起源于游离壁的38例、间隔86例,LVOT27例.RVOT起源于前部50例、中部47例、后部27例.游离壁较间隔有更多肢导的切迹,间隔较游离壁、前部较下部Ⅰ导联主波向下的比例更高.间隔中、后部起源的RVOT心电图形态接近LVOT.结论:本研究观察了RVOT不同起源部位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可为RFCA手术定位消融提供帮助.
作者:陈亚东;庞京;罗军;单兆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有效鉴别位置性Q波和病理性Q波的表现.方法:对1400名健康人群,采用十二导联普通心电图进行健康体检筛查.结果:共筛查出68例位置性Q波的人群,其中V1导联QRS波群呈QS型的63例,占82.6%,V1、V2导联QRS波群呈QS型的5例,占17.4%.结论:位置性Q波是正常心电图的异常表现,应和病理性Q波进行鉴别.
作者:张志华;张羽;何林;寸丽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5岁,主因清晨起后出现四肢瘫痪,并伴有胸闷、心慌、气短、濒死感急送我院急诊科,接诊医师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及生化常规等检查,心电图显示:心率36次/min,S-T段下降,QRS波增宽,u波出现P-R间期与Q-T间期延长;生化常规结果血清钾为2.8mmol/L.上肢肌力为3级,下肢肌力为1级,诊断为低钾性周围性瘫痪伴发的心率失常,立即给予10%KCL10ml+5%GS静脉点滴.1.5小时后肌力恢复正常,心率为76次/min,血钾为3.8 mmol/L,病情好转.
作者:赵淑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血糖、血脂代谢及肝肾功能的影响,了解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内在关系.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以来建立的家庭健康档案中服药依从性好的40例慢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为观察组,单纯的2型糖尿病未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压、胆固醇、血肌酐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出现的肥胖、血脂代谢异常及肝功能障碍的风险高于单纯性2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陈莉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优质护理服务是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达到了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满足了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保证了病人的安全,保持了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了病人的心理,取得了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作者:于光群;敖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wtapex治疗儿童乳磨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就诊的4-8岁患儿144人,192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应用根管治疗,vieapex糊剂充填.结果:成功率为89.6%.结论:应用vitapex糊剂治疗儿童乳磨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使用方便,提高了治疗的工作效率,效果显著.
作者:佘兴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探讨冬季中老年人因磕、碰、摔、跌倒致机体损伤骨折的各种危险因素,针对性提出防范措施,降低损伤骨折的发生率,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由于损伤给家庭带来的损失.
作者:姜奎金;李雪梅;王俊梅;张伟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中药制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及其规律.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6月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其中中药制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有60例.结合患者个人和药物两个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以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为主的共有52例,涉及30种药物.口服中成药8例.60例患者中有过敏史41例,临床治愈56例,留有后遗症3例,死亡1例.结论:严格执行临床用药规范,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注意患者过敏史,用药期间要严密关观察患者的反应.
作者:纪彦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46例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期间开展的手术配合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按照正常手术步骤进行,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12mm,长22mm.手术过程并未出现任何不适现象,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零.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过程中给予密切的手术配合,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作者:林玉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的社会环境下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总结分析多年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引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制定应对措施.结果:护患纠纷的原因主要包括医疗收费、服务态度、业务素质、社会环境、沟通障碍.结论:在新的形势下护患双方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至关重要.良好的护患交流,不仅有助于护士收集和评估患者的相关资料,还能够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提高护理的整体质量.
作者:杨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例1:患者吴某,女,65岁,退休教师,因流涕、咳嗽5天,于2012年6月4日3pm30分来诊.患者5天前受凉后流涕,咳嗽,咳痰,痰稀薄,咽不适,无发热,无气喘.自服“感冒药”无好转而来诊.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7℃,Bp120/70mHg,R20次/分,P75次/分.神清.呼吸平顺.口唇无紫绀.咽充血明显,扁桃体无明显肿大.胸廓无畸形,双肺语颤无增强或减弱,叩诊呈清音,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HR75次/分,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初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抗感染及对症为治疗原则,先后予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利巴韦林注射液0.4g静脉滴注.输液速度50滴/分.5pm30分,在接上利巴韦林液瓶约10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全身出冷汗、神志淡漠、烦躁不安.测血压60/40mmHg,呼吸26次/分,神志不清,四肢湿冷,脉搏细弱.双瞳孔稍放大,对光反射迟钝,口唇明显紫绀,HR35次/分,心音低钝.初诊:过敏性休克.当班医生、护士即给予患者平卧、吸氧,停止原液体输入,立即予以肾上腺素0.5mg肌注,和改用地塞米松10mg加入0.9%氯化钠250ml快速静脉滴注.约10分钟后患者神志清醒,口唇转红润,呼吸平顺,血压升到100/60mmHg,四肢转暧,脉搏变有力.心率70次/分,律齐,心音稍强.诉己无明显胸闷、气促.在以上抢救过程中,同时拨打120请求急救中心出诊.6pm15分,救护车将病人接走,送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作者:陆富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康复疗法联合中风康复家庭疗法对偏瘫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4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中风康复家庭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72例患者中,显著45例,有效16例,好转8例,无效3例,对照组72例患者中,显著16例,有效38例,好转4例,无效1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x 2=11.0538,P=0.0009).结论:对于中风偏瘫患者而言,康复疗法联合中风康复家庭疗法较单用康复疗法更有效,能加快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石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透光刨吸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一般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周成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