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丰力;罗梅梅;方茜
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的护理体会.本次方法对51例剖宫产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科学护理,51例患者的腹胀症状均于24h-5d内全部消除,肛门恢复排气.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及早给予及时、正确的的饮食及活动指导、腹部按摩以及有效止痛是减少和避免腹胀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剖宫产目前在我国的开展率已达到50%以上,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作为腹部手术的一种,常可引起腹胀等术后不适症,主要是由于患者吞咽的空气过多存积于肠道内所致,一般出现在术后3~4d,不仅加重患者的痛苦,还可影响腹部及子宫切口的愈合、子宫的复旧以及产妇体能的恢复,甚至可继发肠梗阻、肠粘连等并发症,对产妇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的影响[2].因此,及早采取科学的护理预防措施,帮助患者减少或者解除腹胀是十分必要的.我院从2009年以来对实施剖宫产的患者给予科学的护理,临床效果满意,剖宫产术后的腹胀发生率显著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青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洗胃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3日至2013年9月3日共有85例洗胃患儿,其中有4例患儿资料收集不全,其余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心理、生理舒适度、以及对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心理、生理舒适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经过舒适护理的小儿洗胃后更有效提高洗胃的效率及质量,并且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及较少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科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合并严重脓毒症患儿的营养护理过程.结果:患儿在全肠外营养治疗2周后病情好转.结论:全肠外营养在患儿不能经口摄取营养和肠道消化下,保证了营养的供应,为治疗和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作者:艾留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共35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6520)min.术后恢复良好,无感染、出血及盆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阴道切口愈合良好,平均随访(63)个月,B超检查子宫形态规整,肌层回声均质,内膜线居中,未发现肌瘤.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保留子宫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朱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眼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124例(148眼)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前房、眼压、视力的变化,术后滤过泡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48眼青光眼术后眼压基本正常,视力明显改善,Ⅰ度浅前房4眼经保守治疗3d恢复正常,并发症减少.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娟;张志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的病理生理变化特征及检验问题.方法:回顾分析52例AIDS并发脊柱以及下肢骨关节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超声检查图像资料及病理生理变化.结果:本组52例患者的影像学异常表现为2例踝关节异常,5例膝关节异常,10例髋关节,4例骶髂关节异常,3例髂骨异常,4例骶骨异常,20例腰椎异常,4例胸椎异常.结论:AIDS合并脊柱以及下肢关节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复杂,早期准确诊断及治疗对改善临床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韩宇;张艳萍;许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讨论围绝经期的概念,正确了解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合理治疗让更多的围绝经期妇女安全渡过这一过渡生理阶段.
作者:海其古丽·提力瓦地;热依木·居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流程中的有效管理.方法:对体检流程中的瓶颈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全程管理在健康体检流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能营造一个和谐、有序、愉快的体检氛围,保证体检工作顺利、圆满完成.结论:设计一个科学的流程管理是顺利进行健康体检的关键.
作者:何茗芳;谢秋虹;钱雪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4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在自主呼吸条件下应用自主呼吸/时间切换(S/T)的模式行经鼻/面罩机械通气,护士通过在上机前给予患者心理辅导及帮助选择合适鼻面罩,上机中在床旁给予充分协助指导并行呼吸机管路的护理,上机后密切观察病情及呼吸机使用情况、准确及时的采集动脉血标本等一系列措施,共同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无创机械通气的治疗.结果:4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方法是一种在重症支气管哮喘危及生命情况下辅助治疗时的首选有效的治疗手段,良好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万晓蓉;肖华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38例H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诊断脑栓塞23例(60.5%),脑血栓形成15例(39.5%);发生于2周内者36例(94.7%);血肿型18例(47.4%),非血肿型20例(52.6%);大面积梗死者30例(78.9%).治疗有效率60.5%,病死率13.2%.结论:对于脑栓塞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在发病2周内多次进行CT复查,以利于H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常见的一种,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致.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和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等剂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
作者:罗淑英;蒋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的针灸治疗.方法:对临床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针灸治疗,针灸取阳明经穴位为主,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配合治疗,以清泻阳明,活血通络,缓急止痛为治疗原则.结果:针刺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结论: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复发率较高.
作者:张金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备课,就是教师为顺利进行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准备工作,它是上好每次课的先决条件.一次完整的备课应包括六个环节: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撰写教案——备自己——课后反思,只有环环相扣,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从容镇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使学生学有所获.
作者:王亚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临床分析腹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治疗的9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利尿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置管持续腹腔引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仅为83.7%,二者之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置管持续腹腔引流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不但能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包青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桐君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桐君街道社区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知识知晓情况及血糖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饮食、治疗及运动方面的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有效的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雷云;盛旭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患者女,32岁,因反复无明显诱因右下腹疼痛7天来院就诊,查体:腹软,未见胃肠蠕动波形,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明确包块.门诊以腹痛待查申请彩超检查.超声显示肝、胆囊、胰腺、脾脏、双肾、膀胱、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右下腹探及一大小约6.8cm×4.0cm×3.7cm不均质低回声团块,横切面呈“同心圆征”(图1),纵切面呈“套筒征”,CDFI示团块壁上可见短线状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右下腹不均质低回声包块,考虑肠套叠,肿瘤待排.术后诊断:回肠恶性淋巴瘤伴肠套叠.
作者:陈琦东;陈丽燕;倪超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武警某部官兵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8月-11月在我门诊部进行健康体检的武警某部1365名官兵进行血尿酸测定,同时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血压,并检测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结果:1365名武警官兵中检出高尿酸血症180例,占13.19%,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高尿酸血症见于各年龄组,但以40岁以上人群高发;高尿酸血症组中伴吸烟、嗜酒、肥胖等危险因素者的百分率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1),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者的百分率亦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1).结论:武警某部官兵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在部队中应加强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宣教,除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控制体重外,还应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进行干预,以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异常出血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处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例异常子宫出血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类患者的治疗原则.结果:4例患者联合应用GnRHa及曼月乐有效控制异常子宫出血,对肾功能无损害,改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结论:GnRHa联合曼月乐可有效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成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马睿;吴素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羟乙基淀粉针治疗分水岭脑梗死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羟乙基淀粉针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治疗后第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予以评分,并在随访后3、6个月采用改良的Rankin评分(mRS)及Barthel指数(BI)进行远期疗效评价.结果:经过一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好转人数多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及脑血管后抑郁症的人数较对照组少,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天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访3、6个月治疗组BI、mR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羟乙基淀粉针治疗分水岭脑梗死临床疗效良好, 临床可以考虑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孟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股骨头坏死是发生在股骨头这一特定解剖部位的骨坏死.是由多种潜在因素造成股骨头循环丧失的结果.1 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技术原理髓芯减压术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原理是基于多数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近端存在骨内高压.其机制为:①通过钻开骨皮质,使密闭的骨腔开放,股骨头内的减压隧道可作为相邻松质骨腔的缓冲室及排出骨内淤滞的通道.这样使骨内压减低,静脉回流增加,使骨微循环恢复正常;②髓芯减压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促进血管再生.钻孔切开了许多骨内小管,刺激了血管生长,而且钻孔时穿透了软骨的骨硬化区,并使股骨头与血供丰富的股骨转子部相通,有利于血管沿隧道长入股骨头,促进股骨头修复;③髓芯减压还可解除营养动脉痉挛,减压隧道可排出坏死骨片.
作者:董建军;游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