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曾红燕;黄伟贞;黄金姣;刘莉;梁桂婵

关键词:预约诊疗, 服务质量
摘要:我院于2009年12月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并在信息平台的支持下对此项工作进行积极的推进.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工作以来,医疗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预约病人数占门诊量比率等逐步提高,门诊就诊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双米配伍依沙吖啶终止16~26周妊娠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引产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对103例孕16~26周要求终止妊娠者应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效果和副作用,并与依沙吖啶引产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再配伍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用药具有引产时间短、成功率高、出血量少、胎盘残留少、住院时间短、宫颈裂伤少、副反应少的优点.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配伍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用于中期引产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并发症少的方法.

    作者:苏富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提高基层医院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诊治水平.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170例,其临床表现、发病部位、主要并发症之特点.结果: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发生率及伴发病多.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因临床症状表现不具有典型性,且并发症发生与伴发病均较高,必须尽早诊断,给予早期治疗.

    作者:曹艳;刘太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抗-c引起HDN1例

    在我国,ABO血型HDN为常见,但引起中等程度和严重的HDN常见的原因是Rh血型D抗原,本文报告1例由抗-c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 临床资料患儿男,出生后5h出现皮肤黄染,遂就诊,临床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入院,患儿母亲孕3产2,第1胎足月顺产正常,第2胎药物流产,现第3胎39周顺产,既往无输血史,于出生后19h抽样送至我室进行鉴定.

    作者:李鹏;侯振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新进展

    产后抑郁症是介于产后精神病与产后忧郁之间的一种精神疾患,它的发生给产妇精神造成很大痛苦,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和睦.本文综述了产后抑郁症的国内外报道,包括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危害、病因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认为通过病因探讨及护理干预的研究,及早采取全面的防治措施,有利于大限度地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

    作者:苟琴;胡亚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症,该病主要是由于眼内压异常升高造成视神经损伤而致视野缺损[1],大多数青光眼通过手术治疗即可愈合,但有少部分患者通过常规手术治疗后得不到明显的改善,这类型的青光眼也叫作难治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便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如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也在不断的增多.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升高,各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技术也不断增多,鉴于此,本文就常见的两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张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管理中电子信息系统的运用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描述护理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对电子信息系统的理解运用,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各种各样的软件运用于行政信息管理,不过护理管理者对于这些软件的理解运用问题很少涉及研究.方法:遵循特征群体调查的原则来收集定量分析的样本,8组特征群体包括来自于初级和高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护理管理者为此次研究的样本空间.采用问答的形式对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运用情况以及其他的相关问题,调查结果采用ATLAS软件分析.结果:主要类型为“护理管理工作中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赞成者和反对者”.其中包含三个子类型:(1)护理管理者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2)管理信息系统的可用性;(3)个人能力和工作进程的发展.结论:护理管理者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运用作出了一些评价.他们指出电子信息系统造成了工作进程的效率低下.然而,他们仍然视电子信息系统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护理管理者关于信息系统运用的赞成和反对现象的阐述部分反映了策略管理中的不足以及医疗保健组织机构中的协调失衡.

    作者:张志鹏;杜松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32例窒息新生儿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参考,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改善和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方法:以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窒息新生儿为病例组、共132例,以同期在该院出生的无窒息史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共200例.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结果:1.病例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4.84、P< 0.05),其中阴道助产与自然分娩比较:OR=4.35、P< 0.05,阴道助产与剖宫产比较:OR=3.23、P< 0.05,而剖宫产与自然分娩比较:OR=0.74、P> 0.05.2.病例组与对照组孕母胎盘异常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26.64、OR=6.08,P< 0.05).3.病例组与对照组孕母脐带异常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7、OR=2.66,P< 0.05).结论:孕母阴道助产、胎盘异常、脐带异常可能是新生儿发生窒息的相关因素.

    作者:刘霄岩;张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比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研究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分析其特点和疗效.方法:从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患者共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组(小超组)和超声乳化吸除组(超乳组)各40眼,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小超组手术后7d裸眼的视力明显要比B组好,但经过三个月后矫正视力基本相当,P>0.05,角膜散光问题在7d跟三个月后的比较状况基本一致,P>0.05.通过手术小超组在进行手术和手术后出现的虹膜损伤、悬韧带断离、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并玻璃体脱出的等症状要比超乳组少,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跟超声乳化手术基本一致,但术后7d裸眼的视力状况要明显好于超乳组,且并发症较少,更值得在医院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毛晴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可吸收性特殊外科缝线在产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在产科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的效果,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9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69例产科疾病患者利用可吸收性外科缝线进行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9例为会阴侧切口缝合,30例为剖宫产的横切口缝合,将这6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70例采用传统丝线进行缝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的恢复情况、术后的感染率以及疤痕组织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疾病患者采用可吸收性外科缝线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明显减少术后的感染率,而且可以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且疤痕也不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桂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对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72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并选择同期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72例(72眼)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术后裸眼视力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眼部视力、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比较(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具有前房波动小、不塌陷等特点,用于治疗白内障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傅情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肠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分析在肠镜下行肠息内切除术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86例肠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6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术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

    作者:宋小静;牛昕慧;孙灵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实践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手术患者150例,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后回访的手术室全程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术前准备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SAS评分.结果:根据巡回护士对两组患者入手术室的心率变化、恐惧及焦虑情绪缓解、血压、对医护满意度等方面观察得知,观察组患者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手术患者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增进了护患之间的交流与信任,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SAS评分,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韦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服给药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根据医嘱准确给药,是护士重要的护理操作之一.通过准确给药使药物疗效得到大的发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给药错误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延缓症状缓解,致使患者出现并发症,增加患者住院日数及医疗费用,甚至或影响对医护人员的信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本科室内所有病人口服药服用情况为研究对象.共有需要病人口服药物的有2800人次,发生给药错误共109人次,给药错误率为3.8%.

    作者:刘凌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50例病情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150例非老年GERD患者对比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探讨治疗要点.结果:老年组和非老年组GERD患者在患病率、严重程度、临床症状、治疗等多发面均有一定差异.结论: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较非老年GERD患者患病率高、病情更严重、并发症多且治疗更复杂.

    作者:刘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奥普力农注射液与米力农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盐酸奥普力农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将3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n=18)和实验组(n=18),试验组:盐酸臭普力农注射液,先以10ug/kg用量,稀释后静脉注射,然后按每分钟0.45μg/kg的用量,稀释后以0.5ml/min的速度连续静脉点滴3小时,对照组:米力农注射液,先以50ug/kg用量,稀释后静脉注射,然后按每分钟0.65μg/kg的用量,稀释后以每分钟0.5ml的速度连续静脉点滴3小时,两组疗程均为5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Boston评分)、心功能(多普勒超声)、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奥普力农组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则低于米力农组,相比较而言,安全性更高.

    作者:曹军松;李占全;赵颖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74例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7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对阴道超声所显示的异位妊娠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共检出来破裂型、早期流产型、破裂型、陈旧型4种异位妊娠类型.结论:应用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进行检查,其对各种类型异位妊娠诊断均具有较高准确性,是异位妊娠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孙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硝普钠和多巴胺联合药物治疗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10月,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硝普钠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两组患者分组治疗后疗效评定及进行指标的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统计学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可以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减轻心力衰竭症状,较单用硝普钠或多巴胺为佳.

    作者:杜娟;陈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青霉素G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青霉素G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予以总结,并提出相关注意事项,为青霉素G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性依据.

    作者:黄成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效果的预后影响.方法:80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病例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干预的预后影响.结果:40例患者肺部感染总治愈率为92.50% (37例),其中在1周内痊愈者33例(72.50%),3例(7.50呦病情未得到明显控制.结论:脑出血后并肺部感染患者应早期预防,并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同时还能预防其他并发症,减少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终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春梅;吴荣玲;丁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老年病人的发病率、住院治疗率也较其他年龄组明显增高,做好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包括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获得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1 老年病人心理特点的临床分型1.1 孤独型.孤独型是常见的一种类型,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很少言语,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表现为无所事事,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等.

    作者:万静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