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梓丽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收集231例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宫颈癌病例,均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和病理学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宫颈癌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经病理学检查诊断宫颈癌阳性198例(鳞癌87例,腺癌65例,腺鳞癌46例),宫颈癌阴性33例(炎症28例,湿疣5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诊断宫颈癌阳性200例,阴性31例,漏诊1例,误诊3例,对比病理学检查结果,其在宫颈癌诊断方面的敏感率为99.49%,特异性为90.91%,准确性为98.27%.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检测宫颈癌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析快速,适合进行大范围宫颈癌筛查使用.
作者:鲁刚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描述护理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对电子信息系统的理解运用,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各种各样的软件运用于行政信息管理,不过护理管理者对于这些软件的理解运用问题很少涉及研究.方法:遵循特征群体调查的原则来收集定量分析的样本,8组特征群体包括来自于初级和高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护理管理者为此次研究的样本空间.采用问答的形式对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运用情况以及其他的相关问题,调查结果采用ATLAS软件分析.结果:主要类型为“护理管理工作中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赞成者和反对者”.其中包含三个子类型:(1)护理管理者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2)管理信息系统的可用性;(3)个人能力和工作进程的发展.结论:护理管理者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运用作出了一些评价.他们指出电子信息系统造成了工作进程的效率低下.然而,他们仍然视电子信息系统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护理管理者关于信息系统运用的赞成和反对现象的阐述部分反映了策略管理中的不足以及医疗保健组织机构中的协调失衡.
作者:张志鹏;杜松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武警某部官兵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8月-11月在我门诊部进行健康体检的武警某部1365名官兵进行血尿酸测定,同时询问病史,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血压,并检测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结果:1365名武警官兵中检出高尿酸血症180例,占13.19%,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高尿酸血症见于各年龄组,但以40岁以上人群高发;高尿酸血症组中伴吸烟、嗜酒、肥胖等危险因素者的百分率均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1),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者的百分率亦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0.01).结论:武警某部官兵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在部队中应加强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宣教,除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控制体重外,还应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进行干预,以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基础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56例治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8%.结论:在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高端螺旋CT冠脉造影(MSCTCA)左心功能成像,结合二维超声心动图(2D-TTE),定量分析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的特点,并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60例以及正常人30例,以上均行MSCTCA以及2D-TTE检查,观察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左心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以及严重程度明显相关:LVEF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减低,病变中重度狭窄组较正常人群组以及病变轻度狭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LVEDV以及LVESV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病变中重度狭窄组与正常人群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余各组之间左心功能测量指标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多排螺旋CT与2D-TTE检查指标LVEF、LVEDV、LVESV以及LVSV中等相关.结论:冠心病左心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以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多排螺旋CT冠脉造影与2D-TTE相关性良好;多排螺旋CT冠脉造影在左心功能的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彩洁;鲍海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于2011-2013年收治我院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人98例,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并发症及体温降至正常、肛门排气等临床指标作出分析.结果:腹腔镜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人的治疗,因及时诊断,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效果更好.
作者:魏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有效地消除了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使患者在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检查.结论: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患者检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子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9例患者在经过一系列有效护理后,患者均撤机成功,机械通气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2.5±2.3d,治疗期间共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相关治疗处理后,病情好转.结论:对于肺结核并呼吸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处理做好基础常规护理外,还应加强消毒和心理护理,以预防各类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做法与效果.方法:通过采取加大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涵等方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护理服务质量和医患满意度.
作者:叶丰力;罗梅梅;方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不同类型阑尾炎手术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不同类型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类型不同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之间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在急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以及不穿孔的化脓性阑尾炎中,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在坏疽性和穿孔化脓性阑尾炎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术后腹腔脓肿发生率和手术时间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以及不穿孔的化脓阑尾炎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而对于坏疽性和穿孔化脓性阑尾炎治疗,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选择上,医护人员则应该慎重.
作者:朱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大脑淀粉样血管病是一种血管性疾病,复发性出血脑中风是其常见的血管并发病变.然而近25%的患者不显示微小出血的改变.我们用一种性的成像方法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SWI是另一种被提倡的序列,对于检测颅内微小出血非常敏感.分析表明SWI比较传统的T2★加权梯度回波的方法更敏感,更多的检测出微小出血灶.
作者:熊丽琴;王亚瑟;冯金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中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的临床疗效,为舒适护理临床推广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实验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与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其心理状态进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及其满意度.结果: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66%;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2398,p=0.0000);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6%、9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抑郁(x 2=16.6113,p=0.0000.结论:中风患者康复治疗中进行舒适护理能有效的加快护理疗效,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年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治疗四肢手术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四肢良性骨肿瘤患者,给予所有患者进行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0例四肢良性骨肿瘤患者接受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治疗之后,在半年至18个月进行定期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的切口都愈合良好,而且没有出现病变复发现象,经过x线检查,没有一个患者无骨不连接,显效率高达86.67%.结论: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治疗四肢良性骨肿瘤手术后骨缺损,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黄静宇;毛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丙戊酸联合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部分性癫痫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59例经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在口服丙戊酸同时给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入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t=3.34,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56/59),且不同癫痫发作类型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丙戊酸联合治疗单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部分性癫痫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赵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疼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中医称:“缠腰火丹”,俗称蛇串疮,火带疮.春秋病变迅速.我院皮肤科自2010年10月-2012年9月对7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在使用泛昔洛韦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海特光治疗仪照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郄冬梅;仉鹏;姜良英;连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模式的运用.方法:将440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0例实施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管理模式.实验组220例从患儿入院开始到出院回访实施个案管理模式,护理人员除做好新生儿的一切治疗及护理外,还注重患儿父母与患儿的情感交流和照顾婴儿的技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优质服务理念.比较两组新生儿出院后服务满意度和出院后回院复诊情况.结果:实验组出院时家属服务满意度调查为99.54%,对照组服务满意度调查为92.27%,两组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出院后回院复诊率95.5%,对照组出院后回院复诊率7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案管理服务满意度和出院回访率提高.有利于增进医护患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发育.
作者:罗丽明;郭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评估健康教育对推广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作用,强化女性对盆底功能康复必要性的认识,提高盆底康复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在我院体检未接受健康教育的570例为观察组,2013年在我院体检接受健康教育的64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盆底康复知识的知晓率,观察组56例,占体检人数的9.82%(56/570),对照组613例,占体检人数的95.78%(613/640).两者比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受测试后,观察组有症状人数226例,其中愿意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的31例,占13.71%率,对照组有症状人数302例,其中愿意接受进一步康复治疗的102例,占33.77%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盆底康复作为一种新技术引进,人们缺乏对该技术认识,应该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女性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研究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分析其特点和疗效.方法:从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患者共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组(小超组)和超声乳化吸除组(超乳组)各40眼,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小超组手术后7d裸眼的视力明显要比B组好,但经过三个月后矫正视力基本相当,P>0.05,角膜散光问题在7d跟三个月后的比较状况基本一致,P>0.05.通过手术小超组在进行手术和手术后出现的虹膜损伤、悬韧带断离、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并玻璃体脱出的等症状要比超乳组少,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跟超声乳化手术基本一致,但术后7d裸眼的视力状况要明显好于超乳组,且并发症较少,更值得在医院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毛晴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治疗老年中风病人压疮护理.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50例老年中风压疮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均为2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CPR、IL-12及压疮治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CPR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IL-12水平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压疮治愈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成药联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中风患者的免疫机能,促进压疮愈合,提高压疮的治愈率.中成药对治疗老年中风病人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莉;黄啸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我国中医学历史悠久,中医推拿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对于幼儿,幼儿本身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而吃药又会产生毒副作用,给孩子健康带来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介绍了幼儿五种穴位按摩手法和在临床中的应用,有效预防了疾病,对幼儿健康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
作者:裴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