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推拿穴位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裴艳红

关键词:中医推拿, 穴位, 儿童保健
摘要:我国中医学历史悠久,中医推拿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对于幼儿,幼儿本身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而吃药又会产生毒副作用,给孩子健康带来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介绍了幼儿五种穴位按摩手法和在临床中的应用,有效预防了疾病,对幼儿健康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七味熊胆散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采用藏药七味熊胆散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症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9月施行的34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性腹泻患者门诊资料,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服用七味熊胆散,对照组服用九味石榴止泻散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七味熊胆散治疗胆囊术后胆汁性腹泻有效.

    作者:曾太乙亥;朱璞太;赵成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脐带结扎方式的进展现状

    新生儿脐带结扎方式多样化,作者回顾了棉线结扎、气门芯结扎、脐带夹结扎及新型一次性脐带剪断器结扎法.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描述各种结扎方式的优缺点.方便临床使用,减少脱落时间,更能减少脐带感染率,是新生儿期待结扎方式不断进步的主要原因.

    作者:弋晶晶;李怡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剖宫产病例600例,其中2009年280例为对照组,2010年32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要求实施护理;实验组通过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作者:巩凌燕;潘金栋;刘旭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对本院近来3年临床药师进行药学干预的临床不合理用药记录与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后,本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已经从30%降低到2%,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临床药师开展药学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治疗效果.

    作者:王贵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方法:对我院门诊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260例婴幼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与婴幼儿辅食添加情况直接相关.结论:针对引起发病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是关键.

    作者:李绍华;石克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透光刨吸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一般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周成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脉低温液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枢性高热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目的:评价静脉滴注低温液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枢性高热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中枢性高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静脉滴注低温液体41例为治疗组,同期其他治疗相同而未给予静脉低温液体39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除给予常规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反对症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不给予药物及常规物理降温.将所有治疗用液体(20%甘露醇、0.9%NS、5%GS、5%GNS、10%GS)在使用前均预置于冰箱中,使之温度在4~6℃范围内,使用时以浅色保温棉套套之,按40-60滴/min的速度持续静滴,液体用量以临床治疗需要量为准,疗程3-8天,直到患者体温连续24小时低于37.8℃或死亡.结果:治疗组存活27例,死14亡例,对照组存活11例,死亡28例,治疗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静脉滴注低温液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枢性高热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同时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作者:冶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4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1月间,行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42眼的临床治疗,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眼压稳定在(15.25±1.35) mmHg,术后随访末次矫正视力,42眼中,38眼视力提高超过0.05,其中视力提高<0.05者有2眼为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所致,2眼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术后30眼出现不同程度角膜水肿、内皮皱褶等,6眼出现虹膜后粘连、晶体前囊膜渗出等,3眼出现后囊膜混浊,积极治疗后好转,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周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带绊纽扣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应用带绊纽扣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月5月期间采用带绊纽扣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肩峰端骨折28例临床诊治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13(7.03±0.4)个月,28例均获随访,采用Lazcano标准结合术后X线片评定疗效:优20例,良8例.结论:带绊纽扣钢板内固定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无需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其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验证.

    作者:张剑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过少与羊水过少的产妇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足月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过少与羊水过少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100例初产妇、单胎、孕37周后、头位、宫颈成熟,临产行B超监测羊水指数(AFI)≤80 mm.根据病因将产妇分为两组:A组50例为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过少,B组50例为合并羊水过少.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胎儿窘迫率、胎头位置异常率、剖宫产率、新生儿发病率.结果:A组在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残余羊水指数≤80 mm者,可在严密监测下阴道试产.

    作者:朱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呼吸衰竭病人急救治疗和护理研究

    报告呼吸衰竭病人急救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急救治疗、护理及预防.

    作者:马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结核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效果,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肺结核患者70例为结核病代表,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使用一般护理方法,实验组35例使用一般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肺结核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其主观幸福感量表评分为161.82±9.22分,焦虑程度为39.22±5.34分,抑郁程度为38.22±6.39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核病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应用.

    作者:向晓艳;万红玉;卢永菊;张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效果研究分析

    目的:对脑梗塞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护理,观察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80例脑梗塞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其中包括活动肩胛带和患肢负重训练以及肩关节无痛范围内的被动运动等.结果:复位率为35.7%,治疗总有效率为78.6%;训练前后进行比较(P<0.05);此外,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肩关节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患者发生肩关节旋肌袖损伤,占2.9%.结论: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症状,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缓解其的肩关节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但是,如果出现训练不规范的情况,则会引发相关的副作用,进而影响训练的效果.

    作者:靳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对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72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并选择同期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72例(72眼)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术后裸眼视力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眼部视力、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比较(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技术具有前房波动小、不塌陷等特点,用于治疗白内障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傅情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诺如病毒检测技术新进展

    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又称诺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属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体[1].NoV是美国学者Kapikian于1972年通过免疫电镜技术首先在发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镇暴发腹泻疫情患者粪便中发现的病毒颗粒[2].No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由于目前不能进行细胞培养和没有动物模型不能进行中和试验,NoV目前无法进行经典的血清分型[3-5].该组病毒极易变异,此后在其他地区又相继发现并命名了多种类似病毒,统称为诺如病毒.由于NoV遗传的高度变异,在同一时期和同一社区内可能存在遗传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NoV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6].大多数感染者在1~3天后好转,但小孩、老人和低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导致严重脱水[7].

    作者:雷务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血浆Lp-PLA2、TGF-β1水平以及临床意义研究

    1 Lp-PLA2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炎症是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组成特征以及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慢性炎症现在被认为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缺血性卒中风险的机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是一种存在于血浆中的危险因子,能促进炎症发生引起动脉硬化.Lp-PLA2在ox-LDL的促炎症效应和引起动脉硬化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介导ox-LDL产生以上生物学效应的关键性酶.

    作者:黄淼;刘万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性护理结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护理结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对199例髋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术后只予以实行预防性护理,B组术后予以预防性护理的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单位,每日一次皮下注射.结果:A组100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6例,B组99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结论: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预防护理结合低分子肝素钙应用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田梦;王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流变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对血栓性疾病患者应用血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血栓性疾病患者30例,另选同期接受本院常规体检且结果显示为健康的正常人50例,采用统计学分析对比2组患者各项血流变指标,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以度纤维蛋白原.结果:2组各项血流变指标对比均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需要经常接受血流变的体检,这样能够及时检测出血栓性疾病,对于相关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孙从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34例就业前血常规体检项目异常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就业前体检血常规检验结果异常原因.方法:对来我中心体检的6088名就业前人员进行血液检查,采用常规抽血、盲法编管,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结果:6088名就业前人员中有34名因血常规项目异常而被陶汰,不合格数占0.56%(34/6088).讨论:分析造成血常规异常的原因,提示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对他们应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作者:黄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子痫前期患者C-反应蛋白的分析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85例子痫前期(PE)患者及107例健康孕妇在不同孕期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①孕早期PE患者及健康孕妇的CRP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随着孕周的增加两组的CRP水平升高;③孕晚期PE患者CRP水平高于正常孕晚期孕妇,且重度PE患者高于轻度PE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E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显著.

    作者:董海英;陈妍华;刘诗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