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霞
目的: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剖宫产病例600例,其中2009年280例为对照组,2010年32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要求实施护理;实验组通过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作者:巩凌燕;潘金栋;刘旭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与枳术宽中胶囊合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80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枳术宽中胶囊治疗,均四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的腹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与枳术宽中胶囊合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雷明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临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护理实践经验.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8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为强化健康教育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88例,为一般健康教育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男女均有,平均年龄75岁.出院前对每位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内容,教育达标率及对护士满意度问卷调查.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导护理工作,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工具,是依据标准护理计划,为某一类特殊病人设定的住院护理图,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判别病人预后,为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结论非药物治疗措施(如改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等)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方法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和控制患者的病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存在较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向效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探讨微注泵静脉泵入胺碘酮致静脉炎后的有效护理方法.对23例微注泵泵入胺碘酮导致静脉炎的患者进行局部组织及静脉护理.积极预防及时采取有效合理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抑制静脉炎的发生发展.
作者:龚仙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大大地推动了ICU护理工作的进一步提高,ICU患者的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存活.作为ICU的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更新知识,提高各项护理工作技术水平,减少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发现ICU患者的口腔护理很重要,尤其是口腔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促进重危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我们护理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iPad访视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8例择期需全麻手术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iPad,配合专业知识的讲说对患者进行手术相关知识的宣教,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语言交流和卡片进行访视宣教.两组患者访视后及次日进入手术室后均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AI);访视后手术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评分;术后三天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经访视后当日和次日进入手术室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访视后除术前准备和体位摆放以外的手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iPad术前访视能明显降低全麻手术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缓解患者次日进入手术室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
作者:孙冬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时自由体位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5月-2013年10月178例孕妇为观察组,孕妇在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同期17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会阴侧切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自然分娩率高,会阴侧切率及新生儿窒息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分娩体位管理,可促进产程进展,有利于自然分娩.
作者:吴萍;魏继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DC-CIK联合培养治疗不能手术、不能化疗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观察148例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的肿瘤标记物、免疫指标和KPS评分的变化. 结果:DC-CIK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EA和CA125降低,CD3+、CD4+、CD8+的指标都有显著提高(P<0.05),KPS评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DC-CIK细胞治疗不能手术、化疗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疗效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耿奇;李秀萍;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社区老年患者慢性阑尾炎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社区慢性阑尾炎误诊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明确诊断后均行手术治疗,常规围手术期用抗生素治疗,均1周左右痊愈出院,未发生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23例患者22例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6 5个月,1例行常规切除术患者自诉右下腹偶有隐痛不适,考虑术后肠粘连引起,其余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复发.结论:慢性阑尾炎病情变化较多,病程长,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许琳;肖翔英;余育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发糖尿病的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35例并发糖尿病的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12例,择期手术23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并发心肌缺血1例,并发低血糖昏迷1例,并发症发生率9.7%,无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非酮症性昏迷,无手术死亡.结论:糖尿病患者行普外科手术风险性增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前后宜积极控制血糖.加强术后营养支持,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作者:周国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导管射频消融(RF)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疗效.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前及术后心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以及患者因心衰的住院次数.方法:将确诊为HCM合并阵发性AF并因心衰住院的患者,据行RF治疗及未行RF治疗,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以及因心衰住院次数.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射血分数做术前自身对照;术后因心袁住院次数做组间对照.结果:手术前后心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没有变化,而因心衰住院治疗次数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HCM合并的AF,术后1年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没有变化,因心衰而住院治疗的次数明显减少,射频消融术治疗HCM合并的AF有效
作者:张大鹏;王祖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月妊娠糖尿病患者9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血糖值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早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胰岛素与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相结合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值控制在较平稳的状态,对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董良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需求”为导向,集防、治、保健、康复、计划生育为一体的全方位的基层卫生服务.中医的全科医学、治未病、对慢性病的独特临床疗效、康复卫生服务防治手段的不可替代性、“冬病夏治”之特色、创新的经营理念等等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显示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值得深入整理、挖掘.
作者:曹向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方式,分析其治疗优势,总结些许经验,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按照其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治疗方案,即龙胆泻肝汤进行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疗程即4个星期的治疗.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我们发现观察组中显效者3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仅为8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采用中医治疗方案,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孙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降糖甲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对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降糖甲颗粒(治疗组)和缬沙坦(对照组)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各50例,观察两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和微量尿蛋白的变化指标.结果:降糖甲颗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总有效率91%.结论:中药降糖甲颗粒可减少尿蛋白,稳定血糖,糖尿病肾病症状调节效果好.
作者:高文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无痛流产人群的心理状态与护理.方法:通过对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1856例无痛流产患者分类进行心理分析.结果:通过心理护理能消除流产病人紧张、恐惧、无助、忧虑等不良心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患者并发症,降低非意愿妊娠的发生率.结论:通过对不同时期无痛流产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生理、心理、预后等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莉萍;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患病率明显成上升趋势.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肾等疾病的主要原因.健康教育干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肩周炎为骨科常见病,又称“冻结肩”,“五十肩”,临床上表现为肩关节酸痛,功能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肌肉萎缩与痉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1 临床资料:否认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及消化性溃疡患者50例,且X线示无骨质疏松,骨质破坏.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在40-58岁.病程1月-2年,其中15例伴颈椎退变.2 治疗方法:2.1 药物:曲安奈德40mg,维生素B121.0mg,2%利多卡因针5ml,复方当归注射液2ml,加生理盐水混合液15ml,无菌手套一副,邦迪创可贴4-6贴,汉章四好号针刀一把.
作者:许旦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献血反应是献血过程中由于生理或心理的因素引起的血容量的急剧下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症,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抽搐等.随着献血环境的改善,无偿献血知识的普及,献血反应的发生率越来越少,从我站2013年4月-5月的10000例无偿献血者中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30例原因做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亚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基础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并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56例治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8%.结论:在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哮喘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