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华
目的:探讨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disseminatedintravs cular coagulationDIC)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1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分析.结果:21例经过医院护理人员有效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病愈时长有效缩短.结论:有效预防并去除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主要病因,及时发现危象,及时执行各项治疗措施,提升DIC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胡晓红;任宗凯;张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DC-CIK联合培养治疗不能手术、不能化疗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观察148例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的肿瘤标记物、免疫指标和KPS评分的变化. 结果:DC-CIK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EA和CA125降低,CD3+、CD4+、CD8+的指标都有显著提高(P<0.05),KPS评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DC-CIK细胞治疗不能手术、化疗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疗效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耿奇;李秀萍;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炎性病变超声诊断中的分型、声像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医院收治的31例乳腺炎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然后依据声像图特征进行简略分型.结果:发现单纯性炎性肿块18例,单纯性脓肿11例,复合型脓肿2例,上述病例均经治疗证实.结论:乳腺炎性病变超声诊断及分型是一种简便、适用、易行的方法,有助于临床选着治疗方案.
作者:陈节庆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分析,发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受到有害气体、生物感染、噪音、电离辐射、生理心理等职业危害,采取强化室内空气流通、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保证手术室安静、避免电离辐射、生理心理等一系列防护措施.结果:防护措施有效地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了工作环境污染,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健康素质.结论: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化学物质和高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类手术的普遍开展等,都为医护人员带来了巨大挑战,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工作量不断加重,导致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有害气体、生物感染、噪音、电离辐射的坏境中,健康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威胁.为此,务必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而消除或减少导致职业危害的各大因素就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作者:高阿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肾损伤患者68例,按信封法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36例,对照组32例,给予实验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给予对照组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肾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3% VS 68.8%,P<0.05),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意义[(290.4±134.2)mmol/L VS (369.41±94.1)mmol/L,(23.5±5.4)mmol/L VS(41.6±6.5)mmol/L,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连续性血液净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关注.
作者:李伟;周淑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06年1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38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对症施药,有腹痛、反酸症状者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早晚空腹各1次,有腹胀、嗳气者服用多潘立酮片10mg每次,每日2-3次,饭前服,几种症状兼有者同时服用两种药物,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38例患者经过治疗,20例痊愈,14例有显著效果,3例有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97.4%.36例得到根除,根除率94.7%.结论:使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样本处理方法对乳汁样本中HBV DNA定量结果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临床实验室检测病毒DNA的样本前处理方法.方法:4℃冰箱过夜后取中间层乳汁进行检测,以离心后的上清液、上清液浓缩、沉淀3种方法平行检测52份大三阳产妇的乳汁HBV DNA含量.结果:沉淀方法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均P<0.05).与其他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4℃冰箱过夜后取中间层乳汁离心沉淀检测HBVDNA是比较准确可靠的,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许琳婧;孙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剖宫产是解决产科难产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剖宫产术式不断更新.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有的医院高速50%,与自然分娩平分秋色.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生、优育的重视,同时也给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患者的需要,早日康复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因此产科剖宫产术后的及时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
作者:赵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共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来两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健康产妇3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娩分组,来观察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在POP发生率、SUI发生率和肌力受损率方面,自然分娩组明显高于剖宫产分娩组,并且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因此,本文得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娩都会对产后的盆底肌力产生一定影响,建议所有妊娠和分娩妇女在产后要进行及早的盆底功能训练,从而有效降低PFD的发生率.
作者:张惠;卿红英;蒲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育龄群众使用避孕药具失败情况和造成失败的原因,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提升药具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广大用药群众的身心健康.方法:调查的对象为2011年至2013年阿拉山口使用药具失败的114名育龄妇女,调查采取问卷形式,实地走访育龄妇女.结果:生育旺盛期措施失败人数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使用避孕套失败的人数多.结论:深入开展避孕药具管理及宣传工作,全面提升育龄群众避孕节育水平,更好地满足育龄群众对避孕药具的需求.
作者:敖平;于光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三氯杀螨醇是常用的有机氯杀螨剂,对人体有毒害作用,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对三氯杀螨醇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气管切开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操作之一,其对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气管切开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可使各项操作顺利进展,提高气管切开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本文将对气管切开护理的新进展作一综述阐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余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改善婴幼儿输液依从性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间接诊76例婴幼儿纳入研究.将其分别采用常规输液(对照组)及人性化输液措施(研究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疼痛主客观评分、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应用人性化思想开展婴幼儿输液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并减轻其疼痛.
作者:范先永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神经损伤后果极为严重,对其治疗应把握好时间,尽早治疗,部分功能恢复的可能性便会加大,且临床效果也会越显著[1].其治疗措施主要为脱水治疗,必要时可采用镇痛药或者是高压氧进行治疗,据有关资料显示,其症状与马尾神经综合征混淆且出现误诊的案例不在少数[2,3].现将我院腰-硬联合麻醉致神经损伤一例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张玉梅;丁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子宫腔积液整体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子宫腔积液治疗的25例已绝经的老年女性.对良性病变的20例病患根据其具体的患病情况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通过口服、静脉注射或是宫腔内低压注射进行抗生素治疗.同时医生可以结合病患的情况联合中医方面的治疗理论,给与病患口服的中医药剂.对于已经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5例病患实行子宫全切除手术进行有关治疗,将已有的肿瘤组织进行彻底根除,之后进行相关的后续放疗和化疗等方面的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在治疗之前对病患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及时给予病患心理关怀,同时将治疗的相关情况仔细、耐心的告知病患及其家属.在治疗时需要时刻观察病患的生命体征等方面的变化,及时告知治疗压师.结果:经过相关治疗后,有22例病患得到完全治愈,在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S例病患中有2例在手术切除子宫后又使用孕激素进行相关治疗,情况较好,剩余的3例病患在手术完成后仍在进行相关的放疗及化疗等治疗.结论: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对于老年女性子宫腔积液整体护理干预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彩娟;毛君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也称为醋氨酚或扑热息痛,它是许多感冒药和止痛药的主要成分.常用于退热,或缓解轻度的头痛、关节痛及神经痛等,但抗炎作用较弱,一般不用于风湿病.它口服吸收快,0.5-2h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25-50%.常用剂量较少引起不良反应,并且对胃肠道的刺激小,相对比较安全.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对乙酰氨基酚是安全可靠的,因此对其副作用重视不够.但是由于其在不同类型药物中均有存在,故意或偶然的过量服用也较为常见,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作者:谭广山;徐晓艳;任丛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泵注对腹部手术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右旋美托咪啶泵注组(分别以0.1、0.3、0.5μg·kg-1·h-1速度维持):插管成功后即刻以3μg·kg-1·h-1的速度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啶10min,然后分别以0.1、0.3、0.5μg·kg-1·h1的速度维持至手术结束(分别为B、C和D组).观察并记录入复苏室拔管期间生命体征、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D两组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波动轻微;四组患者拔管时间分别为(22.6±4.4) min、(23.5±4.8)min、(35.6±7.8) min及(38.5±7.4) min,C、D两组明显长于A、B组;C、D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A、B组明显减少.结论:0.3、0.5μg·kg-1·h-1速度维持泵注用于择期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循环稳定,但是延长拔管时间.
作者:欧潇;王波;陆素青;旷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儿科2012年3月至5月间收治的19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99例,观察组9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儿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0.81%,观察组的满意度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护理的整体性质量,对患儿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心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关于五年制母语非汉语少数民族医学生在神经病学教学方法中的探讨.包括五年制少数民族医学生的特点、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与神经解剖教学相结合、《Flash动画制作》、PBL教学法、充分利用影像学等教学手段、正确的病史询问和系统的体格检查教学相结合等,旨在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效果.
作者:潘燕;孙莉;李红霞;孔祥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模式的运用.方法:将440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0例实施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管理模式.实验组220例从患儿入院开始到出院回访实施个案管理模式,护理人员除做好新生儿的一切治疗及护理外,还注重患儿父母与患儿的情感交流和照顾婴儿的技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优质服务理念.比较两组新生儿出院后服务满意度和出院后回院复诊情况.结果:实验组出院时家属服务满意度调查为99.54%,对照组服务满意度调查为92.27%,两组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出院后回院复诊率95.5%,对照组出院后回院复诊率7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案管理服务满意度和出院回访率提高.有利于增进医护患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发育.
作者:罗丽明;郭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