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广山;徐晓艳;任丛丛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转变,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人们更多的希望获得关于健康方面的教育.社会工作者们在健康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论述社会工作在健康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后将提出社会工作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可采取的新方法.
作者:陈雅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讨论急性胃炎诊疗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果:多数患者有明确的发病原因,可分为急性外因性和急性内因性两类.结论:预防为主,节制饮酒,勿暴饮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急性单纯性胃炎要及时治疗,愈后防止复发,以免转为慢性胃炎,迁延不愈.
作者:马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通过对分析50例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结论: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熟练掌握器械使用和维护,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刘秀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动态等级评定,可以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和水平,增加社会监督透明度,保障消费者权益,但实际应用中《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评定表》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推出了改进的建议.
作者:吕淑艳;韩雨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阴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从心理护理、术前、术后及原有疾病方面同时护理,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观察.结果:全部患者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治愈率达90%.结论:由于外阴癌患者年龄比较大,手术范围较广泛,非常容易受到污染,相比之下,老年人抵抗力比年轻人差,因此,良好的围手术护理有助于治疗.
作者:丁东云;马丽娟;林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肝胆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对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216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术后进行常规的预防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预防和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针对性预防和相关的治疗.结果:经过预防和治疗之后,试验组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进行必要的治疗,有效地避免和防止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加速患者的康复,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负担和经济压力.
作者:甘贤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他达拉非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8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57例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随机、双盲的方法,对联合应用小剂量他达拉非和α受体阻滞剂,以及单用α受体阻滞剂对患者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小剂量他达拉非联合α受体阻滞剂完成治疗后疗效满意.对照组单用α受体阻滞剂疗效也较佳.数据显示实验组疗效较对照组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服用小剂量他达拉非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患者疗效良好,其机制仍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立;吴林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的疗效及肌电图改变.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激素,B族维生素、针灸理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妥乐平,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运用肌电图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的面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波幅及瞬目反射R1潜伏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63%,对照组有效率84.3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CMAP波幅恢复及R1潜伏期的缩短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效.
作者:武莉娜;许国栋;冯素萍;黄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放射免疫核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经验,总结、分析教学现状并初步探讨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吴爱清;钱爱丽;郭雅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阻滞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剖宫产手术健康产妇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每组50例.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A组产妇中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明显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的优良率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迅速得以纠正,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传统的硬膜外麻醉相比,综合了硬膜外阻滞和腰麻的优点,克服了传统麻醉方法局麻药使用量大、肌松差、镇痛不全、麻醉起效慢的缺点,具有起效快,局麻药使用量小,镇痛、肌松完善,母婴安全等特点,很适用于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石开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我院儿科门诊2013年10月20日收治1例点状软骨发育不育患儿,现报告如下:1 典型病例患者,男,4个月,检查:右腿变短,鼻梁塌陷.X线片见右股骨及胫腓骨变短,干骺端增宽,骨骺变小,并见有多颗小点状钙化灶.2 讨论该病又称点状钙化性软骨发育异常、先天性钙化性软骨营养不良或点状骨骺病.该病临床罕见,病因不明,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点为胎儿期或出生后短期内骨骺软骨内形成不规则钙盐沉着,女性多见[1].该病预后较好,变短或发育不良的肢体一般能完全恢复,不遗留畸形[2].病理改变:原发和继发骨化中心内软骨粘液样变性,使骨骺碎裂,于碎裂块上发生软骨点状钙化,滑膜组织也发生钙化.
作者:魏小平;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急救演练在提高内科护士急救综合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2年对2个内科区域28个护理单元实施医护联合急救演练,比较实施前后护士急救理论及技能考核结果、医生对护理人员急救能力满意度、急救重点环节及流程执行正确率.结果:实行医护联合急救演练后,护士急救理论及技能考核结果、医生对护理人员急救能力满意度评价、急救重点环节及流程正确执行率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区域内实行医护联合急救演练可有效提高护士急救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急救培训方法.
作者:王侠;孔德茂;韩玉芳;孙秀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在恢复期间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进行护理干预的4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在选取2012年7月之前进行常规护理的4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病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精神状况、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进行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恢复效果、精神状况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即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恢复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红燕;许玲;赵迎春;宋广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和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而精神病人因大脑功能紊乱,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的影响下,常可出现冲动、伤人毁物等特殊行为,护理工作中任何疏忽大意都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护理安全管理通过运用技术教育和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低限度[z].
作者:周正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 资料方法患者,男,28岁.因不时胸闷,气短,无力两月余,加重3天入院.患者两月前在当地金矿劳累后不时出现胸闷,气短,烦躁,无胸痛,因患者以前有心肌炎,按病毒性心肌炎给予治疗.休息后症状有所好转.在半月前劳累后出现胸闷,气短,烦躁,浑身无力,无胸疼,无左肩放射痛,无恶心呕吐,到当地卫生院做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2心率141次/分,Ⅱ,Ⅲ,avF,ST水平抬高0.1-0.3mv,avR水平压低0.1mv,I,Avl,ST水平抬高0.1-02mv,频发室性早搏,遂转到我院就诊,患者有吸烟史13年,每天一到两包,平时好饮酒,无成瘾性,家族有高血压病史.查体;BP116/75mmHg,青年男性,神智清,精神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浊音界轻度增大,心率99次/分,心率规整,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段卫星;曹旭;张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适用于股骨颈骨折、严重股骨头坏死引起的关节疼痛、畸形、行走不便等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痛苦,不能维持正常活动,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康复后能正常行走,减少病痛,可以很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情况选择合适价位的髋关节,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做好健康指导,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中的护理.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救治的胸腔积液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照组为21.43%,明显高于研究组的4.76%,两组患者的数据比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红英;徐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本文共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来两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健康产妇3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娩分组,来观察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在POP发生率、SUI发生率和肌力受损率方面,自然分娩组明显高于剖宫产分娩组,并且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因此,本文得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分娩都会对产后的盆底肌力产生一定影响,建议所有妊娠和分娩妇女在产后要进行及早的盆底功能训练,从而有效降低PFD的发生率.
作者:张惠;卿红英;蒲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昆明市五华区2009至2012年的性病疫情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四年来全区各医疗机构监测报告的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至2012年分别报告性病病例1105例、954例、608例和789例,报告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病种以梅毒为主,在20至39岁和60岁以上年龄组相对集中,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农民和离退人员为主.结论:监测发现,虽然性病病例报告数按年度呈现总体下降趋势,但性传播疾病,特别是梅毒在近年来的传染病疫情中位居前列,防控任务依然严峻,需要针对疫情特征进一步推进医防合作,加强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和规范诊疗等工作力度.
作者:江家云;周媛;段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儿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血液肿瘤科化疗的56例恶性淋巴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干预组患儿化疗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化疗后给予常规护理,3个月后随访,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IA),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影响.结果: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干预组患儿化疗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恶性淋巴瘤患儿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琳;戴谦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