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

齐丽英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教育, 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以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糖尿病住院患者符合入选条件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饮食控制、运动依从性、药物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增强保健意识,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提高生存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封管对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研究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当患者还未建立动静脉内瘘时,临床上多采用临时性深静脉置管来进行透析.如何加强导管护理,减少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延长其使用时间是临床上的实际问题.临床上普遍采用肝素盐水进行封管以防止血栓形成,但目前对肝素封管的浓度尚未统一.为了进一步探讨肝素封管液的适宜浓度及封管的护理方法,我院血透室通过对89例患者随机对照,观察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深静脉置管的感染、栓塞等并发症的影响及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敏;冉玉力;吴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60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2008年1月1号-2013年12月30号我院收住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8-53岁,均有手术指征,针对各种病人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观察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等情况.结果:开腹手术:30-100ml,阴式手术:80-200ml,阴式手术困难中转开腹的5例,腹腔镜下手术出血30-80ml,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出血1ml.子宫肌瘤剥除术后复发患者25例,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出现慢性宫颈炎153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更年期症状18例,性生活不满意的25例.术后住院时间:开腹手术:5-10天;阴式手术:4-7天,腹腔镜下手术:4-6天;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3-7天.结论: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手术医生熟练程度,还有医院的设备条件去为病人选择佳的手术方案,真正落实到治疗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作者:郑芳;吴培芬;邓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房纤颤患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性特点的初步分析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AF是10%的全部脑梗死的病因以及全部心源性脑梗死(cardioembolic strokes,CES)中50%患者的病因.但并非AF患者发生的急性脑梗死皆是CES.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也可合并出现AF.通过一些临床特点与影像学检查可对CES的诊断提供参考.不论是CIS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AF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皆较差.

    作者:宁海波;路雅宁;林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28例恶性淋巴瘤患儿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儿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血液肿瘤科化疗的56例恶性淋巴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干预组患儿化疗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化疗后给予常规护理,3个月后随访,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IA),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影响.结果: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干预组患儿化疗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恶性淋巴瘤患儿化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琳;戴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如何提高解剖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要提高解剖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要开动脑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的被动听课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千万不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解剖学是记忆电话号码本学习不单是记忆,更重要的是善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作者:王志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

    当前,在一些医疗机构,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趋势,已经成为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的主要的杀手之一,WTO(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全球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因为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医院用药的不合理情况也是比较严重的,用药不合理占到用药者的11%~30% [2],造成用药不合理的主要的原因是临床医生、药师的用药不合理.因此,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完善临床用药的监管体系,让临床药剂师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参与到临床用药的指导过程中.本研究将对我院的不合理用药以及用药干预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惠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碘伏加电吹风预防血液病患儿肛周感染的护理

    目的:探讨使用碘伏加电吹风预防血液病患儿肛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8例血液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在每晚及大便后清洁肛周并温水坐浴的常规护理后,使用碘伏擦拭消毒加电吹风吹肛周.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预防肛周感染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肛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碘伏加电吹风可以有效预防血液病患儿肛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海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度左心衰竭应用硝普钠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度左心衰竭应用硝普钠的护理体会.方法:重度左心衰竭50例应用硝普钠泵入,根据血压调整剂量.结果:50例患者抢救成功49例,死亡1例.结论:硝普钠治疗量度左心衰竭效果确切,护理配合非常重要.

    作者:于瑞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次性头皮针帽在输氧管连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一次性头皮针帽在输氧管连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要持续鼻导管吸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每根输氧管的有效使用时间内,对照组每人每次用1根输氧管,观察组每人每次用两根输氧管相连接进行氧气吸入,以增加输氧管长度,观察两组患者氧气吸入的依从性和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氧气吸入的依从性和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应用一次性头皮针帽将输氧管相连接,可提高患者氧气吸入的依从性和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冯雪景;管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到2013年8月64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用药期间2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也有所缩短,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辅助治疗急性心绞痛,可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强;孙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宫颈癌前病变现状的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研究宫颈癌前病变的现状以及高危影响因素.方法:本组抽取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地区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行宫颈癌普查患者226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生育状况、性生活状况均可能导致出现HPV感染.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病变的高危影响因素,应加强健康普查,并对高危影响因素进行预防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晓琴;宋晓丽;王志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桐君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桐君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桐君街道社区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知识知晓情况及血糖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饮食、治疗及运动方面的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有效的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雷云;盛旭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麻疹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麻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漱、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科普利克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人们对麻疹普遍易感,没使用麻疹疫苗时,几乎人人必患.我国从1965年建立了自己的减毒活疫菌株,并普遍使用了减毒活疫苗.麻疹活疫苗注射后,使被接种的易感儿童发生一次与自然麻疹相似的感染过程,产生特异性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于接种后10~14d即可产生抗体,1个月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作者:徐美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2012年-1-6月随机选择在我科实施优质护理住院的100例产妇与2010年1-6月随机选择在我院分娩的100对母婴作对照,在出院前对产妇及家属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住院期间的满意率,新生儿的喂养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率等.结果:通过优质护理,使产妇及家属对医院的医疗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提高,出院后母乳喂养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能提高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率.

    作者:唐国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腹胀的护理体会

    剖宫产术后腹胀患者的护理体会.本次方法对51例剖宫产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科学护理,51例患者的腹胀症状均于24h-5d内全部消除,肛门恢复排气.结论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及早给予及时、正确的的饮食及活动指导、腹部按摩以及有效止痛是减少和避免腹胀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剖宫产目前在我国的开展率已达到50%以上,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作为腹部手术的一种,常可引起腹胀等术后不适症,主要是由于患者吞咽的空气过多存积于肠道内所致,一般出现在术后3~4d,不仅加重患者的痛苦,还可影响腹部及子宫切口的愈合、子宫的复旧以及产妇体能的恢复,甚至可继发肠梗阻、肠粘连等并发症,对产妇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的影响[2].因此,及早采取科学的护理预防措施,帮助患者减少或者解除腹胀是十分必要的.我院从2009年以来对实施剖宫产的患者给予科学的护理,临床效果满意,剖宫产术后的腹胀发生率显著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青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皮股骨头扩大减压结合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是发生在股骨头这一特定解剖部位的骨坏死.是由多种潜在因素造成股骨头循环丧失的结果.1 股骨头坏死髓芯减压技术原理髓芯减压术髓芯减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原理是基于多数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近端存在骨内高压.其机制为:①通过钻开骨皮质,使密闭的骨腔开放,股骨头内的减压隧道可作为相邻松质骨腔的缓冲室及排出骨内淤滞的通道.这样使骨内压减低,静脉回流增加,使骨微循环恢复正常;②髓芯减压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促进血管再生.钻孔切开了许多骨内小管,刺激了血管生长,而且钻孔时穿透了软骨的骨硬化区,并使股骨头与血供丰富的股骨转子部相通,有利于血管沿隧道长入股骨头,促进股骨头修复;③髓芯减压还可解除营养动脉痉挛,减压隧道可排出坏死骨片.

    作者:董建军;游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调脂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瑞舒伐他汀作为目前新的他汀类药物,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与同类药物相比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降低胆固醇、载脂蛋白B,显著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肾功能.并具有肝选择性更好,消除半衰期长等特点.瑞舒伐他汀与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其他药物可增强疗效、降低副作用.现就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产科临床中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通过分析急症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此为该手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有效指征,进而提高其应用效率.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妇科患者中,选取40例采取急诊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该40例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急症子宫切除术,其中2例胎儿死亡.其中17例患者出现宫缩乏力,9例患者出现胎盘前置,8例患者出现胎盘早剥,3例患者出现子宫破裂,2例产后出血,1例子宫感染.结论:采取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一般都具有多次孕产、剖宫产等高危诱因,而且受到胎盘因素作用居多,因此有效结合患者身体特异性并做好子宫切除术的准备,可以提高临床手术质量,并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王炎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献血前增加ALT初筛项目对血液淘汰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在献血前增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初筛对血液淘汰率的影响.方法:以国家ALT初筛项目的开始实施时间为界,从该时间以前1年未接受初筛的无偿献血者中抽取2296例作为未初筛组,从项目实施后1年的无偿献血者中抽取2481例作为初筛组,通过唐山启奥血站管理系统软件收集两组献血者的基本情况,对比两组ALT检测合格率的异同,明确献血前进行ALT初筛这一策略在降低血液淘汰率及节约血液资源中的价值.结果在排除献血人群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和献血前活动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初筛组的ALT检测不合格率为0.89%,未初筛组的ALT检测不合格率为1.69%,献血前ALT初筛项目能够明显降低ALT检测的不合格率.结论献血前增加ALT初筛项目能够有效提高捐献血液的合格率,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作者:夏颜;付玉松;陈筱云;边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性化管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思考

    目的:通过对初产妇进行系统的人性化管理,旨在探讨出人性化管理对初产妇分娩时的临床效果,指导产妇顺利分娩.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400例,平均分成两组,每组200例孕妇,常规组采用传统常规产房管理及护理措施,个性化管理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全面的管理及护理方式对产妇进行综合管理,比较两组产妇在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出血量等各项指标.结果:采用个性化管理组的孕妇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P<0.01);从分娩方式看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生产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新生儿整体评分(Apgar)显著高于常规组,其中新生儿窒息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临床上通过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缓解初产妇的紧张焦虑的情绪,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生产时的出血量,极大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秦莉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