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疹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徐美琴

关键词:麻疹疫苗, 临床症状,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减毒活疫苗, 口腔粘膜, 接种, 特异性免疫, 上呼吸道炎, 疫苗注射, 易感儿童, 抗体水平, 结膜充血, 感染过程, 发生流行, 发热, 病毒, 粘膜斑, 幼儿园, 结膜炎, 发疹性
摘要: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麻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漱、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科普利克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人们对麻疹普遍易感,没使用麻疹疫苗时,几乎人人必患.我国从1965年建立了自己的减毒活疫菌株,并普遍使用了减毒活疫苗.麻疹活疫苗注射后,使被接种的易感儿童发生一次与自然麻疹相似的感染过程,产生特异性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于接种后10~14d即可产生抗体,1个月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个案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运用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模式的运用.方法:将440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0例实施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管理模式.实验组220例从患儿入院开始到出院回访实施个案管理模式,护理人员除做好新生儿的一切治疗及护理外,还注重患儿父母与患儿的情感交流和照顾婴儿的技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优质服务理念.比较两组新生儿出院后服务满意度和出院后回院复诊情况.结果:实验组出院时家属服务满意度调查为99.54%,对照组服务满意度调查为92.27%,两组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出院后回院复诊率95.5%,对照组出院后回院复诊率7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案管理服务满意度和出院回访率提高.有利于增进医护患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发育.

    作者:罗丽明;郭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磁共振水成像序列在显示舌下神经及其异常毗邻结构的价值

    目的:应用3D-CISS序列对脑池段舌下神经及其异常毗邻结构进行显示与研究,为临床获得详尽的MR影像解剖资料.方法:对40位正常体检者和9例舌下神经麻痹患者均行常规SE序列及3D-CISS序列扫描,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技术从不同角度观测舌下神经及其毗邻关系.结果:40位正常体检者的舌下神经显示率为100%;9例舌下神经麻痹患者的毗邻结构均得以清楚显示,其中3例为占位性病变造成的压迫;6例为血管迂曲造成的压迫推移.结论:3D-CISS序列结合MPR技术能够准确显示舌下神经的毗邻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姜玉芝;段玉婷;梁长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68例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有效地消除了患者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使患者在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检查.结论: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患者检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子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06年1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38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对症施药,有腹痛、反酸症状者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早晚空腹各1次,有腹胀、嗳气者服用多潘立酮片10mg每次,每日2-3次,饭前服,几种症状兼有者同时服用两种药物,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38例患者经过治疗,20例痊愈,14例有显著效果,3例有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97.4%.36例得到根除,根除率94.7%.结论:使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进展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指主要有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围生期因素,造成新生儿大脑缺氧、缺血进而导致脑损伤的临床综合征.本症不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健康,并且是新生儿期后病残儿中常见的病因之一,如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癫痫、共济失调等.但迄今为止,仍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争取大获益.本文搜集近年相关文献,就其治疗方法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丽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小儿高热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快速物理降温的方法以减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方法:根据不同年龄段患儿采用不同的降温措施.结论:通过各种物理降温有85%的患儿体温在1小时左右降至正常,经综合治疗后均得到良好控制.

    作者:郭连凤;董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面神经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面神经炎经综合治疗同时予实施充分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面神经炎患者38例,以综合治疗的同时注意心理护理并积极指导患者进行瘫痪面肌锻炼.结果:38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及后遗症减少,面部功能康复时间缩短,从而缩短住院时间.结论:面神经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配合充分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面部功能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林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谈工会对疾控文化建设的作用

    疾控文化建设是疾控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加强疾控文化建设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疾控文化的作用,在疾控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出来,也越来越多地引起疾控管理者的重视.工会作为疾控的重要组织之一,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条件,因此在疾控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刘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产程开始之前及产程中做好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临床研究表明:分娩能否顺利进行,除了与产力、产道、胎儿三大因素有关外,还与产妇自身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对产程中的心理护理就是通过护患之间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和行为交流达到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克服产程中产妇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减轻产妇的心理负荷,保证产妇的心理平衡,使其情绪稳定、精力充沛,较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产程,确保母婴安全,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单万红;武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试论补中益气汤治疗阴火与复杂性科学的相关性

    中医药是世界医药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具有极深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其中的经典名方,千年的岁月见证了它的功效,千百万的病例见证了它的神奇.如今,科学技术己高度发达,但人类却仍然对其中为数不少的病症无从下手,找不到很好的治疗药物,而中医对这块领域往往疗效卓越,令医药界称奇.也正是以这种不争的疗效,中医药赢得了世界医药界的认可,国家也对中医药予以了高度的重视.火有虚实,虚火又有阴虚火炎与气(阳)虚火不安位之别,气(阳)虚火不安位之火,即是阴火,也就是补土伏火之“火”.

    作者:王丽芳;牛广斌;付正良;张景丽;郝华明;付永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诊护理差错事故的预防和原因分析

    探讨预防和避免急诊发生差错的有效护理措施,以阻断护理差错发生的源头,确保急诊室护理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职责分明以及严格控制急诊护理质量等途径,发展和完善急诊室护理的工作常规.急诊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紧急手术治疗、检查诊断而且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存在着护理安全隐患.急诊室护理管理者和一线护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规范各种医疗护理行为.尊重法律与医学发展的要求,形成工作常规,完善工作制度,做到有法必依,确保更好地维护患者与自身的权益.

    作者:国书帅;封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RICU46例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体会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以安全,简便,痛苦少,置管时间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我科RICU于2007-2012年对46例患者实施了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其中7例出现了并发症,现将其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影新;邓立志;徐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股骨颈骨折系骨科常见病,以老年人居多,股骨颈骨折后常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常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人工股骨头脱位却是置换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脱位多数发生于置换术后早期,置换术后早期脱位发生率为0.2%~6.2%[1].1引起脱位的原因分析临床中,引起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的因素涉及面很广,主要包括几方面,有病人本身因素、外科手术技术方面因素以及置换假体因索等.患者发生脱位时常存在体位不良或动作幅度过大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髋关节稳定性不足引起的.

    作者:刘凤满;宫少青;王慧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38例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藤酱化瘀汤临症加减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3~4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有效率为5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丁满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无锡市新医改背景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策研究

    本文阐述了无锡市在新医改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对和谐医患关系的发展依然造成阻碍的若干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之上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作者:顾佳亮;胡艺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稳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与THA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9例分别接受PFNA(PFNA组)和THA(THA组)治疗,且随访超过12个月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PFNA组46例,THA组4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患髋功能活动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9~41个月随访,平均27个月.PFNA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明显少于T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术后下地负重时间较THA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组在Hams评分优良率方面低于THA组,且并发症多于THA组.结论:两种术式各有利弊,PFNA操作便捷,出血量少,适用于伴有骨质疏松的不稳定型骨折且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而THA具有负重活动更早,适用于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伴有髋关节退变的老年人.

    作者:徐汪洋;王晶;卢芳连;周晓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职助产专业项目式见习改革探索

    助产专业是一门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传统专业.自高职助产于2007年在我院设立以来,招生、就业形势良好,逐渐形成了既依托于护理专业,又区别于护理专业,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特殊专业.助产工作在产科质量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助产工作者责任重大,肩负了保障母婴多个生命的使命,决定着多个家庭和多代人的幸福与快乐.这些都对助产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鉴于对助产专业知识性、技术性、操作性较高要求的特点,临床见习一直是该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是学生由学校学习向临床实践过度的桥梁,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时期[1].

    作者:于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放射免疫在核医学中的教学初探

    放射免疫核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结合医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经验,总结、分析教学现状并初步探讨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吴爱清;钱爱丽;郭雅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水平的提高及医院对院内感染的重视,供应室在医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既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科室,也是为临床一线服务的后勤安全保障科室.担负着为全院提供质量达标、性能完好,数量充足、规格齐全、满足科室需要的各种无菌物品的职责.为此,在工作中经常与临床科室打交道,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误会和矛盾.使得相互配合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临床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旦出现问题后,供应室工作人员应该主动与临床科室沟通,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化解矛盾.以更好的为临床服务.现就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做一简单探讨.

    作者:张爱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应用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阻滞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剖宫产手术健康产妇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每组50例.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麻醉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A组产妇中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明显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的优良率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迅速得以纠正,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传统的硬膜外麻醉相比,综合了硬膜外阻滞和腰麻的优点,克服了传统麻醉方法局麻药使用量大、肌松差、镇痛不全、麻醉起效慢的缺点,具有起效快,局麻药使用量小,镇痛、肌松完善,母婴安全等特点,很适用于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石开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