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倩;于国伟;韩雪梅
目的:剖析2007-2009年我县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针,为指导合理的分娩方式及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3年来我县住院分娩的资料.结果:3年来总住院分娩总数为例5368人,剖宫产率分别为:37.52,41.22,54.08,成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指针中社会因素和脐带绕颈上升明显.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先导作用,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及职业操守,正确掌握剖宫产指针,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作者:罗秀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采取干预措施,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对我院15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患者跌倒的原因有患者自身的因素、陪护及家属的因素、环境设备因素、医护人员的因素等.60岁以上跌倒患者占60%;53.4%的患者在如厕时跌倒,其他患者则在下床活动、取物、洗漱、下楼时跌倒.结论: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认真做好高危人群的评估,加强对患者及家属、陪护的安全宣教;医院管理者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
作者:张玉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宫颈炎康栓在中重度宫颈糜烂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激光照射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宫颈炎康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阴道清洁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宫颈炎康栓对门诊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申今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我院门诊部就2005年-2010年共收治人工流产漏吸15例,现对漏吸的原因及处理进行总结:1 临床资料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15例人工流产漏吸患者中,有5例来自外院.年龄18-38岁,经产妇为11例,初产妇为4例,其中有剖宫产史者3例.1.1 人工流产时情况,停经35-41天,有7例;停经37-45天有8例;尿HCG化验阳性14例,1例未测;12例B超提示宫内早孕,3例未做B超.我院的10例漏吸患者中有6例术后未发现绒毛组织,4例见到绒化组织量少,与B超大小不符.15例患者中术后有明显早孕反应存在的9例,3例术后1个月无月经复潮来诊,B超提示:宫内早孕,2例术后一星期复查B超提示子宫纵隔;1例为双子宫.
作者:蔡兴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丙戊酸联合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部分性癫痫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59例经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在口服丙戊酸同时给予拉莫三嗪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入组治疗6个月后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t=3.34,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4.92%(56/59),且不同癫痫发作类型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丙戊酸联合治疗单用丙戊酸治疗无效的部分性癫痫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赵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09年-2013年应用静脉留置针的9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480例(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一组为对照组486例(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静脉留置针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其发生并发症的与运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发生并发症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效果明显,可推广使用.
作者:战云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其中部分患儿起病隐匿、长年不愈,可形成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良,重症者危及患儿生命故如何及时、准确地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按199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议制定的急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对1999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5年间在我院诊断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46例患儿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王凤娥;吕贵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功能.方法:将表达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基因转染法转染HepG2细胞,并通过筛选获得稳定的转染Hep-Core细胞,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证实有HCV核心蛋白表达;分离患者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经体外诱导扩增后得到HCV特异性CTL(HCV-CTL),以Hep-Core细胞和HepG2细胞作为靶细胞,运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HCV-CTL的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选择1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丙型肝炎组患者HCV-CTL活性为(24.1±4.6)%,正常对照组为(43.2±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型肝炎组患者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浓度为(961±239) pg/ml,正常对照组为(3125±676)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CTL活性降低,CTL的免疫功能低下与病毒水平和基因型有一定关系.
作者:宋铁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听力障碍是新生儿常见的出生缺陷.早期发现听力障碍在预防聋哑和语言发育障碍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唯有新生儿听力筛查才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有效方法,降低先天性听力障碍患儿的语言和言语损害,终实现先天性听力障碍儿童聋而不哑,对降低我国聋哑儿的发病率,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柴艳婷;孟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度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分析45例重度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病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本组45例脑出血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术后康复率明显增高.结论:重度脑出血气管切开术维持呼吸道通畅,多方面护理必不可少.
作者:由宏莉;冯静;曲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与枳术宽中胶囊合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80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枳术宽中胶囊治疗,均四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的腹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与枳术宽中胶囊合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雷明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经纤支镜保护性毛刷对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的价值.方法:对7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别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和经纤支镜保护性毛刷(PSB)取样,分析两种取样方式下病原菌的构成.结果:经纤支镜保护性毛刷采样培养致病菌分离的阳性率为,高于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法的,两种取样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保护性毛刷采样能有效的防止污染,提高致病菌的阳性分离率,提高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学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 西医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认识和研究进展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介干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组心肌缺血征候群[1].冠心病[2]的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病理基础是在原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或纤维蛋白凝集,形成血栓、冠状动脉痉挛[3]不稳定型心纹痛者,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被称为“不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易破裂,是决定其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不稳定斑块的特性,内皮损伤、斑块破裂及随后的血小板聚集、凝血机制增强、抗纤溶机能减弱、缩血管作用增强或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是不稳定型心纹痛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也是急性冠脉发生的主要原因.而欧洲学者们则主张炎症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心环节.不稳定性心绞痛时急性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浓度增加较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时更为常见.认为似乎炎症引起的冠状动脉斑块裂缝形成、破裂或侵蚀以及继之而来的血栓形成是大多数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的终步骤[4].Hoffmeister[5]研究以患者急性期和急性期后的凝血指标和激肽释放酶激肽和纤溶指标时发现,以患者冠脉内血栓形成时处于高凝状态,且高凝状态持续存在,可能有再发生冠脉事件的危险.T0SS等[6]1997年研究UAP患者FG血水平提示,如FG持续在高水平而不降,预示冠状动脉内斑块不稳定和反复血栓形成,提示预后不良.国内陈在嘉指出不稳定性心绞痛产生心肌缺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是由于斑块破裂伴有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使心肌供血原发性减少所致.因此,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除了抗血小扳、抗凝和抗冠状动脉痉挛的措施外,还应该包括新的治疗目标,即:①阻止粥样硬化病变加重:②稳定斑块[7],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原则.近年来,国内外对心绞痛和心肌缺血的研究治疗有了很大进展.
作者:黄绍湘;闫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对比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接收的11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每组59例,A组给予米索前列醇,B组给予催产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产妇2h产后出血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产妇第三产程出血量及给药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较催产素显著,且起效快,给药方便,预防产后出血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潘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改善婴幼儿输液依从性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间接诊76例婴幼儿纳入研究.将其分别采用常规输液(对照组)及人性化输液措施(研究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疼痛主客观评分、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应用人性化思想开展婴幼儿输液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并减轻其疼痛.
作者:范先永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观察曲美他嗪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7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即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LVEDD、LVESD、心胸比、心率、6MWD、LVEF等指标改善状况较对照组优;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适量曲美他嗪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提高疾病治愈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王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髋部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舒适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2年7月-2013年7月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指60周岁及以上)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传统基础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两组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前恐惧、焦虑和抑郁状态在统计学上明显低于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在护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章枝;吴国燕;许妙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5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术后随访6到12月,治愈49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2.45%和98.1 1%.结论: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新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几年许多社区服务中心在进行统计工作时,都遇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亟需相关部门作出反应,尽快找到解决方案,从而促进社区服务中心的统计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统计工作时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邹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导管射频消融(RF)治疗肥厚型心肌病(HCM),疗效.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术前及术后心脏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以及患者因心衰的住院次数.方法:将确诊为HCM合并阵发性AF并因心衰住院的患者,据行RF治疗及未行RF治疗,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以及因心衰住院次数.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射血分数做术前自身对照;术后因心袁住院次数做组间对照.结果:手术前后心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没有变化,而因心衰住院治疗次数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HCM合并的AF,术后1年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没有变化,因心衰而住院治疗的次数明显减少,射频消融术治疗HCM合并的AF有效
作者:张大鹏;王祖禄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