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梗塞并发症的的护理

贾云清

关键词:脑梗死, 并发症, 护理
摘要:急性脑梗死好发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其常合并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我们在充分了解脑梗塞的常见并发症基础上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有针对性的减少脑梗塞发病给我们患者带来的危害.如果护理措施不到位,将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预防并发症方面的护理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死因分析

    目的:对基层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我院36例透析患者死亡原因.结果:死亡原因第一位是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其次是脑出血,再次是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结论:基层医院透析患者的死亡与经济、文化差异,医从性差相关.

    作者:李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46例心理护理路径对骨创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CNP)对骨创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46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干预组应用CNP护理.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满意度更高,恐惧、抑郁、人际敏感及焦虑等方面评分更低(P<0.05).结论:CNP护理可增强患者满意度,缓解患者恐惧、抑郁、人际敏感及焦虑等负面情绪,有利于患者康复.应推广于临床.

    作者:陈新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前心理护理对高龄初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高龄产妇产后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对产妇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产科收治的120例顺产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产妇进行常规的产科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比如心理护理、对乳房按摩等.结果:经过护理干预之后,两组产妇在产后4d的硬度和疼痛程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高龄产妇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尤其是进行心理护理,有效地促进产妇乳汁的分泌和乳腺管的通畅,减轻产妇乳房胀痛情况.

    作者:王婷;李立群;李广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PBL教学法在产房助产士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探讨PBL教学法在产房助产士带教中的应用价值.PBL教学法是目前国外医学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在产房助产士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并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课前充分的带教课件准备、课中循序渐进地采用PBL教学法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是提高带教质量的关键.

    作者:罗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以期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红霉素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情况,以此判断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后,病情好转时间较对照组短,且该组患者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痊愈率为92%,对照组痊愈率为64%,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因此可作用临床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用药.

    作者:陈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8例包虫破裂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导致肝包虫囊肿破裂后囊液外溢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1995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38例肝包虫囊肿破裂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临床资料,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3例患者手术治愈出院,3例肝包虫术后复发,再次入院治疗,1例患者拒绝抢救死亡,1例因年龄小,时间长,术后72小时出现ARDS死亡.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抗过敏、扩容、升压,积极抢救及手术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燕玲;陈彦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不同年龄健康人群肠道微生态的变化

    在人体,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目前在肠道中细菌己知多达500余种,大约1013~1014个,厌氧菌约占98%以上.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对稳定的,受饮食、内分泌、卫生习惯、地理环境、年龄及卫生条件的影响而变动.本研究以不同年龄阶段的健康人群为对象,通过常规细菌培养及荧光定量PCR来检测其肠道菌群的数量,进一步研究肠道众多菌群与年龄关系,希望找到长寿老人相关肠道菌群.

    作者:赵晓红;杨云梅;顾海峰;张勤;徐哲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痛风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痛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66例患者住院期间经过心理护理、饮食调理、中药热浴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齐红梅;李洪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尿动力学检查对前列腺增生手术效果判断的意义

    目的:评价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手术前后尿流动力学意义.方法:对110例BPH分别进行术前、术后的残余尿测定、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110例均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行BPH手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变,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梗阻得到解除,膀胱功能得到改善.不稳定性膀胱和低顺应性膀胱分别由术前的28例降至术后的12例,4例术前高顺应性膀胱术后无改善.结论:BPH患者术前尿流动力学检查可明确有无BOO,了解膀胱顺应性和逼尿肌收缩功能及尿道动力,有利于临床鉴别诊断及估计预后.

    作者:侯晓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析环节质量在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医院所不断追求的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方法.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QM)的理念和方法为医院质量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个医疗、护理、保健等环节,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是医疗机构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医院提高医疗水平,提升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每件,所以加强环节质量建设,提高相应管理水准,是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必备务件和前提.

    作者:冯国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术室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集急、危、重症患者于一体.因此,手术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患者进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逐步加强,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逐年上升,对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作者:郑小燕;吴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结核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阶段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有效的心理对策.方法:根据不同阶段患者出现的负性反应,对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消除了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保持愉快、平稳的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邵秀芬;秦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系病证的辨证施护

    本文就心系病证的辨证施护在临床中观察及护理作了概括及总结,强调了心脏本身的病变及心气损伤出现的脏腑功能失常,它的辨证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不仅考虑一脏一腑的病理表现,还须考虑脏腑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通过辨证再做出相应的护理,使疾病从发病期很快得到控制从稳定期进到恢复期,使病人把握好现在过好每个今天,为今天而生.

    作者:韩晓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6例骨质疏松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56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跌倒发生率更低,可以加快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凤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482例麦粒肿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在麦粒肿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对近两年来就诊眼科的482例麦粒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2例患儿,466例(533只眼)1次手术成功治愈,12例(13只眼)好转,术后经综合治疗后9例治愈,3例(3只眼)无效经再次手术后治愈,治愈率100%.结论:手术在麦粒肿治疗中的效果是肯定的.

    作者:刘若琼;李慧丽;裴玉喜;娄雪彩;付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48例药源性睡眠障碍的ADR报告回顾分析

    目的:归纳分析引起药源性睡眠障碍的药品特点以及一般规律.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3年11月本院记录的ADR报告中药源性睡眠障碍的48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8例药源性睡眠障碍文献中涉及主要药物有10大类30种,其中抗菌类药物发生率高,占44.83%,消化系统药占13.79%.静脉给药11例,8例出现在给药后当晚,3例发生在给药后2到3天;口服给药33例,都出现在给药后2到3天;皮下注射4例,都出现在给药后2到4天.结论:在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时,应注意观察防治药源性睡眠障碍的发生.

    作者:姜传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腔镜下下肢静脉性营养障碍的治疗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并发小腿皮肤营养障碍的腔镜下深浅静脉交通支离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造成的小腿皮肤营养障碍的27例患者,28条肢体行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的治疗效果.结果:27例28条肢体术后创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出血,术后所有患肢曲张静脉团消失,局部疼痛缓解,23条肢体内踝沉着色素减轻,2条肢体溃疡在4周至6周内完全愈合,无溃疡复发及新溃疡的形成,术后无组织水肿.结论:SEPS术损伤小,溃疡愈合快,可有效降低切口并发症.

    作者:李硕贤;鲍文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

    《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2004年3月 15日由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联合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从院领导重视、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认识、广泛收集ADR资料和认真审核网上直报四个方面阐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

    作者:刘晓红;林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评价及支持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COPD患者多伴有体重进行性下降和呼吸道反复感染,其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常受到严重损害,且可导致呼吸衰竭,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1),相当一部分病人由于营养状态不良而影响予后,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治疗可以促进其病情改善和恢复.本文对COPD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价及其支持治疗现状作一简要文献综述.

    作者:吐逊古丽·阿迪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引产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在减轻引产孕妇疼痛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孕周在16-27W之间需终止妊娠的孕妇226例,根据患者要求将其分为心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进行对比分析,每组各113人,常规护理组113人.其中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两组均不采取药物镇痛措施,对护理干预减轻引产疼痛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心理护理组孕妇在引产过程中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引产疼痛.

    作者:谭洪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