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璇
在医学领域中,预防医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其教育工作亦越发受到重视,为更好的达到教育目标,预防医学的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中应该应用各种方法在次学科的重要性、实用性、趣味性上下工夫,并突出其中的素质教育.
作者:王建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痰涂片镜检的阳性率情况,对比不同性质、不同时间采集的痰液标本的检出率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我中心就诊的6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持续咳痰、咳嗽三周以上,且胸透结果异常.每位患者留取3分痰液标本(夜间痰、晨痰、即刻痰).采用痰涂片镜检检验患者痰液标本.结果:1620例痰液标本中,1321例呈阴性,299例呈阳性,阳性率为18.46%.不同性状的痰液阳性率不同,脓性痰的阳性率大于血性痰,黏液痰及水样痰的阳性率(P<0 01).不同采集时间痰液的阳性率亦不同,晨痰>夜间痰>即时痰(P<0.05或者P<0.01).此外,增加视野有利于提高检验阳性率.结论:痰涂片镜检是结核病控制的重要举措,也是发现肺结核(传染性)的重要手段.注重标本质控,可有效提高临床痰检阳性概率.
作者:李艺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研究老年人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规律及特点.肺结核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率逐年递增,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也有增加,特别是生活在农村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中的老年人,本人就我院1999年-2009年收治的55岁以上的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病人39例进行总结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青年结核性胸膜炎病人39例年龄在35岁以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于福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针对我院收治的食物中毒患者展开分析,了解其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以及急救策略.旨在尽早发现食物中毒患者并尽早采取有效方式治疗,减轻患者痛苦程度,提升有效治疗率.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1月-2013年11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食物中毒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了解患者临床表现,研究食物中毒症状.同时总结急救治疗方式,查看治疗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多数患者在治疗两天时间内出院,少数患者治疗一周时间后住院.没有患者出现后遗症情况.结论:对食物中毒的患者救活应及时,同时注意对院内资源的合理调配,尽早为患者催吐或补液治疗,避免出现生命危险.
作者:龙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ICC(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行PICC置管辅助治疗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给予术后肠外营养支持,分析留置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预防相应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方法.结果:PICC置管一次成功率为100%,置管并发症均痊愈;肠外营养支持十分成功,无1例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结论:PICC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供给中的应用能够减少对患者静脉的损伤,确保营养液匀速顺利地输送,降低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具应用价值.
作者:刘颖;康冰;王艳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做好基础护理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结果:30例患者中,一例植物生存外,其余29例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徐香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5~3岁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病情凶险,术前多不存在缺氧,不但要警惕缺氧及各种不良反射的发生,同时也要保证取出异物时麻醉深度足够,否则会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呛咳及支气管痉挛等情况.喉痉挛和喉水肿以及气管水肿,除与手术医生操作刺激直接有关外,与术中麻醉过浅亦有一定关系.特别提出的是,该类手术好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实施麻醉,手术医生与麻醉医生应随时保持良好的沟通.麻醉方法以氯胺酮加依托咪酯、丙泊酚联合静脉麻醉较常用,应用少量短效肌松药,使用短时间内的高频通气进行手术.
作者:王若凡;张爱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循证医学强调佳证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全科医学强调的以人为中心,力求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达到良好状态,与循证医学医疗决策结合患者需求不谋而合,因此,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实施循证医学教学是必然趋势.
作者:周泉;王家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综合护理措施的服务质量.方法:自2012年1-2013年1月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产妇1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姐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相关文献实施的一系列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婴儿的能力及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在我院产科开展,充分满足产妇分娩前后心理及生理需求,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增强了产妇护理婴儿的能力,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
作者:宋曼;王国珍;杨玉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在抗结核治疗中保护肝脏及治疗药物性肝功能异常的效果.方法:调查市结核病防治所2005-2007年中收治的140例肺结核患者在治疗结核的同时给予护肝治疗,其中70例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70例用其他保肝药物,监测用药期间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中70例出现轻中度肝损害患者有65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70例出现轻中度肝损害患者有4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69%.结论:水飞蓟宾葡甲胺片防治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有一定的疗效,是目前抗结核治疗中较好的护肝药物,值得推广.
作者:曹蕾;吴纪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人胰高血糖素样肽一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用药前医护人员给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优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住院期间护士注射用药同时向患者及家属教授注射方法,指导口服药的服用;指导不良反应的处理;定时监测肝肾功能,血糖,糖化血蛋白(H bAlc),体重.结果:32例患者经过为期16周的治疗以及相关护理和健康教育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HbAlc、体重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健康教育能降低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依从性,有利于临床治疗.
作者:许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加强院前急救中特殊现场急救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对医务人员的伤害.方法:针对院前急救中各种特殊现场而制定相应防护措施.结果:保证自身安全,防止二次意外伤害的发生.结论: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才能保证院前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英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常见的流行性疾病,病情严重者通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导致患儿中枢损伤严重者可能引起患儿死亡.亚低温疗法常用于治疗脑缺血、脑缺氧等病人,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为探讨亚低温疗法在重症手足口病中的治疗,应用亚低温治疗1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3 5天,可见亚低温疗法能有效的保护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樊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院后勤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科学的PDCA循环法应用于医院后勤管理中,分析管理后的效果.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6.34%,明显高于应用前的80.12%;职工的满意度为95.03%,明显高于应用前的76.9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后勤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有利于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效率,有效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树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曹清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及术后护理.方法:采用针刀行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46例,治疗前进行全身情况评估,心理疏导,治疗后观察疗效,交代注意事项,指导功能锻炼.结论: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周到细致的护理干预,指导有效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吴爱英;樊会军;陈彦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随诊观察30例“中浆”患者18个月内黄斑区OCT图像,评价O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在“中浆”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30例(30眼)“中浆”患者,依据FFA分为激光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通过OCT图像对比两组在发病3个月、6个月时痊愈率及在发病18个月时复发率,结果采用统计学卡方分析;结果:激光治疗组在发病3个月、6个月时痊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保守治疗组在6个月时有83.3%痊愈,18个月时两组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OCT图像显示痊愈及复发结果完全与FFA结果相符;结论:激光治疗有利于“中浆”的恢复,但不能阻止复发.OCT可直观、清晰的显示出所有病例各个时间段黄斑区图像(包括厚度、容积)变化,在判断“中浆”痊愈及有无复发方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丽;张波;扈月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科诊治的9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止咳祛痰,雾化吸入、吸氧等综合治疗,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以预防为主,加强患儿体育锻炼、合理的营养及避免出入公共场所是降低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关键;患病后根据不同的感染途径选择相应的药物,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赵光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类风湿性血管炎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严重关节外并发症,临床上发病率低.其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容易误诊、漏诊.我科近期收治1例,初误诊为糖尿病足,现分析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男,57岁,主因右足趾青紫4天入院.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趾水泡,并出现青紫.于当地诊所按“冻伤”予外用药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青紫面积继续扩大,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发病以来双下肢关节麻木、关节肿痛.既往类风湿关节炎病史30余年,间断服用“醋酸泼尼松片”.
作者:杨立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结合临床治疗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控及康复效果.方法:选择小儿手足口病患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清热透疹汤(主要药物:甜地丁、板蓝根、射干、半枝莲、穿心莲等).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包括发热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措施.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P<0.01),退热时间及皮疹消失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综合护理结合临床治疗对小儿手足口病取得疗效显著,易于推广.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拟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mg/d,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3/日.两组并同时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阿托伐他汀钙20mg口服,1/晚.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21例(91.3%),对照组症状缓解13例(56.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可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心肌缺血,降低氧耗和增加氧供.
作者:胡巧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