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南丁格你作为护理的创始人,在她的著作中并没有明星地提出什么格式和理论,但通过对她护理实践的总结,提出了一些专业护理的理论性观点,至今仍然被反复强调应用于现代护理实践中[1].南丁格尔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环境,她对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她阐明了护理与患者环境的关系.主要强调的物理环境.我科至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感染科协作下,运用环境理论、指导科室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手术室无菌切口感染率.现围绕南丁格尔理论与4个基本概念介绍如下:
作者:苟旭;王晓荣;刘利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减少和防止传染病信息漏报的发生,提高传染病信息报告和管理质量.方法:分析总结传染病迟报漏报原因及管理对策.结果: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规范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的填写,检验检查阳性结果及时反馈,及时督导,定期自查.结论:完善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传染病迟报漏报的发生.
作者:胡辉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宝宝反复感冒咳嗽怎么办?宝宝常常厌食积食怎么办?宝宝面色不佳怎么办?这些都是儿科医生常听见的来自家长的疑问和忧虑.那么除了用药看,有没有办法帮助宝宝们改善身体状况呢?宝宝的身心健康、发育正常是年轻父母关心的问题.捏脊(捏积)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防治多种疾病的妙法.目前,许多医院儿科医生都用这种方法治疗厌食、消化不良、易感冒等小儿常见病,效果显著.而且捏脊法不打针、不吃药,深受父母和宝宝的欢迎.捏脊法非常适用于宝宝的保健,在家里也可以操作.
作者:高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肺癌化疗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经对症治疗、精心护理,均顺利通过化疗全程.结论:化疗是治疗肺癌的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和健康的心理护理可保证化疗安全顺利实施.
作者:韩萍;杨媛;李小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厄贝沙坦是一种具有长效强力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能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来源以及其合成途径,从而能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人体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同时厄贝沙坦还能降低醛固酮的水平,从而降低血容量,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同时还升高血钾.氢氯噻嗪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对抗降压作用,并降低血钾水平.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效果,其能有效的控制并降低血压,而且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爱达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析探讨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探寻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90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33.15% (900/2715),无医学指征剖宫产(要求手术)占17.29%,新生儿窒息率为2.94%.结论:加强国生期保健,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正确引导自然分娩,是控制并降低剖宫产率的关健.
作者:赵俊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8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计分析.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3.4%,万古霉素100%敏感,未发现耐药,MRSA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苯唑西林、青霉素均100%耐药,MRSA中利福平的敏感率39.8%.MSSA中左氧沙星、利福平、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MRSA与MS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应加强检测.
作者:彭桂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因不同疾病导致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60例患儿,其中治疗组30例,给予鼻塞式CPAP应用,时照组为30例,给予头罩吸氧及药物来改善呼吸.结果: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疗效确切,简便,安全.结论:鼻塞式CPAP是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的重要呼吸支持手段.
作者:王明霞;方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疗效.方法:对23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临床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安全度过围术期,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对症治疗治愈.结论:外科手术为甲状腺临床治疗有效途径,术前科学诊断、术中规范操作以及熟练运用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
作者:于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乙型病毒性(HBV)肝炎患者的“两对半”(HNV-M)血清免疫标志物检验结果分析,为乙肝预防作用提供有利根据.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9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上述所有患者乙型病毒性(HBV)肝炎“两对半”(HNV-M)血清免疫标志物检验结果进行研究.结果:98例乙肝患者中,“大三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检验结果呈阳性者30例,结果阳性率为30.6%;而“小三阳”:HBsAg,乙肝病毒表e抗体(抗-HBe)及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检验结果呈阳性者24例,结果阳性率24.5%.结论:针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免疫标志物“两对半”检验,能通过其检验结果更加完善的制订乙肝预防措施.故此检验项目对于临床治疗及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带来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红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及血脂的检测,判断对糖尿病患者病情变化的影响.方法:对132例住院病人血清尿酸及血脂进行分析,同时与59例正常对照作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低于正常对照组,尿酸升高47例(378.5±101.3ummol/l)伴甘油三酯升高41例(2.05±1.31mmol/l),尿酸正常85例(254.5±70.4ummol/l)伴甘油三酯升高21例(1.95±1.21mmol/l),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清尿酸及血脂水平,影响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刘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细菌学检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之间都存在着互相影响与联系,而在每一个环节上失控,都能够直接的影响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以及认真做好临床检验各环节的工作,严格进行质量控制,从而提高临床细菌学检验的水平.
作者:马云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小儿结核病误诊误治原因.方法:将2003 ~ 2013在其他医院或门诊误诊、后确诊为小儿结核病的儿童56例,在疾病分类、误诊时间、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逐一进行分析.结果:结核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误诊、误治情况时有发生.结论:结核病病人治疗过程中,对每一个病人在密切观察疗效的同时需积极除外其他疾病,减少误诊,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蒋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我省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产业链、目前我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生产的单位有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高新生物制药公司、大连通化金马药业、省微生物技术公司、中国医科大学、辽宁天成生物技术公司等.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省一定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医药生物技术产业链.
作者:李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配合表面麻醉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接受大面积烧伤疤痕挛缩治疗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表面麻醉方法进行麻醉,作为对照组,剩下的30例患者在常规表面麻醉的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配合麻醉,作为观察组,分别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各时间段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值及插管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T2、T3、T4时刻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值较之对照组患者更为稳定,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配合表面麻醉方式可有效的提高困难气道插管过程中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稳定性,对于提高困难气道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彭中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儿科服用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予以临床分析,并探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的误区,提出解决方案.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服用抗生素药物接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6例应用抗生素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儿科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予以口服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静脉滴注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治疗,每组患儿13例,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病发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胃肠道反应以及发热等症状均属于应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不存在差异性,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儿科患者应用抗生素后的不良反应,对症防治,提高患儿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黄成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新法缝合切口降低切口脂肪液化的实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3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新法缝合皮肤即对腹直肌鞘的两切缘间断缝合数针中间连续缝合,皮下组织不缝合,行盐水冲洗皮下组织,直接用2号薇乔线行皮内缝合.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缝合皮肤即连续缝合腹直肌鞘、皮下组织,2号薇乔线行皮内缝合对比两组缝合后发生脂肪液化的机率.结果:新式皮肤缝合法明显降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提高床位周转率.结论:新式皮肤缝合方法简单,节省时间,术后无皮下硬结发生,术后恢复快,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樊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鼻饲患者应用持续营养泵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60例行鼻饲的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B组实验组采用持续营养泵行鼻饲营养支持,对照组分别采用注射器间断灌注,A组对照观察2组患者的并发症,并总结.结果:采用持续营养泵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持续营养泵,并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菲菲;刘丽娜;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早产儿、危重患者、吞咽功能障碍者.采用鼻胃管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如能早期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以保证病人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对加速病人的康复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易双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今又生的药品通用名为重组人P53腺病毒(英文名为rdA-P53),其主要组成成份为重组腺病毒-P53基因颗粒,在结构上由抑癌基因P53和载体DNA两部分组成.肿瘤是一种基因病,是人体细胞在内外环境的刺激下长期演变的过程.将今又生注入肿瘤组织内,可通过腺病毒感染将P53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内,抑制细胞分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能有效刺激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我院于2004年06月至2008年07月期间对23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了宫颈局部注射今又生的治疗,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飞;庄秋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