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扬
通过我国与美国和欧盟在药品召回制度上的比较,为更好地实施药品召回制度提出参考.
作者:周玥;姚书扬;吴斌;郑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的有效抢救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方法、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结果:经及时抢救、治疗及有效护理,27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出院,1例患者死于心功能衰竭.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明显改善,血生化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F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危险性高,给予及时抢救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柴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循证医学强调佳证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全科医学强调的以人为中心,力求使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达到良好状态,与循证医学医疗决策结合患者需求不谋而合,因此,在全科医学教学中实施循证医学教学是必然趋势.
作者:周泉;王家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的变化和意义方法:93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3例,微量清蛋白组50例,以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尿微量清蛋白.结果:微量清蛋白组(mALB)与健康组对照及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尿微量清蛋白可以动态观察糖尿病引起肾脏的病变程度,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玉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胃肠炎性肠梗阻的诊治措施.方法:对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58例胃肠手术后早期胃肠炎性肠梗阻的患者首先采用保守的综合疗法(即非手术疗法)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绞窄性梗阻或机械性梗阻时则立即转为手术和治疗,[1]后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57例通过保守的综合疗法治愈,1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痊愈,治愈平均时间为(20±1.35)d.结论: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胃肠炎性肠梗阻大多数可以通过合理的保守疗法治愈,使患者免受再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陈泊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医院在信息化管理进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提升改善措施.方法:强化我院在2012年1月至今的信息化管理,在软件因素、硬件因素以及人的因素等方面,分析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结果:显著的提升了我国的信息化管理质量,并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成效,也由此合理的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逐渐的降低了医疗投诉率.结论:逐渐的改进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合理的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成效,并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黄瑞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医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服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勇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做好基础护理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结果:30例患者中,一例植物生存外,其余29例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徐香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检测感染性疾病患儿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的水平,探讨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检测对小儿心肌炎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间来我院确诊为心肌炎的患儿152例的临床资料,并选取150例检测无心肌炎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TnI、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然后统计对照组患者中患其他疾病的患者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其他疾病的患者肌酸激酶(CK)与同工酶(CK-MB)与观察组无差异.结论:肌钙蛋白与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均可以作为诊断小儿心肌炎的依据,但这些个别指标的异常并不能判定为心肌炎,在诊断中应结合患儿临床表现作出诊断,防止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的发生.
作者:蔡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脊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现呈现出大众化与年轻化的趋势,其高复发率成为制约脊柱病康复的主要问题.前期多项研究与文献梳理显示脊柱病的反复发作与本体感觉调控功能下降有关,现从本体感觉角度探讨脊柱病的发病机理.
作者:林建平;陈少清;郑其开;陈艺敏;陈乐春;王诗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分析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警惕双硫仑样反应,指导患者用药注意事项,避免该不良反应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张丰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浅谈处理好儿科医患关系的体会.方法:从掌握患者的心理和要求、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沟通技巧进行总结.结论:儿科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和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修养,还要在思想、道德、文化、心理等方面有较高的修养,才能更好处理儿科医患关系.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据报道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的新生儿出生,就新生儿眼病问题来说,全世界150万盲童中,三分之二在发展中国家,30%~72%的儿童盲是可避免的[1].由于幼儿视觉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大脑视中枢的适当发育需要来自双眼的相同视刺激,倘若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双眼因某些疾病不能为发育中的大脑视中枢提供清晰影像,一旦错过了佳矫治时机,就有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力障碍.所以新生儿期的眼病筛查十分有必要.其目的是治愈新生儿的眼病,提高视力.我院眼科自2010年9月开展新生儿眼部筛查,截止2013年9月共筛查新生儿22086人.3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新生儿眼病筛查,是一项临床性和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医生和护士配合完成.现将新生儿眼病的筛查和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娄雪彩;裴玉喜;刘若琼;李慧丽;付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路径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产科对计划性剖宫产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在控制医疗成本、费用、平均住院时间,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减少护理行为随意性、盲目性,减轻住院产妇焦虑紧张心理,依从性增加.大大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成功降低了高涨的医疗费用,使产妇充分享受优质安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尚芹;席时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老年人慢性房颤抗凝疗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319例房颤者给予抗凝疗法(华法林组),120例阿司匹林组,32例对照组.对三组不良事件、生存质量和华法林应用情况进行观察,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华法林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加强我区临床医护人员对维吾尔族老年人慢性房颤引起脑卒中的认识及正确使用华法林抗凝知识.
作者:杨玉艳;王静萍;王国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基层医院涉及到各个临床科室.在我国,大医院里抗菌药物的使用大致占到总处方量的30%~50%[1],在基层医院所占的比例还要高.抗菌药物的乱用、滥用现象十分常见,基层医院更是严重,现结合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1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1.1 抗菌药物的选用方面不合理1.1.1 抗菌药物之间选用不合理 β-内酰胺类与磺胺类、红霉素类、四环素类等合用,因磺胺类、红霉素类、四环素类等属抑菌药物,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繁殖期杀菌药,抑菌药使细菌繁殖受阻抑,β-内酰胺类抗菌素的杀菌作用明显受到抑制,产生拮抗作用,疗效明显降低,故上述抗菌药物不能合用.
作者:李敦会;陈平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干预内容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结果:两组都顺利分娩,无死亡胎儿与产妇.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早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妊娠产前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妊娠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爱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河池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80例体检科的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健康体检者为A组,另根据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Hcy水平组B组与高Hcy组C组,并对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糖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论:血清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出现血管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当其含量增加时,会导致患血管病变的发生概率明显增加.
作者:梁东红;伍德荣;何玉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合并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2013年我院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结果.结果:24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48例培养阳性,阳性率19.5%,共检出56株病原菌.阳性结果中,革兰阴性菌44株占78.6%,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28例(50.0%);革兰阳性菌8株占14.3%,以粪肠球菌(7.1%)为主;真菌4株,占7.14%.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粪肠球菌对红霉、高浓度庆大霉素及四环素耐药率较高;真菌的敏感度较好.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高.临床应针对常见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同时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而导致二重感染.
作者:毛新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为开展社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5月-2013年4月选择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张桥、虹关、新港和提蓝四个社区居民中的2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个人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经过6~12个月治疗后,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骨密度、疼痛及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前后的骨密度值均明显增加(P<0.01),疼痛及临床症状改善(P<0 01),且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运动干预配合药物治疗,是改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及其临床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蔡忠云;姚保富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