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红;伍德荣;何玉强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67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及饮酒等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结果:吸烟21例,高血压9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例,血脂异常15例,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阳性3例,酗酒10例,风心病3例,糖尿病3例.结论: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是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杨娜;李学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探讨总结有效的护患沟通方法.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试,对护患沟通前后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施护患沟通后整体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人数明显增多,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实施护患沟通前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患者抑郁与焦虑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在脑外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合理实施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今后的推广应用.
作者:吴梦竹;封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一种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从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严重的有可能发生血管、神经等系统或部位的慢性并发症以及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导致的致残率、致死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非单纯用药可以达到,其治疗效果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和控制[1].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推广和普及,使多种慢性病护理得以在社区或家居中进行,给社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糖尿病本身性质决定了护理的重要性,因此对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提出了较高要求.
作者:王云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包虫病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见于患者大多与狗、羊等有密切接触史.肝包虫病是地方性寄生虫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在我国流行于新疆、甘肃等西部地区.人体是包虫囊肿的中间宿主.依据“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和“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资金管理方案和要求”,为进一步了解131团包虫病的流行范围和程度,2012年我团成为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的项目团场,兵团下拨包虫病防治专项资金,免费为我团6-12岁儿童进行包虫病感染情况筛查.
作者:姚素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对于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积极抢救和对症处理.结果:通过上述方法,改善了患者的症状,为患者进一步入院治疗提供了充足的保证.结论: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起病快、病情危重,通过医务人员争分夺秒的抢救,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单江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阐述了乳腺癌术后放疗的现状,介绍了皮肤反应的分度,归纳了放疗后皮肤反应的护理措施,以期从各方面为患者在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放疗引起的皮肤反应提供信息,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放疗治疗.
作者:姜秋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ICC(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相应的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行PICC置管辅助治疗的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给予术后肠外营养支持,分析留置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预防相应并发症发生的护理方法.结果:PICC置管一次成功率为100%,置管并发症均痊愈;肠外营养支持十分成功,无1例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结论:PICC在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供给中的应用能够减少对患者静脉的损伤,确保营养液匀速顺利地输送,降低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具应用价值.
作者:刘颖;康冰;王艳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埃塞米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以埃塞米拉唑20mg,口服,每日2次.伊托必利50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予以雷尼替丁150mg,口服,每日2次.疗程均为8周,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改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和内镜下的改变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埃塞米拉唑与伊托必利治疗老年性食管炎疗效优于西咪替丁与伊托必利联合.
作者:伍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居家腹透患者的容量控制平衡.方法:观察71例保姆照顾的腹透居家患者的容量控制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有效减少保姆照顾的居家腹透病人容量控制失衡.结论: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责任心,才能提高腹透病人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董雅梦;周旎娜;王娜;万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我院从2002年9月到2012年9月间5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用丝线(10#)内固定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1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25~68岁,平均42岁,左侧31例,右侧49例,其中双侧3例.根据Sander分型,本组均为移位骨折,即①骨折分离超过3mm,②关节面呈阶梯状超过2mm.均为粉碎性骨折;闭合性骨折71例,开放性骨折9例.1.2 手术方法在腰硬联合麻醉就绪后,在大腿上段用气囊止血带,术野常规消毒铺巾,驱血.取膝部纵行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筋膜层,显露髌骨.冲洗关节内积血,清理骨折创面,整复骨折并用复位钳或巾钳给以固定.
作者:金建平;李之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医生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调取某地区3个城市21家医院住院患者病案发现PTE患者82例,就案例的科室分布以及诊断方法与年份分布进行统计.结果:PTE住院患者82例,同期收治住院患者182037例,发病率0 45‰;其中呼吸内科发病率1.41‰,其他科室发病率0.40‰; PTE发病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除2010年度下降外,其他年份发病率均有所增长;护理内科发病率显著上升,2008年至2012年,发病率增长415.38%,其他科室发病率2008年至2012年增长45.00%; CPTA、CPA、超声、MRI、尸检诊断率分别为68.29%、13.41%、8.54%、3.66%、4.88%,且与年份无关.结论:呼吸内科室PTE发病率较高,诊断手段多与呼吸内科有关,呼吸内科医生在PTE诊断中发挥主导作用.
作者:王宏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主要治疗方法是施行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早已得到公认.随着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广泛开展,各种操作方法有所不同,应用超声刀处理阑尾系膜安全、可靠、高效.但要昂贵的仪器成本投入和不低的使用费.在县级基层医院难以开展.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双极电凝钳与电凝钩配合,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8例,疗效满意,现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范智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体质指数(BMI)的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和管理,合理控制体质指数,减少慢性病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以2011-2012年我院体检的8116名居民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为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居民体质指数分布超重和肥胖者达46.2%,46-5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值.影响居民BMI的因素有:饮食习惯、运动量、劳动强度、性别、年龄、遗传因素等.结论:居民体质指数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合理控制体质指数,减少慢性病的发生是做好三级预防的工作重点.
作者:马爱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性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组,治疗组(N组)9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对照组(D组)84例不加,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和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结果:N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明显高于D组(91.7% vs 78.6%,P<0.05),显效率两组无差异(74.0% vs 71.4%,P>0.05);N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明显高于D组(92.7% vs 73.8%,P<0.05),显效率两组无差异(73.0%vs 70.0%,P>0.05).结论:脑心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段也基本恢复正常,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栗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痛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011年2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66例患者住院期间经过心理护理、饮食调理、中药热浴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齐红梅;李洪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总结了肝硬化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从出血期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见性护理等关键环节,运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该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国珍;宋曼;王静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配合表面麻醉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接受大面积烧伤疤痕挛缩治疗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表面麻醉方法进行麻醉,作为对照组,剩下的30例患者在常规表面麻醉的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配合麻醉,作为观察组,分别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各时间段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值及插管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T2、T3、T4时刻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值较之对照组患者更为稳定,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配合表面麻醉方式可有效的提高困难气道插管过程中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稳定性,对于提高困难气道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彭中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97例PICC置管后出现并发症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采取PICC置管护理会出现并发症,且病因可循.结论:针对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病机率.
作者:黄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语言艺术是指护士在与病人的交谈中有效的利用语言来塑造护士的良好形象,减少医患纠纷,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1 语言艺术的作用语言艺术是树立护士良好形象的手段,护士在与患者沟通中应使对方满意,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交流氛围,一个亲切的微笑,诚恳的语言,使病人感到心理平衡,感到护士对他的关心,这样患者才能对护士倾诉,有利于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作者:徐丽华;赵立华;张新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脂质水平变化,以及探讨脂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对象共分为慢性肾衰经血液透析组(n=40)、慢性肾衰非透析组(n=40)和正常对照组(n=40)三组.分别测定并比较三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低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LDL/HDL比值、载脂蛋白(Apo) A1、ApoB以及ApoA1/ApoB的含量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肾衰组和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组TG、LDL、LDL/HDL增高,HDL、ApoA1、ApoA1/ApoB降低(P值均<0.05);与慢性肾衰非透析组相比,慢性肾衰组患者LDL和LDL/HDL明显增高(P<0.05),而TG、HDL、ApoA1、ApoB和ApoA1/Apo则无明显变化(P>0 05).结论:慢性肾衰可引起脂质代谢紊乱,而透析治疗会加重其脂质代谢紊乱程度.
作者:叶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