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峰
目的:总结CT定位下对自发性脑内血肿行钻孔引流手术的经验.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对102例幕上自发性脑内血肿病人(血肿量30-50ml之间).采用CT定位的方法进行钻孔引流术.结果:治疗的病人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微创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内血肿是一种创伤小,适应症较宽,疗效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唐海涛;张良玉;赵江;鲁春鹤;郄福忠;曹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常规术前评估的的内容及配合要点方法:对97例患者均实施术前有效评估结果:97例患者通过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均确诊病变部位,5例术前评估命名性失语,3例为运动性失语;5例术前存在着不程度的神经行为认知障碍7例患者行为记忆评估为重度障碍.结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进行各种有效术前评估,对手术治疗提供各种效数据,提高手术成功率,而术前针对患者存在的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术后的康复,同时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满意率.
作者:管绿林;罗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疾病,目前对于COPD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训练,是肺康复治疗的一项重要方法,它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现将其训练方法和强度时间等综述如下:
作者:刘影新;邓立志;穆海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严重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5月12例严重膝关节畸形患者,应用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进行膝关节置换,采用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标准对置换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8.75(20-39分),恢复到术后的平均85.58分(80-91分).膝关节平均活动度由术前无明显活动度,恢复到术后99° (80°~110°),2例出现膝前疼痛,其余术后来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早期疗效满意,可以很明显解除膝关节疼痛,但要求注意适应症的选择,以及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
作者:陈浩;杨铁军;郝瑞胡;王琳;郭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回顾患有妇产科良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来研究患者经过子宫动脉栓塞术之后所引起的泌尿系统损伤的情况,从而探讨相关的预防、治疗办法.方法:选取我院520名妇产科良性疾病患者的诊治资料,通过对比观察诊治资料,从微导管、血管解剖及血管影像等角度来分析泌尿系统损伤发生的原因.结果:在520例被定义为妇产科良性疾病的患者的治疗资料中,引起泌尿系统轻度损伤的有8例,有2例属于泌尿系统中毒损伤的.这10例患者均采用的是UAE治疗,并且未在手术治疗中使用微导管,采用UAE治疗而引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主要在膀胱支或输尿管支.讨论:在运用UAE治疗妇产科良性疾病时可能会引起患者泌尿系统损伤,需要采取相关的办法来避免此损伤的出现.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集急、危、重症患者于一体.因此,手术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患者进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逐步加强,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逐年上升,对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
作者:郑小燕;吴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根据相关研究指出,由于医疗事故所致的医患纠纷约为3%,绝大多数的医疗纠纷为护患之间,或是医患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所致.本文就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要原因,以及优化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作者:张雄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慢性心脏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0例慢性心脏病患者按纽约心功能分级分为两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间NT-proBNP水平差异.结果:慢性心脏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恶化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心功能恶化的一项指标.
作者:陈永洪;何永斌;万群峰;付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ICU危重患者行PICC术后临床护理要点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0例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ICC手术治疗,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患者PICC术后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PICC置入术后导管保留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0.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达78.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 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PICC术后ICU危重患者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抢救效果,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杨卫香;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5~3岁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病情凶险,术前多不存在缺氧,不但要警惕缺氧及各种不良反射的发生,同时也要保证取出异物时麻醉深度足够,否则会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呛咳及支气管痉挛等情况.喉痉挛和喉水肿以及气管水肿,除与手术医生操作刺激直接有关外,与术中麻醉过浅亦有一定关系.特别提出的是,该类手术好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实施麻醉,手术医生与麻醉医生应随时保持良好的沟通.麻醉方法以氯胺酮加依托咪酯、丙泊酚联合静脉麻醉较常用,应用少量短效肌松药,使用短时间内的高频通气进行手术.
作者:王若凡;张爱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本院收治的74例BPD(L组)患者LTG治疗,给予74例D组患者碳酸锂治疗.结果:L组总有效率95 95%显著高于D组77.03%,经检验,x 2=6.37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PD患者采用LTG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轻.
作者:王海艳;刘士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凯里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水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凯里市2013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凯里市累计报告水痘266例,发病率为57.97/10万,10-12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学生、托幼和散居儿童为主.结论:凯里市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年龄和职业特征,1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加强适龄儿童和高年龄组儿童的水痘疫苗接种工作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
作者:郑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院后勤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科学的PDCA循环法应用于医院后勤管理中,分析管理后的效果.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6.34%,明显高于应用前的80.12%;职工的满意度为95.03%,明显高于应用前的76.9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后勤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有利于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效率,有效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树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曹清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物种的体内有两种能量,一种是体能,一种是潜能,体能是生命活动的动力,潜能是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保护身体和生命的一种能量,这两种能量都是由生命能量转变而来的.生命是一种能量,他是全能的,没有极限的,完全受躯体的控制和指挥,在遇到磨难的时候,就会转变成对抗磨难时所需要的那种能量,然后开始持续不断的生长,直到战胜这种磨难为止,这时候这种能量就成为了这个物种的一个明显的特征.
作者:李和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胃穿孔患者,在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期间,给予全程护理措施,并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和临床护理后,46例治愈,12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6.7%.结论:在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期间,给予胃穿孔患者全程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霍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穴位药物疗法是一种以穴位、药物和经络作用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它采用少量不同药物通过特定穴位的刺激,以增强和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作者:江元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为开展社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5月-2013年4月选择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张桥、虹关、新港和提蓝四个社区居民中的2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个人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经过6~12个月治疗后,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骨密度、疼痛及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前后的骨密度值均明显增加(P<0.01),疼痛及临床症状改善(P<0 01),且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运动干预配合药物治疗,是改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及其临床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蔡忠云;姚保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经皮下隧道放置脑室外引流管术与常规方法放置脑室外引流管术在冶疗颅内高压过程中对防止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颅内高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5例,采用经皮下隧道放置脑室外引流管术;B组25例,采用直接从切口处放置脑室外引流管术.结果:A组在术后9天以上,尤其在大于14天在防止颅内感染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经皮下隧道放置脑室外引流管手术避免了一些导致颅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减少了颅内感染的发生机率.
作者:沈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卡培他滨1250mg/m2口服第1-14天.每21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完成2个周期化疗,均可评价客观疗效,完全缓解6例(17 1%),部分缓解16例(45 7%),有效22例(62 9%),无缓解8例(22 9%),进展5例(14.3%).本组病例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所有不良反应在停药后,或经对症治疗后均能恢复正常.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性乳腺癌是一疗效较高的方案,其部分毒性能通过对症治疗解决,治疗耐受性良好,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案.
作者:郑锦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是产科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重度妊高症,往往可发生肾功能障碍,胎盘早剥,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等母儿并发症,直接影响母婴的生命和生存质量,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对妊高症患者的观察护理和及时处理就能降低妊高症患者的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所以对妊高症患者应积极做好心理、常规、产前、产时、产后等各方面的护理工作.
作者:张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