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杨铁军;郝瑞胡;王琳;郭林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实施卡提升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优质护理的内涵,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将2013年2月-11月412例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209例,采用健康教育实施卡落实健康宣教;对照组203例,采用传统方法(即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给予健康指导,其余时间则进行随机健康教育).出院前对患者就健康教育效果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将能复述相关知识及机能得分90的患者为达标者.结果:健康教育效果实验组为98%,而对照组为85%;实验组护理质量满意度达标率为98.5%,而对照组为90%.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实施卡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降低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健康宣教的效果及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陈佑梅;向秋兰;谷庆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母亲、胎儿、新生儿有极高的危险,可导致一系列母儿并发症,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护理干预,降低母儿并发症以及围生儿期死亡率.
作者:覃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临床诊断为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98例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29例(30%),鼻后滴漏综合征21例(21%),反复呼吸道感染19例(19%),支原体感染19例(19%),胃食管反流8例(8%).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支原体感染为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详细询问临床经过,必要的辅助检查,适当的诊断性治疗和观察回访是确定病因的主要方法.
作者:柴灵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近年来激光在泌尿外科应用越来越多,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手术具有止血确切、出血少和基本不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等特点.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采用经尿道钬激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患者35例,并与金标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作者:范学勇;陈雪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猴头菌提取物联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兰索拉唑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在传统三联根除HP感染失败患者的疗效,探讨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本院就诊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并经传统三联治疗方法治疗失败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妇40例给予阿莫西林1.0 2/日,左氧氟沙星片0 5 1/日,兰索拉 唑15mg 2/日,疗程14天.治疗组40例给予阿莫西林1.0 2/日,左氧氟沙星片0 5 1/日,兰索拉唑15mg 2/日,猴头菌提取物3.0 3/日,疗程14天.均于4周后进行13C呼气试验.结果:对照组根除率为(19/40例)47.5%,治疗组根除率为(29/40例)72.5%.结论: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患者补救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猴头菌提取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强胃粘膜“保护因子”,抗HP作用,改善胃粘膜营养状态,促进胃粘膜再生.对HP的根除作用及其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达到了临床理想的效果.
作者:郭璟静;潘勇娜;曹智丽;张霞;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症状型聚焦超声术MRI引导下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症状型子宫肌瘤患者160例,采用MRI磁共振成像引导下进行超声聚焦手术,计算患者肌瘤的无灌注体积(NPV),并进行]周、3个月、6个月的随访,每次随访都对患者的子宫肌瘤的症状进行生活质量问卷的调查,对患者症状的严重度进行评分(SSS),并对临床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都获得成功,平均每例患者的NPV的百分比为62.88%,且经过随访,只有3例患者出现腹病的症状,但3天后自行恢复,且无其他并发症的产生,术后6个月的随访表示子宫肌瘤的消融量和改善程度成正比.患者平均的SSS程度降低率是70.6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引导下的聚焦超声手术治疗症状型子宫肌瘤患者具有安全性高、无创伤以及疗效确切等功效,值得临床上的推广.
作者:闫晶;杜敏娟;高佩刚;李晓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国修订版)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281名中职生进行测试,旨在了解中职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与人格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2)在总体幸福感以及情感行为控制、松弛与焦虑、忧郁或愉悦心境各维度,双亲家庭中职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家庭中职生.(3)在担心健康维度,一年级的得分显著低于二年级、三年级.在松弛与焦虑维度,一年级中职生得分显著低于三年级学生.(4)依据典型相关分析,可以分为三类:焦虑型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各维度的幸福感水平都低.温和型社会适应不良人格担心健康,情感行为控制能力低.随机应变型社会适应不良人格情感控制水平高,但比较紧张焦虑,担心健康.
作者:傅燕;韩煜韬;王俊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血液病患者由于血小板低下,静脉穿刺时极易造成皮肤瘀血或血肿.这不仅给患者造成身体及精神上的不适感,同时也由于静脉遭到破坏给下一次静脉穿刺带来困难.我院采用醋调云南白药外敷治疗血液病静脉穿刺后所致皮肤瘀血或血肿,并与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30例作对照观察,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金香;徐伟;毕菁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临床观察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2012年5月-2012年9月68例细菌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口服头孢克肟组(治疗组)及口服阿莫西林组(对照组),治疗7日后观察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头孢克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阿莫西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6%,头孢克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阿莫西林组.结论:头孢克肟治疗细菌性肠炎疗效明显优于阿莫西林.
作者:李绍华;石克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脑血管疾病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脑血管病致抑郁症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抑郁评分改善效果、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对治疗及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抑郁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 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 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司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了解社区护士目前继续教育现状和培训需求,从而为制定社区护士继续教育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非随机取样方法,对98例社区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已接受的继续教育情况以及需求.结果:社区护理工作状况与社区工作的指导方针不相适应,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需求.结论:社区护士继续教育的内容需要进行规范和调整,转变社区护士的工作理念仍然是今后继续教育的重要任务.
作者:李崇武;陈亭伊;黄爱松;文政;涂文旭;张希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AMI患者血清H-FABP的早期诊断意义及对治疗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病例选择2009年7月-2013年2月发病时间≤3h的AMI患者305例,并行CAG检查及药物治疗,根据入院时H-FABP分为阳性组215例及阴性组9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心功能和预后.评价其对治疗方法、预后评估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阳性组多支血管病变例数、心律失常发生及恶性心血管事件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TEMI比例和心功能Ⅳ级在阳性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是诊断和判断AMI患者预后的更灵敏的指标,可更早期诊断心肌损伤程度,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监护,积极介入治疗.
作者:高东美;徐伟;刘宇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医院后勤被服服务的变革、延伸,将临床护理人员的被服管理、病床前的被服更换职责,变革到后勤洗涤中心,减少护理人员琐碎事宜,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作者:幸海鹰;代婧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无创呼吸机治疗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科学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10%,其中37例治疗1~4天后病情好转,4例因病情加重改行气管插管,1例死亡.结论:无创呼吸机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关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情况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220例频发室早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一日3次,每次2包(儿童据病情酌减),连续用药4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率,Q-T间期,P-R间期及大QTc的变化情况.若患者经过1周治疗,早搏未得到改善,则改用心律平,一日3次,每日150mg,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稳心颗粒可显著改善患者早搏症状,用药1周,总有效率为54.13%;连续治疗4周后,总有效达80.23%.此外,稳心颗粒对患者心率,Q-T间期及P-R间期等均无显著影响.治疗期间,仅有2例患者因过敏而停药,余者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应推广于临床.
作者:马移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6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PVP治疗,B组采用PKP治疗,观察2组VAS疼痛评分、Cobb角及术后并骨水泥泄漏发生率等.结果:2组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糊评分(VAS)评分、Cobb角均明显改善(P均<0 05),B组术后的Cobb角改善与骨水泥渗漏情况明显好于A组(P均<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原理相同,两者都可以明显改善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症状;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廉,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与PVP相比,PKP能够更好的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椎体后凸成型术可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但费用较高.
作者:张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化疗药物外渗进行分析,找出防御措施,大限度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对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紧急处理.
作者:曹露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足月)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总结分析,将其中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41例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810例进行时照,再次剖宫产139例与同期首次剖宫产415例进行对照.结果: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与非癜痕子宫阴道分娩比较,在产时、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评分、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 05);再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比较,再次剖宫产产时、产后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切口愈合差、住院时间长(p<0 05).结论:如产前对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进行充分评估,严格掌握阴道试产条件,产程中密切监护,部分瘢痕子宫孕妇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复杂性肛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院接受复发性肛瘘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病率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可有效的提高复发性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可改善单纯西医治疗法的并发症,疗效安全可靠,对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舒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XM)治疗对结核性脑膜炎(TBM)脑脊液压力、蛋白含量及疗效的影响,探析激素治疗的适宜剂量.方法:入选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TBM患者68例,根据DXM应用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DXM治疗,甲组静脉滴注的起始剂量为20mg,乙组为10mg,逐渐减量,激素治疗8~12周,观察并对比疗效、脑脊液压力及蛋白含量变化.结果:甲组脑脊液压力及其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乙组,治愈率58.8%(20/34)显著高于乙组32.4%(11/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91.2%(31/34),且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确切,更有效降低脑脊液压力及其蛋白含量,安全性好.
作者:李全国;张云凤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