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艳;刘士庚
目的:防止手术室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方法:手术操作前,要求医护人员常规配带好胶质透明的面部防护面罩.结果:通过3年的临床应用,手术室医护人员无一例手术中血源性物质污染面部.结论:通过配带面部防护罩,减轻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压力,保护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减少了医院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是手术室医护人员预防血源性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岚;刘礼峰;舒勤;王燕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为开展社区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5月-2013年4月选择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张桥、虹关、新港和提蓝四个社区居民中的2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个人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运动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经过6~12个月治疗后,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骨密度、疼痛及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前后的骨密度值均明显增加(P<0.01),疼痛及临床症状改善(P<0 01),且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运动干预配合药物治疗,是改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及其临床症状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蔡忠云;姚保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阴道B超在早孕药物流产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0例欲选择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用阴道B超对其盆腔及子宫实行检查.结果:用药前阴道B超检查600例中,选择出符合药物流产条件者450例,筛选出孕囊超出药物流产适应天数、带环妊娠、异位妊娠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药物流产禁忌证者共150例.用药后用阴道B超检查判断药物流产的效果,药物流产成功者405例,药物流产不完全者40例,药物流产失败者5例.结论:阴道B超监测在早孕药物流产前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马红梅;宋玉娥;孙聚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孕妇体操结合营养指导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围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360例健康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各18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产前检查,研究组则从孕15周开始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坚持孕妇体操训练,同时利用“王氏营养软件”分析每位孕妇的各种营养素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营养指导.定期利用B超、胎心监护仪等监测胎儿发育和缺氧情况,比较两组胎儿的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及巨大儿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的初始状况基本一致,各参数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随着孕期的增长,胎儿的生长发育逐渐产生一定的差异,至产前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产后巨大儿出生率亦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体操可以松弛腰部和骨盆的肌肉,促进孕妇血液循环,结合个性化营养指导,能保障胎儿正常发育和顺利生产.
作者:苏艳梅;兰枝;梁荣伟;黄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病的防治策略及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常规的药物是不能够根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但可以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入手,以便更好的控制疾病的恶化.中医的精髓在慢性病方面主要体现在“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等理论上,从“整体观念”角度分析,对于慢性病需要从患者、社区、社会、国家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结果:中西医的结合也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向,中医药强调的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逐渐蔓延,中医药在这些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结论:进一步拓展中医药的服务范围不断增强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能力.提升人民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 FS)是儿科常见的急症,5岁以下儿童2~3%有热性惊厥史,在小儿各类惊厥中占30%,约有15~20%可转为癫痫.长时间的热性惊厥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重者影响智力发育,特别是对学习记忆有影响[1],甚至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就热性惊厥的相关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主要是探讨冠心病患者院外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再入院的原因分析,治疗药物的评价,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临床药师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临床药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用药教育,建立友好的医患关系.结论:通过本案例可以看出临床药师在与患者沟通中能发现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纠正患者错误的用药方法,解除患者的用药顾虑,提高治疗效率,降低再住院率.
作者:顾琼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孕妇使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l0月至2013年10月接收治疗的80例孕妇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这些孕妇根据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有40例.对照组孕妇常规口服米索前列醇,实验组孕妇从阴道内放入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终止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流产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流产率为92.5%);实验组孕妇用药后1例患者恶心、2例患者腹痛,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临床上,医护人员对孕妇从阴道内放入米索前列醇妊娠终止效果显著,且妊娠过程中孕妇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兰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下肢骨折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流程化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术后褥疮、跌倒、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等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下肢骨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利迭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接受COPD治疗的患者140例,其中7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7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舒利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和症状改善情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OPD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舒利迭可有效的改善COPD患者的FEV1、F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值,对于COPD临床症状的改善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凌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减少和防止传染病信息漏报的发生,提高传染病信息报告和管理质量.方法:分析总结传染病迟报漏报原因及管理对策.结果: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规范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的填写,检验检查阳性结果及时反馈,及时督导,定期自查.结论:完善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传染病迟报漏报的发生.
作者:胡辉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初产妇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初产妇产后乳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4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抗炎治疗等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干预组:在3d以内红肿、热痛基本消退的患者有26例,4~6d炎症消退的患者有8例;对照组:在3d以内红肿、热痛基本消退的患者有11例,4~6d炎症消退的患者有7例,6d以上炎症消退的患者有16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对患者进行排脓手术,同时不会对婴儿喂养造成影响,操作简单,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婷;李立群;李广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宫颈癌术后放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化疗护理,观察组在该护理外另给予心理护理.结果:出院半年后对照组生活质量问卷(QLQ-C30)各维度得分较入院前无显著改善(P>0.05),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也无明显提高(P>0 05),而观察组各维度得分及整体生活质量均较入院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宫颈癌术后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宁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根据相关研究指出,由于医疗事故所致的医患纠纷约为3%,绝大多数的医疗纠纷为护患之间,或是医患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所致.本文就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要原因,以及优化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作者:张雄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96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例,通过对病情的密切观察,对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密切观察,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临床上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临床护理工作必须了解颅脑外伤的基础知识和救治原则,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技术操作熟练,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观察力,为抢救工作创造良好务件,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还应努力帮助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大程度地恢复健康,使患者身心回归社会.
作者:郝凤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经皮下隧道放置脑室外引流管术与常规方法放置脑室外引流管术在冶疗颅内高压过程中对防止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颅内高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5例,采用经皮下隧道放置脑室外引流管术;B组25例,采用直接从切口处放置脑室外引流管术.结果:A组在术后9天以上,尤其在大于14天在防止颅内感染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经皮下隧道放置脑室外引流管手术避免了一些导致颅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减少了颅内感染的发生机率.
作者:沈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介绍蒙药草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同盟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草乌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结果:草乌具多方面的生理活性,特别是其抗炎及止痛作用显著.结论:草乌药理及临床应用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并进行开发利用,进一步使草乌的质量规范化,临床应用量化.
作者:焦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回顾总结手术室术前访视、手术室可能发生的常见护理差错及术后护理等项目,不断分类归纳手术室护理的工作常规,使手术室管理者和护理人员总结工作经验、规范各种医疗护理行为,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心.
作者:陈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结合临床治疗对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控及康复效果.方法:选择小儿手足口病患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清热透疹汤(主要药物:甜地丁、板蓝根、射干、半枝莲、穿心莲等).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包括发热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措施.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P<0.01),退热时间及皮疹消失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综合护理结合临床治疗对小儿手足口病取得疗效显著,易于推广.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PAVM)是一种肺部血管异常性疾病,具有高度遗传倾向.目前对该病的报道多数是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PAVM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本文阐述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血管发育相关基因和伴有PAVM的其他血管疾病及其相关基因,诣在从遗传学领域探讨PAVM的致病机理.
作者:王雅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