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虹
目的:分析小儿结核病误诊误治原因.方法:将2003 ~ 2013在其他医院或门诊误诊、后确诊为小儿结核病的儿童56例,在疾病分类、误诊时间、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逐一进行分析.结果:结核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误诊、误治情况时有发生.结论:结核病病人治疗过程中,对每一个病人在密切观察疗效的同时需积极除外其他疾病,减少误诊,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蒋洪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出药房与药剂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方法:根据存在的管理问题、人员问题进行回顾总结分析结论:药房规范化药剂人员标准化提高了医疗质量、提高社会效益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刘瑞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潜伏期人工剥离胎膜联合无痛分娩护理意义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待产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行无干预待产观察,观察组产妇在潜伏期先行人工剥离胎膜,后行常规无痛分娩.结果:经比较,观察组产妇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顺产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观察组产妇有效的减轻甚至消除了疼痛感,而且有效的降低了产前助产及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高,在促进母婴健康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妇的舒适感及自豪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珺;康冰;刘颖;李文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脊椎病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现呈现出大众化与年轻化的趋势,其高复发率成为制约脊柱病康复的主要问题.前期多项研究与文献梳理显示脊柱病的反复发作与本体感觉调控功能下降有关,现从本体感觉角度探讨脊柱病的发病机理.
作者:林建平;陈少清;郑其开;陈艺敏;陈乐春;王诗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艾滋病人心包积液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结合我院在2007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心包积液致病原因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致病原因分别为:心力衰竭9例、尿毒症6例、结核5例、恶性肿瘤3例、葡萄球菌肺炎2例,1例不明确.26例患者中,7例为微量心包积液;9例为少量心包积液;8例为中量心包积液;2例为大量心包积液,超声诊断率100%.结论: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艾滋病合并心包积液时,可将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所得结果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的依据.由于超声检测的结果会有特征性的变化,是对心包积液进行诊断的十分简单而有效的无创方法,同时可以有效的用于穿刺治疗及预后诊断的过程当中.
作者:肖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对产科护理风险原因的分析,制定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规避风险发生.方法:对可能存在风险相关因素,分别采用分解分析法逐一排查,分析原因.结论:在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监控是避免风险的决定因素,通过制定和完善护理风险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及应对风险能力,减少或避免产科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夏秀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的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1].临床实习后期是护生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佳时期,但是随着护生实习接近尾声时,护生的主要精力己放在迎接毕业统考和考虑毕业去向等问题上,工作积极性下降,所以这一阶段的带教是对护生影响大的阶段,也是护生护理风险发生的大阶段.
作者:张新颜;宋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伤害为主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并以粪-口、血液或体液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在预防时,应当注意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群防患意识和保护肝脏、提高人群免疫力五方面来着手.
作者:刘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结核病是长期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胸部CT及支气管镜检查技术的普及,支气管结核的发现率明显升高,支气管结核所致的气道狭窄占国内良性气道狭窄的50-60%,病人常由于近端气道的阻塞而发生咳嗽、喘息、活动后呼吸困难及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1].
作者:张丽杰;陈俊娥;杨云静;靳志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DCA模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2011年1至12月份收治的2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模式;选取2012年1至12月份收治的29例患者,设为研究组,行PDCA模式护理.对所有患者进行2~3个月的随访,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以及不良情绪采用SAS和SDS量表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研究组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PDCA模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方面与常规护理模式比较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常星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维吾尔族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实施效果.方法:对维吾尔族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安全、饮食、用药、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命延长.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静萍;杨玉艳;王国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药政部门批准的处方和制法批量生产,有专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近些年来,因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中成药研制开发很快,品种迅速增多,其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小、使用携带方便、身受广大患者的喜爱.但临床有许多医师不能根据中医药理论正确应用中成药,使之不能发挥出应有的疗效,甚至产生副作用.存在严重的中成药滥用、乱用问题[J].因此有必要对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作一论述.
作者:熊新荣;熊新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人体,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目前在肠道中细菌己知多达500余种,大约1013~1014个,厌氧菌约占98%以上.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对稳定的,受饮食、内分泌、卫生习惯、地理环境、年龄及卫生条件的影响而变动.本研究以不同年龄阶段的健康人群为对象,通过常规细菌培养及荧光定量PCR来检测其肠道菌群的数量,进一步研究肠道众多菌群与年龄关系,希望找到长寿老人相关肠道菌群.
作者:赵晓红;杨云梅;顾海峰;张勤;徐哲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AMI患者血清H-FABP的早期诊断意义及对治疗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病例选择2009年7月-2013年2月发病时间≤3h的AMI患者305例,并行CAG检查及药物治疗,根据入院时H-FABP分为阳性组215例及阴性组9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心功能和预后.评价其对治疗方法、预后评估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阳性组多支血管病变例数、心律失常发生及恶性心血管事件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TEMI比例和心功能Ⅳ级在阳性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FABP是诊断和判断AMI患者预后的更灵敏的指标,可更早期诊断心肌损伤程度,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监护,积极介入治疗.
作者:高东美;徐伟;刘宇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广西隆安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12年02月份至2013年02月份期间,在院诊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计38例.将新生儿分为两个护理组,综合护理组:19例,主要采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19例,仅采用常规性护理.结果:综护组:19例首次排出黄便时间23h-62h,日排便次数平均为5 34次,并发症0例,对照组:19例首次排出黄便时间35-102h,日排便次数为3.12次,并发症4例.护理第五日患儿的黄疸指数综护组10 13,对照组1322.结论:通过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其临床效果及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建议推广.
作者:张海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医院消毒、灭菌任务,其工作的特殊性,工作人员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做好自身防护,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作者:张付英;张丽华;卢彤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性昏迷的急救方法.方法:选择于2009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青少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性昏迷患者,给予包括一般治疗、补液治疗、补钾治疗、补碱治疗、胰岛素治疗及对症治疗在内的急救措施,观察急救结果.结果:32例患者抢救成功31例,均在1~3d内高血浆渗透压恢复正常,1~7d内尿素氮、血肌酐恢复正常,抢救成功率为.96.8%;有1例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休克而死亡,死亡率3.1%.结论:积极、正确、全面的抢救措施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刘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老年患者精神药品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方法:以Beers判断标准(2012年版)为依据,对我院3609张老年门诊患者的精神药品处方的用药潜在性风险进行评价,确定我院老年患者潜在性不适当用药发生率.结果:使用苯二氯卓类药物潜在性不适当用药128张,占4.20%.非苯二氮卓药物存在30张,占7.01%.巴比妥类药物没有出现潜在性不适当用药现象.结论:门诊老年患者精神药品潜在性不适当用药情况不明显,但还应采取多种措施预防老年患者精神药品不合理用药.
作者:牛春阳;陈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在于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方法:研究过程中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采用综合药物及相应护理干预治疗的11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采取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结果,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任建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护理配合.方法:收集我院消化科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施行ESD的68例患者,术中默契配合,术前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效果显著,ESD治疗后,其中2例患者术中大出血,行手术治疗;3例患者出现穿孔,经内镜下钛夹夹闭治疗后好转,其它无出血、穿孔及并发症,均好转出院.结论:对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实施ESD治疗,术中默契配合,术前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桥兰;谭江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