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少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性昏迷的急救方法

赵刘凯

关键词:青少年,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 急救策略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性昏迷的急救方法.方法:选择于2009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青少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性昏迷患者,给予包括一般治疗、补液治疗、补钾治疗、补碱治疗、胰岛素治疗及对症治疗在内的急救措施,观察急救结果.结果:32例患者抢救成功31例,均在1~3d内高血浆渗透压恢复正常,1~7d内尿素氮、血肌酐恢复正常,抢救成功率为.96.8%;有1例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休克而死亡,死亡率3.1%.结论:积极、正确、全面的抢救措施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运用高频超声筛查乳腺疾病的价值体会

    目的:探讨运用高频超声筛查乳腺疾病的重要性.方法:运用高档超声诊断仪,频率为7.5MHZ,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做放射状斜、纵式全乳扫查.结果:共计检查门诊病例306例,发现阴性病例14例;发现阳性病例292例,其中乳腺组织增生215例,乳腺炎症3例,乳腺瘤样病变47例,乳腺肿瘤27例.结论:运用高频超声筛查乳腺疾病具有高效、安全无辐射、无痛苦的优点,针对乳腺疾病能达到早发现、旱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广泛使用.

    作者:李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治现状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类型,约占75%--80%,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肾缺血及肾毒性损害导致肾功能急骤进行性减而出现的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氮质血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尿毒症的症状.1 ATN的诊断病因诊断:ATN分为急性肾缺血和急性肾毒性损害药物两大类.急性肾缺血是ATN的常见类型,它部分是由于肾前性因素持续性作用和发展造成较长时间肾缺血缺氧而引起ATN.

    作者:刘东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医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服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勇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分析与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97例PICC置管后出现并发症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采取PICC置管护理会出现并发症,且病因可循.结论:针对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病机率.

    作者:黄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探创新中药药理实验教学改革

    突出设计性实验教学在中药药理实验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位置,有效促进中药药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而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出创新精神强、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新型高素质的医学研究型人才.

    作者:林清;贾永森;喇孝瑾;马会霞;杨晓溪;孙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初产妇产后乳腺炎的调查与护理干预

    目的:对初产妇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初产妇产后乳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4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抗炎治疗等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干预组:在3d以内红肿、热痛基本消退的患者有26例,4~6d炎症消退的患者有8例;对照组:在3d以内红肿、热痛基本消退的患者有11例,4~6d炎症消退的患者有7例,6d以上炎症消退的患者有16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避免对患者进行排脓手术,同时不会对婴儿喂养造成影响,操作简单,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婷;李立群;李广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检验分析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检验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862例,并对患者肝功能在不同阶段的各项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性特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组织炎症分级结果中,患者在1~2级分布多,共724例,占84.0%,2级以上者有122例,占18.4%,低于1级者仅有16例,占1.9%;纤维化分期结果中,同样患者多分布在1~2期,共577例,占66.9‰2期以上者有126例,占14.6%,1级以下者有159例,占18.4%.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的同时,ALT浓度随之增加,并在S2时达到大,之后逐渐降低,对于ALT在S1与S3、S2与S3、S4与其它备组的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同时AST浓度也随之增加,并在S3时达到大,组间差异为S2与S3、S4与其它各组时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的AST、ALT、γGT、ChE及TBA水平均可作为判断重型肝炎病变程度的可靠生化指标,ALP浓度不能作为无黄疸肝炎病情诊断的有效依据,AST/ALT水平对于重型肝炎的临床意义还需进一步考察.

    作者:高静;张蓉;纪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宫颈炎康栓治疗420例慢性宫颈炎疗效分析

    目的:为了寻求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药物,特对宫颈炎康栓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局部用药,具体为夜晚临睡前将宫颈炎康栓放置于阴道后穹隆,隔天1次,每次1粒,10天为1疗程.根据病情使用1~3个疗程.结果:研究表明3疗程治愈率高达69.52%.对于正确放置的轻度宫颈糜烂效果尤为突出.随着疗程增加,疗效逐步提高,终有效缓解患者自觉症状,改善阴道清洁度,帮助恢复阴道的自洁功能.结论:宫颈炎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初运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康复住院患者跌倒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康复住院患者跌倒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200例康复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跌倒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意识,降低了伤残等级.结论:通过对康复住院患者进行跌倒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意识、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效的预防了跌倒的发生.

    作者:刘伟燕;戚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症医学科血行性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ICU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丹东市第一医院ICU内血行性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资料,比较排位前5位细菌的耐药特征.结果:58例血培养阳性患者共检出其中革兰阳性(G+)菌30株(51.7%),革兰阴性(G-)菌25株(43.1%),真菌2株(5.1%).其中居前五位的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重症医学科近三年来血行性感染的病原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且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

    作者:张志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的分析

    目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8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计分析.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3.4%,万古霉素100%敏感,未发现耐药,MRSA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苯唑西林、青霉素均100%耐药,MRSA中利福平的敏感率39.8%.MSSA中左氧沙星、利福平、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MRSA与MSSA对青霉素、苯唑西林、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多重耐药,应加强检测.

    作者:彭桂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时导致子宫穿孔的常见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计划生育手术致子宫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子宫穿孔中,放(取)IUD致穿孔6例,发生率0.012%,人工流产致穿孔11例,发生率0.089%;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7例.结论:施术者应有强烈的责任感,详细询问病史,做好妇科检查,严格操作规范,操作时稳、轻、准,对于有瘢痕子宫、子宫畸形等高危因素时,应由有经验的医生谨慎操作,落实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

    作者:张芝香;吴春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出血时间持续2-18d,其中10例输血治疗,1例因止血困难行胃大部切除术.结论: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对已经并发溃疡出血的患者,有利于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进而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艾滋病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干预随访体会

    目的:探讨璧山县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2011年~2013年14名HIV确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阳性孕产妇,其中4名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阳性孕产妇引产,10名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阳性孕产妇继续妊娠追踪随访管理,婴幼儿进行规范应用抗病毒药物和采取人工喂养措施.结果:6例阳性孕产妇的婴儿两次艾滋病早期诊断检测均为阴性,18个月查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呈阴性,确诊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他4例正在随访中.结论: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HIV母婴传播,规范化抗病毒药物治疗是HIV母婴阻断是否成功的关键可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效果.

    作者:贺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血与静脉血在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出率在统计学上的差异,为临床医师及时准确提供实验报告.方法:将200份新生儿脐带血标本与200份静脉血标本分为两组,按照新生儿溶血病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结果:脐带血阳性检出率为76%,静脉血阳性检出率为63%,经统计学分析,X2=3.986,P=0.046,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实验室结果提示脐带血阳性检出率高于静脉血阳性检出率,建议临床医师有必要进行脐血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早期发现患儿病情.

    作者:王新华;陈佳;杨庆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持续颅内压监测的护理

    目的:对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后护理要点的探讨.方法将45例头颅CT诊断为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入院后即行颅内压(ICP)监测,依据ICP的初始值确定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分型并采取相应处理.结果:45例中33例重度颅高压型(ICP初始值≥35mmHg),死亡18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2例,中残2例,良好8例;中度颅高压型者(25≤初始ICP< 35mmHg)6例,植物生存1例,中残1例,良好4例;轻度颅高压型者(15<初始ICP< 25mmHg)6例,植物生存1例,良好5例.开颅前后ICP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ICP监测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并根据分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根据处理制定精细的护理,对于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陶云娜;沈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献血环境对护士心理的影响

    随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献血者对献血过程中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采供血机构也应该为献血者提供更加优质满意的服务.献血过程服务包括献血者招募、接待、体检、血液采集,采血后宣教及电话回访等.其中采血过程应为关键环节,这一过程更主要的要有护士来进行,实践证明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是做好采血工作的基础,才能满足献血者的需求.

    作者:王亚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妊娠产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干预内容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结果:两组都顺利分娩,无死亡胎儿与产妇.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早产、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高危妊娠产前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妊娠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爱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手卫生行为干预对降低血液病房院内感染率的影响

    血液病房作为我院防控院内感染发生的重点科室,为规范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手卫生方法,提高其手卫生的依从性,防控医院感染,我院对血液病房医护人员及患者手卫生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血液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毕菁莉;徐伟;崔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埃杜升发酵营养液成分分析及其应用前景探讨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新疆药食兼用多种植物资源,用发酵技术生产营养液,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对营养缺乏患者提供全面、合理、食用方便的食品提供依据.方法:用查木古尔等多种药食兼用植物,采用发酵工艺技术生产的营养液以国标方法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发酵营养液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以及氨基酸等多种常量和微量营养素、加工工艺合理,能改善机体营养状况,适合于营养不良相关的传染性疾病患者.

    作者:阿迪拉·阿力木;阿里木·帕塔尔;帕热扎木·木塔力甫;努尔比耶·艾海提;古丽赛娜木·艾合买提;古孜力克孜·阿布都克热木;斯皮热古丽·阿布都卡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