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霰粒肿手术患儿的影响

吴稚明

关键词:护理干预, 儿童, 霰粒肿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门诊霰粒肿手术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本院门诊行霰粒肿手术患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和实验组(4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家长及患儿采用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在洗眼、滴局部麻醉药时和术中的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患儿在洗眼滴局麻药及手术过程中的挣扎哭闹、流泪、咬牙闭唇等心理状态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眼睑手术患儿的应用,对减轻患儿的焦虑、恐惧负性情绪,对手术顺利完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酒精性肝病的研究现状

    本文阐述了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的病因、机制、治疗等研究现状.ALD的病因主要是乙醇在细胞内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及其他引起的代谢紊乱;乙醛的毒性作用、内毒素血症、缺氧诱导因子-1、免疫介导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可采用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方法进行治疗.

    作者:黄泽伟;程江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顽固性青光眼45例

    目的 评价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应用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45例(45眼)难治性青光眼,随访2~5a.结果 睫状前动脉结扎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率为88.9%.结论 睫状前动脉结扎术对于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祖烽;颜春森;莫守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百多邦软膏治疗压疮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百多邦软膏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6例共有33处压疮,对照组26例共有32处压疮.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百多邦软膏治疗伤口,实验组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百多邦软膏治疗伤口,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平均愈合时间.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0.9%,愈合时间(15.76±1.80)d,对照组有效率为68.8%,愈合时间(24.34±3.80)d,实验组在有效率和愈合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百多邦软膏能有效促进压疮患者上皮组织和血管再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可推广使用.

    作者:郑艳;王红;林李艳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在输血中的作用

    目的 初步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在输血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NK细胞,再用PCR-SSP方法进行KIR分型.将分型的NK细胞与已知HLA分型的全血混合,37℃培养0、6、12、24h,ELISA法检测IL-2、IL-4、前列腺素E2(PGE2)、TNF-α、TNF-β、IFN-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gA、IgM、IgG的变化.结果 从0~24h,IL-2,IL-4、PGE2及TNF-α、TNF-β、IFN-γ、GM-CSF的质量浓度明显增加(作0.05),IgA、IgM、IgG质量浓度明显减少(P<0.05).随着KIR与HLA不相合程度(0%、20%、40%、60%、80%)的加大,TNF-α、TNF-β、IFN-γ、GM-CSF质量浓度明显增加(P<0.05),IL-2、IL-4、PGE2、IgA、IgM、IgG质量浓度则无明显改变.结论KIR与HLA-I类分子不合可激发异源反应性NK细胞的免疫功能,逆转输血相关的免疫抑制作用.

    作者:吴兆勇;郑丽;周君纯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尿壶在女性骨盆骨折患者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 观察尿壶在护理女性骨盆骨折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48例女性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使用尿壶接小便,对照组使用传统便盆接小便,其余护理方法相同,比较两组患者骨折部位发生疼痛和骨折移位的例数、小便护理上的耗时、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折部位发生疼痛、骨折移位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小便护理上的耗时短于对照组[(0.2±0.1)hvs(1.2±0.1)h,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8%vs50.0%,P<0.01).结论女性骨盆骨折患者使用尿壶小便能减少搬动,减轻疼痛,减少骨折再移位的危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丽娇;梁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Skp2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过程涉及到细胞周期的调控,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能介导泛素化蛋白通过泛素蛋白酶降解途径进行降解,参与了细胞周期调控,与VSMC增殖密切相关.本文就Skp2与VSMC的增殖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许托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治疗前牙重度深覆(牙合)的效果观察

    目的 了解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治疗前牙重度深覆(牙合)的效果.方法 将24名安氏Ⅱ类Ⅱ度以上深覆(牙合)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例.试验组早期第二磨牙粘戴环(或颊面管),摇椅弓伸至第二磨牙、上领牙戴固定小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传统直丝弓矫治器.两组矫治前后拍均摄头颅侧位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头影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ANB、SN-MP、U6-PP、L6-MP、L1-MP(mm)、AFH(Me-ANS)(mm)、PFH(Ar-Go)(mm)、OB(mm)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打开咬合时间和矫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固定平面导板结合MBT直丝弓是一种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的方法.

    作者:林少萍;李向东;梁淑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翼状胬肉关系的研究现状

    翼状胬肉是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关.本文就转化生长因子-β及结缔组织成长因子与翼状胬肉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刘艳艳;罗丽卿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及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LAVH及30例TAH手术病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 LAVH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TAH组[(80.4±30.9)mLvs(200.2±45.6)mL、(10.3±4.5)hvs(20.2±7.6)h、(5.6±1.8)dvs(9.7±3.1)d],但手术时间明显长于TAH组[(105.1±30.5)minvs(40.5±21.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AVH为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有效的子宫切除方式.

    作者:林还珠;孟君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健康供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良

    目的 探讨健康供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 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65%、75%)离心法,溶血后获得的细胞悬液经终浓度为10nmol/L的N-甲酞·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37℃孵育10min预处理,室温,2400g/r,20min离心分离.结果 分离获得的嗜酸性粒细胞包膜、颗粒、细胞核清晰,细胞结构完整;存活率(99.4±0.6)%,纯度(99.3±0.7)%,回收率(51.0±9.3)%.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可有效快速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作者:吴智明;杨志刚;蔡静怡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湿润烧伤膏两种用法在烧伤创面应用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两种用法在烧伤创面应用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以头面颈部烧伤Ⅱ度至浅Ⅲ度创面为主的中小面积烧伤患者275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47例,按传统方法用湿润烧伤膏涂创面每4~6h换药1次;B组128例,采用湿润烧伤膏纱布覆盖创面,每12h换药1次.结果 A组患者创面换药时疼痛程度与B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浅Ⅱ度、深Ⅱ度创面愈合均无疤痕遗留,而浅Ⅲ度创面各均有3例有疤痕遗留.两组患者浅Ⅱ度、深Ⅱ度、浅Ⅲ度创面的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采用烧伤膏纱覆盖创面具有减少换药次数及药膏用量、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祝演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KTP脉冲激光泪道治疗机治疗睑黄瘤156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KTP脉冲激光泪道治疗机治疗睑黄瘤的疗效.方法 312例眼睑黄色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6例,观察组采用HGL-MYK8型KTP脉冲激光泪道治疗机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氮低温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优、良、进步、无效的例数为155、0、1、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32、22、86、16例,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90.05,P<0.01).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6% (P<0.01).随访6个月,对照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5.8%vs0%,P<0.01).结论 采用HGL-MYK8型KTP脉冲激光泪道治疗机治疗睑黄瘤,医生操作技术精湛加上护理得当,可获满意效果.

    作者:吴秀萍;梁明秀;关智慧;文小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脑室穿刺结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40例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脑室穿刺结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40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取脑室穿刺结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40例脑室内血液5d内完全清除24例,6~8d内12例,9~10d内4例,治疗后恢复良好6例,轻残14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6例,仅2例患者发生脑积水.结论 脑室穿刺结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越;欧海荣;杨朔;文上康;覃木秀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三氧化二砷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和吸光度检测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三氧化二砷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培养基中的胶原含量以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三氧化二砷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能显著降低培养基中可溶性胶原的含量(P<0.01).上述抑制作用呈现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采用RT-PCR;法对Ⅰ、Ⅲ型前胶原的mRNA检测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高前两者的表达量降低.结论 氧化二砷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平;张培华;何红;罗少军;汤少明;梁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妊娠期梅毒患者的治疗时机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梅毒患者治疗时机的选择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确诊为妊娠期梅毒的59例患者进行不同时期的治疗,孕早期确诊26例(孕早期治疗组)给予孕早期、孕晚期各1疗程的抗梅毒规范治疗;孕中、晚期确诊共33例(孕中晚期治疗组),孕中期确诊者给予中、晚期各1疗程抗梅毒规范治疗,孕晚期确诊者尽可能给予1疗程规范治疗,比较两组围生儿预后.结果 孕早期治疗组的死胎和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以及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7.7%、15.4%及7.7%,孕中晚期治疗组的死胎和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以及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30.3%、39.4%及30.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妊娠后早期梅毒筛查是必要的,孕早期抗梅毒规范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先天梅毒及死胎的发生率.

    作者:游玉卿;潘秀停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蒂部宽度与结构对兔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筋膜蒂皮瓣成活的影响

    目的 探讨蒂部宽度及其结构对兔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筋膜蒂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用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筋膜蒂皮瓣模型,设计7种不同蒂宽,观察术后7d皮瓣成活率.结果 组6(蒂宽0.5cm,蒂部含皮神经、浅静脉及其营养血管网)、组7(蒂宽1.0cm,由组6蒂部两侧各旁开0.25cm)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1),两组间皮瓣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包含浅静脉、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完整蒂部是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筋膜蒂皮瓣成活的关键.

    作者:金玉丹;陈杰明;王绥江;梁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肺部感染大鼠血清IgG抗体及肺部IFN-γ水平的变化

    目的 了解人工铜绿假单胞菌(PA)生物膜肺部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由支气管内直接注入PA(菌种为PAO579)藻酸盐微粒1×109CFU/mL),建立慢性PA生物膜肺部感染大鼠模型,以支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2周后评估血清PA特异性抗体IgG水平、肺部IFN-γ反应的变化及其与肺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结果 PA感染2周后,PA感染组的血清抗PA IgG抗体水平显著升高(P<0.01),并与其肺部大体观病理指数(LIMP)呈正相关(r=0.89,P<0.05);而肺部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其变化水平与LIMP呈负相关(r=-0.9,P<0.05),镜下观肺病灶内大量多形核白细胞浸润.结论 PA生物膜肺部感染可能通过诱导Th2型免疫反应为主,从而引发以多形核白细胞浸润为主的Ⅲ型变态反应所导致的肺组织损害.

    作者:郭向华;郭润华;宋志军;黄培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霰粒肿手术患儿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门诊霰粒肿手术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本院门诊行霰粒肿手术患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和实验组(4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家长及患儿采用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在洗眼、滴局部麻醉药时和术中的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患儿在洗眼滴局麻药及手术过程中的挣扎哭闹、流泪、咬牙闭唇等心理状态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眼睑手术患儿的应用,对减轻患儿的焦虑、恐惧负性情绪,对手术顺利完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吴稚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伊曲康唑联合硼酸洗液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硼酸洗液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醉母菌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伊曲康唑口服并联合硼酸洗液阴道灌洗,对照组单用伊曲康唑口服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副作用、复发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14d,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c=4.54,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5%vs73.8%,P<0.05);治疗结束3个月的随访显示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1.9%vs30.9%,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伊曲康唑联合硼酸洗液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佳,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陶静;温清霞;江燕洪;黄旭莹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体会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6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率100%,未发现断钉,钢板断裂病例,无一例出现不愈合及髋内翻,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9.7%.结论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方法简单,实用,安全性强,并发症少,疗效满意,适应在基层医院开展,是目前比较可靠的方法.

    作者:胡晒传 刊期: 2011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