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兼职状况的调查与结果分析

邹春晴;冯明英;陈苑婷

关键词:大学生, 兼职, 调查
摘要:目的 调查我院护理学专业全日制大学本科生课外兼职状况以进一步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方法 整群抽样法抽取护理学院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共450 名,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对课外兼职的态度,做兼职的动机,兼职的种类、收入和兼职中存在的问题. 结果 450名中有402名(89.3%)认为大学生兼职很有必要,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间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450名大学生中有385名做过兼职,385名中有236名(61.3%)认为兼职能锻炼 自己的能力,有206名(53.5%)认为兼职能丰富自己的阅历,有214名(55.6%)认为兼职能减轻家 庭负担等;385名学生做过的兼职种类有在校园内外推销各种产品214名(55.6%)、派发宣传单 174名(45.2%)、在麦当劳、饭店、中国移动等做服务员88名(22.9%)、在校勤工助学64名(16 .6%)等;385名学生的收入普遍不高;385名学生中有51名(13.2%)认为兼职影响学习,有39 名(10.1%)学生的在兼职过程中正当劳动权益被侵犯等.结论 大学生普遍对做兼职持支持态度 ,认为能够锻炼综合能力和减轻经济负担;同时,在兼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应引以重视并加强引导和管理.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175例恶性血液病行中心静脉置管施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恶性血液病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施护的效果.方法 对175例初诊为恶 性血液病的患者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置管前后给予患者和置管后给予留置的导管精心细致施护,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结果 175例患者均能顺利接受至少 一个化疗疗程,短10d,长13个月.结论 精心细致地护理能延长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顺利完成化疗.

    作者:吕瑜莲;陈少兰;江丽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髌骨骨折前正中切口入路的临床初步应用

    目的 了解髌骨骨折前正中入路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21例髌骨骨折采用前正中入路手术,比较手术 操作,术后锻炼,功能恢复等,初步评价其优缺点.结果 前正中入路视野暴露好,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缩短.21例患者术后第3天即可行膝关节锻炼,无刀口 裂开,瘢痕小,无伸屈功能受限,恢复满意,优良率为95.2%.结论 前正中入路损伤小,固定满意,早期锻炼安全,功能恢复快,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入路,值得推荐.

    作者:刘新;王思群;李卫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65例代谢综合征动脉弹性检测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分析

    目的 检测代谢综合征动脉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检测及结果分析.方法 采用 CVProfilor DO2020动脉脉搏分析仪测量代谢综合征组(65例)及对照组(54例)大动脉弹性指数( 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比较.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C1、C2 分别为(13.66±3.42)、(4.61±1.23),低于对照组的(15.32±3.44)、(5.55±1.76 ),(均P<0.01);代谢综合征组C1和C2与ISI呈正相关(r=0.38、0.47,P <0.01).结论 代谢综合征C1、C2与ISI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潘小进;崔爱红;丁国华;林钢;周玉桂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Heymann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本文对Heymann肾炎发病机制中的致病性抗原、补体活化及调节和足细胞特异蛋白的改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作者:陈圳炜;唐德燊;刘华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胰康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胰康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 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常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组同时加用胰康胶囊.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 治疗组 和对照组降低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71.7%,两组之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 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 );而对照组只是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比治疗前下降明显(P<0.01),胰岛素、C-肽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胰康胶囊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来提高疗效.

    作者:符文;柯远碧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局部狭窄动脉内非牛顿血液脉动流的一个数学模型

    目的 探讨生理脉动状态下,存在非轴对称性局部狭窄段的动脉内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方法 以动物实验 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原理及方法进行研究;血液被看成是不可压非牛顿Bingham流体,在心动周期里以脉动的形式在动脉内运动,血液运动的控制方 程是Navier-Stokes方程,控制方程的求解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结果 得到了心动周期内动态分布的血液流场、速度场、壁面切应力(WSS)分布等重要血流动力学量.结论 几何因素是影响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环境的重要因素;血流的脉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心动周期的舒张期初期到中期阶段,动脉内血流量较快地下 降,血液流场、WSS分布等血流动力学量分布复杂.

    作者:杜健航;林玉瑜;戴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与核素治疗的护理

    目的 提高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全身检查和核素治疗的护理水平.方法 对11 410 例进行SPECT全身检查和核素治疗 的护理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11 410例患者均配合良好,均顺利完成检查和治疗,采集图像清晰,对比度好,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结论 在SPECT检查和核素治疗的患者中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向导.

    作者:龙贵珍;裴红;姚琼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开颅手术后颅内化脓性感染12例临床分析

    颅内化脓性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虽然少见但危害较大,应重点加以预防.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8%~8.9%,病死率为3.8%~30%[1-3].

    作者:易垒;张宗平;叶锋;黄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VEGF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方法检测16例EMs患者异位内膜组织(A组)、在位内膜组织(B 组)中VEGF的表达,并与16例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 组)作对照.结果 A组、B组和对照组的VEGF表达率分别为93.75%(15/1 6)、56.25%(9/16)、25.00%(3/16),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 ).结论 VEGF作为诱 导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它可直接而特异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新生血管形成,EMs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VEGF的高表达,提示其在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晓燕;李玉芳;魏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4例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误诊误治分析

    目的 进一步提高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我科收治的16例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14例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16中14例转入我科前误诊误治,其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7例 ,小儿肺炎3例,先天性膈膨出、先天性肺囊肿、急性脓气胸和气胸各1例,误诊率高达87.5 %.14例经X线检查、 钡剂或碘油造影、CT、超声检查确诊;15例治愈,1例死亡(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迟发 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由于症状迟发且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提高对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的认识,对疑似病例进行特殊性检查且追踪观察是可望确诊的.

    作者:何湛;程可洛;陈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气的影响.方法 患者124例随机分 为全麻组和硬膜外组各62例,全麻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硬膜外组选择L 3-4间隙硬膜外穿刺,分别于麻醉前、气腹后10 min、气腹后30 min、术毕15 min采集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以上各采血时点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 、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AWP)、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外 周血管阻力(SVR)及血气分析值等,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气腹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麻组清醒时间比硬膜外组长 (P< 0.01).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和麻醉后SpO2、CO、CI均平稳,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MAP、HR在气腹建立后10 min下降,与麻醉前及同时间点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P、PAWP在气腹建立后逐渐增高,尤其是硬 膜外组PAP、PAWP气腹后30 min明显高于麻醉前 (P<0.05).两组患者PaO2在麻醉供氧 后均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5);硬膜外组在气腹过程中PaCO2较麻醉前明显增高( P<0.05),气腹后30 min增高,与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毕15m in下降至麻醉前水平.硬膜外组在气腹后HCO3-增大,术中的时点与麻醉前及全麻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5min恢复至正常水平. 结论气管插管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均可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但在控制患者血压、调整呼吸循环功能、 维持良好的血气状态等多方面气管插管全麻优于硬膜外麻醉.

    作者:莫志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渗盐水注射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10%高渗盐水椎间盘注射联合突出物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检 查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3例,均为侧后型突出,突出面为椎间盘层面.在CT引导下穿刺,椎间盘内注入1.0~1.5mL10%高渗盐水,然后对突出物行射频 热凝.结果 术后4~5个月复诊,优39例,良30例,可7例,差7例,优 良率83.1%.随机抽查33例影像学变化:其中16例术后5个月复查腰椎CT示:突出物消失4例 ,缩小50%以 上6例,无明显变化6例.17例术后5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椎间盘高度与术前基本相等.结论 10%高渗盐水椎间盘注射配合突出物射频热凝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杨英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129例心电图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方法对我院2000-2007年门 诊及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29例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9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比例占首位,为10 9例(占84.5%).其它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9例(7.0%),心房纤颤5例(3.9%), 房室传导阻滞6例(4.7%),束支传导阻滞7例(5.4%),房性早搏3例(2.3%),窦性心动过缓12 例(9.3%).死亡病例13例(10.1%),其中死于室速、室颤等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者10例,死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结论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在心肌梗死时均可发生,但是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也是心肌梗死主要的卒死原因.

    作者:钟文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对骨科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在骨科术后止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骨科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 分别采用PCEA和PCIA 方法进行术后镇痛,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睡眼评分、对镇痛泵的满意 度及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安静及活动时的疼痛分级均有明显差别, 无痛者均以PCEA组为多(P<0.01);PCEA 组患者的满意度比PCIA组高((P<0.01)); 两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嗜睡发生率以PCIA组为高(P<0.05).结论 PCEA 较PCIA镇痛效果更佳,副作用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飞文;李红华;甘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胎盘植入术前心理疏导的效果

    目的 观察胎盘植入患者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术前护理疏导效果.方法 对双 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胎盘植入患者13例给予术前心理护理疏导,比较疏导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 完成手术.13例患者心理疏导后的SAS和SCL-90的评分均较心理疏导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术前的心理疏导能减轻双侧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胎盘植入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心理负担 .

    作者:刘翔;马壮;赖红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超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意义

    目的 分析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10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声 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显示盆腔肿块者102例,腹壁切口处探及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质的中低回声肿块4 例,会阴侧切口处探及类似肿块1例,位于膀胱内不均质肿块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2.4 %(89/108),误诊19例,误诊率为17.6%.结论 彩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艳艳;陈伟军;梁启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临界羊水过少与羊水正常孕妇行阴道试产对围产期结局的比较观察

    目的 观察足月妊娠妇女临界羊水过少时 ,阴道试产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B超羊水指数(AFI)法估 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S/D值、生物物理评分、胎监及24 h尿雌三醇与肌酐的比值,比较 观察250例B超诊断临界羊水过少者(观察组)和250例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 )阴道试产后的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时催产素激惹试验或宫缩应 激试验变异减速者54例,晚期减速者26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6例(P<0.01),观察组羊水轻度粪染的发生率及急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9.2% vs 12.8%、34.0% v s 18.8,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诊断临界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妇女,若无胎儿窘迫,可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

    作者:黄小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对冲性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3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对冲性颅脑损伤行开颅减压手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对冲性颅脑损伤行开颅减压手术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4例中,预后良好7例,中残9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2例,死 亡9例,预后优良率(良好+中残)为47.1%(16/34).结论 在对冲性颅脑损伤开颅减压手术时,术中发生急性脑膨 出或术后病情恶化,应考虑有迟发性血肿形成的可能,宜尽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维;游恒星;邱建东;陈氡;练晓文;方向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作用机理、免疫原性及其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现状

    本文对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方法、作用机理、免疫原性及其在整形美容外科领域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郑锦标;梁杰;张培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分裂症及抑郁症1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分裂症、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100例分裂症和50例抑郁症患者予MECT治疗,分裂症者治疗5次为一疗程,抑郁症者治疗3次 为一疗程,每次治疗间隔1d直至疗程结束,每疗程前后予相应量表(分裂症用阳性与阴性症 状量表即PANSS,抑郁症用汗密尔顿抑郁量表即HAMD)评定效果;并观察及记录术中、术后的相关副反应.结果 分裂症患者的显效率60%,有效率97%;抑郁症患 者的显效率为84%, 有效率为98%.一疗程结束后患者的PANSS或HAMD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 .所有 病例术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术后可见麻醉药及肌松药常见副反应,但程度轻,均为暂时性 ,且能耐受,无患者中断治疗.结论 MECT对分裂症、抑郁症均有较好 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礼博;谢育南;黎群;李彩平;罗焕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