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缝线新鲜羊膜覆盖术治疗急性期眼表烧伤19例临床观察

叶健章;尹转通;古乐群

关键词:眼表烧伤, 无缝线, 新鲜羊膜, 眼表生物膜固定装置
摘要:目的 利用眼表生物膜固定装置(BMFD) 行无缝线全结膜囊新鲜羊膜覆盖术治疗急性期眼表烧伤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19例21眼眼表烧伤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9例(10眼),实验组行无缝线全结膜囊新鲜羊膜覆盖术(SLFAMP),对照组10例(11眼)采用常规的缝线法新鲜羊膜覆盖术(TFAMP),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眼表上皮化时间、睑球粘连的发生率,并观察患者眼表组织稳定性及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为(9.5±3.8)min,角结膜上皮化时间为(16.8±7.6) 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5.4±10.7) min和(21.6±9.8) d (P<0.01);实验组的术后羊膜下积液发生率为10.0%,睑球粘连的出现率为20.0%,均少于对照组的36.4%和45.5%.结论 利用BMFD固定羊膜行无缝线全结膜囊新鲜羊膜覆盖术具有操作简便、无损伤、治疗死角小及可以根据情况及时更换羊膜等优点,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眼科推广应用.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0.37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0.37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I~Ⅱ级拟行上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B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用30 mL的0.375%左旋布比卡因和0.375%布比卡因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效果优良率以及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LB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全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3.08±0.30)、(12.01±2.7)、(20.35±3.75) min,而B组则分别为(3.08±0.35)、(12.00±3.10)、(20.85±4.25)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组的上肢感觉恢复时间为(8.91±1.12) h,明显长于B组的(8.14±1.26) h (P<0.05).结论 0.37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与0.375%布比卡因的麻醉起效时间相似,但0.375%的左旋布比卡因术后的镇痛时间较长.

    作者:曾宇;莫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鼻内镜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41例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1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下先切除鼻腔、筛窦、蝶窦、额窦口、上颌窦口肿瘤及其基部黏骨膜,侵及以颌窦者经柯陆径路内镜下于骨膜下分离切除肿瘤.结果 术后随访12~72个月,治愈37例(90.2%),复发4例(9.8%).结论 鼻内镜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良好.切除肿瘤及其基部黏骨膜,对侵及上颌窦者联合柯陆径路内镜下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傅国武;揭桂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了解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对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流动人口孕产妇8 136例资料,其中以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3 879例(实施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前)作为对照组,以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4 257例(实施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前检查次数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前检查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83.95,P<0.01);观察组顺产者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4,P<0.01).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产后出血及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可以减少流动人口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张秀果;龚远红;张建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红霉素、甲硝唑和利福平联用治疗宫颈糜烂10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红霉素、甲硝唑和利福平联用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宫颈糜烂患者100例,按糜烂面积分为轻度52例,中度36例和重度12例,将红霉素0.25g×9片、甲硝唑0.2g×6片和利福平0.15g×3片依次放置于阴道后穹隆,1次/d,治疗7d后观察疗效.结果 轻、中、重度宫颈糜烂组的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为45、6、1、0,27、8、1、0,0、3、7、2(Hc=45.3218,P<0.01);轻度、中度组宫颈糜烂的疗效好,与重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宫颈糜烂的疗效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无1例发生不良事件. 结论 红霉素、甲硝唑和利福平联用治疗轻、中度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具有疗程短、无明显不良反应、操作方法 简单、易掌握等优点.

    作者:赵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喜炎平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33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方法 63例急性咽结合膜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0.2~0.4 mL/(kg·d),分1~2次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对照组予病毒唑注射液10 mg/(kg·d),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用3~5 d,并予常规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及眼结膜充血消失时间,以退热时间为主要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眼结合膜充血消失时间分别为(3.95±0.68)、(4.03±0.62)、(4.76±1.3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喜炎平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优于病毒唑.

    作者:李波;冯丽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谷氨酰胺对慢性酗酒大鼠肠道上皮细胞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对慢性酗酒大鼠肠道上皮紧密连接(TJ)特征性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和粘附连接(AJ)特征性蛋白钙粘连蛋白E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谷氨酰胺组(谷氨组)、慢性酗酒处理组(酗酒组)、慢性酗酒并谷氨酰胺组(谷氨+酗酒组),每组10只,并给予相应的处理.用荧光示踪剂测定肠道上皮的渗透性、运用免疫印迹和RT-PCR测定肠道上皮细胞中Occludin、ZO-1和钙粘连蛋白E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慢性酗酒导致肠道上皮渗透性明显增高3倍左右(P<0.01);补充谷氨酰胺可以明显改善由慢性酗酒引起的肠道上皮渗透性增高(P<0.05).免疫印迹和RT-PCR显示在酗酒组的Occludin、ZO-1、钙粘连蛋白E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在谷氨+酗酒组中Occludin、ZO-1、钙粘连蛋白E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酗酒组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 慢性酗酒可使TJ分子Occludin、ZO-1和钙粘连蛋白E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导致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受损,补充谷氨酰胺通过上调上述TJ分子而对慢性酗酒的肠道上皮屏障功能起保护作用.

    作者:张媛莉;何惠娟;姚华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对颈椎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方式及其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效果.方法 在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随时、个体、集中授课、提供视听教材和发放书面材料等教育方式对84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结果 教育前,患者对自我保健知识熟悉者只有24例(28.6%),教育后则增加至80例(95.2%),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健康教育后,重视保健运动、主动参与保健运动、主动改变不良工作姿势、主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重视颈椎保护的病例明显增多,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每天运动时间由教育前的(5.3±1.5)min延长至教育后的(37.2±3.5)min (P<0.01);经健康教育后,3、6、12个月复发的病例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颈椎病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改善颈椎运动能力,延长颈椎病复发周期.

    作者:蔡梅;张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F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ASA 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CSEA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GA)组,每组各30例,比较CSEA与GA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 CSEA和GA两组患者在CO2气腹后5 minHR和RR均增快,MAP下降,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于气腹后30 minMAP恢复至麻醉前水平;GA组的MAP则在气腹后15 min回升至麻醉前水平.CSEA组在气腹后15 min时pH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aCO2值显著升高,与气腹前相比P<0.05;GA组气腹后15 min时pH值也明显下降,PaCO2值高于气腹前水平,但明显低于CS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麻醉优良率均为100%.CSEA组术中的全麻用药量明显少于GA组,术毕时CSEA组比GA组更快清醒(P<0.05).结论 CSEA可以满足心肺功能良好患者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需要,具有用药少、经济实用术后苏醒快等优点.

    作者:林环新;邱玉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86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降纤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TIA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治疗组(43例)和复方丹参-阿司匹林对照组(43例).采用TCD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48h内、2周内TIA发作被控制及转为脑梗死的例数为分别为32、10、1例;对照组则为分别为20、20、3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P<0.01).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血流速增快与血流速缓慢者组的平均流速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或0.05);同时应用降纤酶治疗后,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凝聚率、纤维蛋白原含量都有明显的下降(P<0.01).结论 应用降纤酶治疗TIA 起效快、效果好、安全性高;通过TCD技术可为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疗效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陈国光;关春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 总结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GE-V730阴道探头对76例宫颈癌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CT扫描、膀胱镜和结肠镜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6例宫颈癌全部经病理证实.超声检出58例,检出率为76.3%.其中未检出18例宫颈癌中,有15例为早期浸润癌,另3例为浸润癌.超声检出癌组织未侵犯周围脏器43例,手术证实符合者42例(占97.7%);有癌组织侵犯周围脏器者15例,均经手术证实.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宫颈癌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结论 阴道彩色多普勒能诊断宫颈癌的准确性高,并能观察侵犯周围脏器的范围及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对早期浸润癌的诊断则需依赖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子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宫颈锥切术等手段.

    作者:梁艳艳;黄宇虹;谭小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8例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体会

    目的 分析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为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8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中有16例(57.1%)为T0早期癌,12例(42.9%)为微小癌.数字化乳腺X线摄像(DR)显示:肿块结节影12例 (42.9%),钙化影11例(39.3%),腺体局部致密影5例(17.8%);超声检出边界不规则低回声结节.单独应用DR或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7%(24/28)、75.0%(21/28),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率为92.9%(26/28).结论 重视早期癌的体征,提高认识,应用联合检诊方法 可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陈锦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胎盘植入38例诊治分析

    目的 提高胎盘植入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两家医院6年间38例胎盘植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引产及4例顺产后胎盘滞留行人工剥离或钳夹困难时,彩超检查诊断为胎盘植入;另剖宫产时发现胎盘植入28例中,产前B超发现前置胎盘20例,B超提示可疑胎盘植入4例.38例中发生产后出血21例,发生率为55.3%;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保守性手术及介入治疗)成功33例,因术中失血性休克行子宫切除术5例.结论 对有胎盘植入的诱发因素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胎盘植入的治疗关键在于控制出血,应根据病情,制定不同的处理方式,对要求保留子宫者可行保守治疗,对严重出血危及生命者应采取子宫切除术.

    作者:王祥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干预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自编的依从性调查问卷对100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调查、随访,对影响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人的关心程度、医患关系、焦虑、抑郁等在依从者和不依从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在年龄、性别及瓣膜的型号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善焦虑、抑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稳定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可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康复干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长缨;何湛;古剑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胃底折叠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大出血32例

    目的 探讨胃底折叠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的价值.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大出血32例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胃底折叠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因大出血经24h保守治疗不能控制而行紧急手术者15例,全部获立即止血,4例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出院的28例中随访25例,再出血率为12%(3/25);术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得到明显改善;食道内压力从术前的(2.09±1.01)kPa升高为术后的(4.43±0.45)kPa(P<0.01).结论 胃底折叠术能提高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

    作者:陈搏之;钟康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尿酸酶比色法检测稳定型心绞痛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5例、心肌梗死组120例和健康对照组170例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的尿酸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健康人.

    作者:谢细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桡骨外固定器和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外固定器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失败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外固定组和钢板内固定组,每组30例.外固定组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或结合克氏针骨折端交叉固定治疗,钢板内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结果 在控制桡骨的短缩、关节面的塌陷及下尺桡关节脱位方面,钢板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组(P<0.01或0.05).术后两组的Garla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1.25908,P>0.05).结论 外固定器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在控制桡骨的短缩、关节面的塌陷及下尺桡关节脱位方面,钢板内固定优于骨外固定器固定.

    作者:马楚平;何光联;梁江山;欧迪军;李康养;刘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小切口皮瓣下剥离大汗腺治疗腋臭186例

    目的 了解小切口皮瓣下剥离大汗腺治疗腋臭的效果.方法 对186例腋臭患者采用小切口翻转皮瓣直视下剥离大汗腺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186例均无出现皮肤坏死现象,腋臭气味消失,术后日常生活即可自理,不需陪护,切口隐蔽,瘢痕细小,较早恢复上肢活动.结论 小切口皮瓣下剥离大汗腺治疗腋臭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邓恩;邵奕;黄木平;林燕凤;邱世国;董嘉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5T MR与DSA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影像学分析

    目的 分析1.5 MR和DSA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CCF的完整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和DSA检查并行血管内治疗,其中9例为外伤性CCF.结果 MRI及MRA主要表现:患侧眼球突出、海绵窦扩大、眼上静脉扩张,部分患者眼下静脉、面静脉、内眦静脉、岩上、下窦扩张,眼外肌肿胀,眼球壁增厚.DSA主要表现:患侧海绵窦扩大,患侧眼上静脉充盈扩张,并可发现瘘口、引流静脉及盗血现象.结论 1.5T MR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技术,能显示CCF更多继发的间接征象及部分瘘口,在一定程度上可部分替代DSA的诊断作用.DSA在显示CCF供血动脉的来源、瘘口的位置和大小更有优势,DSA作为金标准不可完全取代.

    作者:陈武标;吴永峻;陈永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超声监视下行绝经期妇女取环术的体会

    目的 总结绝经期妇女采用超声实时全程监视引导法行取环术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07年用BELSON700型全程超导可视妇产科手术仪引导下对127例(试验组)绝经期妇女取环术的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等资料,与2006年采用传统法108例 (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试验组的取环成功率为96.1%(122/127),高于对照组的85.2%(92/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取环术时间为(2.5±1.3)h、术中出血量为(4.4±1.2)mL,分别(短)少于对照组的(3.3±1.6)h和(5.8±1.4)mL(P<0.01);试验组发生术后IUD残留、嵌顿和断裂分别为1、2、2例,对照组分别为7、10、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超声实时全程监视引导绝经期取环术的成功率高,较少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作者:许萱子;黄红梅;李爱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纳米ZnO制备过程中Zn2+转化率的研究

    目的 了解常压液相沸腾回流法制备纳米ZnO时溶液中Zn2+的转化率.方法 选用Zn(NO3)2与NaOH以不同摩尔量混合反应,在不加添加剂条件下,采用常压液相沸腾回流法制备纳米ZnO,反应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取出少量反应液,测定其中Zn2+浓度.结果 与结论 摩尔比一定时,不同反应时间溶液中Zn2+浓度不同,不同摩尔比时,溶液中Zn2+浓度也不同;从测定的数据可分析Zn2+的转化率和纳米ZnO的收率.结果 表明Zn(NO3)2与NaOH摩尔比为1∶3时,纳米ZnO收率高.

    作者:罗辉;贾振斌;邱敏;刘彩云;赖香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