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意义

张凌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早期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00例脑梗死患者早期行TCD检查并与头颅CT进行比较.结果:梗死灶相对应的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异常者共84例,异常率为84.0%,其中大面积梗死者的异常率为86.3%,小面积梗死者的异常率为81.6%.各梗死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及平均流速均明显低于健侧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TCD检测无创伤,可直接对早期脑动脉硬化梗死做出判断,对急性硬化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管理模式初探

    临床毕业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所学的书本知识与临床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强化临床技能、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我院于2002年开始接受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习带教任务,通过3年来的临床带教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较为适合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的带教模式.

    作者:林燕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4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体会

    目的: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2例(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32.6岁)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资料作了分析.结果:保守治疗12例,死亡1例,病死率8%,手术治疗30例,死亡7例,病死率23%;培养细菌的14例中12例为混合感染.结论: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在认真观察病情和体征下,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案为上策,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手术的时机及方法是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揭育畴;吴彩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加入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声明

    作者:广东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稿约

    作者:广东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TGF-α与消化系肿瘤

    上个世纪80年代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产生一种刺激静止性生长的细胞呈非静止性生长的多肽因子,称为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随后又观察到化学转化的小鼠AKP-2B细胞产生的TGF在功能上存在差异,由此将TGF分为TGF-α、TGF-β两种.已经证明TGF-α是一种多功能肽类物质,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发挥一系列的生物学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甚为密切,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恶变和对患者预后有指示意义的一项分子指标.本文就转化生长因子α与消化系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三明;黄水传;陈小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资料和术前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81例在术前超声检查中诊断为子宫腺肌病,诊断符合率69.8%,误漏诊率为30.2%.结论: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动态超声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作者:谭慧敏;肖丽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皮肤性病学》多媒体教学优势与弊端的体会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已日益普及,并逐渐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然而,我们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发现,多媒体教学并非十全十美,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刀切.本文总结了5年来我们利用多媒体对皮肤性病学教学的体会.

    作者:黎兆军;樊翌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静脉全麻下行食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的体会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行食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方法:对采用静脉全麻下对92例食管异物作食管镜检查并异物取出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食管异物均能顺利取出.结论:采用静脉全麻下作食管镜检查加异物取出术具有术中操作方便,损伤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镜堆;陈鹏生;麦周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LMWH注射液治疗,每次0.4mL,每日两次,腹壁皮下注射,连续7d.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为40000)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500 mL,静脉滴注,2h内滴完,连用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记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粘滞度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改善血液循环及脑保护作用.

    作者:朱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童大肠息肉46例的诊治

    目的:总结儿童大肠息肉的治疗经验.方法:对46例共68枚不同大小、有蒂或无蒂、单发或多发的儿童息肉,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切或徒手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高频电凝切除或徒手治疗儿童大肠息肉,方法切实可行,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李天煜;程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我院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我院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骨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10月骨科出院病历446份,调查抗菌药的使用情况,计算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值.结果:446份出院病历中,401份使用抗菌药物,共计6类25种,包括β-内酰胺类(15种)、喹诺酮类(4种)、林可霉素类(1种)、氨基糖甙类(4种)、四环素类(1种)、硝基咪唑类(1种).抗菌药物的用量排序,以林可霉素类居首,头孢菌素类次之, 喹诺酮类第3,这3类药物费用占抗菌药总费用的74.6%.结论:我院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合理的,但应注意联合用药中药物的相互作用.

    作者:陈彩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128例治疗观察

    目的:寻求一种根治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VVC)的方法.方法:128例VV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在检测念珠菌的基础上尚作支原体和衣原体检测.两组均予口服斯皮仁诺 200mg 每天1次连服3d,每晚阴道放置达克宁栓1 枚连用7d.研究组再加用抗支原体与衣原体治疗.结果:研究组68例均检出念珠菌,尚检出支原体38例,衣原体6例,支原体+衣原体3例.研究组治愈60例,好转6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32例,好转20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18.86,P<0.01).结论:以研究组的疗效为优;对于顽固性阴道炎除要进行综合治疗外,尚要检测病原体,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治疗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6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喉返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组织病理类型及喉返神经在术中是否被分离保护的关系.结果:喉返神经总损伤率为2.7%,其中380例术中有目的地解剖分离了喉返神经并注意保护,喉返神经的损伤率为1.6%(6/380);240例未解剖分离喉返神经,喉返神经的损伤率为4.6%(10/240),前者的损伤率明显低于后者(P<0.05).喉返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组织病理类型则无明显关系.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术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仔细操作,是减低喉返神经损伤特别是永久性损伤的关键.

    作者:李立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胆红素主要转运子MRP2基因与阻塞性黄疸

    胆红素主要转运子MRP2基因是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盒运载体基因家族成员.1996年Pauluma等[1]发现在Dubin-Johnson综合征(DJS)TR-鼠动物模型中的MRP2基因,并命名为管状多特异性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MOAT).随后又发现MRP2基因是一个和阻塞性黄疸密切相关的基因.本文就MRP2基因的特性及其在阻塞性黄疸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余水平;林木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结肠粘液癌肝转移的螺旋CT诊断及临床评价

    目的:分析结肠粘液癌肝转移的螺旋CT特征和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且CT资料完整的38例结肠粘液癌肝转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中共扫描59个肝转移灶,平扫为低密度灶42个,等密度灶5个,高密度灶12个,增强后门静脉期边缘强化43个.螺旋CT正确诊断51个病灶,诊断符合率为86.4%(51/59),其中高密度灶12个均确诊,诊断符合率为100%.对28例患者的30个转移灶实施手术切除,切除率为93.7%(30/32),其余10例经外科评估无切除意义.28例手术切除患者的5a生存率为53.6%.结论:螺旋CT扫描对结肠粘液癌肝转移的检出和手术切除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伟文;何旭升;刁胜林;陈珊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广东省365间医学实验室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状况与分析

    目的:评估广东省临床实验室实施尿液沉渣分析检查规范化工作情况.方法:对广东省内365间临床实验室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实验室对5个浓度尿液质控品的测定结果.结果:(1)广东省县级以上医院有74.8%仍用普通玻片(或加盖玻片)直接镜检进行尿液沉渣分析检查,只有25.2%的医院采用商品化尿液沉渣检测系统.(2) 被调查的实验室在尿液沉渣分析检查的日常工作中符合我国血液学和体液学专家委员会公布<尿液沉渣检查标准化的建议>只占27.9%,不符合占72.1%.(3) 全省临床医学实验室对5个浓度尿液质控品的实验室间测定结果非常离散,CV达92%~200%.结论:广东省临床实验室开展尿液沉渣分析检查规范化工作仍然十分不足.商品化尿液沉渣检测系统有助于标准化尿液沉渣显微镜分析,但不同系统的结果差异仍然较大.

    作者:张志雄;林增文;江楚文;邹伟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低剂量(30mA)胸部螺旋CT扫描的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低剂量胸部螺旋CT扫描的临床效果.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和30例患者均用常规剂量(125mA)及低辐射剂量(30mA)行胸部螺旋CT扫描,观察两种扫描方法对显示胸部正常解剖结构及异常病变的差别.结果:两种剂量扫描均能清楚显示胸部的正常解剖结构、病变的特征及其细节,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胸部疾病是可行的,将大幅度减少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作者:黎喜;谢增海;罗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三种不同病因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妊娠比较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三种不同病因不孕的妊娠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76例不孕妇女,根据其不孕病因分为3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组51例,慢性盆腔炎组76例,正常盆腔组49例(无明显异常的不孕妇女),比较3种不孕症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妊娠情况.结果:内异症组、慢性盆腔炎组、正常盆腔组治疗后宫内妊娠率分别是51.0%、69.7%、14.3%,前两组的宫内妊娠率均高于正常盆腔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内异症组与慢性盆腔炎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 内异症组及慢性盆腔炎组的异位妊娠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盆腔炎组(P<0.05),但内异症组与明显盆腔炎组之间的异位妊娠率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因为内异症和慢性盆腔炎的不孕症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妊娠率明显提高,故而对内异症和慢性盆腔炎者应及早选择腹腔镜检查和治疗;正常盆腔者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

    作者:高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我校双语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双语教学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国际教育接轨和对我国英语教学、专业教学提出更高要求的产物[1],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在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学生对开展双语教学的看法、认同度和评价,将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此,本文对本科生双语教学的现状作了调查,为我校的双语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钟遂平;谢翔天;沈玉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2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价值,为其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4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加服中药,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8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864, 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 Scr 及BUN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除治疗后的BUN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外(P<0.01),余无明显改变;且治疗后的BUN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作者:黄贵阳;钟小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