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成晓燕;刘强;王伯章

关键词:西医院校, 中医学教学,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医学教学改革, 适应形势, 民族传统, 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传统文化, 必修课程, 教学目, 课题, 结晶, 基础, 对策, 弊端
摘要:中医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与传统文化的结晶.目前大多数西医院校将中医学设为必修课程.但由于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致使中医学在教学过程中还存有许多弊端,与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不相适应.因此,如何适应形势,搞好中医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大家商榷.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与CT诊断肾脏错构瘤31例分析

    目的:提高对肾脏错构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2年来收治的31例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B超、彩超及CT的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1例中共有39个瘤体,其中单发26例共26个,分布于左肾12例,右肾14例;多发5例共13个瘤体.CT值为-13~-92Hu.28个瘤体表现为外向生长的周边型肿瘤,另11个瘤体则侵及肾盂肾盏和肾窦.综合B超、彩超及CT检查对瘤体的良恶性诊断提示率明显提高.结论:随着B超、彩超和CT的普及,肾脏错构瘤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B超、彩超与CT联合检查可优势互补,对绝大多数肾错构瘤病变可在术前作出诊断或提示.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应用临床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临床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的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比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9.2±3.3)d,则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3±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健康教育质效.

    作者:李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思密达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思密达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将65例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思密达组(n=38)及对照组(n=27)两组.两组均口服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在此基础上,思密达组在溃疡处敷思密达糊剂,对照组在溃疡处喷西瓜霜粉剂.治疗后定期随访8周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Hc=8.0623,P<0.01);愈合时间思密达组为(4.1±2.8)d,西瓜霜组为(7.2±5.7)d,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611,P<0.01).结论:思密达调成糊剂,外敷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满意.

    作者:欧阳新华;韦莉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382例不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分析

    目的:观察广东南海地区不孕妇女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培养法和胶体金技术检测法分别检测不孕妇女382例,另选70例正常早孕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不孕组中CT阳性率为50.5%(193/382),UU阳性率为56.3%(215/382),CT+UU阳性率为17.0%(65/382);对照组中CT阳性率为5.7%(4/70),UU阳性率为14.3%(10/70),CT+UU阳性率为4.3%(3/7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相应治疗后有83例受孕,其中CT或UU单项阳性者受孕(27.3%)76/278.二项阳性者受孕(10.8%)7/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殖道CT和UU感染是造成妇女生殖道感染和不孕的原因之一,对于不孕患者均应常规检查CT和UU.

    作者:李璇;陈健智;李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三种方法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三种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输卵管妊娠90例,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A组在B超引导下输卵管包块局部注入氨甲蝶呤(MTX)40mg;B组口服米非司酮200mg,1次/12h,共3次;C组联合应用A、B两组所用的方法.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B、C三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3.3%、70.0%、96.7%,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C组治疗成功率高于A、B两组(P<0.05).结论:对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MTX局部注入及口服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效果优于MTX局部注入或口服米非司酮.

    作者:张小勤;龙敏丹;劳海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8例严重电烧伤的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严重电烧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8例严重电烧伤患者的创面情况、复合伤、并发症、手术时机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8例中有13例存在复合伤,并发症多而复杂,需积极处理复合伤和并发症稳定病情.首次手术为伤后(8.9±5.5)d,共用各类皮瓣67块,2块坏死,余均成活.移植血管、神经、肌腱14例次,截肢9例,死亡3例.结论:严重电烧伤要尽快确诊复合伤,积极处理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手术修复,急诊手术和保留死骨的处理方法要慎重采用.

    作者:吴涛;饶忠;叶斌;李永文;林锟;沈木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物病原菌的分离及药物敏感性检测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脓性分泌物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以指导抗生素在该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对14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48例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54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和变形杆菌(33株)为主,其次为铜绿假单胞杆菌(21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1株)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高.变形杆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较敏感.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较敏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2者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敏感率均较高.

    作者:李大红;赵云峰;李华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应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应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与实验组(B组)各40例,A组采用传统的定时定量间断气道湿化法,B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给药湿化加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切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肺部感染的持续时间、气管切开置管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并发症如刺激性咳嗽、痰阻、气管粘膜损伤发生较B组明显增多(P<0.01).结论:气管切开术后在气道湿化上采用持续气道湿化加雾化吸入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定时定量间断滴入湿化法.

    作者:莫锦萍;谢春雷;李春霞;黄维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意义

    目的:了解螺旋CT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SHCC)的意义.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SHCC41例44个病灶的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41例共发现44个病灶,34个病灶呈典型增强形式,即动脉期呈高密度(均匀或不均匀),门脉期迅速变为低或等密度,延迟期仍呈低密度.10个病灶呈不典型表现,其中3个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均呈高密度,延迟期则均呈等密度;3个病灶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中均呈低密度;4个病灶在动脉期呈等密度,而其它各期为低密度.结论:大多数的SHCC在三期扫描上呈典型表现.SHCC定性诊断主要靠增强的动态变化特点,综合三期扫描的表现可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黄伟鹏;许建生;陈洁容;陈卫鹏;陈少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数字X线摄影与屏-片摄影在小儿胸部检查中的质量比较

    目的:比较数字X线摄影(DR)与传统屏-片摄影在小儿胸部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400例小儿患者分别采用DR与传统屏-片胸部检查,并对图像质量、检查照射剂量、从检查到胶片出来的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200例小儿胸部DR(DR组)甲级片176例、乙级片18例、丙级片6例、废片0例;200例小儿胸部X线(常规组)甲级片96例、乙级片54例、丙级片45例、废片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76.1,P<0.01),DR组的平均照射量为(1.63±0.11)mAs,常规组为(2.96±0.23)mA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3.8,P<0.05).开始检查到图像打印成胶片,DR组所需时间平均为(3.5±0.6)min,常规组则为(10.1±2.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9,P<0.05).结论:小儿胸部DR弥补了传统屏-片的不足,其影像质量优良,吸收剂量明显减少,且后处理功能、工作流程能力均优于屏-片系统,图像可作数字化存储和远程传输.

    作者:黄泽光;陈嵘祎;罗泽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我校篮球选项课教学法改革的探索

    多年来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是广大体育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和致力研究的课题,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篮球运动在我国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采用有效的方法、手段,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知识,掌握技能.现通过教学实践对篮球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初步的探索.

    作者:刘睿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4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仅做常规药物治疗.综合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2周后,病情稳定时增加综合康复治疗.观测两组发病时、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的ADL.结果:治疗1个月后,综合康复组的修饰、床椅转移、行走等项目能力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或<0.01);治疗2个月后,两组除上述项目存在差异外,在穿衣、用厕所和上下楼等项目的能力上综合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陈远俊;王汉明;王冬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头帽肌激动器对上下牙槽骨矫治效果的观察

    目的:了解头帽肌激动器对上下牙槽骨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10例,以头帽肌激动器进行矫治,所有患者均采用枕牵引,牵引力为300~500g.矫治前后均摄头颅侧位X线片,通过测量头颅侧位X线片9项上牙槽和9项下牙槽骨测量项目.结果:上牙弓长度矫治后显著减小(P<0.01),上切牙舌倾明显(P<0.01),上颌第一磨牙伸长(P<0.01);下齿槽座点(B)在垂直向明显下移(P<0.01).下切牙唇倾明显(P<0.01),下颌第一磨牙显著性前移并伸长(P<0.01).前牙覆牙合覆盖均显著减小(P<0.01).结论:头帽肌激动器对患者上下牙槽骨有明显的改建作用,使用头帽肌激动器矫治患者时,应掌握其适应证,注意头帽肌激动器口外力的方向和大小,以达到好的矫治效果.

    作者:陈炳煜;刘从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4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以多西紫杉醇为主的方案联合化疗,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75mg/m2d1,静脉滴注顺铂20mg/m2d1~5,静脉滴注5-氟脲嘧啶500mg/m2d1~5,每3周为一周期,观察、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34例均可评价,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41.2%.毒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毒性,但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脲嘧啶对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理想,毒副作用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云军;何志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试论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网络不仅是传播信息的纽带、反映民情的窗口,而且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1].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并可以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高校校园网络正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2].为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谭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视差定位投照角度的优化

    目的:寻找视差定位法球管水平佳的倾斜角度.方法:选文献报道与预实验得出的15°、25°及35°水平投照角度对以颅骨标本模拟的埋伏多生牙进行投照,所得的结果用双盲法阅片比较分析.结果:球管水平倾斜投照角度为25°所摄得的影像质量高于以15°及35°所摄得的影像质量(P<0.01).结论:用视差定位法为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作定位投照与诊断时,X线球管水平倾斜角度选25°为合适.

    作者:贾淑娟;古向生;陈坤;郑军华;崔敏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失语22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43例脑卒中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针对性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除针对性语言康复训练外,配合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2疗程间针灸间隔7d,语言训练持续不间断.结果:观察组显效9例,好转10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3例,好转11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446,P<0.05).结论:提示针灸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失语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语言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

    作者:姚福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组建电子设计自动化仿真实验室的思考

    基础课实验教学是基础课群建设的重要支柱,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影响重大,是实验教学的主体[1].在我校,电子技术和电路理论是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之一.这些课程的实验教学既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又要能够跟上本学科和社会需求的新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目的,不断创新实验手段和方法,适时增加新内容,加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实验室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初步开展科研活动的基地,是这类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显然,传统实验室的建设很难满足这一要求.为此,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on,简称EDA)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要求电子技术类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作相应改革,在设计手段上应用EDA工艺和可编程器件(PLD)方法[2].本文就我校组建EDA仿真实验室,把EDA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深化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

    作者:吕群松;王勇;陈鸿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前置胎盘65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前置胎盘处理方法,以减少产前产时的出血,而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65例前置胎盘病例的阴道流血、宫缩情况、期待治疗及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周达36周的6例部分性前置胎盘和4例边缘性前置胎盘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均存活.4例孕周为33+4、34+3、35+4、35+5周,阴道流血>600 mL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均存活.1例孕35+6周,出血量中等且合并重度子痫前期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存活.其余有活动性少量出血的50例则行期待疗法,结果48例有效,有效率为96%;无效2例于孕34+4和33+6周时行急诊剖宫产.有效的48例均期待治疗到36周后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延长孕龄3~47 d,新生儿轻度窒息6例,无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结论:期待治疗可延长孕周,提高婴儿存活率,减少大出血对母婴生命的威胁;剖宫产则为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佳方式.

    作者:刘晓瑛;周丽萍;周维;刘保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PTEN磷酸酶活性对人乳腺癌ZR-75-1细胞的迁移及粘着斑激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PTEN磷酸酶活性对ZR-75-1人乳腺癌细胞迁移及粘着斑激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有和无磷酸酶活性的两种PTEN表达质粒(Wt和G129)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ZR-75-1,用人工基底膜侵袭试验检测其转染前后的迁移能力,以Western-blot检测未转染的ZR-75-1和两种表达质粒的ZR-75-1磷酸化粘着斑激酶水平.结果:转染后有磷酸酶活性、无磷酸酶活细胞与未转染ZR-75-1细胞间侵袭抑制率、运动抑制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细胞间总FAK(粘着斑激酶)水平无明显差异,而WT-PTEN与G129和ZR-75-1组FAK 397位酪氨酸磷化水平有明显差异.结论:PTEN具有抑制乳腺癌细胞ZR-75-1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TEN使FAK去磷酸化有关.

    作者:黄金文;林观平;周克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