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淑娟;古向生;陈坤;郑军华;崔敏毅
目的:总结严重电烧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28例严重电烧伤患者的创面情况、复合伤、并发症、手术时机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8例中有13例存在复合伤,并发症多而复杂,需积极处理复合伤和并发症稳定病情.首次手术为伤后(8.9±5.5)d,共用各类皮瓣67块,2块坏死,余均成活.移植血管、神经、肌腱14例次,截肢9例,死亡3例.结论:严重电烧伤要尽快确诊复合伤,积极处理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手术修复,急诊手术和保留死骨的处理方法要慎重采用.
作者:吴涛;饶忠;叶斌;李永文;林锟;沈木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首次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对策.方法:对92例首次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动态进行评估和分析,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首次住院脑卒中患者存在着抑郁、焦虑、恐惧、对环境不适应、孤独无助、不配合治疗等不良心理,经过护理干预后,多数患者情绪障碍、住院态度、配合护理等方面均得到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首次住院患者的不良心理应进行正确的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这对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促进康复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吴水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医学生普遍反映物理难学或认为物理对学医没用.如何通过编写合适的教材以及贯彻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一直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关心的问题.现将我们参编的<流体的运动>[1]一章教材的特点与教学实践介绍如下:
作者:陈英华;吴祖明;况明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变化,以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从2002至2004年间的临床样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在重症监护(ICU)病房分布广(占61.9%).其次为呼吸内科(占8.6%)、泌尿外科(占8.6%)、颅脑外科(占7.9%),其他病区散在分布.药敏结果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9.4%),其次为环丙沙星(11.5%)、氨苄西林/舒巴坦(14.4%)、丁胺卡那(17.3%)、头孢他定(19.4%)、菌必治(24.5%)、哌拉西林(24.5%),均明显低于其他受试抗菌药物.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在ICU分布多,且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十分严重,必须加强抗菌药物的耐药监测,指导临床正确用药,以免造成严重的医院感染流行.
作者:吴建曾;钟馥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超早期(出血7h以内)、早期(出血7~72h)手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超早期、早期手术治疗中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结果:手术后3个月时超早期组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Ⅲ级87例(80.6%)、早期组Ⅰ~Ⅲ级39例(50.0%),超早期组有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者24例(22.2%)、早期组有39例(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超早期组术后再出血12例(11.1%)、死亡6例(5.6%),早期组术后再出血8例(10.3%)、死亡9例(11.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彭斌;陈云清;黄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耳脓性分泌物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以指导抗生素在该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对14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48例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54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和变形杆菌(33株)为主,其次为铜绿假单胞杆菌(21株)、肺炎克雷伯杆菌(11株)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高.变形杆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较敏感.铜绿假单胞杆菌对头孢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较敏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2者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敏感率均较高.
作者:李大红;赵云峰;李华轩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75min,术中出血50~150mL,均未输血,术后留置尿管5~6d,术后无继发出血;轻度尿失禁6例,均在拔尿管后1周内消失,其余患者术后均排尿通畅,控尿良好.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术中注意有关事项,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车斯策;钟世强;魏鸿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网络不仅是传播信息的纽带、反映民情的窗口,而且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1].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并可以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高校校园网络正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2].为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谭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医学院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医药卫生预备队和生力军的主要地方.医学生的道德直接关系到他们走上医疗工作岗位后行业的道德,也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带来直接影响.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促使医学生形成较稳定的医德品质,并在以后职业实践中转化为自身的医德行为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以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把医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社会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这一思想政治目标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轶;黄祖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思密达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将65例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思密达组(n=38)及对照组(n=27)两组.两组均口服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在此基础上,思密达组在溃疡处敷思密达糊剂,对照组在溃疡处喷西瓜霜粉剂.治疗后定期随访8周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Hc=8.0623,P<0.01);愈合时间思密达组为(4.1±2.8)d,西瓜霜组为(7.2±5.7)d,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611,P<0.01).结论:思密达调成糊剂,外敷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满意.
作者:欧阳新华;韦莉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前置胎盘处理方法,以减少产前产时的出血,而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65例前置胎盘病例的阴道流血、宫缩情况、期待治疗及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周达36周的6例部分性前置胎盘和4例边缘性前置胎盘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均存活.4例孕周为33+4、34+3、35+4、35+5周,阴道流血>600 mL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均存活.1例孕35+6周,出血量中等且合并重度子痫前期者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存活.其余有活动性少量出血的50例则行期待疗法,结果48例有效,有效率为96%;无效2例于孕34+4和33+6周时行急诊剖宫产.有效的48例均期待治疗到36周后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延长孕龄3~47 d,新生儿轻度窒息6例,无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结论:期待治疗可延长孕周,提高婴儿存活率,减少大出血对母婴生命的威胁;剖宫产则为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佳方式.
作者:刘晓瑛;周丽萍;周维;刘保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75例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所有起搏电极均采用Seldinger法通过穿刺锁骨下静脉置入,观察置入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17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140例患者术前症状很快消失,35例基础心脏病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期间无1例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8.6%,包括囊袋出血3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心律失常4例,呃逆2例,局部肌内刺激1例.结论:及时发现并排除起搏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加强随访并进行起搏器程控监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丽红;陈小卫;吴铿;回皓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龙血竭胶囊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2例压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用龙血竭胶囊外敷,对照组用0.5%甲硝唑加庆大霉素湿敷,观察其生肌敛疮促进压疮愈合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3、2、1、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8、12、2、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16.92,P<0.01);且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5%vs30.8%,P<0.01).结论:龙血竭胶囊用于治疗压疮疗效满意,简便易行.
作者:苏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对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的机制.方法:以台盼蓝拒染法检测genistein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细胞增殖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genistein对HO-8910PM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RT-PCR分析MTA1及nm23H1 mRNA的表达.结果:50μmol/L的genistein作用细胞6h后能抑制HO-8910PM细胞体外侵袭人工基底膜和趋化运动能力,抑制率分别为(21.08±3.12)%和(17.15±2.01)%;25~100μmol/L genistein作用HO-8910PM细胞24h后,明显下调MTA1 mRNA的表达,上调nm23H1 mRNA表达水平.结论:genistein能抑制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的侵袭和运动能力.genistein抗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与MTA1 mRNA的表达下调和nm23H1 mRNA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马卫列;丁航;符伟玉;周克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数字X线摄影(DR)与传统屏-片摄影在小儿胸部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400例小儿患者分别采用DR与传统屏-片胸部检查,并对图像质量、检查照射剂量、从检查到胶片出来的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200例小儿胸部DR(DR组)甲级片176例、乙级片18例、丙级片6例、废片0例;200例小儿胸部X线(常规组)甲级片96例、乙级片54例、丙级片45例、废片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76.1,P<0.01),DR组的平均照射量为(1.63±0.11)mAs,常规组为(2.96±0.23)mA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3.8,P<0.05).开始检查到图像打印成胶片,DR组所需时间平均为(3.5±0.6)min,常规组则为(10.1±2.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9,P<0.05).结论:小儿胸部DR弥补了传统屏-片的不足,其影像质量优良,吸收剂量明显减少,且后处理功能、工作流程能力均优于屏-片系统,图像可作数字化存储和远程传输.
作者:黄泽光;陈嵘祎;罗泽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放疗对喉癌患者T淋巴细胞(T-LC)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及Bcl-2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对40例喉癌患者血CD4、CD8、IL-2、TNF及肿瘤组织中Bcl-2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法、ELISA放免法和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喉癌患者血CD4、IL-2及TNF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者(P<0.01),放疗后CD4、IL-2及TNF含量低于放疗前;喉癌患者放疗前血CD8含量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放疗后则明显升高(P<0.05);放疗后喉癌组织中Bcl-2表达水平低于放疗前(P<0.05).结论:检测喉癌患者T-LC亚群、IL-2及TNF,对评价患者免疫状况及活体病变程度、判断疗效有指导意义;Bcl-2则对判断肿瘤细胞存活状况有指导意义.
作者:姚俊;陈仁辉;王军;崔德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寻找视差定位法球管水平佳的倾斜角度.方法:选文献报道与预实验得出的15°、25°及35°水平投照角度对以颅骨标本模拟的埋伏多生牙进行投照,所得的结果用双盲法阅片比较分析.结果:球管水平倾斜投照角度为25°所摄得的影像质量高于以15°及35°所摄得的影像质量(P<0.01).结论:用视差定位法为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作定位投照与诊断时,X线球管水平倾斜角度选25°为合适.
作者:贾淑娟;古向生;陈坤;郑军华;崔敏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喜普妙联用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阿普唑仑组及喜普妙联用阿普唑仑组(简称联用组),每组各41例,喜普妙治疗剂量为20~40 mg/d,阿普唑仑为0.4~0.8 mg/d,观察时间均为4周.疗效评定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安全性评价应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及体格检查.结果:联用组总有效率为97.6%,明显高于阿普唑仑组的78.0%(P<0.01).联用组HAMA评分在用药1、2、4周分别为(19.44±3.67)、(17.32±3.11)、(13.19±2.89);阿普唑仑组分别为(22.31±2.43)、(20.61±2.46)、(15.63±2.54),联用组HAMA评分明显高于阿普唑仑组(P<0.01).联用组的副反应发生率为22.0%,阿普唑仑组为14.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喜普妙联用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较单用阿普唑仑好,副反应轻,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池洲;邹晓波;邱映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逐步增加,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日渐突出,开发和应用新的教学手段迫在眉睫,利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是解决传统的教学手段局限性的重要途径.为此,我室建立了寄生虫学教学信息网,并于2005年9月在校园网内运行.本文就网站建设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何庆丰;彭礼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4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仅做常规药物治疗.综合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2周后,病情稳定时增加综合康复治疗.观测两组发病时、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的ADL.结果:治疗1个月后,综合康复组的修饰、床椅转移、行走等项目能力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或<0.01);治疗2个月后,两组除上述项目存在差异外,在穿衣、用厕所和上下楼等项目的能力上综合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陈远俊;王汉明;王冬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