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调查湛江地区正常人精液参数

黄华振;杨利荣;陈洁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 精液分析, 精液参数
摘要:目的: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调查湛江地区正常人精液参数.方法:用CASA对随机选取的500份正常生育力健康人精液标本进行分析.结果:精子密度(145.31±77.41)×106/mL,活率(66.55±13.65)%,精子形态畸形率(15.50±4.79)%,平均曲线运动速度(45.47±11.10)μm/s,平均直线运动速度(30.08±4.76)μm/s,平均路径运动速度(31.92±5.80)μm/s,A级(31.39±12.62)%,B级(14.72±5.84)%,C级(20.45±10.58)%,D级(33.44±13.63)%,运动的直线性(66.15±8.24)%,运动的摆动性(70.20±8.08)%,运动的前向性(90.23±6.67)%,精子平均鞭打频率(7.38±1.02)Hz,运动的侧摆幅度(1.08±0.31)μm,精子运动平均移动角度(82.30±4.73)度/秒.结论:用CASA分析精液取得的正常人精液参数可为该地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用的参考值.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用物理学《流体的运动》教材的设计、编写与教学实践

    医学生普遍反映物理难学或认为物理对学医没用.如何通过编写合适的教材以及贯彻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一直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关心的问题.现将我们参编的<流体的运动>[1]一章教材的特点与教学实践介绍如下:

    作者:陈英华;吴祖明;况明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总结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7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75min,术中出血50~150mL,均未输血,术后留置尿管5~6d,术后无继发出血;轻度尿失禁6例,均在拔尿管后1周内消失,其余患者术后均排尿通畅,控尿良好.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术中注意有关事项,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车斯策;钟世强;魏鸿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三羟异黄酮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的侵袭、转移及MTA1、nm23H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三羟异黄酮(genistein)对人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的机制.方法:以台盼蓝拒染法检测genistein对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细胞增殖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genistein对HO-8910PM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趋化运动能力的影响;RT-PCR分析MTA1及nm23H1 mRNA的表达.结果:50μmol/L的genistein作用细胞6h后能抑制HO-8910PM细胞体外侵袭人工基底膜和趋化运动能力,抑制率分别为(21.08±3.12)%和(17.15±2.01)%;25~100μmol/L genistein作用HO-8910PM细胞24h后,明显下调MTA1 mRNA的表达,上调nm23H1 mRNA表达水平.结论:genistein能抑制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的侵袭和运动能力.genistein抗肿瘤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与MTA1 mRNA的表达下调和nm23H1 mRNA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马卫列;丁航;符伟玉;周克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思密达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思密达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方法:将65例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思密达组(n=38)及对照组(n=27)两组.两组均口服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在此基础上,思密达组在溃疡处敷思密达糊剂,对照组在溃疡处喷西瓜霜粉剂.治疗后定期随访8周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Hc=8.0623,P<0.01);愈合时间思密达组为(4.1±2.8)d,西瓜霜组为(7.2±5.7)d,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611,P<0.01).结论:思密达调成糊剂,外敷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满意.

    作者:欧阳新华;韦莉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头帽肌激动器对上下牙槽骨矫治效果的观察

    目的:了解头帽肌激动器对上下牙槽骨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10例,以头帽肌激动器进行矫治,所有患者均采用枕牵引,牵引力为300~500g.矫治前后均摄头颅侧位X线片,通过测量头颅侧位X线片9项上牙槽和9项下牙槽骨测量项目.结果:上牙弓长度矫治后显著减小(P<0.01),上切牙舌倾明显(P<0.01),上颌第一磨牙伸长(P<0.01);下齿槽座点(B)在垂直向明显下移(P<0.01).下切牙唇倾明显(P<0.01),下颌第一磨牙显著性前移并伸长(P<0.01).前牙覆牙合覆盖均显著减小(P<0.01).结论:头帽肌激动器对患者上下牙槽骨有明显的改建作用,使用头帽肌激动器矫治患者时,应掌握其适应证,注意头帽肌激动器口外力的方向和大小,以达到好的矫治效果.

    作者:陈炳煜;刘从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三种方法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三种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输卵管妊娠90例,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A组在B超引导下输卵管包块局部注入氨甲蝶呤(MTX)40mg;B组口服米非司酮200mg,1次/12h,共3次;C组联合应用A、B两组所用的方法.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B、C三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3.3%、70.0%、96.7%,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C组治疗成功率高于A、B两组(P<0.05).结论:对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MTX局部注入及口服米非司酮联合应用,效果优于MTX局部注入或口服米非司酮.

    作者:张小勤;龙敏丹;劳海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组建电子设计自动化仿真实验室的思考

    基础课实验教学是基础课群建设的重要支柱,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影响重大,是实验教学的主体[1].在我校,电子技术和电路理论是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之一.这些课程的实验教学既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又要能够跟上本学科和社会需求的新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目的,不断创新实验手段和方法,适时增加新内容,加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使实验室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初步开展科研活动的基地,是这类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显然,传统实验室的建设很难满足这一要求.为此,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on,简称EDA)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要求电子技术类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作相应改革,在设计手段上应用EDA工艺和可编程器件(PLD)方法[2].本文就我校组建EDA仿真实验室,把EDA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深化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

    作者:吕群松;王勇;陈鸿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放疗对喉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IL-2、TNF及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放疗对喉癌患者T淋巴细胞(T-LC)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及Bcl-2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对40例喉癌患者血CD4、CD8、IL-2、TNF及肿瘤组织中Bcl-2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法、ELISA放免法和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喉癌患者血CD4、IL-2及TNF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者(P<0.01),放疗后CD4、IL-2及TNF含量低于放疗前;喉癌患者放疗前血CD8含量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放疗后则明显升高(P<0.05);放疗后喉癌组织中Bcl-2表达水平低于放疗前(P<0.05).结论:检测喉癌患者T-LC亚群、IL-2及TNF,对评价患者免疫状况及活体病变程度、判断疗效有指导意义;Bcl-2则对判断肿瘤细胞存活状况有指导意义.

    作者:姚俊;陈仁辉;王军;崔德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首次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首次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对策.方法:对92例首次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动态进行评估和分析,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首次住院脑卒中患者存在着抑郁、焦虑、恐惧、对环境不适应、孤独无助、不配合治疗等不良心理,经过护理干预后,多数患者情绪障碍、住院态度、配合护理等方面均得到改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首次住院患者的不良心理应进行正确的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这对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促进康复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吴水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数字X线摄影与屏-片摄影在小儿胸部检查中的质量比较

    目的:比较数字X线摄影(DR)与传统屏-片摄影在小儿胸部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400例小儿患者分别采用DR与传统屏-片胸部检查,并对图像质量、检查照射剂量、从检查到胶片出来的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200例小儿胸部DR(DR组)甲级片176例、乙级片18例、丙级片6例、废片0例;200例小儿胸部X线(常规组)甲级片96例、乙级片54例、丙级片45例、废片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76.1,P<0.01),DR组的平均照射量为(1.63±0.11)mAs,常规组为(2.96±0.23)mA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3.8,P<0.05).开始检查到图像打印成胶片,DR组所需时间平均为(3.5±0.6)min,常规组则为(10.1±2.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0.9,P<0.05).结论:小儿胸部DR弥补了传统屏-片的不足,其影像质量优良,吸收剂量明显减少,且后处理功能、工作流程能力均优于屏-片系统,图像可作数字化存储和远程传输.

    作者:黄泽光;陈嵘祎;罗泽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试论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网络不仅是传播信息的纽带、反映民情的窗口,而且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1].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大学生关心的热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并可以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高校校园网络正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2].为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谭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157例体会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57例下肢长管骨骨折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全部患者均采用静力性固定,均随访.结果:157例骨折全部愈合,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有2例骨折迟缓愈合(经加强负重功能锻炼及局部物理治疗后,骨折完全愈合),2例骨折端软组织浅感染(经加强换药和抗感染治疗后得到痊愈),2例胫骨骨折术后膝部疼痛伴轻度屈膝受限(于骨折愈合取髓内钉后膝关节疼痛消失,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果评定(采用Johner-Wruh标准):优128例,良23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达96.2%.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坚强、能早期活动、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冯燕翔;麦伟;吴养;李志丹;李涛;彭锦晖;颜志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p63和CK34βE12在前列腺基底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p63和细胞角蛋白(CK)34βE12在前列腺基底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35例前列腺增生症和15例前列腺癌组织p63和CK34βE12蛋白表达,每例选取10个腺泡进行观察,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63和CK34βE12在前列腺基底细胞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8.3%(344/350)和93.1%(326/350),前者高于后者(χ2=11.28,P<0.01);p63和CK34βE1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未见表达.p63蛋白免疫反应颗粒位于前列腺基底细胞细胞核内,CK34βE12蛋白免疫反应颗粒则位于前列腺基底细胞细胞质内.结论:p63和CK34 βE12在识别前列腺基底细胞中各有优劣,在前列腺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可作为一组基底细胞标记因子而配伍使用、互为补充.

    作者:蒋志坚;安丽影;肖宁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75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75例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所有起搏电极均采用Seldinger法通过穿刺锁骨下静脉置入,观察置入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17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140例患者术前症状很快消失,35例基础心脏病患者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随访期间无1例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8.6%,包括囊袋出血3例,起搏器综合征2例,心律失常4例,呃逆2例,局部肌内刺激1例.结论:及时发现并排除起搏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加强随访并进行起搏器程控监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田丽红;陈小卫;吴铿;回皓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目的:研究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甲亢、甲减及正常)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甲亢40例、甲减35例和正常对照36例,并测定其甲状腺激素、血液流变学、血脂、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改变,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并进行比较.结果:甲亢、甲减组IS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甲减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高于甲亢组和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SI与FT3、FT4、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呈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甲亢患者存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与FT3和FT4呈负相关;甲减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与血液粘度呈负相关.

    作者:李红艳;刘君海;陈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超早期与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超早期(出血7h以内)、早期(出血7~72h)手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超早期、早期手术治疗中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结果:手术后3个月时超早期组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Ⅲ级87例(80.6%)、早期组Ⅰ~Ⅲ级39例(50.0%),超早期组有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者24例(22.2%)、早期组有39例(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超早期组术后再出血12例(11.1%)、死亡6例(5.6%),早期组术后再出血8例(10.3%)、死亡9例(11.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彭斌;陈云清;黄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脲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4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以多西紫杉醇为主的方案联合化疗,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75mg/m2d1,静脉滴注顺铂20mg/m2d1~5,静脉滴注5-氟脲嘧啶500mg/m2d1~5,每3周为一周期,观察、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34例均可评价,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3例,总有效率41.2%.毒副作用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毒性,但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5-氟脲嘧啶对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理想,毒副作用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云军;何志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IL-12和IL-18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IL-2、IL-12、IL-18水平与乙型肝炎病变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法检测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IL-12、IL-18的水平,观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肝炎发展的关系.结果:慢性及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2水平出现显著性下调(P<0.01),而急性、慢性及重型肝炎患者的IL-12、IL-18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升高程度与病情相关.结论:血中细胞因子水平是判断乙肝患者免疫状态及进行治疗的重要指标.

    作者:黄灿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我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及其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适合于本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自制健康教育进度表对在我社区接受输液治疗的50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教育6个月后,观察其效果.另设未进行健康教育3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教育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良好率均比教育前明显提高(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P>0.05);教育后研究组血压、血脂控制良好率比教育前明显提高(P<0.05或<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结论:在患者做输液治疗的同时,采用自制进度表、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方法,效果满意.

    作者:李志娟;余岸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辅助性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

    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是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的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Th细胞的前体Th0细胞可分化为Th1/Th2两个优势亚型,分别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失调在HBV感染慢性化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用外源性Th的相关细胞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机体Th1/Th2细胞的失衡,干预乙型肝炎慢性化的进程,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现就Th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唐利波;龙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