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目的:观察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分娩镇痛对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70例,在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分娩;对照组67例,未用任何镇痛药物自然分娩.观察微泵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泌乳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妇72 h内开始泌乳时间、哺乳次数、泌乳素、雌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泌乳无明显影响.
作者:林还珠;张凤兰;苏小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醇冷浸法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效果.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醇冷浸法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05%.结论:该法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重现性均好,可以作为蜂胶质量检测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建和;符伟玉;佘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寻求一种温和而有效的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鼻窦置换体位,用甲硝唑、α-蛋白酶、地塞米松混合液浸泡鼻咽部,每天2次,每次5 min.结果:31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通过5~32次鼻咽部的浸泡,在减少鼻腔脓涕、消除呼气恶臭、清理鼻咽部痂皮等方面都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浸泡鼻咽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方法疗效好,副作用少,操作简便,经济,患者易接受.
作者:付维明;王最青;蔡懿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抗炎平喘祛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及每日给予可拉明0.375 g×5支加入输液中静滴;治疗组28例在上述基础上每日给予纳络酮2.0 mg/次加入输液中以15~20滴/min静滴,每日1次.结果:纳络酮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2.729, P<0.01); 意识障碍改善和消失时间以治疗组为短(P<0.01);血气分析多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效果明显,有迅速改善症状,改善血气,促进肺性脑病患者意识恢复等优点,为肺性脑病治疗开拓了新的前景.
作者:黎雄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蛇床子素-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22 nm.结果:蛇床子素在5.0~25.0 mg/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75%,RSD为0.33%.结论:该测定方法稳定、快捷、准确、简便,可作为蛇床子素-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制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立坚;李宝红;庄海旗;东野广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的脑电图(EEG)异常情况.方法:使用日本光电7209型EEG仪对确诊为TS136例的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EEG异常率为45.6%(62/136),以轻度居多,有秽语者的EEG异常率为69.6%(16/23),明显高于无秽语者的EEG异常率40.7%(46/113)(P<0.05).结论:部分TS患儿存在脑功能障碍;基底节区异常或功能障碍可能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之一.
作者:周兰;黄绍娴;刘彩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经产道助产分娩方法的适应证及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助产分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实验组(n=182)为产钳术助产分娩,对照组(n=228)为胎头吸引术(胎吸术)助产分娩,对两组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种助产方式的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母体损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损伤有较明显的差异性.结论:两种助产方法均是解决头位难产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危急时刻,争取快速结束分娩,抢救宫内缺氧的胎儿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黄文琼;黄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体外观察大豆黄酮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抑制效果及酶动力学分析以确定其抑制作用类型.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克隆、表达和纯化,获得重组人CK2的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并测定大豆黄酮对酶的抑制作用及采用IC50结果的回归方程分析其动力学.结果:大豆黄酮能显著抑制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活性(IC50 =2.38 μmol/L),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已知的CK2抑制剂5,6-二氯-1-β-D-呋喃核糖苯并咪唑(DRB) 和N-(2-氨乙基)-5-氯萘-1-硫胺(A3).酶动力学分析表明,大豆黄酮与ATP(Ki=3.02μmol/L)及酪蛋白(Ki = 2.22μmol/L)均呈混合型抑制CK2的活性.结论:大豆黄酮是一种较强的体外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
作者:林小聪;刘新光;陈小文;陈伟珠;梁念慈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经验. 方法:对16例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 结果:16例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均以进行性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其中1例出现颞叶钩回疝.16例先行保守治疗,其中4例保守治疗治愈,余12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治愈,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结论: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临床少见,缺乏临床定位症状和体征,进行性颅内压增高为其主要表现.在密切观察病情下,可先进行保守脱水治疗,对难缓解且一旦出现颅内高压者,均应手术治疗.
作者:谢锡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腔导尿管在垂直部分喉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3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术后48 h负压引流的出血量少于50 mL,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咽瘘及肺部感染并发症.结论:在垂直部分喉切除术中,用双腔导尿管作水囊填充残喉术腔是一种简易、确切的好方法;精心护理是减少喉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肖小燕;梁倩华;王志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 患者房水的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配对设计进行分组,27例患者的急性发作眼为发作组,同一患者的另外一只未发作眼为对照组.用分光光度计检测两组房水NO、MDA的含量和SOD的活性.结果:两组比较,PAACG组的NO与MDA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Ρ<0.01),而SOD显著下降(Ρ<0.01).结论: 眼压升高可能导致PAACG患者房水NO与MDA明显升高,而SOD非常显著下降,导致损伤小梁网及邻近的葡萄膜和视网膜,促进了青光眼的高眼压及视神经病变的发展.
作者:廖海兰;LIAO Tian-jiang;黄迪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同种异体羊膜植入和术眼球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 2b治疗顽固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13例(13只眼)顽固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于巩膜床,分别于术时、术后1 d、3 d、7 d、14 d术眼球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 50万单位.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10.5个月.观察术后阻止瘢痕性滤过泡形成的效果、降眼压作用、手术成功率及视力变化.结果: 13只眼中,形成功能性滤过泡11只眼,无功能滤过泡2只眼,术后3个月眼压从术前的(36.42±5.64)mmHg降低到(15.73±2.99)mmHg(t=11.465 ,P<0.01).术后12个月末,手术的成功率为79.8%(寿命表法).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与干扰素α-2b注射能提高成功率,且安全、可靠.
作者:方林彬;闫亦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MS)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29例经手术证实的M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6例(6/29),其中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确诊5例,B超确诊1例.行单纯胆囊切除15例,胆囊切除+瘘口直接缝合+置T管引流5例,胆囊切除+胆囊瓣修补+置T管引流4例,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2例出现胆漏,腹腔引流1~3周治愈.1例术后提前拔T管,发生胆管狭窄.无死亡病例.结论:B超结合ERCP、PTC、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提高MS的术前确诊率,根据胆管病理损伤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作者:李称才;李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低热量饮食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手术后体重变化及代谢综合征、胰岛素用量和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按体重指数(BMI)将86例T2DM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各组再分A、B两组.在使用胰岛素治疗前提下,A组患者采用中低热量饮食,每日总热量约4621.16 kJ;B组患者采用普通DM饮食,每日总热量约7740.4 kJ,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量患者体重并计算称体重下降净值、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用药情况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肥胖患者A组体重、胰岛素用量、伤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1),血糖、血脂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非肥胖患者A组体重、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1),但血糖、血脂改善及伤口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中低热量饮食可降低肥胖T2DM手术患者的体重,有助于代谢综合征的改善,并有助术后伤口愈合.
作者:晏日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对4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及4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血清NO、LPO及SOD测定.结果: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相比,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低下(P<0.01),LPO明显升高(P<0.01),其总SOD(T-SOD)水平降低(P<0.05),Mn-SOD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Cu,Zn-SOD则下降不明显.NO水平的下降与T-SOD活性的降低呈正相关(r=0.3471,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抗氧化能力下降,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机体受过氧化损伤严重.特别是NO作为巨噬细胞免疫效应分子,其水平的低下,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黄纳新;蔡良真;官成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提出颅脑结构正常值范围,为临床诊断颅脑疾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160例正常成人颅脑正常结构径线作MRI检查,脑室系统按吴氏正常脑室CT测量值方法测量,桥脑、延髓、胼胝体、垂体等的测量则选取正中矢状位进行测量.结果:侧脑室前部(14.7±1.6)mm、体部 (11.50±2.3)mm、三角区(10.2±1.7)mm;延髓前后径为(12.1±0.9)mm;中脑前后径为(18.1±1.6)mm;垂体上下径为(5.1±0.9)mm、前后径为(8.9±1.4)mm;小脑蚓部厚度为(30.2±3.9)mm.结论:正常成人颅脑MRI测量结果有利于临床和影像学对颅脑MRI结构异常的诊断,以此可作为影像学诊断颅脑结构异常的客观量化指标.
作者:曹智辉;王秀荣;成官迅;娄明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醉酒后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酒醉后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醉酒后容易发生颅脑损伤,并且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和并发症多,常易误吸致呼吸道堵塞.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比例高(占54.3%),残废率、病死率高(分别为59.7%、17.1%).结论:密切观察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应用纳洛酮,动态复查头部CT,可以提高醉酒后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作者:陈兵;罗学忠;赵革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脑肿胀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扩大式翼点入路开颅减压术式,治疗85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急性脑肿胀患者.结果:良好28例占32.9%,中残8例占9.4%,重残10例占11.5%,植物生存3例占3.5%,死亡36例,病死率42.4%,其中GCS>8分的病死率为16.7%,GCS6~8分的病死率为55.3%,GCS 3~5分者为85.0%(P<0.01).结论:手术是治疗急性脑肿胀的重要措施之一,GCS评分越低,预后越差.
作者:杨建雄;黄建斌;叶志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糖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动态测定58例肺炎合并SIRS患儿(SIRS组)的CRP、PLT和血糖,同时与非SIRS的肺炎患儿(非SIRS组)和正常儿童(对照组)作对照.结果:非SIRS组的血糖、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IRS组血糖、CRP均显著高于非SIRS组(P<0.01),PLT显著低于非SIRS组(P<0.01).符合诊断标准3项以上的患儿48 h血糖和第5天CRP持续不降,72 hPLT明显下降,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联合检测肺炎患儿的血糖、CRP和PLT计数有助于准确评估病情的危重度,血糖、CRP持续性升高、PLT持续下降,预示有发生MODS的可能.
作者:廖志勤;虞靖虹;和强;涂燕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骁悉(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LN 14例,比较治疗3、6个月时的疗效,评估药物的副作用.结果:14例中有1例中途退出.其余13例的SLEDAI计分、24 h尿蛋白总量、血清抗ds-DNA抗体滴度及补体C3水平在治疗3、6个月后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通过减量后症状消失.结论: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LN疗效明显,副作用相对较轻.
作者:李博;汪迅;李剑松;钟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