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蛇床子素-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中蛇床子素含量的测定

张立坚;李宝红;庄海旗;东野广智

关键词:固体分散体, 蛇床子素,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蛇床子素-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22 nm.结果:蛇床子素在5.0~25.0 mg/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75%,RSD为0.33%.结论:该测定方法稳定、快捷、准确、简便,可作为蛇床子素-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制备的质量控制方法.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76例青壮年股骨颈囊内骨折采用两种方法治疗,4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治疗,36例经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进行2~6 a的随访.结果: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的40例中效果达优者20例、良17例、可3例、差0例;而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36例中优13例、良10例、可10例、差3例,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Hc=4.985,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的疗效优于闭合复位内固定的疗效.

    作者:陈关林;姜志强;刘付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宫腔镜检查对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目的:了解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5例,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75.0%,阴性预测值为85.7%,阳性预测值为88.9%.结论: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可提高对子宫内膜萎缩、慢性炎症、子宫粘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尽管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与单纯诊刮相似,但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学变化.

    作者:甄小文;冯满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超声SonoCT技术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超声SonoCT技术在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SonoCT技术和普通超声成像对8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onoCT在显示病灶边界、病灶基底部、检出小病灶等方面优于普通超声(P<0.01).结论:SonoCT技术有助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定性诊断,可作为胆囊疾病检查筛选或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之一.

    作者:廖桂英;温赐祥;刘锋;徐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豆黄酮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分析

    目的:体外观察大豆黄酮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抑制效果及酶动力学分析以确定其抑制作用类型.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克隆、表达和纯化,获得重组人CK2的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并测定大豆黄酮对酶的抑制作用及采用IC50结果的回归方程分析其动力学.结果:大豆黄酮能显著抑制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活性(IC50 =2.38 μmol/L),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已知的CK2抑制剂5,6-二氯-1-β-D-呋喃核糖苯并咪唑(DRB) 和N-(2-氨乙基)-5-氯萘-1-硫胺(A3).酶动力学分析表明,大豆黄酮与ATP(Ki=3.02μmol/L)及酪蛋白(Ki = 2.22μmol/L)均呈混合型抑制CK2的活性.结论:大豆黄酮是一种较强的体外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

    作者:林小聪;刘新光;陈小文;陈伟珠;梁念慈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和干扰素α-2b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同种异体羊膜植入和术眼球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 2b治疗顽固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13例(13只眼)顽固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于巩膜床,分别于术时、术后1 d、3 d、7 d、14 d术眼球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 50万单位.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10.5个月.观察术后阻止瘢痕性滤过泡形成的效果、降眼压作用、手术成功率及视力变化.结果: 13只眼中,形成功能性滤过泡11只眼,无功能滤过泡2只眼,术后3个月眼压从术前的(36.42±5.64)mmHg降低到(15.73±2.99)mmHg(t=11.465 ,P<0.01).术后12个月末,手术的成功率为79.8%(寿命表法).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与干扰素α-2b注射能提高成功率,且安全、可靠.

    作者:方林彬;闫亦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Graves眼病患者的外周T细胞亚群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Graves眼病(EGO)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指标.方法: Graves眼病组(GO组,n=44)、Graves眼病甲状腺功能正常组(EGO组,n=16)及正常人对照组(n=20),均采用SAP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总数(CD3)、辅助性T细胞(CD4)和抑制性T细胞(CD8),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TSH受体抗体(TSAb).比较三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结果:GO组和EGO组的CD3、CD4、CD4/CD8均升高,CD8均下降,TSAb、TgAb、TmAb阳性率也均升高,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GO组和EGO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调,可能是甲功正常的Graves眼病的发病机制之一;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存在可能是甲功正常的Graves眼病关键的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刘付贞;武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局麻下对老年重症胆管炎行胆总管切开减压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胆管炎的更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局麻下行手术治疗65岁以上重症胆管炎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率84.4%;病死率15.6%,均死于术后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强化围手术期治疗,及时有效迅速的胆道彻底引流,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局麻下经右肋缘下斜切口入腹行胆道减压术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曹臻;陈春雷;林晖;方寒柳;陈丹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抗炎平喘祛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及每日给予可拉明0.375 g×5支加入输液中静滴;治疗组28例在上述基础上每日给予纳络酮2.0 mg/次加入输液中以15~20滴/min静滴,每日1次.结果:纳络酮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2.729, P<0.01); 意识障碍改善和消失时间以治疗组为短(P<0.01);血气分析多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效果明显,有迅速改善症状,改善血气,促进肺性脑病患者意识恢复等优点,为肺性脑病治疗开拓了新的前景.

    作者:黎雄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M-CSF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病后各时间段血浆的巨噬细胞集落因子(M-CS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ACS患者和健康成人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ACS患者发病后第1、2、3、7、14天血浆中的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同时检测30例健康成人的M-CSF、CRP和TNF-α作为对照.结果:ACS患者发病后第1、2天血清M-CSF、CRP和TNF-α的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1);但ACS患者血清CRP和TNF-α的水平只在发病初期(1~3d)增高,而M-CSF在整个急性炎症过程中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M-CSF是反映炎症过程的敏感指标,检测M-CSF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ACS急性炎症过程是否结束,对ACS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方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调查及护理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人心理卫生状况,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 方法:采用自评焦虑量表、艾森克个性意问卷(EPQ成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糖尿病组自评焦虑量表评定结果为(48.67±8.68),对照组为(40.67±6.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定(包括神经质、精神质、掩饰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不同情绪状态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心理卫生问题程度不同,存在着严重的抑郁、焦虑情绪,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并对疾病的发生和预后起重要作用.在社区范围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艳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产道助产术410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经产道助产分娩方法的适应证及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助产分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实验组(n=182)为产钳术助产分娩,对照组(n=228)为胎头吸引术(胎吸术)助产分娩,对两组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种助产方式的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母体损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损伤有较明显的差异性.结论:两种助产方法均是解决头位难产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危急时刻,争取快速结束分娩,抢救宫内缺氧的胎儿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黄文琼;黄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接种水痘疫苗偶合水痘1例

    患儿,女,2000年10月26日出生,某幼儿园儿童,住湛江市赤坎区,2002年7月5日在某保健院门诊,于右上臂三角肌处按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注射器皮下注射水痘疫苗0.5 mL(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201003,失效期:20030315).注射后,患儿无任何不适,但第2天患儿胸前和背部出现数粒红色斑丘疹,继而头面、四肢均有散发性斑丘疹,并逐渐形成水泡,发痒,无发热,家长认为病情不重而推延求诊,7月14日才到某医院急诊入院.查体,患儿神清,精神好,全身皮肤尤以面部、四肢、阴部有散在性水疱疹,部分已结痂.咽部稍红,双肺呼吸音清,无音,心率115次/min,律整,无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自如,无病理神经反射,体温为36.6℃,血常规、尿常规正常,诊断为水痘.

    作者:余永清;罗兰英;苏华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雌激素受体与细胞周期蛋白B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ER和cyclinB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情况进行结果分析.结果:ER和cyclinB1的阳性表达在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ER和cyclinB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学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P<0.05),肿瘤愈大、病程愈晚期、淋巴结转移数目愈多则ER的阳性表达率愈低,而cyclinB1的阳性表达则相反.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yclinB1的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良,而ER的阳性表达是预后良好的标志,检测两者的表达对乳腺癌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许燕云;黄卓敏;曹军;姜汉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视网膜组织中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成年家兔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组织的一氧化氮(NO)及其合成酶(NOS)的影响,旨在为视网膜移植提供抗氧化的保护方法.方法:健康成年家兔20只(40眼),分成4组,Ⅰ(新鲜视网膜组)、Ⅱ(常规培养液组)、Ⅲ(高浓度bFGF液组)、Ⅳ(低浓度bFGF液组),将Ⅱ~Ⅳ组视网膜组织块放入相应培养基中培养1周.4组视网膜取材后进行NO、NOS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Ⅰ~Ⅳ组视网膜组织NO、NOS含量差异有显著性,与Ⅰ组相比,Ⅱ、Ⅳ组NO、NOS值显著增高;与Ⅱ组相比,Ⅲ、Ⅳ组NO、NOS值显著降低;Ⅲ组与Ⅰ组NO值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Ⅲ组与Ⅳ组比较,NOS值降低明显.结论: bFGF有清除自由基、增强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并且高浓度bFGF较低浓度bFGF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组织抗氧化作用显著.

    作者:李瑞庄;梁轩伟;严灿荣;廖海兰;宋洪妮;郑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合并SIRS时血糖、CRP及PLT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糖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动态测定58例肺炎合并SIRS患儿(SIRS组)的CRP、PLT和血糖,同时与非SIRS的肺炎患儿(非SIRS组)和正常儿童(对照组)作对照.结果:非SIRS组的血糖、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IRS组血糖、CRP均显著高于非SIRS组(P<0.01),PLT显著低于非SIRS组(P<0.01).符合诊断标准3项以上的患儿48 h血糖和第5天CRP持续不降,72 hPLT明显下降,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联合检测肺炎患儿的血糖、CRP和PLT计数有助于准确评估病情的危重度,血糖、CRP持续性升高、PLT持续下降,预示有发生MODS的可能.

    作者:廖志勤;虞靖虹;和强;涂燕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MS)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29例经手术证实的M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6例(6/29),其中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确诊5例,B超确诊1例.行单纯胆囊切除15例,胆囊切除+瘘口直接缝合+置T管引流5例,胆囊切除+胆囊瓣修补+置T管引流4例,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2例出现胆漏,腹腔引流1~3周治愈.1例术后提前拔T管,发生胆管狭窄.无死亡病例.结论:B超结合ERCP、PTC、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提高MS的术前确诊率,根据胆管病理损伤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作者:李称才;李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水平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8(IL-18)在高血压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对不同等级的高血压病患者和高血压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5例及30名健康者的血浆IL-18水平作了检测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浆I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4.603,P<0.001),并随高血压病级别的上升而升高(P均<0.05);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IL-18水平显著高于无心力衰竭者(t=2.81, P<0.01).结论:高血压病的发生可能有IL-18参与.

    作者:许金成;王淑斐;刘华锋;袁岩;洪玉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病区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区(ICU)患者感染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及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ICU病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218株,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用K-B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218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56株,检出率为25.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为35.4%,大肠埃希菌为30.2%.亚胺培南对ESBLs全部敏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ICU病区呼吸道感染患者痰中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情况严重,临床实验室有必要建立制度,常规检测ESBLs,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由产ESBLs菌株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作者:邓玉丽;蔡志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B超测定胎儿骨骺中心在产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胎儿骨骺中心与胎龄的关系,为预测胎龄及胎儿成熟度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B超测定300例不同孕周胎儿股骨远端骨骺中心(FE)及胫骨近端骨骺中心(TE)的大直径线,判定胎龄及胎儿成熟度.结果:FE和TE的直径值均随胎龄增加而增大.FE≥5 mm时,82%的胎儿在35周以上;FE≥6 mm时,94%的胎儿≥37周.TE则比FE的相应胎龄减少2 mm,至妊娠37周时,100%的胎儿TE≥3 mm.结论:FE≥6 mm时,TE≥3 mm可作为胎龄37周及胎儿成熟的标准,尤以测定TE意义更甚.

    作者:范玉华;陈俏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0例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经验.方法: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应用于MODS 40例.结果:显效1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65%.死亡14例,其中8例(57.1%)伴难治性低氧血症.结论:机械通气可增加氧合,改善MODS预后.

    作者:文学;苏月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