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道助产术410例临床分析

黄文琼;黄少

关键词:产钳, 胎吸, 取胎术, 产科, 助产学/方法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经产道助产分娩方法的适应证及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助产分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实验组(n=182)为产钳术助产分娩,对照组(n=228)为胎头吸引术(胎吸术)助产分娩,对两组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种助产方式的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母体损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损伤有较明显的差异性.结论:两种助产方法均是解决头位难产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危急时刻,争取快速结束分娩,抢救宫内缺氧的胎儿起到良好的作用.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端粒酶活性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方法:采用以PCR为基础的端粒酶重复扩增方法及非变性 PAGE 银染定性法检测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率较正常宫颈、不典型增生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高(P<0.01),且不同临床分期的子宫颈癌宫颈组织间端粒酶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不同病理分级的子宫颈癌宫颈组织间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端粒酶在子宫颈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有关,端粒酶可望成为检测子宫颈癌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杨敏;孟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胆管癌组织中CD44 mRNA表达与癌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胆管癌组织中CD44 mRNA表达与胆管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26例胆管癌及10例胆管良性病变标本中CD44mRNA表达.结果:16例胆管癌组织均能扩增出异常的CD44v转录子片段(>482bp).而10例胆管良性病变组织只扩增出标准型的CD44s转录子片段(482bp).有淋巴结转移的胆管癌组织中出现较多异常的CD44转录子片段.结论:转录子数量较多的变异型CD44v基因表达可能与胆管癌的转移扩散行为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赖新峰;陈小平;王彦斌;林良辉;黄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35 277例磁共振扫描的护理

    目的:总结磁共振扫描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35277例MR扫描患者,按年龄分为≤7岁组(n=821)和>7岁组(n=34456),分析其扫描效果.结果:未作特殊处理时,>7岁组图像满意率达93.0%,明显高于≤7岁组的3.2% (P<0.001).≤7岁组图像效果不满意者作镇静处理后,满意率达99.6%,与镇静处理前比较差异显著(P<0.001);而>7岁组不满意者经镇静处理后满意率也达99.1%.结论:为了获得高质量磁共振图像,除了基本护理和心理护理外,≤7岁者及>7岁的不合作者均应常规行镇静处理.

    作者:郑桂英;吴丽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38例克罗恩病的内镜检查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总结克罗恩病的内镜检查结果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38例研究对象行内镜检查,其中36例行结肠镜检查,2例行胃镜检查,所有患者均行病理活检;所有病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行病理检查.结果:36例行结肠镜检查,病变位于回盲部15例,回肠末端8例,回肠末端和回盲部7例,结肠6例.19例的溃疡呈鹅口疮样,17例的溃疡呈线状或沟槽样,其周围粘膜呈铺路石样.2例行胃镜检查,位于胃窦部1例,食管中下段1例,均为底较深溃疡;内镜下活检发现典型的肉芽肿组织,中心无干酷样坏死病灶占39.5%.CD患者依临床表现诊断率为23.1%,内镜检查诊断率为41.7%,消化道造影检查诊断率为14.3%.结论:临床诊断克罗因病较困难,需综合各种诊断手段.

    作者:林斌;周宇;麦海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36例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脑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者的脑电图(EEG)异常情况.方法:使用日本光电7209型EEG仪对确诊为TS136例的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EEG异常率为45.6%(62/136),以轻度居多,有秽语者的EEG异常率为69.6%(16/23),明显高于无秽语者的EEG异常率40.7%(46/113)(P<0.05).结论:部分TS患儿存在脑功能障碍;基底节区异常或功能障碍可能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之一.

    作者:周兰;黄绍娴;刘彩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持续性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在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持续性腰大池脑脊液引流(CLCFD)在颅脑外伤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颅脑外伤52例分别在伤后3~10 d,于腰4、5椎间隙穿刺并置一细导管于腰大池中,导管外接输液器和引流袋.通过调速器控制脑脊液引流速度为5~8滴/min,持续缓慢引流血性脑脊液,平均引流6~7 d.结果:经CLCFD的治疗,轻度脑挫伤患者在短期内头痛、呕吐、精神差等症状明显缓解.中重度患者(病情恶化者除外)脱水药用量大为减少,颅内压下降满意,较好地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障碍等并发症.结论:CLCFD可较快地清除血性和感染性脑脊液,减轻脑血管痉挛,降低颅内压,减少脱水药的用量.且方法简便,宜于推广.

    作者:任新海;郑文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周期性精神障碍1例

    患者,男,12岁,因发热、反复嗜睡、精神异常4月余入院.患者于2002年12月中旬饮酒后开始出现发热(<38℃)、流鼻涕,无呕吐,无抽搐,无大小便失禁,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2003年1月25日,患者再次饮酒后开始出现头晕、嗜睡、不能认人、讲粗话、烦躁、骂人等,并称看见鬼神等,有行为冲动(打人、阴茎勃起).外院检查脑电图未见异常,服用抗精神病药10余天后症状好转,好转后不能对发作时的情况完全回忆,表现如同正常儿,仍坚持服用药物.

    作者:温金峰;郭沈昌;杨和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36例的X线诊断

    目的:总结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经验.方法:对36例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36例中骨质缺损28例,软组织肿胀25例,骨质疏松20例,骨皮质轻度破坏增生6例,骨关节退行性变7例.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X线表现多样化,易与退行性变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淆,引起误诊,必须认真分析X线征象并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以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潘惠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调查及护理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人心理卫生状况,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 方法:采用自评焦虑量表、艾森克个性意问卷(EPQ成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糖尿病组自评焦虑量表评定结果为(48.67±8.68),对照组为(40.67±6.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定(包括神经质、精神质、掩饰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不同情绪状态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心理卫生问题程度不同,存在着严重的抑郁、焦虑情绪,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并对疾病的发生和预后起重要作用.在社区范围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艳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剂量益比奥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益比奥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维持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采用进口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利血宝3000IU皮下注射2次/周治疗;试验组18例,采用大剂量国产rhEPO益比奥(EPLAO)1×104IU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治疗期间观察血常规、血清电解质、肾功能、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结论:大剂量EPLAO每周1次与常规剂量利血宝每周2次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但减少了注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价格/药效明显低于利血宝.

    作者:许勇芝;唐德燊;黄志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合并SIRS时血糖、CRP及PLT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糖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动态测定58例肺炎合并SIRS患儿(SIRS组)的CRP、PLT和血糖,同时与非SIRS的肺炎患儿(非SIRS组)和正常儿童(对照组)作对照.结果:非SIRS组的血糖、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IRS组血糖、CRP均显著高于非SIRS组(P<0.01),PLT显著低于非SIRS组(P<0.01).符合诊断标准3项以上的患儿48 h血糖和第5天CRP持续不降,72 hPLT明显下降,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联合检测肺炎患儿的血糖、CRP和PLT计数有助于准确评估病情的危重度,血糖、CRP持续性升高、PLT持续下降,预示有发生MODS的可能.

    作者:廖志勤;虞靖虹;和强;涂燕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0例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经验.方法: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应用于MODS 40例.结果:显效1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65%.死亡14例,其中8例(57.1%)伴难治性低氧血症.结论:机械通气可增加氧合,改善MODS预后.

    作者:文学;苏月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浸泡鼻咽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31例

    目的:寻求一种温和而有效的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鼻窦置换体位,用甲硝唑、α-蛋白酶、地塞米松混合液浸泡鼻咽部,每天2次,每次5 min.结果:31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通过5~32次鼻咽部的浸泡,在减少鼻腔脓涕、消除呼气恶臭、清理鼻咽部痂皮等方面都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浸泡鼻咽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方法疗效好,副作用少,操作简便,经济,患者易接受.

    作者:付维明;王最青;蔡懿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行脂餐试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进行脂餐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胆总管轻度扩张(内径6~10 mm)的病例行脂餐试验.结果:30例中非梗阻性生理扩张12例(其中胆囊切除术后代偿性扩张8例,老年性扩张4例),轻度或部份梗阻的病理性扩张18例(其中胆总管下段小结石10例,胆总管下段小肿物及壶腹部肿物5例,炎症性狭窄2例,胆道蛔虫1例).结论: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进行脂餐试验有利于生理性或病理性胆管扩张的鉴别,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且脂餐后胆管的显示段往往增宽、延长,可以提高病因诊断水平.

    作者:许桃英;张淼源;钟敏;刘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及氧自由基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对4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及4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血清NO、LPO及SOD测定.结果: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相比,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低下(P<0.01),LPO明显升高(P<0.01),其总SOD(T-SOD)水平降低(P<0.05),Mn-SOD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Cu,Zn-SOD则下降不明显.NO水平的下降与T-SOD活性的降低呈正相关(r=0.3471,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抗氧化能力下降,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机体受过氧化损伤严重.特别是NO作为巨噬细胞免疫效应分子,其水平的低下,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黄纳新;蔡良真;官成浓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蛇床子素-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中蛇床子素含量的测定

    目的:建立蛇床子素-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中蛇床子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22 nm.结果:蛇床子素在5.0~25.0 mg/L浓度范围内,吸光度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75%,RSD为0.33%.结论:该测定方法稳定、快捷、准确、简便,可作为蛇床子素-聚乙二醇6000固体分散体制备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立坚;李宝红;庄海旗;东野广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微泵镇痛分娩对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分娩镇痛对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70例,在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分娩;对照组67例,未用任何镇痛药物自然分娩.观察微泵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泌乳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妇72 h内开始泌乳时间、哺乳次数、泌乳素、雌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微泵法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泌乳无明显影响.

    作者:林还珠;张凤兰;苏小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16例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总结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经验. 方法:对16例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 结果:16例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均以进行性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其中1例出现颞叶钩回疝.16例先行保守治疗,其中4例保守治疗治愈,余12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治愈,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结论: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临床少见,缺乏临床定位症状和体征,进行性颅内压增高为其主要表现.在密切观察病情下,可先进行保守脱水治疗,对难缓解且一旦出现颅内高压者,均应手术治疗.

    作者:谢锡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产道助产术410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经产道助产分娩方法的适应证及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助产分娩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实验组(n=182)为产钳术助产分娩,对照组(n=228)为胎头吸引术(胎吸术)助产分娩,对两组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种助产方式的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母体损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损伤有较明显的差异性.结论:两种助产方法均是解决头位难产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危急时刻,争取快速结束分娩,抢救宫内缺氧的胎儿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黄文琼;黄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手术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23例的随访分析

    目的:寻找治疗肝癌破裂出血较安全、可靠、有效和便于操作的方法.方法:肝癌破裂23例,采用肝叶肝段系统切除、肝癌姑息切除、肝癌缝扎止血或加压缝扎止血,术中行门静脉插管皮下埋泵.术后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经泵门静脉化疗(PCV).并随访0~1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内死亡5例, 9例半年存活,6例1 a存活,3例超过18个月.结论:急诊手术和术后介入治疗肝癌破裂出血能有效地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是肝癌破裂出血治疗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黄振添;谢昭雄;许国平;孙卫江;文锡荣;陈盛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