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接种水痘疫苗偶合水痘1例

余永清;罗兰英;苏华瑜

关键词:接种, 疫苗, 偶合症
摘要:患儿,女,2000年10月26日出生,某幼儿园儿童,住湛江市赤坎区,2002年7月5日在某保健院门诊,于右上臂三角肌处按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注射器皮下注射水痘疫苗0.5 mL(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201003,失效期:20030315).注射后,患儿无任何不适,但第2天患儿胸前和背部出现数粒红色斑丘疹,继而头面、四肢均有散发性斑丘疹,并逐渐形成水泡,发痒,无发热,家长认为病情不重而推延求诊,7月14日才到某医院急诊入院.查体,患儿神清,精神好,全身皮肤尤以面部、四肢、阴部有散在性水疱疹,部分已结痂.咽部稍红,双肺呼吸音清,无音,心率115次/min,律整,无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自如,无病理神经反射,体温为36.6℃,血常规、尿常规正常,诊断为水痘.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低热量饮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低热量饮食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手术后体重变化及代谢综合征、胰岛素用量和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按体重指数(BMI)将86例T2DM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各组再分A、B两组.在使用胰岛素治疗前提下,A组患者采用中低热量饮食,每日总热量约4621.16 kJ;B组患者采用普通DM饮食,每日总热量约7740.4 kJ,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量患者体重并计算称体重下降净值、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用药情况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肥胖患者A组体重、胰岛素用量、伤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1),血糖、血脂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非肥胖患者A组体重、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1),但血糖、血脂改善及伤口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中低热量饮食可降低肥胖T2DM手术患者的体重,有助于代谢综合征的改善,并有助术后伤口愈合.

    作者:晏日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持续性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在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持续性腰大池脑脊液引流(CLCFD)在颅脑外伤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颅脑外伤52例分别在伤后3~10 d,于腰4、5椎间隙穿刺并置一细导管于腰大池中,导管外接输液器和引流袋.通过调速器控制脑脊液引流速度为5~8滴/min,持续缓慢引流血性脑脊液,平均引流6~7 d.结果:经CLCFD的治疗,轻度脑挫伤患者在短期内头痛、呕吐、精神差等症状明显缓解.中重度患者(病情恶化者除外)脱水药用量大为减少,颅内压下降满意,较好地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障碍等并发症.结论:CLCFD可较快地清除血性和感染性脑脊液,减轻脑血管痉挛,降低颅内压,减少脱水药的用量.且方法简便,宜于推广.

    作者:任新海;郑文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视网膜组织中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酶的影响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成年家兔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组织的一氧化氮(NO)及其合成酶(NOS)的影响,旨在为视网膜移植提供抗氧化的保护方法.方法:健康成年家兔20只(40眼),分成4组,Ⅰ(新鲜视网膜组)、Ⅱ(常规培养液组)、Ⅲ(高浓度bFGF液组)、Ⅳ(低浓度bFGF液组),将Ⅱ~Ⅳ组视网膜组织块放入相应培养基中培养1周.4组视网膜取材后进行NO、NOS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Ⅰ~Ⅳ组视网膜组织NO、NOS含量差异有显著性,与Ⅰ组相比,Ⅱ、Ⅳ组NO、NOS值显著增高;与Ⅱ组相比,Ⅲ、Ⅳ组NO、NOS值显著降低;Ⅲ组与Ⅰ组NO值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Ⅲ组与Ⅳ组比较,NOS值降低明显.结论: bFGF有清除自由基、增强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并且高浓度bFGF较低浓度bFGF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组织抗氧化作用显著.

    作者:李瑞庄;梁轩伟;严灿荣;廖海兰;宋洪妮;郑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剂量益比奥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益比奥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维持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采用进口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利血宝3000IU皮下注射2次/周治疗;试验组18例,采用大剂量国产rhEPO益比奥(EPLAO)1×104IU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治疗期间观察血常规、血清电解质、肾功能、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结论:大剂量EPLAO每周1次与常规剂量利血宝每周2次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但减少了注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价格/药效明显低于利血宝.

    作者:许勇芝;唐德燊;黄志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60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和NO含量,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 (1)EH患者血浆E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O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高血压程度的加重,血浆ET升高及NO降低均越明显(P<0.01或<0.05).(2)经治疗后EH患者的ET浓度明显降低(P<0.01),NO浓度明显升高(P<0.01).(3)EH患者血浆ET与NO呈负相关(r=-0.5146,P<0.01).结论: ET和NO均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血浆ET和NO变化可作为判断EH患者病情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梁伟钧;李果明;陈建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蜂胶醇冷浸法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目的:了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醇冷浸法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效果.方法:以槲皮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醇冷浸法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05%.结论:该法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重现性均好,可以作为蜂胶质量检测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建和;符伟玉;佘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醉酒后颅脑损伤35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醉酒后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酒醉后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醉酒后容易发生颅脑损伤,并且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和并发症多,常易误吸致呼吸道堵塞.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比例高(占54.3%),残废率、病死率高(分别为59.7%、17.1%).结论:密切观察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应用纳洛酮,动态复查头部CT,可以提高醉酒后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作者:陈兵;罗学忠;赵革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端粒酶活性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方法:采用以PCR为基础的端粒酶重复扩增方法及非变性 PAGE 银染定性法检测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率较正常宫颈、不典型增生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高(P<0.01),且不同临床分期的子宫颈癌宫颈组织间端粒酶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不同病理分级的子宫颈癌宫颈组织间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端粒酶在子宫颈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有关,端粒酶可望成为检测子宫颈癌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杨敏;孟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I、aVL、V5、V6导联Q波消失对急性下壁伴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I、AVL、V5、V6导联Q波消失对急性下壁伴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7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结果: 35例急性下壁伴右室梗死患者中有18例I、AVL、V5、V6导联Q波同时消失,占51.42%,而38例不伴右室梗死患者,仅有1例I、AVL、V5、V6导联Q波消失,占2.6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以I、AVL、V5、V6导联Q波消失作为急性下壁伴右室梗死的诊断指标的敏感性为51.42%,特异性为97.36%.结论:I、AVL、V5、V6导联Q波同时消失对急性下壁伴右室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霓;张竑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0例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经验.方法: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应用于MODS 40例.结果:显效1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65%.死亡14例,其中8例(57.1%)伴难治性低氧血症.结论:机械通气可增加氧合,改善MODS预后.

    作者:文学;苏月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行脂餐试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进行脂餐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胆总管轻度扩张(内径6~10 mm)的病例行脂餐试验.结果:30例中非梗阻性生理扩张12例(其中胆囊切除术后代偿性扩张8例,老年性扩张4例),轻度或部份梗阻的病理性扩张18例(其中胆总管下段小结石10例,胆总管下段小肿物及壶腹部肿物5例,炎症性狭窄2例,胆道蛔虫1例).结论: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进行脂餐试验有利于生理性或病理性胆管扩张的鉴别,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且脂餐后胆管的显示段往往增宽、延长,可以提高病因诊断水平.

    作者:许桃英;张淼源;钟敏;刘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接种水痘疫苗偶合水痘1例

    患儿,女,2000年10月26日出生,某幼儿园儿童,住湛江市赤坎区,2002年7月5日在某保健院门诊,于右上臂三角肌处按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注射器皮下注射水痘疫苗0.5 mL(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201003,失效期:20030315).注射后,患儿无任何不适,但第2天患儿胸前和背部出现数粒红色斑丘疹,继而头面、四肢均有散发性斑丘疹,并逐渐形成水泡,发痒,无发热,家长认为病情不重而推延求诊,7月14日才到某医院急诊入院.查体,患儿神清,精神好,全身皮肤尤以面部、四肢、阴部有散在性水疱疹,部分已结痂.咽部稍红,双肺呼吸音清,无音,心率115次/min,律整,无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自如,无病理神经反射,体温为36.6℃,血常规、尿常规正常,诊断为水痘.

    作者:余永清;罗兰英;苏华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MS)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对29例经手术证实的M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6例(6/29),其中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经肝胆道造影(PTC)确诊5例,B超确诊1例.行单纯胆囊切除15例,胆囊切除+瘘口直接缝合+置T管引流5例,胆囊切除+胆囊瓣修补+置T管引流4例,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2例出现胆漏,腹腔引流1~3周治愈.1例术后提前拔T管,发生胆管狭窄.无死亡病例.结论:B超结合ERCP、PTC、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提高MS的术前确诊率,根据胆管病理损伤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作者:李称才;李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局麻下对老年重症胆管炎行胆总管切开减压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胆管炎的更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局麻下行手术治疗65岁以上重症胆管炎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率84.4%;病死率15.6%,均死于术后并发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强化围手术期治疗,及时有效迅速的胆道彻底引流,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局麻下经右肋缘下斜切口入腹行胆道减压术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曹臻;陈春雷;林晖;方寒柳;陈丹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对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

    目的:了解病毒性脑炎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关系. 方法:对8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根据是否发生SIRS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然后比较两组患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MODS的受损脏器分布情况. 结果:80例中发生SIRS者有43例(SIRS组),发生率57.5%,没有发生SIRS者有37例(非SIRS组).SIRS组中发生MODS的有16例(37.21%),死亡10例(23.26%);非SIRS组中发生MODS 5例(13.51%),死亡2例(5.41%),两组MODS发生率、病死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常累及的脏器为肺,其次为胃肠道.结论:SIRS、MODS的发生影响病毒性脑炎的预后,故必须及早控制SIRS,以防病情恶化.

    作者:柯桦;潘春梅;唐渊;陈若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NO、SOD和MDA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 患者房水的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配对设计进行分组,27例患者的急性发作眼为发作组,同一患者的另外一只未发作眼为对照组.用分光光度计检测两组房水NO、MDA的含量和SOD的活性.结果:两组比较,PAACG组的NO与MDA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Ρ<0.01),而SOD显著下降(Ρ<0.01).结论: 眼压升高可能导致PAACG患者房水NO与MDA明显升高,而SOD非常显著下降,导致损伤小梁网及邻近的葡萄膜和视网膜,促进了青光眼的高眼压及视神经病变的发展.

    作者:廖海兰;LIAO Tian-jiang;黄迪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36例的X线诊断

    目的:总结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经验.方法:对36例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36例中骨质缺损28例,软组织肿胀25例,骨质疏松20例,骨皮质轻度破坏增生6例,骨关节退行性变7例.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X线表现多样化,易与退行性变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淆,引起误诊,必须认真分析X线征象并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以作出准确诊断.

    作者:潘惠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腔镜诊治妇科腹腔内出血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和黄体破裂所致腹腔内出血的病因,减少误诊,及时得到有效的诊疗.方法:对异位妊娠和黄体破裂所致腹腔内出血急诊入院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96例(76.8%),黄体破裂29例(23.2%).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量为(1085.4±698.6)mL.患者内出血量1500mL以上者,22.9%有昏厥史;停经史(82.3%),腹痛(91.7%),阴道不规则出血(77.1%)是主要的三联征.黄体破裂腹腔内出血量(786.0±567.8)mL,13.8%有昏厥史,腹痛(93.1%)为主要症状.内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本组105例行腹腔镜手术止血,黄体破裂中20例(68.9%)经保守治疗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详细询问病史,血β-HCG检测和阴道B超检查、后穹隆或腹腔穿刺是简便而重要的诊断手段,而腹腔镜手术是极其有效的诊治方法.

    作者:关国湛;董小萍;戴英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心率变异性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预测

    目的:观察心率变异性(HRV)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功能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于妊娠28~32周进行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的测定,并同时测定与心衰相关的指标血K+浓度及心排出量情况.结果:随着心功能的减退,妊娠合并心脏病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血K+浓度、心输出量明显下降(P<0.001),心功能Ⅳ级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血K+浓度、心输出量明显低于心功能Ⅰ~Ⅲ级或Ⅰ~Ⅱ者(P<0.01).结论:心率变异性对判断心脏储备力,预测妊娠合并心脏病者其心功能衰竭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朱瑞珍;梁飞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双腔导尿管在垂直部分喉切除术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双腔导尿管在垂直部分喉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3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术后48 h负压引流的出血量少于50 mL,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咽瘘及肺部感染并发症.结论:在垂直部分喉切除术中,用双腔导尿管作水囊填充残喉术腔是一种简易、确切的好方法;精心护理是减少喉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肖小燕;梁倩华;王志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