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36例的X线诊断

潘惠仪

关键词:关节炎, 痛风性/放射摄影术, 回顾性研究, 诊断, 鉴别
摘要:目的:总结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经验.方法:对36例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36例中骨质缺损28例,软组织肿胀25例,骨质疏松20例,骨皮质轻度破坏增生6例,骨关节退行性变7例.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X线表现多样化,易与退行性变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混淆,引起误诊,必须认真分析X线征象并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以作出准确诊断.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骁悉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骁悉(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LN 14例,比较治疗3、6个月时的疗效,评估药物的副作用.结果:14例中有1例中途退出.其余13例的SLEDAI计分、24 h尿蛋白总量、血清抗ds-DNA抗体滴度及补体C3水平在治疗3、6个月后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通过减量后症状消失.结论: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LN疗效明显,副作用相对较轻.

    作者:李博;汪迅;李剑松;钟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生儿腹股沟嵌顿疝2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嵌顿疝并发睾丸及肠管坏死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新生儿嵌顿疝(男28例,右侧22例,左侧6例,年龄10~30 d,平均21.4 d)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中肠管及睾丸均坏死18例,嵌顿时间(20.4±0.5)h;仅睾丸坏死8例,嵌顿时间(12.8±0.4) h;肠管血运好无肠管及睾丸坏死10例,嵌顿时间(8.1±0.3) h.28例均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26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新生儿嵌顿疝并发睾丸及肠管坏死的发生率高,出现时间早,应尽早诊断,早期手.

    作者:黄庆荣;吴江;程华;曹闯;吴德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醉酒后颅脑损伤35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醉酒后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酒醉后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醉酒后容易发生颅脑损伤,并且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和并发症多,常易误吸致呼吸道堵塞.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比例高(占54.3%),残废率、病死率高(分别为59.7%、17.1%).结论:密切观察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应用纳洛酮,动态复查头部CT,可以提高醉酒后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作者:陈兵;罗学忠;赵革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I、aVL、V5、V6导联Q波消失对急性下壁伴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I、AVL、V5、V6导联Q波消失对急性下壁伴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7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结果: 35例急性下壁伴右室梗死患者中有18例I、AVL、V5、V6导联Q波同时消失,占51.42%,而38例不伴右室梗死患者,仅有1例I、AVL、V5、V6导联Q波消失,占2.6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以I、AVL、V5、V6导联Q波消失作为急性下壁伴右室梗死的诊断指标的敏感性为51.42%,特异性为97.36%.结论:I、AVL、V5、V6导联Q波同时消失对急性下壁伴右室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霓;张竑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76例青壮年股骨颈囊内骨折采用两种方法治疗,4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治疗,36例经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进行2~6 a的随访.结果: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的40例中效果达优者20例、良17例、可3例、差0例;而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36例中优13例、良10例、可10例、差3例,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Hc=4.985,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的疗效优于闭合复位内固定的疗效.

    作者:陈关林;姜志强;刘付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16例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总结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经验. 方法:对16例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 结果:16例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均以进行性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其中1例出现颞叶钩回疝.16例先行保守治疗,其中4例保守治疗治愈,余12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治疗治愈,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结论:横窦沟微型硬膜外血肿临床少见,缺乏临床定位症状和体征,进行性颅内压增高为其主要表现.在密切观察病情下,可先进行保守脱水治疗,对难缓解且一旦出现颅内高压者,均应手术治疗.

    作者:谢锡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对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

    目的:了解病毒性脑炎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关系. 方法:对8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根据是否发生SIRS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然后比较两组患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MODS的受损脏器分布情况. 结果:80例中发生SIRS者有43例(SIRS组),发生率57.5%,没有发生SIRS者有37例(非SIRS组).SIRS组中发生MODS的有16例(37.21%),死亡10例(23.26%);非SIRS组中发生MODS 5例(13.51%),死亡2例(5.41%),两组MODS发生率、病死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常累及的脏器为肺,其次为胃肠道.结论:SIRS、MODS的发生影响病毒性脑炎的预后,故必须及早控制SIRS,以防病情恶化.

    作者:柯桦;潘春梅;唐渊;陈若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B超测定胎儿骨骺中心在产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胎儿骨骺中心与胎龄的关系,为预测胎龄及胎儿成熟度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B超测定300例不同孕周胎儿股骨远端骨骺中心(FE)及胫骨近端骨骺中心(TE)的大直径线,判定胎龄及胎儿成熟度.结果:FE和TE的直径值均随胎龄增加而增大.FE≥5 mm时,82%的胎儿在35周以上;FE≥6 mm时,94%的胎儿≥37周.TE则比FE的相应胎龄减少2 mm,至妊娠37周时,100%的胎儿TE≥3 mm.结论:FE≥6 mm时,TE≥3 mm可作为胎龄37周及胎儿成熟的标准,尤以测定TE意义更甚.

    作者:范玉华;陈俏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持续性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在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持续性腰大池脑脊液引流(CLCFD)在颅脑外伤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颅脑外伤52例分别在伤后3~10 d,于腰4、5椎间隙穿刺并置一细导管于腰大池中,导管外接输液器和引流袋.通过调速器控制脑脊液引流速度为5~8滴/min,持续缓慢引流血性脑脊液,平均引流6~7 d.结果:经CLCFD的治疗,轻度脑挫伤患者在短期内头痛、呕吐、精神差等症状明显缓解.中重度患者(病情恶化者除外)脱水药用量大为减少,颅内压下降满意,较好地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障碍等并发症.结论:CLCFD可较快地清除血性和感染性脑脊液,减轻脑血管痉挛,降低颅内压,减少脱水药的用量.且方法简便,宜于推广.

    作者:任新海;郑文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40例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经验.方法: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应用于MODS 40例.结果:显效1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65%.死亡14例,其中8例(57.1%)伴难治性低氧血症.结论:机械通气可增加氧合,改善MODS预后.

    作者:文学;苏月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雌激素受体与细胞周期蛋白B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和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ER和cyclinB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情况进行结果分析.结果:ER和cyclinB1的阳性表达在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ER和cyclinB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学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P<0.05),肿瘤愈大、病程愈晚期、淋巴结转移数目愈多则ER的阳性表达率愈低,而cyclinB1的阳性表达则相反.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yclinB1的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良,而ER的阳性表达是预后良好的标志,检测两者的表达对乳腺癌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许燕云;黄卓敏;曹军;姜汉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Ⅲ型鼻窦炎68例分析

    目的:总结鼻内窥镜手术治疗Ⅲ型鼻窦炎的经验.方法: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Ⅲ型鼻窦炎68例(136侧)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治疗经验.结果:Ⅲ型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治愈42例(61.7%),好转11例(16.3%),无效15例(22.1%),总有效率(77.9%).并发症5例,术腔粘连3例,眶周淤斑2例.术中出血>500 mL2例.结论:术前行鼻窦CT检查,有利于了解病情;同时掌握解剖结构,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以及术后定期复查是提高Ⅲ型鼻窦炎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李影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行脂餐试验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进行脂餐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胆总管轻度扩张(内径6~10 mm)的病例行脂餐试验.结果:30例中非梗阻性生理扩张12例(其中胆囊切除术后代偿性扩张8例,老年性扩张4例),轻度或部份梗阻的病理性扩张18例(其中胆总管下段小结石10例,胆总管下段小肿物及壶腹部肿物5例,炎症性狭窄2例,胆道蛔虫1例).结论: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进行脂餐试验有利于生理性或病理性胆管扩张的鉴别,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且脂餐后胆管的显示段往往增宽、延长,可以提高病因诊断水平.

    作者:许桃英;张淼源;钟敏;刘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手术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23例的随访分析

    目的:寻找治疗肝癌破裂出血较安全、可靠、有效和便于操作的方法.方法:肝癌破裂23例,采用肝叶肝段系统切除、肝癌姑息切除、肝癌缝扎止血或加压缝扎止血,术中行门静脉插管皮下埋泵.术后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经泵门静脉化疗(PCV).并随访0~1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随访,3个月内死亡5例, 9例半年存活,6例1 a存活,3例超过18个月.结论:急诊手术和术后介入治疗肝癌破裂出血能有效地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是肝癌破裂出血治疗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黄振添;谢昭雄;许国平;孙卫江;文锡荣;陈盛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接种水痘疫苗偶合水痘1例

    患儿,女,2000年10月26日出生,某幼儿园儿童,住湛江市赤坎区,2002年7月5日在某保健院门诊,于右上臂三角肌处按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注射器皮下注射水痘疫苗0.5 mL(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201003,失效期:20030315).注射后,患儿无任何不适,但第2天患儿胸前和背部出现数粒红色斑丘疹,继而头面、四肢均有散发性斑丘疹,并逐渐形成水泡,发痒,无发热,家长认为病情不重而推延求诊,7月14日才到某医院急诊入院.查体,患儿神清,精神好,全身皮肤尤以面部、四肢、阴部有散在性水疱疹,部分已结痂.咽部稍红,双肺呼吸音清,无音,心率115次/min,律整,无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自如,无病理神经反射,体温为36.6℃,血常规、尿常规正常,诊断为水痘.

    作者:余永清;罗兰英;苏华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皮质类固醇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寻常型天疱疮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提高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的护理水平.方法:25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患者采用皮质类固醇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了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除1例患者自动出院外,其余24例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皮质类固醇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重症寻常型天疱疮有良好疗效,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冲击治疗期间的病情变化及预防感染是保证冲击治疗方案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苏海丹;侯霞;彭春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35 277例磁共振扫描的护理

    目的:总结磁共振扫描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35277例MR扫描患者,按年龄分为≤7岁组(n=821)和>7岁组(n=34456),分析其扫描效果.结果:未作特殊处理时,>7岁组图像满意率达93.0%,明显高于≤7岁组的3.2% (P<0.001).≤7岁组图像效果不满意者作镇静处理后,满意率达99.6%,与镇静处理前比较差异显著(P<0.001);而>7岁组不满意者经镇静处理后满意率也达99.1%.结论:为了获得高质量磁共振图像,除了基本护理和心理护理外,≤7岁者及>7岁的不合作者均应常规行镇静处理.

    作者:郑桂英;吴丽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螺旋CT增强造影时的护理

    CT造影增强技术,是一项已被公认的、标准的CT检查技术,螺旋CT及高压注射器的应用,使CT增强方法和影像质量发生了明显标化[1].我院自2002年6月引进螺旋CT机后就配合高压注射器进行增强扫描,取得了良好的诊断效果,现将使用操作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曾纪英;夏俊;陈红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腔镜诊治妇科腹腔内出血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和黄体破裂所致腹腔内出血的病因,减少误诊,及时得到有效的诊疗.方法:对异位妊娠和黄体破裂所致腹腔内出血急诊入院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96例(76.8%),黄体破裂29例(23.2%).异位妊娠腹腔内出血量为(1085.4±698.6)mL.患者内出血量1500mL以上者,22.9%有昏厥史;停经史(82.3%),腹痛(91.7%),阴道不规则出血(77.1%)是主要的三联征.黄体破裂腹腔内出血量(786.0±567.8)mL,13.8%有昏厥史,腹痛(93.1%)为主要症状.内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本组105例行腹腔镜手术止血,黄体破裂中20例(68.9%)经保守治疗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详细询问病史,血β-HCG检测和阴道B超检查、后穹隆或腹腔穿刺是简便而重要的诊断手段,而腹腔镜手术是极其有效的诊治方法.

    作者:关国湛;董小萍;戴英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和干扰素α-2b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同种异体羊膜植入和术眼球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 2b治疗顽固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13例(13只眼)顽固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于巩膜床,分别于术时、术后1 d、3 d、7 d、14 d术眼球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 50万单位.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10.5个月.观察术后阻止瘢痕性滤过泡形成的效果、降眼压作用、手术成功率及视力变化.结果: 13只眼中,形成功能性滤过泡11只眼,无功能滤过泡2只眼,术后3个月眼压从术前的(36.42±5.64)mmHg降低到(15.73±2.99)mmHg(t=11.465 ,P<0.01).术后12个月末,手术的成功率为79.8%(寿命表法).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与干扰素α-2b注射能提高成功率,且安全、可靠.

    作者:方林彬;闫亦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