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钧;李果明;陈建英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方法:采用以PCR为基础的端粒酶重复扩增方法及非变性 PAGE 银染定性法检测不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率较正常宫颈、不典型增生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高(P<0.01),且不同临床分期的子宫颈癌宫颈组织间端粒酶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不同病理分级的子宫颈癌宫颈组织间端粒酶活性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端粒酶在子宫颈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有关,端粒酶可望成为检测子宫颈癌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杨敏;孟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经验.方法: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应用于MODS 40例.结果:显效1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65%.死亡14例,其中8例(57.1%)伴难治性低氧血症.结论:机械通气可增加氧合,改善MODS预后.
作者:文学;苏月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病后各时间段血浆的巨噬细胞集落因子(M-CS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ACS患者和健康成人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ACS患者发病后第1、2、3、7、14天血浆中的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同时检测30例健康成人的M-CSF、CRP和TNF-α作为对照.结果:ACS患者发病后第1、2天血清M-CSF、CRP和TNF-α的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1);但ACS患者血清CRP和TNF-α的水平只在发病初期(1~3d)增高,而M-CSF在整个急性炎症过程中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M-CSF是反映炎症过程的敏感指标,检测M-CSF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ACS急性炎症过程是否结束,对ACS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唐方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长期脂肪乳剂或脂肪乳剂加葡萄糖灌胃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方法:采用长期脂肪乳剂单独灌胃或加用葡萄糖灌胃3个月的方法,测定血脂、血尿酸等指标,观察脂肪乳剂对小鼠机体的综合影响.结果:脂肪乳剂组和脂肪乳剂加葡萄糖组肝系数、血脂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长期脂肪乳剂或加葡萄糖灌胃可引起小鼠高脂血症及其机体的脏器改变.
作者:张少芬;陈方;吴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挫伤性青光眼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7例挫伤性青光眼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37例挫伤性青光眼中,前房出血21例(56.8%);玻璃体积血1例(2.7%);房角挫伤(21.6%);晶状体脱位7例(18.9%);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眼压控制正常33眼(89.2%).结论:前房出血是挫伤性青光眼的主要原因;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叶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体外观察大豆黄酮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抑制效果及酶动力学分析以确定其抑制作用类型.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克隆、表达和纯化,获得重组人CK2的α'及β亚基在体外等摩尔混合构成CK2全酶,并测定大豆黄酮对酶的抑制作用及采用IC50结果的回归方程分析其动力学.结果:大豆黄酮能显著抑制重组人蛋白激酶CK2的活性(IC50 =2.38 μmol/L),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已知的CK2抑制剂5,6-二氯-1-β-D-呋喃核糖苯并咪唑(DRB) 和N-(2-氨乙基)-5-氯萘-1-硫胺(A3).酶动力学分析表明,大豆黄酮与ATP(Ki=3.02μmol/L)及酪蛋白(Ki = 2.22μmol/L)均呈混合型抑制CK2的活性.结论:大豆黄酮是一种较强的体外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
作者:林小聪;刘新光;陈小文;陈伟珠;梁念慈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病毒性脑炎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关系. 方法:对8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根据是否发生SIRS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然后比较两组患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MODS的受损脏器分布情况. 结果:80例中发生SIRS者有43例(SIRS组),发生率57.5%,没有发生SIRS者有37例(非SIRS组).SIRS组中发生MODS的有16例(37.21%),死亡10例(23.26%);非SIRS组中发生MODS 5例(13.51%),死亡2例(5.41%),两组MODS发生率、病死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常累及的脏器为肺,其次为胃肠道.结论:SIRS、MODS的发生影响病毒性脑炎的预后,故必须及早控制SIRS,以防病情恶化.
作者:柯桦;潘春梅;唐渊;陈若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醉酒后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酒醉后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醉酒后容易发生颅脑损伤,并且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和并发症多,常易误吸致呼吸道堵塞.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比例高(占54.3%),残废率、病死率高(分别为59.7%、17.1%).结论:密切观察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应用纳洛酮,动态复查头部CT,可以提高醉酒后颅脑损伤的治愈率.
作者:陈兵;罗学忠;赵革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可吸收缝合线(Ethibond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 方法:应用可吸收缝合线以Weaver-Dunn法重建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26例.根据术后X线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局部功能评定参照Lazcano标准.结果: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60个月,平均34个月.26例中优20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可吸收缝合线结合Weaver-Dunn法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效果理想,并具有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优点.
作者:彭锦晖;麦伟;姜春岩;陈智;冯燕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益比奥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维持血液透析的肾性贫血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采用进口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利血宝3000IU皮下注射2次/周治疗;试验组18例,采用大剂量国产rhEPO益比奥(EPLAO)1×104IU皮下注射1次/周治疗.治疗期间观察血常规、血清电解质、肾功能、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4例,无效1例.结论:大剂量EPLAO每周1次与常规剂量利血宝每周2次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但减少了注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价格/药效明显低于利血宝.
作者:许勇芝;唐德燊;黄志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8(IL-18)在高血压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对不同等级的高血压病患者和高血压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35例及30名健康者的血浆IL-18水平作了检测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浆I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4.603,P<0.001),并随高血压病级别的上升而升高(P均<0.05);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IL-18水平显著高于无心力衰竭者(t=2.81, P<0.01).结论:高血压病的发生可能有IL-18参与.
作者:许金成;王淑斐;刘华锋;袁岩;洪玉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寻求一种温和而有效的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鼻窦置换体位,用甲硝唑、α-蛋白酶、地塞米松混合液浸泡鼻咽部,每天2次,每次5 min.结果:31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通过5~32次鼻咽部的浸泡,在减少鼻腔脓涕、消除呼气恶臭、清理鼻咽部痂皮等方面都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浸泡鼻咽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方法疗效好,副作用少,操作简便,经济,患者易接受.
作者:付维明;王最青;蔡懿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骁悉(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LN 14例,比较治疗3、6个月时的疗效,评估药物的副作用.结果:14例中有1例中途退出.其余13例的SLEDAI计分、24 h尿蛋白总量、血清抗ds-DNA抗体滴度及补体C3水平在治疗3、6个月后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主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通过减量后症状消失.结论: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LN疗效明显,副作用相对较轻.
作者:李博;汪迅;李剑松;钟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腔导尿管在垂直部分喉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3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术后48 h负压引流的出血量少于50 mL,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咽瘘及肺部感染并发症.结论:在垂直部分喉切除术中,用双腔导尿管作水囊填充残喉术腔是一种简易、确切的好方法;精心护理是减少喉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肖小燕;梁倩华;王志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瘢痕疙瘩(Keliod,K)和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TS).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过度的瘢痕形成,表现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特别是胶原的大量产生且胶原排列紊乱呈旋涡状.多种因素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发生,但目前尚无理想的解释.
作者:左永祥;罗少军;汤少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持续性腰大池脑脊液引流(CLCFD)在颅脑外伤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颅脑外伤52例分别在伤后3~10 d,于腰4、5椎间隙穿刺并置一细导管于腰大池中,导管外接输液器和引流袋.通过调速器控制脑脊液引流速度为5~8滴/min,持续缓慢引流血性脑脊液,平均引流6~7 d.结果:经CLCFD的治疗,轻度脑挫伤患者在短期内头痛、呕吐、精神差等症状明显缓解.中重度患者(病情恶化者除外)脱水药用量大为减少,颅内压下降满意,较好地预防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障碍等并发症.结论:CLCFD可较快地清除血性和感染性脑脊液,减轻脑血管痉挛,降低颅内压,减少脱水药的用量.且方法简便,宜于推广.
作者:任新海;郑文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儿,女,2000年10月26日出生,某幼儿园儿童,住湛江市赤坎区,2002年7月5日在某保健院门诊,于右上臂三角肌处按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注射器皮下注射水痘疫苗0.5 mL(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201003,失效期:20030315).注射后,患儿无任何不适,但第2天患儿胸前和背部出现数粒红色斑丘疹,继而头面、四肢均有散发性斑丘疹,并逐渐形成水泡,发痒,无发热,家长认为病情不重而推延求诊,7月14日才到某医院急诊入院.查体,患儿神清,精神好,全身皮肤尤以面部、四肢、阴部有散在性水疱疹,部分已结痂.咽部稍红,双肺呼吸音清,无音,心率115次/min,律整,无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自如,无病理神经反射,体温为36.6℃,血常规、尿常规正常,诊断为水痘.
作者:余永清;罗兰英;苏华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强力扩肛疗法治疗小儿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效果.方法:强力扩肛治疗小儿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30例.结果:30例中,25例效果明显,3例无效,2例复发.结论:强力扩肛法治疗短段型巨结肠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作者:黎旭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76例青壮年股骨颈囊内骨折采用两种方法治疗,4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治疗,36例经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进行2~6 a的随访.结果: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的40例中效果达优者20例、良17例、可3例、差0例;而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36例中优13例、良10例、可10例、差3例,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Hc=4.985,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膜瓣移植术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的疗效优于闭合复位内固定的疗效.
作者:陈关林;姜志强;刘付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低热量饮食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手术后体重变化及代谢综合征、胰岛素用量和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按体重指数(BMI)将86例T2DM患者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各组再分A、B两组.在使用胰岛素治疗前提下,A组患者采用中低热量饮食,每日总热量约4621.16 kJ;B组患者采用普通DM饮食,每日总热量约7740.4 kJ,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量患者体重并计算称体重下降净值、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用药情况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肥胖患者A组体重、胰岛素用量、伤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1),血糖、血脂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非肥胖患者A组体重、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1),但血糖、血脂改善及伤口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别.结论:中低热量饮食可降低肥胖T2DM手术患者的体重,有助于代谢综合征的改善,并有助术后伤口愈合.
作者:晏日秀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