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卵管银夹绝育术术后并发持续性下腹痛80例临床分析

张雁南

关键词:计划生育, 银夹绝育术, 盆腔痛
摘要:目的:分析输卵管银夹术术后并发持续性下腹痛的原因和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80例术后出现下腹痛的病例施行入院观察和治疗研究。结果与结论:术后并发下腹痛的原因主要是:(1)术前或术中感染未及时处理导致输卵管、卵巢等炎症发生;(2)银夹部输卵管管腔内积液、扩张、管壁变薄、血管受压、血运障碍,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甚至脱落,并发盆腔炎症;(3)盆腔静脉瘀血症;(4)银夹质量差或规格不符,或处理不当至术后银夹脱落或半脱落后与周围组织粘连刺激盆腔器官引起下腹痛。应针对上述原因加强组织管理和对计生人员的教育,严格质量管理,以杜绝一切可能产生并发症的因素。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以GFP为报告基因优化CNE-2Z细胞脂质体转染条件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人低分化鼻咽癌上皮细胞株CNE-2Z时获得较高转染效率,同时观察GFP作为报告基因用于脂质体转染条件优化的可行性。方法:以GFP为报告基因,通过比较碱裂解法与PEG纯化法制备质粒;改变DNA、脂质体量及转染时间,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转染效率。结果:在35 mm培养皿中,2 μ gDNA与4 μ L脂质体转染CNE-2Z细胞8 h,转染效率高,且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细胞的形态变化。结论:在35 mm培养皿中,2 μ gDNA与4 μ L脂质体转染CNE-2Z细胞8 h,可获得佳转染效率,GFP可作为报告基因优化脂质体转染条件

    作者:陈扬超;张月飞;周克元;凌光鑫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广东医学院报第三届编辑委员会

    主编:梁念慈副主编:龙尧(常务)朱家勇 周克云编委:(排名不分先后)莫丽儿 吴志华 李永全 周磊 吕端远 刘锋孙宏 王伯章 刘仪 王惠英 梁念慈 博志刚凌光 周克元 陈群 汤少明 朱家勇 罗少军唐慰萍 王宗锐 孙宁 周光纪 吴铁 陈小毅赖琴英 龙尧 陈孝文 麦铁江 唐德燊 李应勇林木生 郑德 张光休 韩清韵 刘维蟠 邢永前李青南 留国勋 孙显斌 陈铭珍 夏小明李普云 阎农 攀明 王立伟 谢华 衬垦黄培青 王晖 李子丰 刘新光 苏好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之管见

    临床上药物不良反应屡见不鲜,为引起重视,笔者就其预防浅谈自己的体会。  1 熟悉药理、合理用药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1.1 掌握用药特征,避免滥用药物  病人明确诊断后,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药理特点,选用药效可靠、方便安全的药物,严格掌握适应证,对症下药。对久病年老体弱或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在合并感染时,应选用抗菌谱较广的抗生素,避免二重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国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更年期女性有或无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与心率变异性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更年期女性有或无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100例更年期女性按有或无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分为有症状组(50例)有无症状组(50例),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对两组患者进行HRV的对比分析。结果:有症状组的SDNN、rMSSD、PNN50及HF较无症状组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更年期女性有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HRV降低,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迷走神经功能降低。

    作者:凌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宫颈妊娠1例

    患者,女,36岁,孕3产1疤痕子宫。因停经35 d,药流后1个月,人流术阴道大出血1+ h,于2000年5月3日晚6时入院。末次月经2000年2月29日,停经35 d在我市某医院尿检 HCG(+),并行药流术。术后仍感有恶心等早孕反应,于5月3日再次到我市某医院B超检查示:宫内妊娠,并于当日下午行人工流产术,刚一吸宫,立即阴道大出血,约2000 mL,即予宫颈注射宫缩素10 U,即用纱布压迫止血,阴道流血停止,经抗休克治疗后叫我科出诊接回。入院体查:T 36.9℃,P 88/min,R 20/min,BP 12/8 kPa,神清,面色苍白,重度贫血貌。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妇检:外阴(-)。阴道畅,有积血,宫颈光滑,宫体前位,增大如孕 50+ d大,双侧附件(-),B超示:(1) 人流术后。(2)宫腔下段异常回声,考虑胎膜组织残留,血 HCG 9.5 IU/L。入院后阴道流血不多,给予输液、输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3 d后,在双管输液,静滴宫缩素备血下行清宫术,术前检查子宫增大如孕80 d大,宫体粘连于腹壁,宫腔深12 cm,宫口松,用8号吸管刚一吸宫,又有大量新鲜血从宫口涌出,约700 mL,即予宫颈注射宫缩素20 U,麦角碱0.2 mg,再用纱布填塞宫颈压迫止血,阴道流血减少,停止手术,输血400 mL。术后血压 16/7 kPa。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考虑病人为“宫颈妊娠”而致大出血,即行全宫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孕80 d大,下段疤痕处有少许粘连,未见子宫穿孔,子宫反折腹膜以下增大明显,如桶状,血管丰富,组织脆软,切除子宫剖面肉眼见子宫内膜光滑,膨大宫颈内可见部分胎盘组织附着及血块,宫颈明显扩张,未见胚胎。病理报告:宫颈妊娠。住院12 d痊愈出院。  宫颈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威胁生命的异位妊娠,常误诊为宫内孕流产。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因为宫颈妊娠颈管不易收缩,胎盘附着面的血窦不易关闭,常引起大出血而危及生命。所以宫颈妊娠一经诊断,必需及时清除妊娠产物,应用宫缩剂,宫颈填塞纱块压迫后仍不能止血,即行全宫切除术。

    作者:陆伟琼;王海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罕见的脾囊肿1例

    患者,女,34岁,因反复左上腹疼痛7个月于2000年6月5日入院,曾先后多次到地市级、省级医院就诊,未确诊。无外伤史。体查:体胖,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血常规示RBC 4.30×1012/L,HGB 133 g/L,PLT 173×109/L,WBC 5.1×109/L,分类小型白细胞比率0.277,中型白细胞比率0.151,大型白细胞比率0.572。彩色B超示左侧后腹膜与左肾窝间囊性肿物,CT检查提示副脾囊肿。于2000年6月9日上午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脾上极有一球形囊肿并与脾蒂粘连,直径约12 cm,呈浅黄色;副脾存在,未发现副脾肿物。遂行脾切除术。术后标本穿刺抽出澄清、浅黄色液体。标本送病理检查示“脾真性非寄生虫性囊肿”。术后常规用抗生素,第7天拆线,治愈出院。

    作者:江卓辉;袁远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草药提取物MACC5对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草药提取物MACC5(为广东医学院肾脏病研究所提取物代号)对SD大鼠抗Thy1.1系膜增生性肾炎实验模型的疗效。方法:制备兔抗大鼠胸腺细胞免疫血清(ATS),再将ATS经尾静脉注射给SD大鼠,诱导其发生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试验组分别经腹腔注射MACC5 1.0 mL和3.0 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NS)1.0 mL;每日观察其尿量、尿蛋白定量,并于第11天处死各大鼠,取肾组织切片观察系膜增殖程度,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两试验组24 h尿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两试验组尿蛋白定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两试验组单位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数均少于对照组(P<0.001);MACC5 3.0 mL试验组肾小球系膜区PC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ACC5 对大鼠MsPGN实验模型具有利尿、降低尿蛋白和促进肾小球系膜损伤修复的作用。

    作者:祝葆华;陈孝文;江黎明;唐德燊;吴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多普勒超声脐动脉血流图在产前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脐动脉超声血流图在产前监测中的作用。方法:孕妇260例(孕37~42周)用多普勒超声行脐动脉血流图检查并计算S/D值,胎心无负荷试验(NST),检查结果与分娩后新生儿出生体重、羊水污染、脐带绕颈或过短、新生儿窒息等进行比较。结果:S/D值异常组69例,其中分娩低体重儿8例(11.6%)、发生羊水污染30例(43.5%)、脐带缠绕或过短20例(9.0%)、新生儿窒息12例(17.4%),均较S/D值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超声脐动脉血流图在判断宫内胎儿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与NST联合应用对围产儿预后能作出早期诊断,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

    作者:张烨;罗一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广泛肝动脉-门静脉瘘误诊1例

    患儿,男,12岁。因发现HBsAg阳性4 a,面色灰暗3 a,腹水2月入院。于4 a前体检时发现HBsAg(+),HBcAg(+),抗-HBc(+),多次查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均正常或稍高,经治疗无好转,并逐渐出现消瘦、乏力、精神及食欲差。曾在多间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给予护肝、干扰素、输血等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近2个月出现腹胀。体查:消瘦、面色灰暗,精神疲倦,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口唇粘膜稍苍白,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肝右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3 cm,质中,移动性浊音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5.8 μ mol/L,直接胆红素1.1 μ mol/L,间接胆红素4.7 μ mol/L,总蛋白59 g/L,白蛋白37 g/L,球蛋白22 g/L,白/球比值1.7,AST 37 U/L,ALT 66 U/L;B超示肝大小正常,肝内光点粗,腹水8.4 cm,脾肋下2.5 cm;食管钡透示轻度食管静脉曲张。给予护肝与支持治疗,但病情无好转,腹胀明显加重。肝穿病理检查:显示多数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少数肝细胞有胆色素沉着,无纤维化、结节。再行彩色B超检查:显示门静脉左支血流量呈逆向流动,右支呈双向,经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后见肝动脉和门静脉同时显影,门脉血流逆流,脾大,回声均匀,腹水。下腔静脉造影显示肝内未见异常密度灶,动脉期肝静脉早期显影。复查肝功能蛋白在正常范围,诊断肝动脉-门静脉瘘成立。确诊后第3天在数字减影下行肝动脉-门静脉栓塞术,手术顺利,术后第2天腹部隆起明显消退,术后1周腹水征消失,精神明显好转出院。1月后复查,患儿精神食欲好,体检肝脾不大,无明显的腹水征。

    作者:吴敬聪;何岳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裸鼠、金黄地鼠、SD大鼠全血Casson值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了解裸鼠、金黄地鼠及SD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正常值。方法:采用锥板式粘度计对裸鼠、金黄地鼠、SD大鼠全血粘度进行同步检测,并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求出各组Casson粘度(CV)及Casson(CY)屈服值。结果:三种鼠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检测值相近,裸鼠组检测值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差异显著性(P<0.01),大鼠值高,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显著意义。三种鼠Casson粘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Casson屈服应力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结果提示三种动物红细胞变形能力基本相似,但涉及多种细胞外因素的红细胞聚集性则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班兴敏;周磊;黄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8例,(22眼)在术前及术后第1、2、3天,采用 DGH-2000-AP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及周边角膜厚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角膜增厚明显,第2、3天逐渐减轻,3 d间角膜厚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角膜增厚以上方周边角膜为重,中央部次之,下方周边角膜轻,三个部位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白内障术后角膜厚度的变化与手术切口、手术操作有关。

    作者:冯晓津;廖天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多侧孔硅胶支架管在无尿流改道尿道成形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多侧孔硅胶支架管在无尿流改道尿道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天性尿道下裂37例(年龄2~18岁),在尿道成形术中均采用多侧孔硅胶导管经尿道引流尿液,不作近侧转流。结果:37例中有29例为一期治愈,3例出现尿道皮肤瘘(1例自愈),5例尿道外口狭窄(4例尿扩术后好转);随访2个月~2 a,效果满意。结论:多侧孔硅胶支架管有利于尿道成形术的成功,减少创伤,并不影响手术效果。

    作者:许志坚;李普云;袁子彦;柳建军;洪伟平;陈明;吴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白内障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分析

    笔者以7.5 MHz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0例60只健康人眼晶体及62例100眼白内障晶体进行观察,目的在于观察白内障声像图特点及高频彩超在白内障手术适应症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本组30例健康人是指双眼裸眼视力不低于1.0,年龄25~73岁。62例白内障患者均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男40例,女22例,年龄6~78岁;其中双眼38例,单眼24例,共100只眼。根据病因分类:老年性51例,外伤性4例,先天性2例,继发性5例。

    作者:张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以头痛、颈痛和咽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患者,女性,65岁。头痛、颈痛和咽痛3 d,但无发热、咳嗽、胸痛和呕吐。头痛、颈痛和咽痛呈间歇性阵痛,咽痛与吞咽和进食无关。在当地医院诊治(用药不详),未见好转。既往有高血压史,但无类似病史。入院体查:T36.5℃,P102/min,R24/min,BP 20.0/13.0 kPa。神志清,口唇无紫绀,咽部无明显充血,双侧扁挑腺不大,颈部无红肿、压痛,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干湿性罗音。心率102/min,心音稍低钝,律整,未闻病理性杂音。腹(一)。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8.5×109/L,N 0.91,L 0.09,红细胞4.42×1012/L,血红蛋白123 g/L。尿粪常规、尿糖、血糖和胸片正常。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不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3)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诊断:(1)高血压病;(2)冠心病;(3)咽痛原因待查。给予丹参、生脉、二磷酸果糖和能量合剂静滴,口服卡托普利、利君沙、安定和维生素B1,测血压,每天2次。经上述治疗症状有所好转,但第2天上午10时许又出现阵发性头痛、颈痛和咽痛,症状比前加剧,持续约20 min,同时自觉胸部不适。急做床边心电图示:急性后侧壁心肌梗死,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观察呼吸、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肌注杜冷丁75 mg,加用尿激酶、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和极化液静滴,并嘱患者卧床休息。处理后病情有所缓解,中午12时15分,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汗,心跳、呼吸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王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快速输注3种不同晶体液对酸碱平衡影响的比较

    目的:观察生理盐水(9 g/L)、复方醋酸钠平衡液、50 g/L 葡萄糖生理盐水3种晶体液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肌瘤36例分为3组,每组12例,A组输注生理盐水(9 g/L),B组输注50 g/L 葡萄糖生理盐水,C组输注复方醋酸钠平衡液。均以20 mL/(kg*h)速度输注。各组除输上述晶体外无其他任何液体或血液输入;术中监测血气、电解质及乳酸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A组与B组pH值明显下降,而Na+、Clˉ、碱剩余(BE)绝对值明显升高。C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快速输注生理盐水(9 g/L)和50 g/L 葡萄糖生理盐水可产生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而复方醋酸钠平衡液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极小。

    作者:邓烈华;李立志;邵义明;刘新;姚华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严重多发伤96例抢救体会

    我们近年收治严重多发伤96例,经多方面强化抢救措施,成功率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8年8月至2000年9月我科共收治损伤严重的多发伤96例(1998年收治45例)。96例中男72例,女24例,年龄为5~69岁,18~45岁者77例(80.2%)。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塌方挤压及斗殴伤分别为67、19、6及4例。多发伤累及腹腔为65%,胸部为58%,颅脑为27%,骨关节及四肢长骨为30%;损伤累及3个系统占20%,4个系统占15%,5个系统占3%。本组死亡7例,病死率为7.3%,其中颅脑伤行开颅手术后死亡3例,腹外伤行剖腹手术后死亡4例,该4例均为实质性脏器损伤,各例失血量均在3 000 mL以上。

    作者:马威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39例的医护体会

    目的: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存活率。方法:对39例VLBWI精心施护,精确计算喂养热量及液体量,合理使用温箱以控制体温,有效的呼吸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等系列治疗。结果与结论:39例中,治愈20例,好转自动出院5例,死亡14例,病死率35.9%。精心施护,合理的喂养,控制体温,有效的呼吸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可以提高VLBWI的存活率。

    作者:蒋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广东中山市20年恶性肿瘤死亡率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目的:研究中山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的流行学特点,为制定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山市恶性肿瘤死亡率调查资料为样本,应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恶性肿瘤死亡率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结果:1970~1989年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和男女合计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有继续保持的趋势。到2000年将分别上升为121.05/10万和83.92/10万左右;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无趋势的随机波动且将继续保持下去,到2000年保持在43.59/10万左右。结论:中山市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不同变化趋势,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无趋势的随机波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上升对人群的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作者:吴进军;苏汝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喉乳头状瘤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喉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43例患者均于支撑喉镜下以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其中单纯手术(SA组)29例,手术+微波或射频处理、鸦胆子油涂布创面综合治疗(SC组)11例,手术后以干扰素治疗(SI组)3例。结果:总治愈率53.5%。SA、SC、和SI组的治愈率分别为41.4%、81.8%和66.7%。SC组治愈率高于SA组(P<0.05)。结论:小儿喉乳头状瘤手术治疗后结合微波或射频处理创面、鸦胆子油涂布等综合措施可提高疗效。

    作者:崔德威;刘咏;章诗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报道2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视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详细分析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病例的临床情况。结果:1例早发现,给予及时治疗,疗效满意;另1例因发现较晚,治疗不及时,治疗效果差。结论:某些药物如OKT3/ATG/ALG,或激素、硫唑嘌呤会增加CMV视网膜炎发病机会,更昔洛韦治疗有效。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对CMV视网膜炎的治愈有意义。

    作者:李斌;韩修武;管德林;韩志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