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复安加维生素B6穴位注射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呕吐的疗效观察

崔梅清;杨小娟

关键词:呕吐, 化疗, 穴位注射, 胃复安
摘要:化疗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化疗中止.为使化疗顺利进行,有效止吐对白血病化疗病人十分重要.胃复安与维生素B6均有止吐作用,其疗效比较明确,为临床所常用.为减少胃复安与维生素B6的用量及其可能引起的副作用,我们以胃复安加维生素B6行穴位注射,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带骨瓣的髌韧带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分析

    目的:评价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 3移植材料重建前叉韧带(ACL)手术效果.方法:用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3重建ACL 14例,其中膝关节切开手术6例(A组),膝关节镜下手术 8例(B组).结果:经随访, A组平均32个月,优3例,良1例,中2例;B组平均18个月,优3例,良3例,中2 例.两组病例在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上术后均有明显改善,无髌骨骨折、髌韧带断裂等并发症.B组尚有创伤小、保持关节囊完整、可同时进行滑膜及半月板部分切除等微创手术、术后能早期行肢关节功能活动锻炼仪操作及功能锻炼、康复快等优点.结论: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3重建ACL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理想方法,尤其在关节镜下重建ACL更值得推荐.

    作者:骆向华;郑秋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4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分析,应用植骨加内固定、肌皮瓣转移修复及骨外固定器固定、吻合血管骨瓣转移和髓内钉等方法治疗.结果:34例中,30例随访1 a以上,28例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6个月.结论: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以植骨加坚强内固定为主,骨外固定器及带锁髓内钉应用在局部感染或软组织条件差的骨不愈合病例中更显示出其优越性.

    作者:李兰泉;谢造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非药物疗法在控制化疗恶心呕吐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非药物疗法在控制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中的作用.方法: 以恩丹西酮和地塞米松联合止吐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意识干扰、指导性意念、渐进性肌肉放松和针刺穴位等非药物疗法对96例癌症化疗患者进行观察.结果:在控制恶心方面,治疗组35例无恶心,且无1例出现重度恶心,而对照组仅15例无恶心,且有2例出现重度恶心;在控制呕吐方面,治疗组有40例完全控制,12例部分控制,有效率达96.3%,而对照组仅15例完全控制, 18例部分控制,有效率为78.6%.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P<0.01). 结论:非药物疗法对控制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丰;鲁汉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康宁克通A、维生素B12、普鲁卡因混合液行前列腺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类综合征

    目的:寻求慢性前列腺炎类综合征的治疗新方法.方法: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康宁克通A加维生素B12、普鲁卡因混合直接注入腺体;对照组29例,口服高特灵2 mg/d,普鲁苯辛15 mg/次(每日2次);消炎痛15mg/d连服5周.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宁克通A加维生素B12、普鲁卡因混合直接注入腺体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雁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固定性瞳孔夹持并后发障的手术治疗

    我院自1995年至1999年10月共收治人工晶体术后固定性瞳孔夹持并后发障12例12眼,经手术复位及后囊中央部分切除,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汤伟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06例大涎腺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大涎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与疗效的关系,以帮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106例患者中腮腺91例,颌下腺13例,舌下腺2例,分别采用单纯手术(31例)和术后放疗或(和)化疗辅助(73例),并对其5 a和10 a生存率进行统计.结果:106例得到3 a以上随访103例,总的5 a生存率70.8%,10 a生存率61.6%.结论:对涎腺癌的治疗关键是首次手术方法正确,范围足够,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

    作者:李文荟;潘国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诊断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脏慢性非特异性的肉芽肿性炎症,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化,应紧密结合CT进行诊断,但亦容易误诊,需与不典型的肾肿瘤和肾结核等疾病相鉴别.本文就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作一分析.

    作者:魏小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先天性耳廊、中耳畸形和外耳道闭锁手术及随访结果分析

    目的:观察先天性耳廊、中耳畸形和外耳道闭锁手术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42例耳畸形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3例术前语言频率听力为(66.0±9.8) dB,术后为(40.1±11.3) dB,手术后听力明显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有5例再造耳廓术后缩小,外耳道有部分狭窄;1例耳廓用硅胶作支架,发生排斥反应;11例耳廓用自体肋软骨作支架.结论:手术对于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患者的听力有明确提高;再造耳廊的外形很难达到满意的程度.

    作者:陈基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复杂,病死率高.近年来,由于心电监护、电除颤的普及以及β-阻滞剂的应用,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已明显降低[1].尽管如此,护理工作仍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叶兰芬;郑忠英;谭建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9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孕栓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抽取足月妊娠自然临产者158例(除外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随机分为研究组(n=9 8)和对照组(n=60).胎儿娩出后研究组即肛门置入卡孕栓1 mg,对照组则静脉注射催产素.结果:研究组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1 ),且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提示卡孕栓比催产素肯有更强的缩宫作用,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安全.

    作者:黄爱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抑郁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氟西汀(百忧解)20 mg/d,顿服,疗程为12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明显改善(P<0.01),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例低(P<0.05).结论: 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作者:吕世权;曾武涛;冯爱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000名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实施情况.方法:随机抽取1000名医学生,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学生当中体育意识程度较高(89.4%的医学生认为需要和非常需要体育活动),但实施人数较少(占66.4%的医学生每周只锻炼1次或参加课外体育活动,57%达不到每天1 h锻炼).结论:医学生体育意识(认识)程度较高,但体育行为实施偏低,有脱节现象,应努力加强这一薄弱环节.

    作者:王惠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0例肺大疱破裂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

    目的:观察肺大疱破裂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在气管内插管加全麻下,取患侧第5或第6肋间入胸行肺大疱切除修补术.结果与结论:9例均痊愈出院,死亡1例,本术式简单,效果好,能迅速切除病灶,解除气胸的诱因及其临床症状等优点.

    作者:温仕鑫;许锡荣;张伟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同步检测白细胞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某些医疗单位的检验人员为求方便,在作尿常规检验时,只行尿液仪器分析,而省却了尿沉渣镜检.故此,漏检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诊.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尿沉渣(例如很有诊断价值的管型等)都能通过尿液分析仪反映出来,即使是对反映泌尿系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的白细胞的检测,两种方法提供的结果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异.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150例泌尿系感染或疑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样,作两种方法所测白细胞结果的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艺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死7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临床及CT特点.方法:对72例老年SCI的临床及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2例中合并症多的为高血压(86.1%),其次是一过性脑缺血(TIA)(61.1%),再次为慢性房颤(47.2%).CT特点:梗死灶多在10 mm以内,占85.2%,大部分梗死灶为椭圆形、裂隙状,梗死部位多在基底节.结论:要阻止SCI进一步发展为症状性脑梗死,就必须积极控制高血压、慢性房颤、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脑部CT检查可早期发现SCI.

    作者:肖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湛江市霞山区食品从业人员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观察

    目的:了解食品从业人员乙肝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方法:收集1995年食品从业人员HB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资料作为本底对照;2000年对食品从业人员采血测定HBV感染标志,观察HBV血清流行率的变动趋势.结果与结论:在食品从业人员中大规模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控制乙肝在人群中的水平传播.

    作者:兰冰洁;彭德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吗啡加芬太尼鞘内注射无痛分娩100例分析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产痛不仅给产妇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而且对母儿均有危害,从而导致宫缩不协调、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及酸碱平衡失调等.本文观察了鞘内(蛛网膜下腔)注射小剂量吗啡与芬太尼进行无痛分娩的效果和并发症.

    作者:杨伟才;何文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婴幼儿头颈皮肤血管瘤非手术综合疗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婴幼儿头颈部皮肤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采用糖皮质激素内服,硬化剂注射,高频电凝固等综合法.[ HT6XBS〗结果:32例中治愈22例,显效8例,好转2例.结论:综合法治疗婴幼儿头颈部皮肤血管瘤疗效满意.

    作者:刘咏;刘永义;汤少明;梁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前肠道清洁的体会

    纤维结肠镜检查术前清洁肠道是重要的准备工作,影响着检查的成功与失败.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口服药物导泻,常用的有番泻叶、蓖麻油、甘露醇、硫酸镁及配方电解质等,而这些导药均有利弊.我们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前肠道清洁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康英;陈立军;王菊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特征及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10例经血钙、血磷测定结果证实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病人行脑CT对照观察.结果:脑内出现多发钙化,以基底节、小脑齿状核、丘脑、额顶枕脑灰白质交界处对称性钙化为多见,内囊未见钙化.结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脑内有特征性钙化表现,但须与Fahr病相鉴别,而结合血生化CT检查可助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

    作者:何健垣;吴晓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