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的测定和临床意义

谢维钊;麦茂华

关键词:胃癌, 胃泌素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Gs )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并与胃溃疡、胃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胃癌患者血清Gs水平明显增高(P<0.05), 并与肿瘤发生的部位和疾病分期有关(P<0.05),病灶切除后血清Gs可明显降低(P<0 .01).结论:胃癌患者血清Gs水平增高,测定血清Gs有助于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5-单硝基异山梨醇酯血浆浓度的CGC-ECD检测及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5-单硝基异山梨醇酯(5-ISMN)缓释小丸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40 mg 5-ISMN国产缓释小丸和进口缓释小丸,采用CGC-ECD测定体内5-ISMN的血药浓度.结果: 缓释小丸呈一级吸收的二房室开放模型,国产受试药品和进口参比药品的Cmax分别为(621.83±77.48)μg/L和(619.83±73.50)μg/L,tmax分别为(5.0±0.6)h和(5.2±0.9)h,MRT分别为(12.67±1.10)h和(12.88±1.26)h,t1/2分别为(7.83±1.21)h和(7.75±1.10)h,AUC0-36分别为(6824.4±618.9)μg*h/L和(6790.4±605.7)μg*h/L.结论: 以AUC0-36数值表征的国产缓释小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63±5.86)%;选择tmax、Cmax和AUC0-36进行三因素方差分析与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国产缓释小丸和进口缓释小丸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刘新宇;吴芳;陈连剑;许香广;陈小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Peutz-Jegher综合征9例

    目的:回顾分析Peutz-Jegher综合征(PJS)的诊治经验,提高其手术治疗水平.方法:收集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10 a PJS的临床资料,分析诊疗情况.结果:10 a两院收治PJS 9例均有皮肤粘膜色素沉着和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其中保守治疗1例,纤维内镜电切2例,外科手术5例,改良式术中内镜(从胃肠壁切口进镜)配合手术治疗1例,疗效满意.结论:PJS息肉症状轻,小于2 cm可内科治疗;于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的可内镜电切;多段肠道(特别是空、回肠)的多发性息肉宜行改良式术中纤镜配合手术切除,应避免胃肠部分切除.

    作者:刘付战;梁毅;隋杰;吴志平;谢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低温喷雾配合药物治疗面部皮炎109例疗效观察

    面部皮炎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各异,但采用低温喷雾配合药物治疗,文献报道极少.我科美容中心自1995年以来,采用该法治疗面部皮炎109例,取得了较好的美容效果,现报道

    作者:陈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阻塞性黄疸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机制及丹参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阻塞性黄疸(阻黄)时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与中性粒细胞(PMN)的关系及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8只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组(SO+NS)、阻黄组(BDL+NS)、治疗对照组(SO+SM)及丹参治疗组(BDL+SM),于胆管结扎第7、14天两个时相点分别检测门静脉内毒素、小肠髓过氧化酶(MPO)和小肠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观察肠粘膜结构变化.结果: BDL+NS组第7、14天两时相点,内毒素逐渐增高[(1.077±0.336)Eu/mL→(2.185±0.566)Eu/mL,P<0.01],小肠MPO活性升高[(2.850±1.220)U/mg→(4.929±1.371)U/mg,P<0.01],小肠DAO活性逐渐下降[(1.703±0.355)U/mg→(1.218±0.407)U/mg,P<0.05],肠粘膜损伤评分升高.BDL+SM组第7天时与BDL+NS组比较内毒素降低和DAO活性升高均很显著,基本接近SO+SM组水平,第14天时与BDL+NS组比较内毒素显著降低和DAO活性显著升高,但与SO+SM组差异仍有显著性,而BDL+SM组的MPO活性却逐日增高,第7、14天时与BDL+NS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MN聚集并活化是阻黄时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重要机制;丹参能早期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但不是通过阻止PMN聚集来实现的.

    作者:缪辉来;林木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抑郁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氟西汀(百忧解)20 mg/d,顿服,疗程为12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明显改善(P<0.01),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例低(P<0.05).结论: 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作者:吕世权;曾武涛;冯爱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同步检测白细胞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某些医疗单位的检验人员为求方便,在作尿常规检验时,只行尿液仪器分析,而省却了尿沉渣镜检.故此,漏检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诊.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尿沉渣(例如很有诊断价值的管型等)都能通过尿液分析仪反映出来,即使是对反映泌尿系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的白细胞的检测,两种方法提供的结果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异.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150例泌尿系感染或疑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样,作两种方法所测白细胞结果的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艺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复杂性肾结石综合治疗分析

    目的:提高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138例复杂性肾结石行开放性手术治疗,术中采用气压弹道式碎石技术及腔内镜技术协助取石,42例术后残留结石行ESWL.结果:96例一次手术取尽结石,治愈出院 . 42例术后及时发现有残留结石,经ESWL全部粉碎,治愈出院.结论: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术中配合气压弹道式碎石及腔内镜技术,术后辅以ESWL治疗残留结石等综合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刘志森;严健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婴幼儿头颈皮肤血管瘤非手术综合疗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婴幼儿头颈部皮肤血管瘤的疗效 .方法:采用糖皮质激素内服,硬化剂注射,高频电凝固等综合法.[ HT6XBS〗结果:32例中治愈22例,显效8例,好转2例.结论:综合法治疗婴幼儿头颈部皮肤血管瘤疗效满意.

    作者:刘咏;刘永义;汤少明;梁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整形外科技术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行包皮环切术及有关技术问题.方法:分析169例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行包皮环切术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项.结果: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行包皮环切术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和形态.结论: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行包皮环切术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术式的缺点.

    作者:陈剑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62例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预防和减少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经验.方法:根据窒息原因、临床表现及CT分度,对162例窒息后脑损伤患儿作临床分析.结果 :162例中治愈147例,好转12例,死亡3例;分度确诊后,及早治疗、干预可提高治愈率.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采取适宜的分娩方式,高危分娩应有儿科医师在场、产、儿科密切合作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窒息发生;及早治疗、干预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青艳;黄紫红;冯阳宁;何逢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普鲁卡因与阿托品封闭加徒手上推宫颈对产时宫颈水肿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宫颈水肿后单纯宫颈封闭和封闭后徒手上推宫颈以加速宫口开全的疗效.方法:对照组(254例)常规用1%普鲁卡因4~6 mL+阿托品0.5 mg封闭宫颈.实验组(193例)用上述方法处理后,再徒手上推宫颈至宫口开全.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宫口开全所需时间分别为(92.4±57.3) min和(54.3±32.7)min(P<0.01),手术产、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差异有显著性(P<0.01),产后出血及宫颈裂伤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宫颈水肿封闭后徒手上推宫颈可以加速宫口开全,缩短产程,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钟培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诊断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脏慢性非特异性的肉芽肿性炎症,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化,应紧密结合CT进行诊断,但亦容易误诊,需与不典型的肾肿瘤和肾结核等疾病相鉴别.本文就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作一分析.

    作者:魏小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项血小板指标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OULTER-JT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了1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和96例正常对照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压积(PCT);肾功能损害不同阶段(即氮质血症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血小板参数变化的比较.结果:CRF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PC、PCT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CRF各组间BPC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肾功能衰竭期组、尿毒症期组的MPV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MPV、PCT可作为判断CRF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出血倾向的参考指标.

    作者:麦奇;袁汉尧;刘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藤黄微球菌致败血症7例及脓肿1 例

    目的:报道藤黄微球菌致败血症7 例及脓肿1例.方法:从患者血液及脓液中分离出菌株并作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从7例败血症患者中分离菌株7株,脓液中分离出1株,均鉴定为藤黄微珠菌.7例败血症治愈6例,死亡1例. 结论:藤黄微球菌可致人体败血症和严重感染.

    作者:柯水源;林湛;戴湘春;何玉琴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针在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急救中心处于抢救急危重患者的第一线,急救中心的护士在第一时间内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救治患者的基本保障.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是一种新技术,本科自1999年7月至2000年4月采用静脉留置针抢救211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才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0例肺大疱破裂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外科治疗

    目的:观察肺大疱破裂致难治性自发性气胸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在气管内插管加全麻下,取患侧第5或第6肋间入胸行肺大疱切除修补术.结果与结论:9例均痊愈出院,死亡1例,本术式简单,效果好,能迅速切除病灶,解除气胸的诱因及其临床症状等优点.

    作者:温仕鑫;许锡荣;张伟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伴多发性转移肠癌病案分析

    针对胃癌具较高的转移性和对传统治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强的特点,现采用新铂类药物奥沙利铂(乐沙定)治疗晚期胃癌伴多发转移肠癌1例,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华萍;余忠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327例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对327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人急性腹膜炎绝大多数是继发性(97.2%)(急性感染占46.5%,急性穿孔占48.6%),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漏诊.本组患者手术治疗274例,治愈253例(92.3%),死亡21例(7.7%);保守治疗53例,治愈43例(81.1%),死亡10例(18.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急性腹膜炎有就诊延迟,临床表现不典型,漏诊、误诊率高的特点.术前并存疾病及手术延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早期正确诊断,早期手术,积极处理并存疾病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唐冰;陈正煊;祁少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瘤体内血流变化的彩色多普勒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HCC)介入治疗前,后瘤体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测量30例HCC病人行介人治疗(Transcatheter oily chemoembolization TOCE)前、后肿瘤血供及血流分级的变化.结果:TOCE后,肿瘤内部及周边动脉血流明显减少(P<0.01).结论:CDFI对于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判定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凌苓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益气维血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维血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中医证属气血两虚型) 的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32例, 治疗组予口服益气维血颗粒,对照组予口服阿胶补血口服液,疗程均为30 d.结果:[ HT6F〗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9例,有效10 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12.271,P<0.0 01).未见副作用.结论:益气维血颗粒对缺铁性贫血中医证属气血两虚型的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业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