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粤西籍人群Fv Leiden基因突变的初步调查

李凤芹;杨志刚;刘国勋;凌光鑫;蔡望伟;谢朝阳;杨勤

关键词:基因, 突变, 因子 V
摘要:目的:了解 Fv Leiden (因子 V Leiden)基因突变在广东籍正常人群中发生的情况.方法:用两种引物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 130例广东雷州籍正常人和3例静脉血栓患者 Fv Leiden 基因突变情况. 结果:所有的样本均未检出 Fv Leiden突变.结论:粤西籍正常人中尚未发现Fv Leide n 突变.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流产的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对妊娠早期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5 17例妊娠早期出血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旨在观察超声显像对诊断早期流产的可靠性.

    作者:武艳琳;李英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Aulen(R)材料与传统基托材料联合用于制作活动义齿的效果及体会

    过去,口腔科常采用硬树脂复合物(即传统基托材)和锻丝卡环联合制作活动义齿;但对于牙列中大部分牙缺失,仅余留少数牙,固位型不佳或位置排列不利于义齿固位、稳定的患者,用锻丝卡环设计就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近年来,Aulen弹性材料制作隐形义齿逐渐开始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 ,它具有操作简单,压力灌注一次性成型,义齿美观,轻巧耐用,弹性好不易折断等优点,但制作大面积基托的弹性义齿费用昂贵,而且灌注效果尚未稳定.为降低成本并保证基托的适合性,1997年5月以来作者尝试将两种材料联合应用制作上述病例的活动义齿5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锦生;王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全植入式药物输液系统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

    全植入式药物输注系统(Drug Delivey System,D D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治疗技术,通过 DDS 直接肿瘤靶血管内给药,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在腹部肿瘤手术前后及不能切除的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科自1995年以来,采用 DDS 术中或经皮锁骨下动脉途径,行肝区域性灌注化疗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53例,疗效满意,现将 DDS 治疗操作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郑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输大剂量普鲁卡因引起心搏骤停1例

    病例女,68岁,体重35 kg,于1994年5月20日上午因胰头囊肿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下准备行胰头囊肿切除术.术前 BP 16/8 kPa,P 75/min,R 20/min.建立静脉通路后面罩吸入纯氧去氮.8时 10分分别静注氟芬合剂1单元,安定5 mg,本可松3 mg,2.5%硫喷妥钠7 mL;8时15分病人意识消失,下颌松驰后行气管内插管成功,接上 NAD Ⅱ型多功能麻醉机,监测仪显示 BP 16/10 k Pa,R 1 2/min,P 90/min,血氧饱和度99%.

    作者:陈海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普宁市儿童麻风病185例分析

    在近41 a间,经过7次大规模全民滤过性普查和长期线索调查,我市共发现麻风病患者2 576例,其中儿童有185例,占总发现麻风病例7.2%,经查、收、治、管、研、宣等综合治理,儿童发病率从1980年至1996年每年普查均为零.

    作者:赖庆松;谢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麻疹100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本地区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现将我院1995年1月~ 1999年12月收治的100例麻疹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郑春梅;龙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异丙酚-氯胺酮联合静脉麻醉对唇裂修复术患儿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氯胺酮联合静脉麻醉对唇裂修复术患儿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唇裂修复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n=20),均在氯胺酮5 mg·kg-1肌注后入室,以5.0g·L-1 普鲁卡因0.2mL·kg-1作眶下神经阻滞后,分别微量泵静脉输注氯胺酮20~40μg.kg-1·min-1(氯胺酮组)、异丙酚6 0~70μg.kg-1·min-1(异丙酚组)或50.0g·L -1氯胺酮+100.0g·L-1异丙酚混合液3~6mL·h -1(联合组)维持麻醉.术中观测 BP、HR、RR、SpO2、麻醉不良反应与清醒时间等.在手术前、手术开始30 min、手术结束、术后24h及27h采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Cs)、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BS)水平.结果: 氯胺酮组手术后BP、HR、RR、Cs、E、NE与BS均明显升高.混合组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稳定,且手术开始后NE、E等应激指标明显低于氯胺酮组(P< 0.01)但高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 异丙酚与氯胺酮联合静脉麻醉能将术中的应激反应调控在一个适当水平,且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作者:邵义明;张良清;刘新;姚华国;李立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电子病案的建立与应用体会

    传统的病案管理存在着诸多缺陷,例如它是停留在手工作业模式上,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难以解决大量病案的存储、信息加工及信息共享等问题,且病历纸张易被氧化、变质,甚至烂掉,而电子病案是完全电子化,可提供电子贮存、查询统计、数据交换等,且可包括声像图文、数据处理、网络传输、诊疗支援、统计分析等,均是传统病案无法比拟的.现结合我院目前的电子病案的建立与应用谈一些体会.

    作者:李薇;梁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具有发病急重、病情变化快、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1],其中以术后消化道并发症比较常见.在1994~1998 年期间,我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按格拉斯哥意识障碍评分法(GCS)评分,得分值在6~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并伴有消化道并发症者122例作了回顾性总结.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薛漫清;谢春蕾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乳腺癌根治术切口、皮瓣及包扎的改良

    乳腺癌根治术后近期内皮瓣坏死的发生率较高(22.3%~71%) [1],直接影响切口愈合的时间,拖延术后辅助治疗的进行,增加病人的经济及精神负担. 为减少皮瓣的坏死,降低癌的残留机率,我科自1992年以来,对27例Ⅰ~Ⅱ期腺癌根治术的切口、皮瓣及包扎作了改良.

    作者:陈建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维丁钙片治疗生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生长痛是小儿常见痛,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用维丁钙片治疗伴有低钙血症的生长痛患儿86例,并与阿斯匹林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付鲜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NO、SOD及LPO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 LPO)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NO、SOD和LPO的测定分别使用硝酸还原酶法、羟胺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学比色法.结果:DCM患者血清NO、LPO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SOD活性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DCM患者体内存在氧自由基(OFR)代谢紊乱,NO促进OFR的作用,NO和OFR在DCM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建英;陈灿;陈晓于;袁汉尧;陈有;侯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肢体动脉栓塞缺血时间和栓塞部位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肢体动脉栓塞缺血时间和栓塞部位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75例心源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 ,按缺血时间和栓塞部位两因素分组分析.结果:发病24 h内手术者截肢率2.9%,死亡率20% ;24 h后手术者截肢率52.2%,死亡率8.7%.下肢动脉栓塞、主动脉骑跨栓和上肢动脉栓塞三组的截肢率分别为36.1%、9.8%、27.2%,死亡率分别为36.4%、0%和11.1%.结论:24 h内手术可明显降低截肢率.主动脉骑跨栓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肢体动脉栓塞者.

    作者:陈博艺;郭大乔;陈福真;符伟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手足口病20例临床分析

    手足口病是一种在手、足及口腔内发生小水疱为特征的肠道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可散发或流行.笔者近年来收治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泽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86例,分两组:(1)国产组42例(男20例,女22 例,年龄(55±10)岁),给国产辛伐他汀10 mg, 每日1次共8周;进口组 44例(男21例,女23例,年龄(56±9)岁),给进口辛伐他汀10 m g,每日1次共8周.结果: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h)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h), 给药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具有相同的效果,使用均较安全.

    作者:刘新宇;陈小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有机磷中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49例临床分析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目前仍为医疗的疑难课题之一,而有机磷中毒致MOF更是急救医学领域急待解决的难题.我们从1993年6月~1999年6月收治有机磷中毒致MOF 49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及防治作一分析.

    作者:孙杰;邓兵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腮腺囊性畸胎瘤1例

    1 病例患者,男,29岁,因右耳垂下肿块1 a 于1997年1月就诊.1996年初开始出现右侧颌面腮腺区肿大,伴随张口时右侧下颌关节不适.检查:右侧耳垂下至颌下角局部肿大,皮肤颜色无改变,扪及肿物6 cm×6 cm×7 cm,质中,活动度较差,无触痛.其他检查未发现异常.初步诊断为右腮腺肿瘤.于1 997年3月20日局麻下行肿物切除.切开腮腺包膜,分离暴露肿块,见肿块呈囊性改变,多房性,有大量软骨样物,与肿块连成一体.小心解剖出面神经,将腮腺浅叶及肿块周围的腮腺深叶大部分切除.软骨性肿块延伸至咽旁,颅底,下方深部接近颈内动脉.暴露颈内动脉及迷走神经,加以保护,小心沿肿瘤周围分离,将肿块切除.病理检查:肿物大小8 cm×7 cm×7 cm,切面部分囊性,实性区呈灰黄色,质略硬,可见软骨样结构.镜检:呈囊性,囊内含有成熟皮肤组织、软骨组织、骨胳肌、血管、淋巴组织,部分组织玻璃样变.病理诊断为腮腺囊性畸胎瘤.

    作者:朱越;甄碧月;陆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27例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及栓塞的护理对策及体会

    肾病综合征(nepbrotic syndrom e,NS)并发血栓及栓塞是临床较常见且凶险的并发症,但临床中又常常被忽视而误诊,由此延缓了抢救时机,后果也恶劣.笔者将我科收治的27例这类患者护理体会作一总结.

    作者:张翠玉;邱丽清;张素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开放性多段骨折

    对胫骨开放性多段骨折,难以用一般内固定治疗,达到既固定牢靠又创伤小、并发症少,终达到功能恢复较好的目的.本院从1996年1月至2000年1月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开放性多段骨折1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振辉;何炳生;黄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常见病,据我国六城市调查资料显示发病率为180/10万,TIA患者约有1/3发展为脑梗死[1].目前治疗药物主要使用脑血管扩张剂或扩容剂、抗血小板聚集剂、钙拮抗剂和抗凝剂,而在溶栓治疗方面目前的报道较少.笔者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batroxobin,DF- 521)治疗TIA 3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荣;肖卫民;凌亚兴;陈逢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