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例髂骨致密性骨炎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林宝花;许耀生

关键词:
摘要:材料与方法20病例中,男5例,女15例,男女比例为1:3.年龄轻为21岁,大的为52岁,平均年龄32.8岁.17例为腰椎、腰骶椎片,5例为骨盆片(其中2例既拍腰椎片又拍骨盆片).这些片均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13例因腰骶部酸痛就诊而行腰椎拍片,7例因外伤就诊而行腰椎或骨盆拍片,外伤病例中,详问外伤前病史,发现外伤前亦有腰骶部酸痛史.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使用固定聚焦式滤线栅的体会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头颅正侧位,肩关节等部位为使胶片清晰度好,一般采用固定聚焦滤线栅.但使用滤线栅时,如果操作不当,不但不能吸收散射线,提高胶片清晰度,反而使胶片灰雾增大,有时甚至无法达到诊断要求.

    作者:张凯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应重视床边X线摄影的放射防护

    利用移动式小型X线机到病房病人床边进行X线摄片,给众多骨外科、呼吸内、外科等因行动不便而急需X线摄片检查的患者,对疾病的及时诊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利用,已在愈来愈多的医院开展.但床边X线摄影的放射防护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本人根据工作实际调查总结以下几点,供同仁们参考.

    作者:陈陪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654-2和地塞米松在小儿肠套叠整复中的应用/小儿桥脑问变型胶质瘤1例/腹膜后巨大纤维肉瘤1例/迟发性左肾巨大血肿并肾周积血1例报告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洗片机维修经验小结

    洗片机维修是放射科维修工作中较为重要的部分,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有一些心得体会,在此作个简单小结.1.入片检测故障是经常遇到的.它有两种表现方式:检测失控,检测失灵.检测失控表现为没有洗片时机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

    作者:万军平;洪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离子型对比剂在IVP检查中的应用体会

    材料与方法1.38例患者中男28例(16-76岁),女10例(34-70岁);过敏试验均为阴性;有药物过敏史1例;患高血压、糖尿病、癫痫、脑血栓各1例.2.全部用60%泛影葡胺40ml,其中27例加用5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注.3.造影前2-4小时行碘过敏试验,阴性者进入IVP检查程序.4.应用腹部加压法,依次拍摄KUB平片和7、15、30分钟充盈片及KUB排泄片.

    作者:郭建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但要准确定位,就必须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我们自1996年以来,为60例患者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男46例,女4例,年龄大80岁,小45岁,成功率100%.现将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配合及初步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郑艳萍;应利华;陈群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104例青少年十二指肠球部炎症的X线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仪器是日产EMB-1000X线遥控胃肠透视诊断仪,钡剂是气钡双重造影专业钡剂.1.2共104例,男64例,女40例.年龄6-18岁,平均12.7岁,全部经过胃镜和手术病理证实.

    作者:赵宏斌;胡铁男;王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血管造影CT在肝癌介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肝脏血管造影CT包括CT经动脉门脉造影(CT duringarterial portography,CTAP)及CT经干动脉造影(CT hep-atic anteriography,CTHA),主要用于肝癌手术切除前的评价及肝硬化结节的血供研究.

    作者:李培永;牛家成;高艳华;张开贤;周玉滕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肺癌误诊及减少误诊的探讨

    一般资料 82例中男67例,女15例.年龄20-83岁,其中20-39岁3例,40-60岁62例,61-82岁17例.临床症状:咳嗽72例,血痰47例,胸痛48例,上述症状均有者29例,发热26例,无呼吸道症状6例,其它症状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等.

    作者:鞠文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15例大骨节病的X线诊断

    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8例,女7例,年龄小15岁,大57岁,平均26岁,20岁以下5例.15例共有发病部位29处,其中双侧踝关节9例,一侧踝关节2例,双膝关节2例,右肘及踝关节1例,右膝关节及双手1例.病史短2个月,长10年,平均4年.临床症状多较明显,表现为病变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由于膝、踝关节病变致行走障碍8例,活动时有交锁现象和弹响3例.

    作者:周长亭;赵秀臣;姜玉燕;王兆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超声诊断胎儿脊柱裂5例报告

    我科于2000-2001年问经B超产前诊断并引产后证实的5例胎儿脊柱裂报告如下:5例中孕妇年龄25-32岁,平均27.4岁,妊娠时间为22-34周.常规产科B超检查,患者取仰卧位,首先观察胎头位置、形态、胸、腹、脊柱、四肢及附属物,并测量双顶径及股骨长推算孕周.扫查脊柱时行纵横切结合,沿椎管自上而下检查至骶尾部,如果发现脊柱形态异常,椎管发生改变或在脊柱有囊性或实性回声区时,则应进一步观察可疑处并冻结摄影.

    作者:张衍亭;胡培珍;杨进国;李先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双手并指畸形合并指骨缺如1例/骨血管球瘤1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诊断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分析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5例患者男42例,女13例;足月儿42例,早产儿13例,其中剖宫产10例;宫内窘迫16例,生后窒息39例;宫内窘迫长时间40分钟,生后窘息长时间13分钟;大年龄21天,小年龄生后3小时,平均3.8天.

    作者:姜山;桑和敏;刘玉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空肠多发性憩室病的X线诊断6例

    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男多于女;小年龄21岁,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57.1岁,主要症状上腹隐痛不适、食欲不振和消瘦等症状.

    作者:刘洪生;刘翠;刘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纵膈支气管囊肿1例

    患者男44岁.体检时发现右肺门平主动球有一类似主动脉球致密影,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均匀.CT扫描主支气管右侧上腔静脉后方示34×31mm大类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滑整齐,CT值为13.8Hu,主支气管轻度受压,纵膈淋巴结无肿大.CT诊断:纵膈支气管囊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35例小儿肾母细胞瘤的CT诊断

    1.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小儿肾母细胞瘤3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24例,女11例,男女比2.2:1.平均年龄3.4岁.3岁以下26例,占74%.80%因无意中发现腹部肿块就诊.少数有血尿、腹痛、腰痛.采用西门子AR.C全身CT扫描机,层厚10mm,病变区5mm,均进行平扫和增强.

    作者:徐桂荣;马献武;高丽荣;高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肺炎性假瘤临床影像学诊断分析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发生在肺实质内的炎性增生性病变,临床较少见,其临床及影像学上酷似肺肿瘤而误诊较多.笔者收集1996-2000年期间经手术切除并有病理证实.并且有完整资料的12例肺炎性假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肺炎性假瘤的X线平片,CT片的影像特点.并讨论肺炎性假瘤与周围型肺癌及其它有关的肺内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吴月兵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小儿头颅CT扫描技术及护理

    在CT室的日常工作中,小儿行头颅CT检查的病人越来越多.而小儿CT检查尤其CT扫描技术及护理非常重要,它决定检查是否成功完成和得到一张优质的颅脑CT片的关键,现将我们的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董学萍;王国香;国京方;林依栋;江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床边胸片的摄影体会

    床边X线机由于有体积小、移动方便、球管能多角度旋转投照等优点,为满足病房重症病人和不能移动病人的X线检查提供了方便.特别是拍胸片、四肢骨折成为常见的检查工作.但是,床边X线机容量小(30-100mA)、无滤线栅、受电源波动影响大、病人不能合作且采用非常规体位.因此,要想拍得一张高质量胸片难度较大.本人经过拍摄二百多例床边胸片的积累,取得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朱纯生;王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10例经皮腰椎间盘旋切术治疗

    自1975年的日本医师Hijikata首先报道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PLD)以来,该方法迅速发展和成熟,在治疗该病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均要求在优质X线机,如C臂或数字减影机下进行,使该法在中小型基层医院推广受到限制.本文介绍10例F99-ⅢAT型国产透视机下完成的PLD术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丁国恒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