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斌;胡铁男;王谦
一般资料 82例中男67例,女15例.年龄20-83岁,其中20-39岁3例,40-60岁62例,61-82岁17例.临床症状:咳嗽72例,血痰47例,胸痛48例,上述症状均有者29例,发热26例,无呼吸道症状6例,其它症状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等.
作者:鞠文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院于1999年2月购置GE HisPeed Fx/i螺旋CT机,4月正式使用,球管型号:GE D3142T,球管容量为3.5MHU,厂家保用曝光次数为8万次,而在一般情况下每只球管寿命为13-15万次,我院的第一只SCT球管共使用了2年4个月,球管曝光506680次,目前第2只球管也已曝光12万次,仍在正常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江志勇;林依东;于卫中;国京方;李占堂;林新杰;田维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小儿头颅CT扫描是诊断癫痫、惊厥、颅内肿瘤、缺血缺氧性脑病及脑外伤等颅内疾病较先进的检查手段,且无创伤、无痛苦,特别适用于做其它检查不宜成功的患儿.但CT扫描能否取得满意的图像,必须得到患儿的乖巧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各种良恶性疾病的准确诊断.
作者:刘翠环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CT、MRI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出现,给临床医学诊断带来了划时代的革命.而它们的不断普及更给以往的诊断模式造成很大冲击,使得无论是医生、病人还是医院对此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依赖.如CT检查目前已成为常规检查,大多数医院的CT室都是无节假日的全日开诊,有的医院甚至24小时全天候开机.这就给医院的设备维修工程师提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当这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时能够尽量缩短停机时间,快速恢复使用,以大限度地保障病人、医生、医院的需要.
作者:刘文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1.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小儿肾母细胞瘤3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24例,女11例,男女比2.2:1.平均年龄3.4岁.3岁以下26例,占74%.80%因无意中发现腹部肿块就诊.少数有血尿、腹痛、腰痛.采用西门子AR.C全身CT扫描机,层厚10mm,病变区5mm,均进行平扫和增强.
作者:徐桂荣;马献武;高丽荣;高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一般资料200例中,男性148例,女52例,年龄小8岁,大82岁,均有不同程度肋骨骨折,占100%.合并其他部位骨折36例,占18%,受伤原因多为机动车辆碰撞,坠落和挤压伤,少数为斗殴伤.临床表现为胸痛、气短、咳嗽、咯血和呼吸困难等.
作者:刘先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1997至2001年间外代办处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46例,均由CT复查证实,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9-77岁,平均47.2岁.伤后患者即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其中22例并伴有短暂意识障碍.
作者:王星君;曹广辉;徐广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CT增强扫描是诊治某些疾病的必要的影像检查手段,但它作为一种应激源,使病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护理贯穿整个检查过程可以缓冲此应激反应,使病人以佳心理状态接受检查与治疗.现对160例病人CT增强扫描的应激反应变化总结如下.
作者:戴燕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在CT室的日常工作中,小儿行头颅CT检查的病人越来越多.而小儿CT检查尤其CT扫描技术及护理非常重要,它决定检查是否成功完成和得到一张优质的颅脑CT片的关键,现将我们的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董学萍;王国香;国京方;林依栋;江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女27岁.以进干硬食物时哽咽7月而就诊;查体: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不大.上消化道气钡造影:钡剂通过食道下段受阻,左前斜位,可见钡剂分流,并有一约5.8cm充盈缺损,表面光滑;右前斜位,可见一约5×5.8cm密度均匀、类圆形软组织影,边界清楚,食管受压并与食管相交成钝角,食管粘膜纹如常.
作者:雷军强;郭顺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材料与方法20病例中,男5例,女15例,男女比例为1:3.年龄轻为21岁,大的为52岁,平均年龄32.8岁.17例为腰椎、腰骶椎片,5例为骨盆片(其中2例既拍腰椎片又拍骨盆片).这些片均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13例因腰骶部酸痛就诊而行腰椎拍片,7例因外伤就诊而行腰椎或骨盆拍片,外伤病例中,详问外伤前病史,发现外伤前亦有腰骶部酸痛史.
作者:林宝花;许耀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布-加综合症(Budd-Chiari syndrome BCS)是肝后段下腔静脉狭窄、阻塞或肝静脉的阻塞而引起的一组征候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腔静脉高压或门脉高压,以往由于文献报告较少,多误诊为肝炎、肝硬化而延误治疗,预后不良.
作者:宋会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一、磁共振图像的质量控制参数磁共振图像显示具体解剖结构和病理情况的能力取决于成像过程中所选用的成像参数,可以通过改变成像参数来对图像质量的各个方面加以控制,在选择成像参数时,必须对多种参数互相兼顾,而数据采集时间对图像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几种重要的控制参数.
作者:俞海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患者男38岁.反复发热1月余,近一周寒战高热,腰背部酸痛,脊柱运动障碍.第2、3棘突区叩击痛.血沉70mm/h,白细胞计数15.2×109/L.X线表现患者摄腰椎正侧位片示:腰2椎体下缘、腰3椎体上缘骨质疏松,边缘模糊不清,见有骨破坏.相应椎间隙变窄.腰3椎体前缘骨质增生并形成骨桥.两侧腰大肌影消失.
作者:纪强;张兴兵;张世雄;许如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性4例,女性2例,男多于女;小年龄21岁,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57.1岁,主要症状上腹隐痛不适、食欲不振和消瘦等症状.
作者:刘洪生;刘翠;刘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自1975年的日本医师Hijikata首先报道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PLD)以来,该方法迅速发展和成熟,在治疗该病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均要求在优质X线机,如C臂或数字减影机下进行,使该法在中小型基层医院推广受到限制.本文介绍10例F99-ⅢAT型国产透视机下完成的PLD术体会,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丁国恒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支气管造影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特别对支气管扩张具有肯定性的诊断价值.它能准确地确定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及病变的程度,为支气管扩张的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支气管造影检查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做好支气管造影患者的护理,是完成该项检查的重要保证.
作者:马传芹;刘真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