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泼尼松对结核性胸膜炎ADA及细胞因子IL-6和IFN-γ的影响

温业良;李敏菁;吉圣珺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 激素治疗, ADA, IL-6, IFN-γ
摘要:目的:观察泼尼松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腺苷脱氢酶(ADA)及细胞因子IL-6和IFN-γ表达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结核化学治疗,激素治疗组加用泼尼松30 mg/d,连用7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7、14 d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胸腔积液中IL-6和IFN-γ表达水平,酶比色法测定ADA水平.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后胸腔积液ADA、IL-6和IFN-γ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激素组降低程度均大于常规组(P<0.05).治疗6个月后,激素组完全有效13例、部分有效5例、无效2例;常规组完全有效10例、部分有效7例、无效3例;激素组疗效好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胸膜厚度为(1.43±0.20) mm,粘连7例;激素组胸膜厚度为(1.09±0.13) mm,粘连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增加激素治疗能有效降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IL-6、IFN-γ、ADA水平,治疗效果满意.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白藜芦醇对过氧化氢诱导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20、100、500 μmol/L)H2O2处理24 h,建立动脉平滑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不同终浓度(2、10、50 μmol/L)的Res单纯作用或分别与100 μmol/L H2O2共同作用于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簇(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20、100、500 μmol/L H2O2处理人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后,动脉平滑肌细胞存活率和培养基上清液SOD活力均呈剂量依赖性地下降,细胞蛋白裂解液MDA含量活性则呈剂量依赖性地升高(P<0.05).2、10和50 μmol/L Res与100 μmol/L H2O2共同作用动脉平滑肌细胞24 h后,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存活率、SOD活力的下降以及MDA含量的升高,其中10和50 μmol/L Res+100 μmol/L H2O2处理组与100 μmol/L H2O2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和50 μmol/L Res+100 μmol/L H2O2处理组DCF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100 μmol/L H2O2模型组(P均<0.05).10和50 μmol/L Res+100 μmol/L H2O2处理组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0.7±3.0)%和(13.2±1.5)%,均显著低于100 μmol/L H2O2模型组的(27.2±3.6)%(均P<0.05).结论:Res可对抗H2O2诱导的动脉平滑肌细胞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ROS生成以及降低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有关.

    作者:胡洵;庄晓东;周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突发灾难事件后维和官兵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评估

    目的:评估突发灾难事件后维和官兵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经历突发灾难事件的维和官兵(122例)进行自评;对维和官兵采取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干预4周后复测SCL-90;对干预前后的SCL-90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军人常模(P<0.05);干预前有心理障碍(28例,23.0%)与干预后(7例,5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1,P<0.05);干预后除敌对、恐怖和偏执因子外,其余因子分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各因子分与军人常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灾难事件后针对维和官兵开展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明显,值得总结综合的心理危机干预经验.

    作者:何光伟;吴小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PGC1α基因去甲基化的作用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组织PGC1α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方法:21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3组(每组n=7),干预组首先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然后加用姜黄素灌胃4周;NAFLD组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加用姜黄素模拟物灌胃4周;正常组始终常规喂养12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G、TC、AST、ALT及肝组织TG、TC;焦磷酸测序法检测大鼠肝组织PGC1α基因启动子区-260位点的甲基化水平;RT-PCR检测肝组织PGC1αmRNA水平.结果:(1)NAFLD组外周血TG、TC、AST、ALT及肝细胞TG、TC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以上参数较NAFLD组显著下降(P<0.05);(2)NAFLD组PGC1α启动子区CpG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干预组甲基化率较NAFLD组显著下降(P<0.01);(3)NAFLD组肝脏组织PGC1α mRNA的表达量比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干预组PGC1αmRNA的表达量较NAFLD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姜黄素通过对肝脏PGC1α启动子区有去甲基化作用改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

    作者:陈其慧;李瑜元;周永健;聂玉强;杜艳蕾;CAO Yan-wen;WU Qian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改善阿尔茨海默小鼠认知的初步研究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PAF-AH)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方法:取昆明小鼠8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PAF-AH用药组和金纳多治疗组(每组20只),通过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制备出AD小鼠模型,尾静脉注射rPAF-AH 7 d后观测AD小鼠水迷宫神经行为学的改变,采用 Western blotting研究小鼠大脑海马Aβ的表达及活性,同时与金纳多注射液及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结果:水迷宫试验显示,rPAF-AH处理组小鼠60s内跨越平台的次数和在目标象限的探索时间均明显增加(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PAF-AH处理可降低小鼠大脑海马Aβ的表达及活性水平(P<0.05).结论:重组人PAF-AH处理对AD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得益于其抑制了Aβ蛋白的高表达.

    作者:吴宜娟;吴卓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研究组行系统强化健康教育,每2周1次、持续6个月;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空腹血糖值为(6.94±0.50) mmol/L,低于对照组的(7.10±0.66)mmol/L(P<0.05);研究组自我管理达标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86.4%(P<0.05).结论:血糖控制与自我管理强度呈正比.应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童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损伤控制理论在严重骨盆骨折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骨盆骨折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3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死亡4例,其中2例为严重颅脑外伤死亡;1例74岁患者因肝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在ICU治疗3 d后猝死.其余19例随访1年,3例出现跛行和行走痛,1例脊柱骨折患者出现截瘫,3例严重四肢骨折丧失劳动能力,其余患者生活可以自理,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可提高严重骨盆骨折的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铿;谢扬;罗漫君;袁嘉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盐酸小檗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干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MTT法选择盐酸小檗碱干预浓度;MTT法和[3H]-胸腺嘧啶核苷渗入法检测VSMC增殖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ERK1/2、Akt的磷酸化蛋白的变化.结果:VSMC实验组细胞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调,P<0.05;小檗碱干预后,VSMC细胞ERK1/2、Akt的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ERK1/2、Akt等的表达有关.

    作者:伍兆锋;温敏杰;赖越元;夏金堂;蔡文松;徐波;李书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惠州城区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症状的调查

    目的:探讨惠州城区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惠州城区具有代表性的3所小学的1 200例6~13岁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根据注意力缺陷及多动症状诊断标准改编的调查表,对儿童ADHD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注意力缺陷症状阳性率高于多动症状阳性率(P<0.05);②随年龄增长,症状阳性率逐渐下降(P<0.05);症状阳性率高的年龄段集中于6~7岁;③男性症状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④不同母亲文化程度和家庭状况的儿童症状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不同家庭收入的儿童,问卷中1、2个症状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16个症状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意力缺陷症状阳性率一般高于多动症状,症状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提高母亲的文化程度和修养,建立和谐家庭有助于降低ADHD症状阳性率.

    作者:何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恩替卡韦优化治疗阿德福韦酯疗效欠佳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ADV)疗效欠佳患者继续采取ADV治疗与换用恩替卡韦(ETV)优化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52例服用ADV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将ADV治疗48周疗效欠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继续ADV治疗)和优化组(联合ETV治疗),治疗4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521例患者中ADV疗效欠佳者170例,其中34例继续ADV治疗(对照组)、43例联合ETV优化治疗(优化组).继续治疗48周时,两组患者生化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ALT复常率均较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HBV DNA降幅、HBV DNA阴转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对照组3例、优化组4例)出现磷酸肌酸激酶升高.结论:对ADA疗效欠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换用ETV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化治疗方案.

    作者:罗贤鑫;李向永;尤旭;叶志典;莫思柏;崇雨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1例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例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分为缺血组(有心肌缺血表现,18例)和无缺血组(无心肌缺血表现,13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成功30例(96.8%);治疗后患者的LVEF、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LVEDD、LVESD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缺血组术后LVEF、LVESD改善较无缺血组明显(P<0.05),随访12个月,30例介入成功者共存活28例,死亡2例;17例(54.8%)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缺血组生存率高于无缺血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疗效,有心肌缺血表现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无缺血表现的患者.

    作者:王涛;陆东风;曾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理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中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海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泼尼松对结核性胸膜炎ADA及细胞因子IL-6和IFN-γ的影响

    目的:观察泼尼松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腺苷脱氢酶(ADA)及细胞因子IL-6和IFN-γ表达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结核化学治疗,激素治疗组加用泼尼松30 mg/d,连用7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7、14 d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胸腔积液中IL-6和IFN-γ表达水平,酶比色法测定ADA水平.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后胸腔积液ADA、IL-6和IFN-γ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激素组降低程度均大于常规组(P<0.05).治疗6个月后,激素组完全有效13例、部分有效5例、无效2例;常规组完全有效10例、部分有效7例、无效3例;激素组疗效好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胸膜厚度为(1.43±0.20) mm,粘连7例;激素组胸膜厚度为(1.09±0.13) mm,粘连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增加激素治疗能有效降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IL-6、IFN-γ、ADA水平,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温业良;李敏菁;吉圣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期乳酸清除率与PSI评分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68例重症CAP患者,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6h乳酸清除率、PSI评分.以6h乳酸清除率10%为标准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存活组的早期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1),PSI评分与血乳酸清除率呈显著负相关(r=-0.863,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联合PSI评分在评估重症CAP患者预后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作者:邓斌;吴凯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已婚妇女子宫肌瘤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掌握我地区已婚妇女子宫肌瘤患病情况,并探讨与子宫肌瘤患病有关的因素.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8261例妇女,均填写统一的妇女病普查体检表,均进行常规妇科检查以及阴道B超检查.结果:8261例调查对象中子宫肌瘤患病率为8.11%(670例),呈逐年增高趋势.不同年龄段子宫肌瘤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49岁年龄段女性子宫肌瘤患病率高(13.50%).从事不同职业的女性子宫肌瘤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孕次组调查对象子宫肌瘤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孕次增加呈增高趋势.生殖道炎症、安置宫内节育器、口服避孕药均与子宫肌瘤患病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肌瘤患病率与年龄、职业、孕次、生殖道炎症、口服避孕药及放置节育器均有关,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干预.重点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孙嫦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及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社区感染性肺炎(CAP)的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性及用药情况.方法:对2011 年1 月至 2012 年10 月收治的126例新生儿CAP患儿行痰标本病原菌检测和药敏分析.结果:126例痰培养中,共检出92株(73.0%)致病菌.革兰阳性菌41株(44.6%),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70 7%)多见;革兰阴性菌51株(55.4%),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6株(51%)多见.不同性别和白细胞水平患儿感染的病原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验性单一用药、联合用药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有效率分别为56.5%、74.1%和45.0%、55.0%,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新生儿CAP患儿,应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羊玲;钟丽花;林秋玉;张娅琴;黄育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焦虑综合性干预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进行抗抑郁焦虑综合性干预的作用.方法:随机将 68例COPD合并抑郁焦虑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帕罗西汀口服及综合性干预,并随访1年,收集两组患者1年前后抑郁焦虑评分;两组患者1年前后肺功能、ACT评分、6 min步行距离并得出各自差值;收集两组当年急性发作次数,进行各自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1年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减低(P<0.001),对照组无改善(P>0.05);治疗组肺功能、ACT评分、6 min步行距离1年前后差值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当年急性发作次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合并抑郁焦虑进行综合性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减少急性加重次数,从而减少患者的住院率及医疗负担.

    作者:庄蝶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TEC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66例乳腺癌多发性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TEC)18例、唑来膦酸组22例、联合组(唑来膦酸+TEC)26例,观察VAS评分和ECOG评分变化,评估骨转移病灶疗效.结果:唑来膦酸组与联合组VAS评分对基线变化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镇痛药使用比例低于唑来磷酸组和化疗组(P<0.05).化疗组、唑来膦酸组、联合组骨转移灶的缓解有效率分别是16.7%、31.8%、57.7%,联合组明显高于化疗组和唑来膦酸组(P<0.05).结论:唑来磷酸联合TEC化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EC化疗和唑来磷酸治疗.

    作者:刘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Merkel细胞癌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Merkel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例Merkel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史、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erkel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学均缺乏特异性,免疫表型常表现为CgA、NSE 、EMA、NSE、Syn(+),CK、CgA、Vim、LCA (-),1例患者接受放射治疗+足叶泊甙和顺铂化疗,现随访3个月,目前无局部复发及转移;另1例患者行局部切除+多次化疗和放疗后出现淋巴结和右肺转移,因不能耐受肺部根治性手术,改行EC方案化疗(依托泊甙+顺铂),后死于多器官衰竭.结论:Merkel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皮肤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即使综合治疗后仍有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倾向,预后差,彻底切除病灶结合术后放疗或化疗是治疗Merkel细胞癌的主要手段.

    作者:雷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两种方法应用于鼻胆管口鼻转换时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两种鼻胆管口鼻转换法在鼻胆管引流术(ENB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实施ENBD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在鼻胆管口鼻转换中采用导丝套取胃管的作为研究组;采用传统方法的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胃管套取成功率、一次抓取成功率、平均所需时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成功率:研究组100%(30/30),对照组90%(2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次成功率:研究组 76.7 %(23/30),对照组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所需时间:研究组(1.3±0.3)min,对照组(5.1±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13.3%(4/30),对照组9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导丝套取胃管的方法可提高胃管的一次抓取成功率,缩短胃管抓取时间,明显减轻患者不适.

    作者:温素莲;李春燕;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连续性助产士产前门诊对围产分娩的影响

    目的:探讨助产士连续性产前门诊对围产分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进行分娩的低危孕产妇80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在医生处接受常规产前门诊,试验组除常规产前门诊的同时还接受助产士的产前门诊,建立孕期互信关系,个体化的分娩计划和分娩期指导等.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顺产率(或剖宫产率)、总产程(min)、分娩前的焦虑水平、妊娠期疾病的发生率(如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研究组孕妇的顺产率89%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研究组孕妇产前的焦虑水平为38.50±11.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77±12.35,P<0.05,两组孕妇之间的总产程、妊娠期疾病的发生率和新生儿的Apgar评分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产前门诊不仅可以增加孕妇的自然分娩率,还可以降低孕产妇的产前恐惧和焦虑情绪,对母婴安全及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冯玉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州医科大学

主办:广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