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骨骨折的CR与HRCT对比分析

陈庆东;陈哲;王旭荣

关键词:
摘要:鼻骨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当颜面部受到暴力外伤时,鼻骨极易发生骨折.鼻骨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极为重要,它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同时鼻骨骨折常发生于斗殴、车祸,涉及司法鉴定[1],详细、准确的影像学资料同样重要.本文收集本院2003年8月至2004年11月同时行CR及HRCT检查明确诊断为鼻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放射科自建工作站管理影像档案

    现阶段基层医院面对广大农村患者,普放是适应基层的影像检查方法,放射档案管理比较落后,CR、DR系统还不普及,因此,自建工作站是一条很适应基层放射科影像档案管理的好办法.

    作者:杨继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R系统在床边摄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CR系统在床边摄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18张床边摄影X线胶片进行影像质量综合评估,分甲级片、乙级片和废片三类.结果:甲级片1874张,占92.9%,乙级片138张,占6.8%,废片6张,占0.3%,结论:CR系统床边摄片有明显优势,有着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黄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护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病,经股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近年来临床上采用的新技术,可直接向病区把血管注入扩血管、溶栓、抗凝及低渗药物,使闭塞的血管重新开放,从而改善股骨头的供血,临床效果显著.现将16例行股骨头血管扩张溶栓术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季晓华;张玲玲;张卫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CT诊断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我们CT室医生工作中遇到的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发病突然,危害大.如果在6小时内溶栓治疗其疗效往往比较显著,溶栓越早效果越好,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再行溶栓,可能会引起再灌注损伤和继发性脑水肿,脑出血.因此,如何早期诊断缺血性脑梗死一直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大的难点,本文综述,非增强CT(NC-CT),CT血管造影(CTA)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福泉;王文华;刘中刚;马延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导引下经皮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目的:多层螺旋CT导引下经皮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术的准确性,并发症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57例多层螺旋CT导引下经皮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统计准确性,特异性,假阴性及并发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57例穿刺,病灶一次刺中率为100%,其中43例穿刺确诊为恶性肿瘤,穿刺未发现癌细胞者1例,后经手术证实,穿刺14例为良性病变,并经手术和随访证实,总的穿刺确诊率为98.1%(56/57),假阴性率为1.8%(1/57),无假阳性.5例轻微并发症无需特殊处理.结论:多层螺旋CT导引下经皮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唐垂祥;周定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食道癌X线钡餐与CT检查对照

    食道癌发病率高.我院早期治疗手段以手术为首选,晚期以伽玛刀配合化疗为主.治疗前确定食道癌病变长度.对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陈渊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告

    患者女48岁.不嗜烟酒,月经正常,无乳腺癌家族史,其母2002年患胰腺癌病故,于2003年4月偶然发现右乳外上无痛性肿块来诊.查体,双乳对称,形态,大小正常,右乳外上象限内可触及一3.0×3.0cm大圆形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移动度小,质地坚硬,无压痛,挤压乳头无溢液,乳头无内陷,皮肤正常,左乳未触及肿块,腋下淋巴结及全身浅表淋巴结均未触及,双乳钼靶X线数字化摄影(CR),见双乳腺体丰富,呈片絮状影,右乳外上象限内可见一3.2×3.2cm大圆形致密影,高于腺体密度,边缘较清晰,周围腺体密集,其内及周围无钙化.周围血管增多,增粗,双侧乳头、乳晕及皮肤均未见异常,双腋下未见淋巴结影,X线诊断,右乳腺癌可能性大,行肿块穿刺活检:右乳淋巴瘤,外科行局部肿块切除,术后病理: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经过化疗和放疗,现该患者一切正常.

    作者:金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影像科增强检查的护理配合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各级医院影像科已由过去单纯的辅助检查逐渐向造影诊疗与介入性治疗等领域扩展.由于各种造影检查,CT、磁共振强化扫描以及各种介入性治疗等工作的大量开展,很多县级以上医院放射科均配备了专职护士.护理人员怎样尽快适应放射科的特殊性,配合好放射科医师的各项工作,使病人顺利安全地达到诊疗目的而不发生意外情况,这对护理工作者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影像科护理工作者,不仅要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而且要努力掌握影像专业的一些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才能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本人现将在影像科近20年护理工作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供同参考.

    作者:杨丽;吴泺涌;张玉松;王敬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8例肺底积液的X线诊断

    肺底积液是指液体聚于肺底与膈肌之间的胸膜腔内.本病于1921年由Handek首次报告,临床常见,但常因对本病X线征象认识不足而易漏诊.现就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资料较完整的28例肺底积液的X线征象分析诊断如下.

    作者:徐振祥;周扬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导管造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

    乳导管造影术适用于任何有乳头溢液的患者,特别对乳导管的病变更有其肯定的诊断价值.对于某些乳腺癌的患者,虽无乳头溢液,亦可考虑做乳导管造影检查助诊.

    作者:王高阳;方艳芳;张灵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用可调支气管作选择支气管造影

    可调支气管导管是一种新型的导管,具有任意调整方向的特点.配合单曲导管使用可作肺叶及肺段支气管造影.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并可同时用支气管刷作脱落细胞学检查,作出病理诊断.我们选择15例作支气管造影检查,其中4例伴有肺不张,经造影检查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

    作者:郑重良;敖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进口X线机维修1例

    西门子multix pro是一款自动化程度极高的普通X线机,拍片时无需作任何调整.每次开机后,微电脑都要对整机进行检测,如有错误,会有代码在控制台上显示,本次现象是出现代码402,机器不能曝光.402的意思是灯丝电流太小.经检查小灯丝断裂.(只要自动检测出一灯丝断裂,机器就不能工作).

    作者:刘华;刘剑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T导向阻断腹腔神经丛治疗癌痛12例分析

    腹腔神经丛阻断破损术对上腹顽固性癌痛的治疗效果较好,由于透视导引难以精确了解穿刺的针尖部位与周围结构的组织关系和神经阻断剂在腹膜后的扩散情况,盲目性较大,而在CT导向下施术提高了准确性和成功率[1,2].我院自1999年来行本术12例,效果理想,报道如下.

    作者:孙玉银;孙树波;吕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颅脑病变氢质子波谱(1HMRS)扫描技术探讨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对一系列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进行分析的方法,是目前对人体唯一无损伤性,用以研究活体组织器官代谢和生化变化以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一般先行MRI检查,根据图象所提供的病变部位,对兴趣区进行MRS检查,将MRS检出的代谢、生化表现与解剖部位的形态学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目前可用于医学领域波谱研究的原子核有31P,1H,23C,19F,7Li等,其中以31P和1H应用为广泛.本文主要探讨颅脑病变1H-MRS扫描技术及应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清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青春期女性宫外孕破裂1例

    患者女14岁.突发左肾区、左下腹疼痛3小时就诊,自述6小时前骑车跌倒,腰、臀部着地,既往月经史正常,CT平扫见肝脾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肠及肠系膜未见明显损伤直接征象;膀胱、子宫前上方见一高密度肿块,大径约6.0cm×5.5cm×4.6cm,CT值约70-80Hu,腹腔内、肝脾周围可见片状液性密度影,CT值约39-45Hu:子宫明显增大,大径约3.8cm×5.8cm×5.5cm,宫腔内空虚,低密度区大径约1.8cm×2.8cm.

    作者:吴新;袁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肩关节骨折投照探讨

    肩关节骨折在急诊外伤患者中非常多见.因肱骨近端、外科颈为肱骨头等延续、变细部分,所以临床外伤多以肱骨近端.外科颈骨折常见.根据我们多年工作实践,摸索出一些针对肩关节外伤骨折的投照体会,共同仁参考:

    作者:卫刚;苟新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谈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与护理

    新生儿泪囊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眼病,约占新生儿的5%-6%,主要表现为出生后不久,患眼出现泪溢、分沁物多.对造成新生儿泪道阻塞的常见原因有:①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而致阻塞;②泪道内脱落的上皮残屑导致的阻塞:③骨性狭窄.

    作者:袁永娥;唐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安其格纳芬在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安其格纳芬在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掌握扫描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和手段,评价注药前预防性用药的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002-2004年302例患者以安其格纳芬作对比剂行增强扫描,注药前均常规预防性注射地塞米松10mg,15-30分钟后一次性快速血管内注射安其格纳芬100ml.在行增强扫描的过程当中或之后,对其中18例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机理及治疗、护理经验.结果:302例增强扫描患者中的18例不良反应病例仅1例属特异质反应一过敏反应;其余17例患者均属物理一化学反应,并经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均得到有效的缓解以至达到彻底治愈,未留任何后遗症状.结论:预防性用药可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尤其能降低对碘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对症有效的及时治疗和护理是处理不良反应的主要方法.

    作者:褚宏云;王传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影像学诊断

    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88年-2003年间收治的34例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讨论本病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作出诊断以配合临床治疗.

    作者:夏清放;孙明辉;刘静婵;林坚;庞雄;张军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误诊分析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一般为良性,可累及淋巴结、肺胸膜、皮肤、骨骼等器官.在诊断时,少数可以从颈部淋巴结、皮肤结节或支气管镜检查得到病理诊断.多数除胸部影像外无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支持.胸部影像便成为唯一的诊断依据.当影像表现较典型时,诊断不困难,但有将其误诊为肺癌或淋巴瘤而进行抗肿瘤治疗的病例.而不典型结节病有时与肺结核、肺炎间质纤维化,肺癌淋巴瘤难鉴别,延误时间可长达一年以上.

    作者:裴智生;贾锦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