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刘剑利
患者女性28岁.因双足不能背屈,足背皮肤感觉减弱来我院检查.在作腰椎间盘CT扫描时发现:L3/4椎问盘水平椎管内有类圆形脂肪密度影,于是以L3/4间盘为中心向足侧及头侧不间断扫描,层厚4mm,摄片时取软组织窗及骨窗.CT平扫:平L3至L4椎体椎管内示一大截面约1.4cm×1.5cm,长度约2.0cm的脂肪密度灶,密度均匀,边缘清晰、光滑,CT值约-140HU;周围骨质无压迹及破坏征象.诊断结果:椎管内脂肪瘤(平L3、L4椎体).后患者在上级医院MRI检查证实为髓外硬膜内脂肪瘤.
作者:赵广勇;孙爱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颅脑损伤死亡原因除原发性损伤外,呼吸道阻塞和感染也是致死的主要因素.颅脑损伤病人大多数颅内压增高、频繁呕吐、颅底骨折出血,漏出的脑脊液均易被误吸.由于上述因素,重症脑损伤伴有昏迷、抽搐的患者极易发生分泌物滞留于肺、支气管内使呼吸道阻塞,造成窒息而致死亡.
作者:郭淑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腹腔神经丛阻断破损术对上腹顽固性癌痛的治疗效果较好,由于透视导引难以精确了解穿刺的针尖部位与周围结构的组织关系和神经阻断剂在腹膜后的扩散情况,盲目性较大,而在CT导向下施术提高了准确性和成功率[1,2].我院自1999年来行本术12例,效果理想,报道如下.
作者:孙玉银;孙树波;吕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在X线摄影中,穿过人体的X线直接引起的胶片感光只占5%-10%,胶片感光效应的90%-95%都由X线增感屏所起的作用.因此增感屏能够达到增加感光度的作用,从而极大的减少了X线的投照剂量.
作者:王卫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乳导管造影术适用于任何有乳头溢液的患者,特别对乳导管的病变更有其肯定的诊断价值.对于某些乳腺癌的患者,虽无乳头溢液,亦可考虑做乳导管造影检查助诊.
作者:王高阳;方艳芳;张灵芝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对一系列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进行分析的方法,是目前对人体唯一无损伤性,用以研究活体组织器官代谢和生化变化以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一般先行MRI检查,根据图象所提供的病变部位,对兴趣区进行MRS检查,将MRS检出的代谢、生化表现与解剖部位的形态学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目前可用于医学领域波谱研究的原子核有31P,1H,23C,19F,7Li等,其中以31P和1H应用为广泛.本文主要探讨颅脑病变1H-MRS扫描技术及应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清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故障现象本X线机为双床双球管X线机,开机正常,但透视和曝光时均出现毫安表冲高且指针大幅振荡.
作者:刘学军;刘瑞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对脾肾包虫囊肿及其破裂感染CT表现的认识.方法:报告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肾包虫囊肿CT所见,并讨论本病的破裂感染及鉴别诊断.结果:单纯型包虫囊肿1例,呈水样均匀低密度囊性肿物边缘光整.多子囊型2例,母囊内见多个更低密度的子囊.破裂感染型包虫囊肿1例,其内外囊分离内囊膜塌陷伴内外囊壁不规则钙化.结论:CT对脾肾包虫囊肿的诊断,分型及有无破裂感染的判断颇为准确.
作者:游继平;於唯鸣;李在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子宫输卵管造影是诊断子宫输卵管疾病,如:炎症、结核、肿瘤及发育畸形等,特别是诊断不孕症、查找不孕原因的重要方法之一.对继发性不孕症,看输卵管有无粘连、堵塞等原因,能直观可靠的做出诊断.个别患者造影后,可使原输卵管阻塞变通畅而达到治疗目的,对多次刮宫后引起的宫腔粘连造影还有分离粘连的作用,是目前生殖医学检查常用的方法.而做好术前术后护理,保证检查顺利进行,避免交叉感染,减轻造影药物等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2000年以来5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朱爱英;刘芳;朱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肺底积液是指液体聚于肺底与膈肌之间的胸膜腔内.本病于1921年由Handek首次报告,临床常见,但常因对本病X线征象认识不足而易漏诊.现就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资料较完整的28例肺底积液的X线征象分析诊断如下.
作者:徐振祥;周扬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肝癌在我国死亡率较高,男性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女性占第四位.肝癌起病隐匿,一旦确诊大多已属中晚期,再加上大多数合并肝硬化及手术后易复发等因素,手术切除率很低.目前肯定疗效的非手术方法中,经肝动脉药物灌注和栓塞治疗为首选方法.笔者经过八年的潜心研究表明:冬凌草素注射液对缩小瘤体,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管仪周;魏团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影像技术较传统的放射技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促进医学影像事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必须加速发展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养出优秀的影像技术人才.
作者:谭一清;余成新;张晓磷;谭光喜;王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临床资料本组资料46例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大72岁,小15岁.都是外伤即刻入院,有明显的胸背部疼痛.
作者:张中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肺癌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WHO曾在1999年报告肺癌在癌症死因中居首位.早期发现及治疗是目前改善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手段.常规胸部透视、摄片及痰细胞学检查+胸部摄片检查对肺部早期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较低.近年来肺癌的普查由过去的单一胸部摄片向CT-螺旋CT-多层螺旋CT检查过渡,明显提高了肺癌尤其是早期肺癌的检出率.CT扫描的X线照射剂量也明显高于胸片,有部分患者检查完CT后产生放射线辐射不良生物效应,加之严重潜在的远期辐射生物效应的危害存在,均限制了CT在肺癌检查及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和健康人群普查中的广泛应用.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自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利用普通螺旋CT机开展了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低剂量,常规剂量及病灶局部高分辨扫描的研究与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文广;杨玉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患者男17岁.近一年来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及左侧肢体麻木.体检: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临床考虑脑供血不足,建议行头颈部螺旋CTA检查.
作者:刘晓华;王军;高志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KODAK1120激光相机可提供数种接口,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相对来说故障率较低,另配有完善的质控数据,对放射科的QA和QC管理提供有利的保障,另外相机出现故障后都会自动提示故障可能发生的位置,维修也很方便.笔者介绍的是KODAK相机出现的不常见故障现象及处理办法.
作者:李楠;郭叔毅;张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影像医学科学的发展,CT检查已广泛用于临床.但对于婴幼儿来说,要做好CT检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关键是制动.临床中患儿制动大多应用10%的水合氯醛,给药方式口服及灌肠两种,因此,本文通过对1299例1个月-3岁患儿采用10%的水合氯醛制动效果的分析,探讨婴幼儿CT检查的制动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婴幼儿CT诊断质量.
作者:单峰芝;徐秀;刘忠平;吴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生活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为一种退行性疾病,近几年有向轻壮年发展的趋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中医中药,牵引和按摩等),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割术和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尚无统一分型标准,作者试图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CT分型,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多层螺旋CT导引下经皮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术的准确性,并发症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57例多层螺旋CT导引下经皮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统计准确性,特异性,假阴性及并发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57例穿刺,病灶一次刺中率为100%,其中43例穿刺确诊为恶性肿瘤,穿刺未发现癌细胞者1例,后经手术证实,穿刺14例为良性病变,并经手术和随访证实,总的穿刺确诊率为98.1%(56/57),假阴性率为1.8%(1/57),无假阳性.5例轻微并发症无需特殊处理.结论:多层螺旋CT导引下经皮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唐垂祥;周定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增多,脑血管的发病率电逐年增加.
作者:吴端贤;黄丽玲;潘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