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型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陈宏

关键词: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生活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为一种退行性疾病,近几年有向轻壮年发展的趋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中医中药,牵引和按摩等),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割术和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尚无统一分型标准,作者试图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CT分型,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XG 200 mA X线机故障1例

    故障现象本X线机为双床双球管X线机,开机正常,但透视和曝光时均出现毫安表冲高且指针大幅振荡.

    作者:刘学军;刘瑞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骨骨折的CR与HRCT对比分析

    鼻骨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当颜面部受到暴力外伤时,鼻骨极易发生骨折.鼻骨骨折的影像学诊断极为重要,它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同时鼻骨骨折常发生于斗殴、车祸,涉及司法鉴定[1],详细、准确的影像学资料同样重要.本文收集本院2003年8月至2004年11月同时行CR及HRCT检查明确诊断为鼻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陈庆东;陈哲;王旭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KODAK1120激光相机卡片故障的处理

    KODAK1120激光相机可提供数种接口,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相对来说故障率较低,另配有完善的质控数据,对放射科的QA和QC管理提供有利的保障,另外相机出现故障后都会自动提示故障可能发生的位置,维修也很方便.笔者介绍的是KODAK相机出现的不常见故障现象及处理办法.

    作者:李楠;郭叔毅;张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脊柱骨折的X线、CT影像学诊断的比较

    脊柱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后果严重的创伤,及时准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关键,X线平片和CT扫描是诊断脊柱损伤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本文总结我院数年的病例并复习了有关文献,脊柱骨折的X线及CT扫描价值分析如下.

    作者:王学强;刘玉平;李建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肩关节骨折投照探讨

    肩关节骨折在急诊外伤患者中非常多见.因肱骨近端、外科颈为肱骨头等延续、变细部分,所以临床外伤多以肱骨近端.外科颈骨折常见.根据我们多年工作实践,摸索出一些针对肩关节外伤骨折的投照体会,共同仁参考:

    作者:卫刚;苟新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MRI的表现及特征.材料和方法:分析297例资料完整、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脑角区肿瘤.其中听神经瘤184例,三叉神经瘤39例,脑膜瘤27例,胆脂瘤13例,蛛网膜囊肿4例,动脉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6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转移瘤3例,脊索瘤3例.结果桥小脑角区肿瘤中,脑外肿瘤93.8%,脑内肿瘤6.2%,发生于桥小脑角区的前三位肿瘤分别为听神经瘤63.6%,三叉神经瘤13.3%,脑膜瘤9.2%.该区肿瘤大部分具有特征性MRI表现.术前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96.4%.结论:MRI是检查桥脑角区肿瘤的首选方法,对桥小脑角区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向年轻化.目前CT检查能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的方向、程度、部位及类型,为临床制定治疗和手术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现将我院经CT检查诊断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一简要的回顾和分析.

    作者:田毅;柳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源性支气管异物1例

    患者男性21岁.于2004年10月5日中午13时左右,行牙科检查时髓管扩张针不慎掉入气管,无明显咳嗽、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等不适.约下午15时左右感到左侧胸部闷痛,入院门诊胸片示:左下叶支气管内见一注射器针头影,针尖朝上,两肺未见明显异常实变,纵膈以及肺门未见明显异常,心影两膈无特殊.

    作者:黄艳丽;许孟君;高忠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梗塞的CT与临床对照浅析

    临床常遇到脑梗塞的CT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的情况,例如:发病24h内检查阴性,3-7天后CT复查阳性;2-3周后CT检查阴性,作增强扫描或4-6周后复查阳性,在这期间部分病人用新一代16层螺旋CT机复查,CT检出梗塞灶与临床相反,CT显示一侧梗塞灶而临床表现为双侧;CT显示双侧梗塞灶而临床表现为一侧;既往无中风病史的初发病人作CT检查可见陈旧软化灶等CT结果与临床不符的情况.其中部分CT检查阴性者,均排除其他疾病确诊为脑梗塞.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作者:吴超;邹鸿燕;单峰芝;徐秀;刘忠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谈美国产EC 54型自动洗片机影响X线照片质量的原因与管理要点

    此机特点是通过独特的挤压辊与自身的冲洗系统,经显影、定影、水洗、烘干,全自动完成胶片冲洗过程,它为放射洗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照片质量,下面加以分析:

    作者:李维信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压注射器注射含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含碘造影剂广泛应用于CT增强的扫描检查、介入诊断及治疗.下面将我科近年来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含碘造影剂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葛婷;郝娟芝;肖春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T诊断颅脑外伤漏误诊原因分析

    颅脑损伤CT漏误诊并非罕见,收集近五年间我院神经外科颅脑损伤住院患者CT漏误诊病例23例,现结合文献将漏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刘忠平;徐香;单峰芝;吴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误诊分析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一般为良性,可累及淋巴结、肺胸膜、皮肤、骨骼等器官.在诊断时,少数可以从颈部淋巴结、皮肤结节或支气管镜检查得到病理诊断.多数除胸部影像外无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支持.胸部影像便成为唯一的诊断依据.当影像表现较典型时,诊断不困难,但有将其误诊为肺癌或淋巴瘤而进行抗肿瘤治疗的病例.而不典型结节病有时与肺结核、肺炎间质纤维化,肺癌淋巴瘤难鉴别,延误时间可长达一年以上.

    作者:裴智生;贾锦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直肠前突54例X线表现分析

    目的本文报告54例直肠前突的X线表现及诊断标准.依其前突深度分为三度:即0.6-1.5cm为轻度,1.6-3.0cm为中度,>3.1cm为重度.分度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高义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

    肺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血管疾病,我院收治一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男性,48岁.反复咳脓痰,咳血丝痰一年,加重两月,无盗汗,发热,劳累后胸疼剧烈,颜面苍白,出冷汗.

    作者:崔建国;严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双胞胎兄弟同为先天愚型

    例1男4岁,因体格及智力发育明显落后来院就诊.患儿为单卵双胎第一产,本院产科接生,正常分娩,生后无窒息,哭声好,母乳喂养,添加奶粉喂养.体格及智力发育明显落后,2岁后会走路,会说简单短语,至今4岁仍不会数数,不会回答简单提问.

    作者:张文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的X线鉴别浅析

    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临床上都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感及消化不良等.病情较重者可出现呕吐,此外胃溃疡较重者有呕血、黑便并发穿孔等.溃疡型胃癌晚期还可相继出现消瘦、贫血甚至恶病质,随着纤维内窥镜的使用提高了以上两种胃病的诊断率,但从病人经济条件及痛苦程度上考虑仍不能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目前上消化道钡餐透视仍不失为经济实用的诊断方法,因此如何正确鉴别胃溃疡与溃疡型胃癌仍十分重要.

    作者:宗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CT对眼球破裂伤的诊断30例分析

    回顾分析30例眼球破裂伤,分析眼球破裂伤的CT征象、原因和特点,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胡长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肋骨蜡油样骨病1例报告

    女性33岁.身体无不适感.常规体检胸片示右侧第三肋骨增粗,骨质密度极高,呈无结构的象牙样改变.髓腔消失,病变累及第三肋骨大部分,肋骨下缘骨质堆积.呈凹凸不平的波浪状改变,如凝固的蜡泪.体格检查:身体发育正常,胸背部压痛,四肢关节活动正常.X线诊断:右第三肋骨蜡油样骨病.

    作者:陈子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浅谈CR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R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优越性.方法:对350例来我科作乳腺检查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有56人和294人,作普通钼靶和经CR处理的数字化乳腺摄影,对其照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普通钼靶摄影组的满意率、重摄率、阳性率分别为73.2%、26.8%和75%;数字化乳腺摄影组的满意率、重摄率、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83%.结论:现有普通钼靶X线机及CR系统的结合实现了乳腺检查的数字化,在乳腺疾病的检查中,其满意率、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钼靶摄影,而重摄率明显低于普通钼靶摄影,其在现阶段的应用,不失为提高乳腺摄片质量、节约成本的一项良策.

    作者:汪秀玲;宋强;赵洪兰;吴笑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